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路段桥面施工技术交底_第1页
困难路段桥面施工技术交底_第2页
困难路段桥面施工技术交底_第3页
困难路段桥面施工技术交底_第4页
困难路段桥面施工技术交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困难路段桥面施工关键技术交底一、工程概况与施工难点分析本项目桥面施工涉及2座特大桥(5×25m预应力连续箱梁+16×25m组合箱梁)及3座小桥,地处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面临三大核心难点:复杂地质条件:存在岩溶发育区(溶洞体积最大达15m³)、软土地基(承载力fak=60-80kPa)及砂卵石地层交互分布,桩基施工易发生坍孔、漏浆恶劣气候影响:春季风速达5m/s,夏季集中降雨(占全年93%),冬季极端低温-25℃,对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求严苛高风险作业环境:85%桥段位于30m以上高空,最大跨径25m湿接缝施工需跨越既有交通线,安全防护难度大二、施工准备技术要求(一)材料控制标准钢材与连接件主受力钢筋采用HRB400E级,屈服强度≥400MPa,断后伸长率≥16%,每批钢筋需进行力学性能与重量偏差检验焊接材料选用J502焊条,使用前经350℃×1h烘干处理,存入80-100℃保温筒,外露时间不超过4h钢结构防腐涂层采用环氧富锌底漆(干膜厚度≥80μm)+聚硅氧烷面漆(干膜厚度≥60μm),附着力≥5MPa混凝土配合比设计C50桥面铺装:水泥采用P.O42.5R硅酸盐水泥,掺加12%Ⅰ级粉煤灰+8%硅灰,砂率38-40%,坍落扩展度650±50mm湿接缝微膨胀混凝土:膨胀剂掺量8%(内掺法),限制膨胀率≥0.02%,28d抗压强度≥55MPa负弯矩孔道压浆:采用无收缩水泥浆,水胶比0.26-0.28,初始流动度≥32s,30min流动度损失≤5s(二)测量控制体系建立三级复核制度:施工队初测→项目部复测→第三方精测,平面位置允许偏差±10mm,高程偏差±5mm桥面线形控制采用LeicaTS60全站仪(测角精度0.5″,测距精度1mm+1ppm),每5m设置一个监测断面高墩施工采用“铅垂仪+全站仪”双控,墩柱垂直度偏差≤1/3000,且墩顶绝对偏差≤20mm三、关键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一)复杂地质桩基施工岩溶地层处理超前钻探:采用XY-2地质钻机,每桩位布置3个勘探孔,探明溶洞分布范围及填充类型溶洞处理方案:|溶洞类型|处理措施|技术参数||---|---|---||小型空洞(<10m³)|C25混凝土填充|注浆压力2-3MPa,注浆管埋深至溶洞底0.5m||大型空洞(≥10m³)|钢护筒穿越+钢筋笼加固|护筒直径≥桩径200mm,嵌入完整基岩≥2m|软土地基加固CFG桩复合地基:桩径500mm,桩长18-22m,桩间距1.8m梅花形布置,桩顶设300mm厚级配碎石褥垫层(含5%水泥)沉降监测要求:预压期≥90d,前15d每天监测,之后每3d监测,稳定标准为连续7d沉降速率≤0.2mm/d(二)桥面结构施工工艺模板工程专项要求湿接缝模板采用18mm厚竹胶板+100×100mm方木背楞,侧模高度超出设计标高5mm,底部设止浆木条(宽20mm×高10mm)高墩模板采用液压爬模系统,模板面板为6mm厚Q235钢板,拼缝处粘贴3mm厚遇水膨胀止水条,爬模提升偏差≤2mm模板拆除时限:非承重模板在混凝土强度≥2.5MPa时拆除,承重模板需达到设计强度100%(且龄期≥7d)钢筋施工要点横隔板钢筋连接:直径≥12mm采用单面焊(焊缝长度≥10d),直径<12mm采用绑扎搭接(搭接长