T-ZZB 2442-2021 自由裁针织面料_第1页
T-ZZB 2442-2021 自由裁针织面料_第2页
T-ZZB 2442-2021 自由裁针织面料_第3页
T-ZZB 2442-2021 自由裁针织面料_第4页
T-ZZB 2442-2021 自由裁针织面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CSW62T/ZZB2442—2021Freecutknittedfabr2021-09-03发布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发布IT/ZZB2442—2021前言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与定义 24规格 25基本要求 26技术要求 27试验方法 38检验规则 59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6 6附录A(规范性)30min弹性回复率试验方法 7T/ZZB2442—2021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由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牵头组织制定。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浙江七色彩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本文件参与起草单位(排名不分先后浙江七色彩虹印染有限公司、绍兴市华绅纺织品整理有限公司、浙江港龙织造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段小文、李进堂、张永兴、刘京松、邵春来。本文件评审专家组长:顾红烽。本文件由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负责解释。T/ZZB2442—20211本文件规定了自由裁针织面料(以下简称“面料”)的术语与定义、规格、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质量承诺。本文件适用于以莫代尔、聚酯纤维为主要原料与氨纶混纺、交织制成的纬编自由裁针织面料。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910(所有部分)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GB/T2912.1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1部分:游离和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GB/T392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GB/T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GB/T392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GB/T4802.1—2008纺织品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圆轨迹法GB/T5453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GB/T57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水色牢度GB/T7573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8427—2019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GB/T14464—2017涤纶短纤维GB/T14576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光、汗复合色牢度GB/T17592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19601染料产品中23种有害芳香胺的限量及测定GB20814染料产品中重金属元素的限量及测定GB/T22846针织布(四分制)外观检验GB/T22848—2009针织成品布GB/T29862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GB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GB/T35611绿色产品评价纺织产品FZ/T01026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多组分纤维混合物FZ/T01057(所有部分)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FZ/T01095纺织品氨纶产品纤维含量的试验方法FZ/T52043—2016莫代尔短纤维T/ZZB2442—20212FZ/T72023—2017自由裁针织面料GSB16-1523针织物起毛起球样照3术语与定义FZ/T72023—2017界定的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规格面料规格应包括纱线线密度、平方米干燥重量、幅宽,通常表示为:纱线线密度×平方米干燥重量×幅宽,其中纱线线密度单位为tex;多规格纱线交织,按其含量从大到小排列,中间用“/”相连;平方米干燥重量单位为g/m2;幅宽指单层幅宽,单位为cm。5基本要求5.1设计研发5.1.1应根据市场(客户)需求,开展原料选配、面料材质、结构、花型、色彩及功能性的设计。5.1.2针对自由裁面料特性,对产品原料配比、织造及后整理工艺进行优化设计。5.2原材料5.2.1防脱散原料应采用低熔点热粘合氨纶纤维,熔点范围为160℃~180℃。5.2.2莫代尔应符合FZ/T52043—2016中一等品的要求。5.2.3聚酯纤维应符合GB/T14464—2017中一等品的要求。5.2.4染料中有害芳香胺和重金属元素的限量应分别符合GB19601和GB20814的要求。5.2.5助剂应符合GB/T35611的相关要求。5.3工艺及装备5.3.1染色工序中应采用小浴比染色设备,染化料助剂应采用自动称料及输送系统输送。5.3.2织造设备应具有自动打卷开幅、线圈稳定性能在线监测功能。5.3.3生产过程采用生物酶前处理工艺或练染一浴工艺,并采用天然气定型机等设备加工。5.3.4应配备废气收集装置、中水回用装置等装置,对染整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进行控制、处理。5.4检验检测5.4.1应具备纱线细度、条干、强力、捻度、回潮率等项目的检测设备并开展检测。5.4.2应具备面料耐摩擦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起毛起球、水洗后外观等关键指标的检测能力。