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中二年级语文上学期冲刺押题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高中二年级语文上学期冲刺押题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高中二年级语文上学期冲刺押题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高中二年级语文上学期冲刺押题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高中二年级语文上学期冲刺押题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高中二年级语文上学期冲刺押题试卷(含答案)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积累运用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潸然泪下(shān)钦佩(qīn)震慑(shè)压轴(zhòu)B.惟妙惟肖(xiāo)纨绔(kuà)拈轻怕重(niān)锲而不舍(qiè)C.惩一儆百(jǐng)感慨(kǎi)择善而从(zé)广袤无垠(yuán)D.锲而不舍(qiè)气氛(fēn)纨绔子弟(kuà)锋芒毕露(lù)2.下列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这幅山水画笔触细腻,意境幽远,令人叹为观止。B.面对歹徒的威胁,他临危不惧,泰然自若,最终智取了对方。C.他的讲解深入浅出,旁征博引,使原本枯燥无味的量子物理变得生动有趣,令人拍手叫绝。D.为了推销产品,他们不择手段,甚至编造虚假信息,欺世盗名。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B.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交通安全管理。C.毕业典礼上,校长热情洋溢地讲话,对我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和美好的祝愿。D.关于是否立即启动应急方案,会议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争论。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罔,。”(2)“沉舟侧畔千帆过,。”刘禹锡用这句诗寓意新生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3)杜甫在《望岳》中,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抒发自己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句子是:“,。”(4)李白在《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了蜀道极其险峻的句子是:“,。”(5)《师说》中,韩愈开篇即点明中心论点,指出教师作用的句子是:“,。”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深刻影响着文化传播的形态与路径。数字技术使得文化资源的保存、传播和利用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传播的范围和深度。然而,在拥抱技术便利的同时,我们也应警惕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信息过载、碎片化阅读、文化产品的同质化等问题,不仅可能消解文化的深度与内涵,甚至可能导致文化生态的失衡。因此,如何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利用技术赋能文化传播,同时避免其潜在风险,成为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课题。技术的介入,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文化资源的精准推送和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文化需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能够构建沉浸式的文化体验,让用户“身临其境”地感受文化的魅力。例如,通过VR技术,人们可以“穿越”到古代,亲身参与历史事件;通过数字博物馆,可以随时随地欣赏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丰富了文化传播的形式,也提高了文化传播的效率和效果。当然,技术的应用并非万能药。信息过载是数字时代面临的一大挑战。海量的文化信息充斥着人们的视野,使得人们难以筛选和吸收有价值的内容,容易陷入“信息焦虑”和“选择困难”。碎片化阅读成为常态,人们的注意力变得分散,难以进行深度思考和长期阅读,不利于文化素养的提升。此外,技术的同质化倾向也值得关注。为了追求流量和商业利益,一些文化产品在内容、形式上趋于雷同,缺乏创新和个性,这不仅损害了文化的多样性,也降低了文化传播的质量。面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在技术赋能与风险防范之间寻求平衡。首先,要加强技术研发的伦理引导,确保技术的应用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次,要提升公众的文化媒介素养,引导人们进行理性、深度地文化消费,避免被海量信息所裹挟。再次,要鼓励文化创新,利用技术推动文化产品的多元化发展,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最后,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数字文化市场秩序,保护知识产权,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赋能”:指通过技术手段增强文化传播的能力和效果。B.“沉浸式”:指用户完全沉浸在虚拟环境中,获得强烈的感官体验。C.“焦虑”:在此指因信息过载而产生的紧张、不安的情绪。D.“裹挟”:指被外部力量拖着走,失去了自我选择的能力。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互联网技术对文化传播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B.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能够提升文化传播的精准度和个性化水平。C.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能够为用户带来全新的文化体验。D.信息过载、碎片化阅读和同质化是数字时代文化传播面临的唯一挑战。7.文章主要论证了什么观点?A.数字技术如何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B.互联网技术对文化传播形态与路径的影响。C.数字时代文化传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D.如何在数字时代利用技术赋能文化传播并防范风险。8.文章最后一段主要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A.举例论证、道理论证B.对比论证、比喻论证C.道理论证、举例论证D.因果论证、类比论证(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9~12题。