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必修一《雨巷》教案1课程介绍与目标文本解读与赏析知识点梳理与讲解教学方法与手段探讨学生活动设计与实施评价方式与标准制定contents目录201课程介绍与目标320世纪20年代,中国正处于白色恐怖中,诗人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雨巷》背景戴望舒(1905年11月15日-1950年2月28日),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省杭州市人。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等。作者简介《雨巷》背景及作者简介4了解戴望舒及象征主义诗歌,提升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分析和感悟,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体会诗人对丁香般姑娘的思念之情以及诗歌中流露出的忧愁和伤感。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5本课共分为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为导入和背景介绍,第二课时为诗歌分析和鉴赏,第三课时为拓展阅读和作业讲评。课程安排每个课时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其中,讲解时间约占30分钟,学生思考和讨论时间约占10分钟。时间分配课程安排与时间602文本解读与赏析7主题《雨巷》以雨巷为背景,通过描绘独自彷徨的抒情主人公以及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表达了诗人一种孤独感和彷徨情绪,以及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情感表达诗歌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即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诗歌主题及情感表达8雨巷01狭窄阴沉的雨巷,在梅雨季节中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诗人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雨巷中,这雨巷便是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姑娘02丁香一样的姑娘,即是实指,又是象征。诗人心目中的恋人结着愁怨、有着丁香般的惆怅,也有丁香一样的芬芳和颜色。油纸伞03这是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描写。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这样写的好处是一方面免得喧宾夺主,落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伞的迷梦意境。意象手法运用分析9语言特色《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即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艺术风格戴望舒早期的诗轻盈流丽,重象征、意象,追求诗意的朦胧、含蓄。《雨巷》是他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雨巷》这首诗曾受到日本著名诗歌《雨巷》的影响。戴望舒留学日本期间曾和好友杜衡一起翻译过日本近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森鸥外、芥川龙之介等人的小说。他大约在写《雨巷》的前一年翻译了日本著名诗人的一首小诗《单恋者》,内容大致是描写一个青年在单恋中的痛苦。语言特色及艺术风格1003知识点梳理与讲解11
现代诗歌发展概述五四运动后的新诗五四运动后,新诗逐渐摆脱了传统诗歌的束缚,开始追求自由、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表达方式。现代派诗歌的兴起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诗歌在中国兴起,其代表人物有戴望舒、卞之琳等。他们追求诗歌的内在音乐性和意象的朦胧美。抗战时期的诗歌抗战时期,诗歌成为鼓舞士气、宣传抗日的重要工具,出现了许多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12戴望舒(1905-1950),现代派诗人,被誉为“雨巷诗人”。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注重表现内心世界的微妙情感。戴望舒的生平《雨巷》是戴望舒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927年。当时,诗人身处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深感苦闷和彷徨。《雨巷》的创作背景除了《雨巷》外,戴望舒还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如《我的记忆》、《望舒草》等。这些作品都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戴望舒的其他作品戴望舒及其代表作品介绍13《雨巷》的艺术成就《雨巷》以其独特的意象、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它展现了戴望舒卓越的诗歌才华和对现代诗歌发展的重要贡献。《雨巷》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雨巷》被誉为中国现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对于推动现代诗歌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无数读者的关注和喜爱。《雨巷》的影响自问世以来,《雨巷》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赞誉。它不仅影响了后来的诗歌创作,还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许多诗人和作家都从《雨巷》中汲取灵感和启示,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雨巷》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1404教学方法与手段探讨15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将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教师范读让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自由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节奏。学生自读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诗歌,通过不同角色的声音表现,更深入地理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分角色朗读朗读法:引导学生感受诗歌韵律美16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主题、意象、情感等,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小组讨论各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促进全班学生对诗歌的深入理解。全班交流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交流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诗歌的内涵和意蕴。教师点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和感悟17音频播放播放诗歌朗诵的音频资料,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图片展示通过展示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场景。视频辅助播放与诗歌背景相关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多媒体辅助:展示相关图片、音频资料等1805学生活动设计与实施19成果展示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本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可补充或提问。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确保组内成员具有多样性。讨论内容引导学生围绕《雨巷》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开讨论,如“雨巷”、“丁香”、“姑娘”等意象的象征意义,以及诗歌传达的忧郁、迷茫等情感。讨论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同时倾听他人的观点,相互启发。分组讨论:《雨巷》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20角色分配创作情境表演过程观众互动角色扮演:模拟诗人创作过程,体验诗歌情感01020304学生自愿选择扮演诗人或诗歌中的角色,如“我”、“姑娘”等。模拟诗人创作《雨巷》时的情境,如阴雨绵绵的巷子、独自彷徨的诗人等。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表演出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观众可在表演过程中或结束后提问、点评,与表演者互动交流。21准备阶段分享环节讨论交流总结归纳分享交流:学生互相推荐喜欢的现代诗歌作品学生提前准备一首自己喜欢的现代诗歌作品,并简要介绍作者、创作背景及自己的推荐理由。针对分享的诗歌作品,同学们可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理解,互相启发和借鉴。在课堂上轮流分享自己的推荐作品,其他同学可记录感兴趣的诗篇及推荐理由。老师对同学们的分享和交流进行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欣赏现代诗歌的魅力。2206评价方式与标准制定23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评价其学习状态及效果的重要指标。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包括是否主动发言、参与讨论、积极思考问题等。同时,教师还要观察学生的积极性,包括是否认真听讲、及时记录、主动寻求帮助等。这些表现可以反映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兴趣和投入程度。24作业是巩固和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教师应该合理安排作业难度和量,确保作业内容能够涵盖课堂所讲知识点,并要求学生按时提交。在评价作业完成情况时,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答题思路、方法运用、知识点掌握程度等方面,以便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指导。作业完成情况评价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