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2025-2026学年高考二轮精准复习选择题专题突破晶胞的性质及相关计算一、单选题1.二氧化铱(化学式为,铱和钴位于同族)可用于制造高硬度的铱铂合金,这种合金常被用来制造陀螺仪导电环、笔尖、钟表、仪器轴承等精密部件。二氧化铱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已知: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晶胞棱长分别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铱位于元素周期表区 B.氧离子的配位数为6C.铱离子位于面心和体内 D.晶体密度为2.某颜料和染料的中间体晶胞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晶体中与一个Cl紧邻的Fe有2个 B.Fe位于Cl和组成的八面体空隙中C.该中间体的化学式为 D.该晶体属于混合型晶体3.合成某种脱氢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之一为立方,其晶胞结构如图,已知晶体密度为。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的晶体类型为共价晶体B.与最近的有8个C.位于形成的八面体空隙D.与之间的最短距离为4.如图为某晶体的一个晶胞,若晶体中Y的化合价部分为0,部分为-2,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晶体中阴、阳离子配位数均为6B.晶体中与每个X+距离相等且最近的X+有12个C.该晶体的化学式为XY2,每个晶胞含有4个X+和4个D.晶体中,0价Y的原子与-2价Y的原子的数目之比为1:15.硫化镉(CdS)晶胞的结构如图所示。已知该晶胞参数为,以晶胞参数建立分数坐标系,1号原子的坐标为,3号原子的坐标为(1,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晶体中,与最近的离子有12个B.2号原子的坐标为C.与之间最近的距离D.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该晶体的密度为6.接触法制硫酸的原料硫铁矿(主要含)也被称为“愚人金”。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参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的配位数为12B.间的最短距离为C.位于所形成的正四面体空隙D.晶胞密度为7.硒化锌主要用于制造红外线光学仪器,图1是其晶胞结构,图2是晶胞的俯视图。已知晶胞参数为npm,a点离子的分数坐标为(0,0,0),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构成的正八面体空隙中 B.d点离子的分数坐标为C.硒化锌晶体密度为 D.晶胞中b点离子和d点离子的距离为8.单质Li在N2中燃烧生成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下图:已知:晶胞底面是边长为apm的菱形;2号和3号Li+均处于正三角形的中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Li3NB.底面上的Li+之间的最小距离为C.底面上的Li+中,与1号N3-最近的有6个D.底面上Li+的配位数为3,棱上Li+的配位数为29.已知石墨是层状结构,可插入石墨层间形成插层化合物。某石墨插层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如图甲所示,晶体投影图如图乙所示。若该化合物的密度为,同层的最近距离为ap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石墨层中每个六元碳环实际占有2个碳原子 B.该石墨插层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石墨中碳碳键的键长为0.5apm D.碳层和锂层的最短距离d为10.钛酸钡(BTTO)是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其制备原理为:BaCO3+XBTTO+CO2↑。已知钛酸钡的晶胞结构Ti4+、Ba2+均与O2-接触)和元素周期表中钛的数据如图所示,晶胞参数为acm,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Ti元素的质量数为47.87 B.Ti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C.X的化学式为 D.钛酸钡的密度约为11.一种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无机固体电解质结构如图,其中高温相呈现无序结构,、均未画出,低温相呈现有序结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物质的化学式为B.低温相中的配位数为3C.低温相晶体中阳离子占据37.5%的四面体空隙D.高温相中空隙有66.7%被填充,33.3%被填充12.