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
CCSB05
4103
洛阳市地方标准
DB4103/T131—2024
代替DB4103/T131-2021
红薯生产技术规程
2024-07-05发布2024-08-05实施
洛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03/T13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与DB4103/T131—2021《地理标志农产品汝阳红薯生产技术规程》相比,结构和编辑性没
有改动,标准名称修改为《红薯生产技术规程》,具体修改变化如下:
a)删除“地理标志农产品汝阳”(见2021年版);
b)删除“4.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范围”内容(见2021年版的4);
c)在“5.1温度”中,删除“汝阳”(见2021年版的5.1);
d)在“5.3土壤”中,删除“汝阳”(见2021年版的5.3);
e)删除“14.2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使用”内容(见2021年版的14.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洛阳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洛阳市种业发展中心、汝阳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新安县现代农业发展中心、
偃师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偃师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宜阳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洛宁县
农业产业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辉、马洪涛、孔百联、田玉广、宋瑞鸟、王建霞、李利红、刘风英、张海涛、
焦亚娟、谷苏婷、谢长营、苏新鸟、王小丽、夏珂。
本文件于2021年首次发布,2024年第一次修订。
I
DB4103/T131-2024
红薯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红薯生产的生态环境条件、生产方式、育苗、薯田整理、栽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
治、收获与储藏、生产台账、包装标识等。
本文件适用于红薯的露地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农业部《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生态环境条件
4.1温度
红薯适宜种植在年平均气温15℃~30℃的地区,萌芽期适宜温度为15℃~20℃,成熟期25℃~30℃。
年平均≥0℃积温5181℃,年平均气温14℃。
4.2水分
适宜年降水量600mm~800mm的地区生长。
4.3土壤
红薯适于褐土、石质土和粗骨土,土层厚度80cm以上,PH值7.1~8.1。
4.4光照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64h,无霜期213d左右,日照率45%。
5生产方式
1
DB4103/T131-2024
5.1栽培区域选择
栽培区大气和水源无污染,且水源充足。栽培区域环境应符合NY/T391要求。
5.2品种选择
鲜食型品种:洛薯13号、普薯32号、烟薯25号、徐薯32号。
淀粉型品种:济薯25号、济薯26号、商薯19号。
6育苗
6.1育苗方法
2月上、中旬育苗。采用大棚育苗或中、小型拱棚育苗、农膜覆盖温床育苗法。
6.2建造苗床
选择背风向阳、管理方便地方建床。床宽1.3m~1.7m,长按移栽面积大小而定,深40cm~50cm,
北高南低,四壁垂直。用腐熟有机肥和壤土按3∶5比例加入水拌匀,以手握时指缝有湿感为宜,填入床
底厚度20cm~23cm,拍平床面,或用湿麦秸铺20cm~23cm厚,在苗床上面铺2cm~3cm厚的无污染
细沙土。
6.3选种与浸种
选择无病无伤、未受冻害和热害,形状典型的中等大小薯块作种。为了防治红薯黑斑病和促进发芽,
将薯块放在50℃~54℃的温水中浸种10min。
6.4排薯与覆盖
薯块平放,上平下不平,大小薯分开,大薯排中间,小薯在两边,头尾方向一致,薯块间留1cm~
1.5cm宽距离。种薯排好后,每床泼浇40℃温水,浇水量是种薯重量的1倍~1.5倍。随即覆盖3cm~5cm
厚无污染细沙土,表面上每隔15cm~20cm放一根玉米秆,防止膜下缺氧,再铺一层地膜,立即盖上拱
棚膜。
6.5苗床管理
6.5.1发芽出苗温度
盖棚膜约15d时间内,保持高温催芽,白天晴天使阳光充分照射苗床,提高床温,保持床温30℃~
33℃。薯块底层最高温度不超过35℃。出苗后苗床温度28℃~30℃为宜。
6.5.2薯苗生长期温度
保温防冻,通风放热。苗齐后苗床温度保持25℃~28℃,平温长苗。采苗前5d~7d逐渐揭膜炼苗,
苗床温度下降至20℃~22℃。
6.5.3水分管理
薯上床后浇足水分,出苗前一般不浇水,如果发现种薯薯皮及周围床土干燥时,及时补充水分。出
苗后练苗前和采苗后各浇一次大水,前期浇水午前进行,后期浇水午后进行。
6.5.4追肥
2
DB4103/T131-2024
幼苗生长期,适时追腐熟有机肥。
6.6采苗
苗龄30d~35d,百株重0.5kg~0.75kg,苗长20cm~25cm,茎粗5mm,苗高20cm~23cm。用高
剪法采苗,下留1片叶。叶片肥厚,大小适中,浓绿无病虫。采苗后用稀泥蘸苗基部护苗。
7薯田整理
7.1整地起垄
春薯应在秋冬期间进行深耕冻垡,耕深30cm左右,春季施肥复耕起垄。夏薯于前茬作物收获后及
时耕翻起垄。起垄要求土壤宁干勿湿,上无坷垃、下无卧垡。起垄种植垄宽80cm,垄高25cm~30cm。
7.2施肥
7.2.1施肥原则
整地时使用腐熟有机肥、生物菌肥,禁止使用硝态氮肥和城市垃圾以及含有过量有害物质的劣质肥
料。肥料种类符合NY/T496规定。
7.2.2施肥方法
推广配方施肥,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合理搭配。整地时70%的腐熟有机肥作底肥,其余30%的腐
熟有机肥在起垄时集中施于垄底,翻耕后压于垄内作为心肥。
7.2.3施肥数量
施腐熟有机肥3000kg/667m2,复合肥40kg/667m2~50kg/667m2。缺硼田块补施硼砂1kg/667m2~1.5