度≥35d),同一截面接头率≤25%负弯矩钢绞线:采用φs15.2无粘结钢绞线,张拉控制应力1395MPa,实测伸长值与理论值偏差控制在±6%以内钢筋保护层垫块:采用C50细石混凝土垫块,强度≥50MPa,每㎡布置4个,梅花形排列混凝土施工控制浇筑温度管理:夏季施工入模温度≤30℃(采用冰水拌合+骨料预冷),冬季≥5℃(采用热水拌合+保温养护)振捣工艺标准:桥面铺装:采用三辊轴摊铺机(行走速度1.5-2m/min)+平板振捣器(频率50-60Hz),表面提浆厚度3-5mm湿接缝:使用φ50插入式振捣棒(振捣间距≤300mm),每个振点振捣20-30s至混凝土表面泛浆、无气泡逸出养护措施:覆盖土工布+自动喷淋系统,保持表面湿润≥14d,强度达到85%前禁止行人通行(三)特殊工序质量保障负弯矩张拉施工张拉顺序:先中间后两侧,对称张拉(左右偏差≤10%张拉力),采用“双控法”(应力控制为主,伸长值校核为辅)压浆工艺:真空度维持在-0.06至-0.10MPa,压浆压力0.5-0.7MPa,持压2min,水泥浆泌水率≤3%,24h自由泌水率为0伸缩缝安装技术GQF-FE型伸缩缝安装前,槽口深度、宽度偏差控制在±5mm,预埋钢筋位置偏差≤3mm安装温度控制:按设计温度±5℃进行,采用专用夹具固定,焊接采用分段跳焊法(每段长度≤50mm)灌注聚氨酯弹性体:环境温度5-35℃,混合比例(A组分:B组分)=1:0.8-1.2,固化时间≥24h四、施工安全专项措施(一)高空作业防护体系墩身施工设置“之”字形人行梯道(宽度≥1.2m),梯步高度150mm,外侧设1.2m高防护栏杆+18cm高挡脚板2m以上作业平台满铺5cm厚防滑脚手板,采用10#铁丝双点绑扎,临边设置两道防护栏杆(上杆1.2m,下杆0.6m)高空作业人员配备“双钩五点式”安全带,每个作业面设置4个以上安全绳固定点(抗拔力≥15kN)(二)恶劣天气应对预案大风预警(风速≥10.8m/s):立即停止高空作业,将施工机械锚定,人员撤离至地面安全区暴雨防御:施工现场设置排水沟(坡度≥3‰)+集水井(间距30m),配备φ100mm水泵(扬程≥20m)冬季施工:采用“暖棚法”养护(棚内温度≥10℃),混凝土掺加早强防冻剂(掺量3%),禁止在-5℃以下进行湿作业五、质量验收标准与监测要求(一)分项工程验收指标桥面铺装平整度:3m直尺检测偏差≤3mm/2m,连续平整度仪σ≤1.5mm厚度:设计值-5mm≤实测厚度≤设计值+10mm,合格率≥95%抗滑构造深度:铺砂法检测≥0.7mm,构造深度均匀性偏差≤0.2mm钢结构连接焊缝质量:Ⅰ、Ⅱ类焊缝100%UT探伤(Ⅱ级合格),Ⅲ类焊缝20%UT探伤(Ⅲ级合格)螺栓连接:高强度螺栓终拧扭矩偏差±10%,接触面抗滑移系数≥0.45(经喷砂处理)(二)施工监测技术要求结构应力监测:在连续梁跨中、1/4跨及墩顶截面布设振弦式应变计,监测频率:施工期1次/d,运营初期1次/周沉降观测:采用DS05水准仪,桥头搭板设置6个监测点,工后沉降限值≤15mm,不均匀沉降≤5mm/2m环境监测:施工现场噪声≤70dB(昼间)/55dB(夜间),PM10浓度≤0.5mg/m³,设置自动监测设备实时上传数据六、施工组织管理措施工序衔接控制建立“三检制”验收流程:班组自检→技术员复检→质检工程师终检,验收合格签署《工序交接单》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关键工序(如张拉、压浆)实行“作业许可”制度,需经项目总工审批,留存影像资料(每道工序不少于3张照片)应急保障体系配备应急物资:柴油发电机(200kW)1台、应急照明系统(覆盖半径50m)、医疗急救箱(含止血毯、骨折固定夹板等)针对坍孔、模板坍塌等突发情况,每季度组织1次应急演练,演练记录报监理单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