鲍鱼壳有内层和外层之分,一层是霰石,一层是方解石,其组成成分都是碳酸钙,但它们的晶体结构不同,图1为霰石,图2为方解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霰石具有多种化学键,属于混合型晶体 B.方解石的密度为C.方解石中存在离域键 D.方解石热稳定性大于碳酸铍13.在晶胞(图甲)中引入掺杂剂以取代,伴随着形成空穴(见图乙)以保持电中性,空穴允许氧离子通过结构进行迁移,从而提高了固体的导电性。晶体的密度为,的原子坐标为,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晶胞中、的配位数之比为B.晶胞中,和最近的距离为C.图乙中,位于由和空穴构成的正方体中心,位于由形成的正八面体中心D.图乙中空穴位置的原子坐标为14.我国科学家利用人工智能,设计出三氟甲基亚磺酸锂(),将其注入废旧电池,其通过不可逆氧化释放锂离子,分解产物(如等)可通过电池排气系统排出,实现零残留。某种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在补充(打针)前后晶胞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注入,延长锂离子电池使用寿命B.中为+4价C.打针过程中,过渡金属化合价降低D.打针后,晶胞的化学式为(M代表、和)15.锑酸亚铁晶胞的结构如图,其晶胞参数分别为anm、anm、cnm,,以晶胞参数建立分数坐标系,原子填充在原子形成的八面体空隙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个晶胞含有12个O原子B.距离体心原子最近的原子一定有10个C.晶胞中点原子的原子的数坐标为D.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该晶体密度为16.钛铁基储氢合金是由钛、铁两种元素组成的金属间化合物。一种钛铁合金的晶胞如图i所示,晶胞边长约为3×10-10m,该合金吸收的氢位于体心立方正八面体的中心,氢被4个钛原子和2个铁原子包围,如图ii所示(图中H未全部标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钛铁合金的化学式:TiFeB.钛铁合金中每个Ti周围距离最近且等距的Fe有8个C.钛铁合金的密度约为g/cm3D.如图ii所示的每个体心立方正八面体均填充1个氢原子,则理论上形成的金属氢化物的化学式:TiFeH2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2025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题突破晶胞的性质及相关计算》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DCDDCDDBCC题号111213141516答案DADBAD1.D【详解】A.在周期表中,同族元素位于同一分区,钴位于区,故铱位于区,A错误;B.观察晶胞图,灰球位于顶点和体内,黑球位于面上和体内,1个晶胞含2个灰球、4个黑球,所以,灰球代表铱离子,黑球代表氧离子,氧离子的配位数为3,铱离子的配位数为6,B错误;C.由B选项可知,灰球代表铱离子,位于顶点和体内,C错误;D.1个晶胞含2个,晶体密度,D正确;故选D。2.C【详解】A.由晶胞结构可知,以位于体心的Cl为研究对象可知,晶体中与一个Cl紧邻的Fe有2个,A正确;B.由晶胞结构可知,以位于底面棱心的Fe为研究对象,Fe原子周围有4个Cl和2个与Fe相连,这4个Cl和2个形成了一个正八面体空隙,Fe位于其中,B正确;C.由晶胞结构可知,Fe的个数为8×=2,Cl的个数为4×+2=4,的个数为=4,则该中间体的化学式为,C错误;D.该晶胞中Fe2+和Cl-形成离子键,Fe2+和形成配位键,分子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该晶体既具有离子晶体的结构,又具有分子晶体的结构,属于混合型晶体,D正确;故选C。3.D【详解】A.的晶体是由锌离子和氧离子构成的,为离子晶体,A错误;B.顶点上的与3个面心上的最近,顶点上的被八个晶胞共用,每个晶胞有三个面心上的与顶点上的最近,面心上的被两个晶胞共用,所以与最近的有个,B错误;C.根据晶胞图可知位于形成的四面体空隙,因两离子位置可以互换,故位于形成的四面体空隙,C错误;D.根据“均摊法”,晶胞中含个、4个,设晶胞参数为apm,则晶体密度为,,与之间的最短距离为体对角线的四分之一,为,D正确;故选D。4.D【分析】X+位于面心和顶点,位于棱的中点和体心,则晶胞中含X+的个数为=4,含的数目为=4。【详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X+位于面心和顶点,位于棱的中点和体心,则晶体中阴、阳离子配位数均为6,A正确;B.我们选择某个顶点上的X+,晶体中与该X+距离相等且最近的X+位于面心,共有=12个,B正确;C.由分析可知,该晶体中,每个晶胞含有4个X+和4个,阴、阳离子个数比为4:4=1:1,则化学式为XY2,C正确;D.该晶胞中,共含有4个X+和4个,设0价Y的原子个数为a,则-2价Y的原子的个数为(8-a),依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得到下列等式:(8-a)×(-2)+4×(+1)=0,a=6,则0价Y的原子与-2价Y的原子的数目之比为6:2=3:1,D错误;故选D。