kg/667m2。
8栽植
8.1移栽时间
选用未种过红薯的地块栽植。异地薯苗按照检疫操作规程实施调运检疫。
春薯在10cm处地温稳定15℃时即可移栽,争取适期早栽。一般在4月中下旬栽植,4月底栽完,最
迟在5月5日立夏前结束。夏薯6月15日左右栽植完毕,最迟不超过6月20日。
8.2栽植技术
鲜食型品种选用水平法,将茎下部3~4节连叶片带柄全部埋入5cm~7cm湿土中,先封湿土,后封
干土,地表以上露出1心2叶。浇足水,封严轻压实。只栽当天壮苗。
淀粉型品种选用水平或倾斜法。栽植方法同鲜食型品种。
8.3定植密度
鲜食型品种:春薯3000株/667m2,夏薯3500株/667m2。淀粉型品种:夏薯2800株/667m2~3000株/667m2。
9田间管理
3
DB4103/T131-2024
9.1补苗移栽
栽后3d~5d,查苗补缺。栽后发现叶片蜷曲、发黄不长的薯苗,立即拔除重栽。
9.2除草
封垄前浅锄灭草,结合进行松土培垄。生长中后期,要及时拔除田间大草。
9.3控制旺长
封垄后,雨后提秧不翻秧。
9.4喷肥
红薯生长中后期茎叶生长旺盛期,叶面喷2~3次300~500倍磷酸二氢钾溶液,促进薯块膨大。墒情
较好有旺长趋势时,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00g/667m2~150g/667m2,兑水60kg喷雾,喷雾2~3次。
9.5灌水与排涝
干旱时及时灌水补墒。遇涝渍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10病虫害防治
10.1防治原则
坚持“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原则。使用药剂防治严格按照NY/T393
之规定执行。
10.2常见病虫害
常见病虫害:线虫病、地老虎、蛴螬、金针虫、蚜虫等。
10.3物理防治
利用杀虫灯诱杀蛾类成虫,减少成虫产卵,降低幼虫数量。
10.4化学防治
育苗前期。在种薯上炕前用52℃~53℃温水浸种10min,杀死种薯表皮下7mm深处的线虫。种薯
用50%辛硫磷乳油1g兑水50g浸种500g,预防金针虫、蛴螬、地老虎危害。
起垄前期。用3%辛硫磷颗粒剂4kg/667m2~5kg/667m2,均匀撒于地表,然后起垄,预防后期金针
虫、蛴螬、地老虎危害。
栽植前期。采苗后,将秧苗根部剪去3cm~5cm,用50%辛硫磷150~200倍液浸苗30min,防治金
针虫、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
生长期。选用糖、醋按1:2.5喷洒防治蚜虫,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灌根防治金针虫。用40%的辛
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在苗期灌根,每株50ml~100ml防治地老虎。
具体防治措施见附录A(资料性)。
11收获与储藏
11.1收获
4
DB4103/T131-2024
按照“四轻”:轻刨、轻装、轻运、轻放,“七无”:无病斑、无创伤、无水浸、无虫眼、无开裂、
无露头青、无冻伤,“五分开”:春夏薯分开、不同品种分开、大中小薯分开、商品薯与种薯分开、不
同等级分开等技术操作规范进行收获。
11.2储藏
储藏延期销售的红薯,宜在保温保湿性能好的地下式或半地下式窖内储藏,窖内温度经常控制在
10℃~15℃,相对湿度保持85%~90%。采收时经受低温冻害的红薯不能贮存。
11.3产品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卫生、无异味、无污染,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日晒、雨淋,做好通风散热工
作,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
12生产台账
在整个生产过程做好记录,包括生产地点、农产品名称、土壤耕作,施肥名称、方式、时间、施肥
量,施用农药名称、方式、时间、施用药量,以及产品收获、仓储、销售等的日期、方式、数量等。
13包装、标识
采用箱式包装,包装材料应符合相应标准要求。包装箱上应附有产品名称、商标、产品执行标准、
生产者及详细地址、净含量及包装日期等内容的标签。包装、标识应符合《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
的规定。
5
DB4103/T131-2024
附录A
(资料性)
病虫害防治措施
病虫害防治措施见表A.1
表A.1病虫害防治措施
安全间隔期
防治对象防治时期农药名称使用剂量(倍液)施药方法
天数
金针虫
蛴螬4kg/667m2~5kg/667m2—
起垄前期3%辛硫磷颗粒剂撒施
地老虎
金针虫
蛴螬1g兑水50g浸种500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半螺旋型电子节能灯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多管浴巾架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中国豪华斜纹全自动麻将机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执法文书问题题库及答案
- 双法兰式组合离合器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高强砼预应力管桩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人防工程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 桥梁基础施工技术方案
- 河道整治安全施工管理方案
- 无人机辅助公路巡检中的多目标识别方法研究
- 潜水作业事故分类与统计方法 征求意见稿
- 2024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 专题01 刹车模型与限速模型(解析版)
- 2024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数学试卷附答案
- (高清版)JTGT 3365-01-2020 公路斜拉桥设计规范
- 成人急性肝损伤诊疗急诊专家共识
- 章鱼吸盘高吸附性能研究及仿生吸盘设计
- 2024年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T CACM 老年人中医体质治未病干预指南
- 汽轮机讲课资料课件
- 3d玻璃贴合工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