材料一:王阳明(1472-1529),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他继承和发展了心学,创立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王阳明的一生,既有讲学著书的儒者风范,也有领兵打仗的军事才能。他早年追求科举功名,历经挫折后转而探索心学,最终成为一代圣贤。他提倡“知行合一”,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为真正的知识必须落实到行动中。他还在实践中推行“讲学”,足迹遍布各地,培养了一批心学传人。材料二:“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这是王阳明的一句名言。所谓“山中贼”,指的是外部的敌人、强盗;而“心中贼”,则指内心的私欲、贪婪、恐惧等负面情绪。王阳明认为,人们之所以难以成就事业,往往不是因为没有能力,而是因为被“心中贼”所困扰。他主张通过“致良知”来克服“心中贼”,认为人人生而具有良知,只需去除遮蔽,良知自然显现。他强调自我修养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不断反省自身,才能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材料三:王阳明的教育思想也独具特色。他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他强调教育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王阳明的教育理念,对后世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9.根据材料,下列对王阳明思想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阳明的心学核心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B.王阳明认为人们成就事业的最大障碍是外部的敌人或强盗。C.王阳明主张通过“致良知”来克服内心的私欲和负面情绪。D.王阳明强调自我修养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10.材料二中的“山中贼”与“心中贼”分别指什么?A.“山中贼”指外部敌人,“心中贼”指内心私欲。B.“山中贼”指内心私欲,“心中贼”指外部敌人。C.“山中贼”指知识,“心中贼”指能力。D.“山中贼”指实践,“心中贼”指理论。11.材料三主要介绍了王阳明的什么思想?A.心学理论的形成过程。B.王阳明生平事迹与军事才能。C.王阳明教育思想的特点。D.王阳明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1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理解及其现实意义。(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3~16题。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1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2)奏刀騞然,莫不中音(3)技盖至此乎(4)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5)未尝见全牛也(6)官知止而神欲行(7)依乎天理(8)批大郤,导大窾(9)因其固然(10)技经肯綮之未尝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2)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15.庖丁在解牛过程中体现了哪些“道”的内涵?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16.文惠君由庖丁解牛联想到“养生”,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三、写作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求索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断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在当今时代,我们同样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机遇,也需要发扬求索精神,去发现新知识、探索新领域、创造新价值。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观察,以“求索”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试卷答案一、积累运用1.B2.A3.C4.(1)思而不学则殆(2)波涛如雪(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4)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5)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二、阅读理解(一)5.B“沉浸式”在此处应指用户感觉完全融入虚拟环境,获得强烈的感官体验,而非物理上的沉浸。6.D文章最后一段提到了信息过载、碎片化阅读、同质化、技术研发伦理、公众媒介素养、文化创新、法律法规等多个方面,并非“唯一”挑战。7.D文章第一段提出问题(技术便利与负面影响),第二段阐述技术赋能的机遇,第三段分析潜在风险,第四段提出解决方案,核心在于如何平衡技术应用与风险防范。8.C最后一段首先从理论层面提出要加强伦理引导、提升公众素养、鼓励文化创新、健全法律法规等,属于道理论证;然后列举了VR、数字博物馆等例子说明技术应用,属于举例论证。(二)9.B材料二明确指出“山中贼”是外部敌人,“心中贼”是内心私欲,选项说法相反。10.A根据材料二,“山中贼”指外部敌人,“心中贼”指内心私欲。11.C材料三主要介绍的是王阳明的教育思想及其特点。12.“知行合一”是指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真正的知识必须落实到行动中去。王阳明认为,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和深化认识,最终达到“致良知”的境界。其现实意义在于,它提醒我们在学习知识时,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要积极实践,将所学应用于实际,才能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并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道德水平。同时,在工作和生活中,也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三)13.(1)踩、踏(2)合乎、符合(3)大概、恐怕(4)爱好(5)完整的(6)停止(7)自然纹理(8)抹、击、疏通、引导(9)按照(10)肯綮,指筋骨结合处14.(1)(他的技术)合乎《桑林》舞曲的节奏,也合乎《经首》乐章的节拍。(2)现在,我凭精神去接触牛的肌理结构,而不再单纯用眼睛去看,感官停止活动而精神在活动。15.庖丁解牛的过程体现了顺应自然、尊重规律的“道”。他“依乎天理”,顺着牛的天然结构下刀;“批大郤,导大窾”,在大的间隙处用刀劈开,在小的空隙处用刀导引;“因其固然”,按照牛本身的样子去解,不强行改变。这体现了他对事物内在规律的理解和尊重。同时,他还体现了技艺精湛与精神专注的“道”。他“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