5.C【详解】A.根据图示,S2-位于顶点和面心,晶胞中与最近的离子有12个,故A正确;B.根据1号原子的坐标为、3号原子的坐标为(1,1,1),可知2号原子的坐标为,故B正确;C.根据图示,与之间最近的距离为晶胞面对角线的,晶胞的面对角线长度为pm,所以与之间最近的距离为,故C错误;D.根据均摊原则,晶胞中S2-数为、Cd2+数为4,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该晶体的密度为,故D正确;选C。6.D【详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与距离最近且相等的有6个,则的配位数为6,A错误;B.间的最短距离为晶胞面对角线长度的一半,为,B错误;C.由晶胞结构可知,晶胞中位于所形成的正八面体空隙,C错误;D.晶胞中含的个数为,含的个数为,则晶胞密度为,D正确;故选D。7.D【详解】A.由晶胞结构可知,位于构成的正四面体空隙中,A错误;B.d点离子的分数坐标为,B错误;C.晶胞中含的个数为,含的个数为4,晶胞中含有4个,则晶胞密度为,C错误;D.晶胞中b点和d点的距离为晶胞面对角线长度的一半,为,D正确;故选D。8.B【分析】在晶胞中,N3-位于晶胞的顶点,则晶胞中含有N3-的数目为=1;Li+位于棱心和面心,则晶胞中含有Li+的数目为=3,则N3-、Li+的个数比为1:3。【详解】A.由分析可知,晶胞中N3-、Li+的个数比为1:3,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Li3N,A正确;B.2号和3号Li+均处于底面正三角形的中心,则底面上的Li+之间的最小距离是从一个正三角形中心到另一个正三角形中心的距离,由于底面是边长为apm的棱形,且内角为60°,底面上Li+之间的最小距离为,而不是,B错误;C.底面上1号N3-被6个晶胞共用,也被3个底面共用,每个底面有3个Li+与N3-的距离相等,则与1号N3-最近的Li+有6个,C正确;D.2号和3号Li+均处于正三角形的中心,所以底面上Li+的配位数为3,棱上Li+与同一条棱上的2个N3-距离最近且相等,所以Li+配位数为2,D正确;故选B。9.C【详解】A.石墨层中每个碳原子被三个六元环共用,六元碳环实际占有碳原子数为6×,A正确;B.根据均摊原则,四棱柱单元中Li+个数为2×+2×=1,C原子个数=16×=6,所以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LiC6,故B正确;C.图乙可知,同层Li+最近距离为棱柱顶面边长,是碳碳键长的三倍,石墨中碳碳键的键长为apm,故C错误;D.晶胞质量为g,体积为×1030pm3,体积V=×2d,V=×2d=×1030,d=,D正确;答案选C。10.C【详解】A.T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而不是质量数为47.87,A错误;B.Ti是22号元素,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24s2,故其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B错误;C.根据题干晶胞采用均摊原则可知,晶胞中Ti4+数=1、Ba2+数1、O2-数为=3,钛酸钡的化学式为BaTiO3,根据元素守恒,X的化学式为TiO2,C正确;D.由C项分析可知,晶胞中Ti4+数1、Ba2+数1、O2-数为3,钛酸钡的密度约为,钛酸钡的密度约为=,D错误;故答案为:C。11.D【详解】A.由低温相可推得:晶胞中有4个,2个,1个,所以该物质的化学式为,A正确;B.低温相时,每个连有2个,1个,1个四面体空隙,配位数为3,B正确;C.低温相晶体中一共有8个四面体空隙,占据了3个,因此占据了37.5%的四面体空隙,C正确;D.高温相中2个,1个在四面体空隙中的位置不确定,但是比例是确定的,D错误;故选D。12.A【详解】A.霰石成分为CaCO3,属于离子晶体,A错误;B.密度=,方解石晶胞中含有Ca2+数目为4×,含有6个CaCO3,质量为,体积为,密度为,B正确;C.中存在四原子六电子的离域π键,C正确;D.Ca2+半径大于Be2+半径,BeO的稳定性大于CaO,碳酸铍易分解生成更稳定的BeO,稳定性方解石热稳定性大于碳酸铍,D正确;答案选A。13.D【详解】A.晶胞中周围有8个O2-离子,配位数为8,周围有4个Zr4+离子,配位数为4,配位数之比为2:1,A错误;B.晶胞中,和最近的距离为晶胞体对角线的四分之一,距离为:,B错误;C.图乙中,位于由和空穴构成的正方体中心,位于由形成的正四面体中心,C错误;D.根据图乙分析,空穴位置的原子坐标为,D正确;答案选D。14.B【分析】打针前晶胞中有Li的个数为4×,Co、Ni、Mn的个数为2+2×=3,O的个数为4+4×=6,化学式为LiM3O6;打针后晶胞中有Li的个数为,Co、Ni、Mn的个数为2+2×=3,O的个数为4+4×=6,化学式为LiMO2。【详解】A.注入,释放锂离子,可以延长锂离子电池使用寿命,A正确;B.根据中Li为+1价,O为-2价,C为+4价,F为-1价,可以得出S为+2价,B错误;C.打针过程中,化学式由LiM3O6转化为LiMO2,过渡金属化合价降低,C正确;D.经分析,打针后,晶胞的化学式为(M代表、和),D正确;答案选B。15.A【分析】据图可知一个晶胞中含有Sb原子的个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