6技术要求6.1外观质量T/ZZB2442—20213面料外观质量以匹为单位,允许疵点评分应不大于15分每百平方米,不应出现散布性疵点、接缝、和长度大于60cm的局部性疵点。横向纹路歪斜不应大于2%。6.2内在质量面料内在质量应符合表1的要求。用于婴幼儿和儿童的产品应同时符合GB31701的相关要求。无无波浪边、掉线、卷边,30min弹性回复率≥88%色别分档按GSB16-2159执行1/12标准深度为深色。7试验方法7.1外观质量按GB/T22846的规定执行。7.2内在质量T/ZZB2442—202147.2.1纤维含量按GB/T2910(所有部分)、FZ/T01026、FZ/T01057(所有部分)、FZ/T01095规定执行。7.2.2甲醛含量按GB/T2912.1的规定执行。7.2.3pH值按GB/T7573的规定执行。7.2.4异味按GB18401的规定执行。7.2.5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按GB/T17592的规定执行。7.2.6平方米干燥重量偏差率按FZ/T72023—2017中6.1.6的规定执行。7.2.7水洗尺寸变化率按FZ/T72023—2017中6.1.7的规定执行。7.2.8耐水色牢度按GB/T5713的规定执行。7.2.9耐皂洗色牢度按GB/T3921—2008试验方法A(1)的规定执行。7.2.10耐汗渍色牢度按GB/T3922的规定执行。7.2.11耐摩擦色牢度按GB/T3920的规定执行,只做直向。7.2.12耐光色牢度按GB/T8427—2019的方法3规定执行。7.2.13耐光、汗复合色牢度按GB/T14576的规定执行。7.2.14起球按GB/T4802.1—2008中E法规定执行,评级按GSB16—1523评定。7.2.15透气率T/ZZB2442—20215按GB/T5453规定执行,压降为100Pa,试验面积为20cm2,测试5个不同部位。以5个部位测试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测试结果,按GB/T8170修约至整数位。7.2.16水洗后外观按FZ/T72023—2017中6.1.7的方法将3块面料连续洗涤5次,在第一次洗涤前加入标准洗涤剂,将试样放在光滑的台面上,采用目测观察波浪边、掉线、卷边等现象。30min弹性回复率按附录A的规定进行。7.2.17边缘脱散程度按FZ/T72023—2017中附录A的规定执行。7.2.18水洗后扭曲率按GB/T22848—2009中6.10的规定执行。8检验规则8.1检验分类8.1.1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8.1.2出厂检验项目为外观质量、pH值、异味、耐水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起球。出厂检验在面料出厂前或交收时进行。8.1.3型式检验项目为第6章要求的全部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新产品投产鉴定;——当结构、工艺、材料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产品停产6个月及以上,恢复生产时;——正常情况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8.2组批以同一品种、规格、花色及同一生产批的产品为一个检验批。8.3抽样8.3.1外观质量按检验批随机抽样1%~5%,但不少于200m,批量少于200m则全数抽样。8.3.2内在质量按检验批随机抽样,抽样不少于2m全幅3块,取样距布头至少2m,所取试样不允许有影响试验结果的疵点。8.4判定规则8.4.1外观质量外观质量按式(1)计算不合格率。不合格率在2%及以内,判定该批面料外观质量合格(但须剔除或调换样本中的不合格品),否则判定该批面料外观质量不合格。F=AB×100%.....................................(1)T/ZZB2442—20216);8.4.2内在质量8.4.2.1洗后外观检验结果至少2块及以上均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否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8.4.2.2内在质量按6.2要求,有一项不符合,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8.4.3综合判定检验批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均合格则判定为合格批,否则判定为不合格批。9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9.1标志9.1.1每匹面料上应附有标签,标签宜粘贴或悬挂在正面布角处,标明制造者名称和地址、产品名称、规格、纤维含量、批号、执行标准编号、合格证明、安全类别。9.1.2产品外包装标志应清晰、不褪色,标明重量、长度、名称、色号。9.2包装每匹面料宜采用塑料薄膜等材料包装。运输包装应保证产品不破损、不散落、不沾污。9.3运输产品运输时应防潮、防火、防污染、防曝晒。9.4贮存产品应贮存在阴凉、干燥、清洁库房内,并防蛀、防霉。10质量承诺10.1制造商应无偿为客户提供技术指导。10.2因用户使用不当造成产品问题,制造商应与客户协商,提供返修服务或更换产品。10.3若用户对产品质量提出异议,制造商应在24小时内响应,并及时提供解决方案。T/ZZB2442—2021730min弹性回复率试验方法A.1原理面料按照规定的洗涤和干燥程序处理后,使用专用仪器拉伸试样,使其长度发生变形并固定一段时间,释放后根据其变形大小,计算弹性回复率。A.2仪器和工具A.2.1拉伸试验装置,如图A.1所示。其中,上夹具固定,下夹具可自由滑动,夹具有效夹持宽度大于50mm。A.2.2可悬挂的张力砝码,与定负荷夹持装置组合重量为(1.8±1%)kg。A.2.3钢尺,分度值≤1mm。A.2.4计时器,分辨力≤1s。A.2.5满足以上试验条件的其他仪器均可使用。A.2.6剪刀、记号笔等工具,用于裁取试样及做标记。图A.1拉伸试验装置示意图T/ZZB2442—20218A.3调湿按照GB/T6529规定的标准大气条件对试样进行调湿至少4h。A.4取样试样距布边10cm以上处裁剪,要求表面平整,不得有影响试验结果的疵点。试样有效尺寸为50mm×560mm,直向和横向各取4块,其中直向和横向各1块用于预拉伸试验。A.5试验步骤A.5.1取一块试样在中间部位沿长度方向做(250±1)mm的标记,测量标记点间的距离,记为O1,精确至1mm。A.5.2取A.5.1的试样进行预拉伸,将试样夹持后悬挂砝码,循环3次受力从0到规定负荷(组合重量1.8kg)的过程,每个完整循环约7s,其中在规定负荷状态下的停置时间约3s。A.5.3在规定负荷状态下测量标记点间的距离,记为A,精确至1mm,按式A.1计算试验定长值B。B=(A−O1)×0.85+O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