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断面注浆隧道施工方案_第1页
全断面注浆隧道施工方案_第2页
全断面注浆隧道施工方案_第3页
全断面注浆隧道施工方案_第4页
全断面注浆隧道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断面注浆隧道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1隧道基本信息本隧道全长3000米,采用单洞断面设计,净宽10.5米,净高7.2米。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粉质黏土、砂质黏土及砾石层,地质勘察显示地下水丰富,水位埋深2-5米,围岩稳定性较差,存在涌水、坍塌等风险。根据设计要求,隧道防水等级为二级,需通过全断面注浆施工形成连续止水帷幕,提高围岩整体稳定性。1.2工程地质条件地层类型分布范围岩土特性渗透系数(m/d)处理难度粉质黏土K0+000~K1+200黄褐色,可塑,含少量砾石0.5~1.2中等砂质黏土K1+200~K2+100灰黄色,松散,局部夹砂层1.5~3.0较高砾石层K2+100~K3+000杂色,粒径20~150mm,充填砂土5.0~8.0高二、施工准备2.1技术准备图纸会审与交底组织技术团队进行设计图纸会审,重点核查注浆孔布置、浆液配比、压力参数等关键指标。编制《全断面注浆施工技术交底手册》,对施工班组进行三级交底,确保技术参数传递准确。现场勘察施工前采用地质雷达对掌子面前方30米范围进行超前探测,绘制地质剖面图,标注富水地层位置及裂隙发育特征。结合钻探数据修正注浆设计参数,形成《动态注浆参数调整方案》。2.2材料准备主材选型水泥:选用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细度模数≥3.0,初凝时间≥45min,终凝时间≤600min。水玻璃:模数2.4~3.0,波美度38~42°Bé,使用前需进行稀释试验,确定最佳浓度。外加剂:采用FDN-5高效减水剂(掺量0.5%~1.0%)、三乙醇胺早强剂(掺量0.03%~0.05%)。材料检验建立材料进场"三检制",每批次水泥检测抗压强度、安定性指标,水玻璃检测模数及浓度,不合格材料严禁使用。现场设置材料留样室,保存期不少于28天。2.3设备配置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主要参数地质钻机XY-2PC4台钻孔直径50~130mm,最大孔深50m高压注浆泵ZJB-30/152台工作压力0~15MPa,流量0~30L/min浆液搅拌机JW-3502台搅拌容量350L,转速1440r/min注浆记录仪ZJ-5002台数据采集精度±1%,存储容量16GB地质雷达仪SIR-40001台探测深度0~30m,分辨率5mm三、施工工艺3.1注浆孔布置环向布置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外20cm设置注浆孔,环向间距50cm,每环布置32个孔。孔位采用全站仪定位,误差控制在±3cm内,外插角根据地质条件动态调整(砂层5°~8°,黏土层3°~5°)。纵向分段采用"分段前进式"注浆,每循环注浆长度6米,预留2米止浆岩盘。相邻循环搭接长度不小于1.5米,确保止水帷幕连续性。3.2钻孔施工钻进工艺开孔:采用φ130mm合金钻头钻进,孔深1.0米后安装孔口管(φ108mm无缝钢管,壁厚5mm),管周用速凝水泥浆封固。终孔:换用φ91mm金刚石钻头,钻进过程中采用"清水钻进+套管跟进"工艺,防止孔壁坍塌。每钻进2米进行孔斜测量,偏斜率控制在≤1%。孔内清理钻孔完成后,采用高压风(0.6MPa)清孔10分钟,清除孔内岩粉及碎屑。对涌水孔段,先注入速凝浆液(水灰比1:1+水玻璃3%)止水,待凝2小时后复钻。3.3浆液配制配比设计纯水泥浆:水灰比1:1~0.8:1(重量比),适用于黏土层。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水泥浆:水玻璃=1:0.5~1:1(体积比),初凝时间控制在30~90s,适用于砂层及涌水段。搅拌流程采用"二次搅拌法":先将水泥与80%水倒入搅拌机,搅拌90s后加入外加剂,最后补加剩余水搅拌60s。双液浆采用静态混合器现场混合,混合长度≥1.5米,确保浆液均匀。3.4注浆施工分段注浆采用"自上而下、分段后退"注浆方式,分段长度2~3米。止浆塞采用气动膨胀式,工作压力≥注浆压力1.5倍,安装位置距孔口≥1.0米。压力控制初始压力:0.5~1.0MPa,稳定时间5min。正常压力:砂层1.5~2.0MPa,黏土层2.0~2.5MPa,砾石层2.5~3.0MPa。终压标准:达到设计压力后稳压10min,注浆量≤20L/min时停止注浆。特殊情况处理串浆:立即关闭串浆孔阀门,采用间隔注浆法施工,待相邻孔注浆完成30min后恢复。压力骤降:检查管路密封性,若确认地层漏浆,掺入20%~30%膨胀剂(铝粉),并降低注浆速度至10~15L/min。3.5封孔作业注浆完成后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干硬性水泥砂浆"分段封孔:先注入双液浆(水灰比0.8:1,水泥:水玻璃=1:0.8)至孔深2/3处,稳压5min。待凝4小时后,采用注浆泵压注干硬性水泥砂浆(水灰比0.4:1)至孔口,表面低于岩面5cm,24小时后采用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找平。四、质量控制4.1过程控制参数监控每孔注浆实时记录压力、流量、浆液密度等参数,绘制Q-t(注浆量-时间)、P-t(压力-时间)曲线。当出现压力突升(≥设计值1.2倍)或吸浆量骤减(≤设计值30%)时,立即停机分析原因。旁站监督建立"技术员+监理"双旁站制度,对钻孔角度、浆液配比、注浆压力等关键工序实施全过程监督,每道工序验收签字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4.2效果检验取芯检测每循环施工完成后,在注浆环向范围均匀布置3个检查孔,取芯观察浆液扩散半径(要求≥1.2米)及结石体强度(≥5MPa)。压水试验对检查孔进行压水试验,稳定压力0.5MPa下,透水率≤1Lu为合格。若不合格,需在该区域补设3个注浆孔进行补强。雷达扫描采用地质雷达对注浆帷幕进行无损检测,图像显示无明显异常反射波视为合格,否则需进行二次注浆。五、安全管理5.1作业安全注浆作业防护操作人员佩戴"五件套"防护用品(安全帽、防尘口罩、护目镜、防刺穿鞋、绝缘手套)。注浆泵压力表定期校验(每月1次),设置压力过载保护装置,上限值为设计压力1.2倍。用电安全现场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注浆设备设置独立配电箱(配置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30mA)。电缆架空高度≥2.5米,穿越施工通道处加设钢套管保护。5.2应急处置涌水突泥预案掌子面配备2台大功率排水泵(扬程≥30m,流量≥100m³/h),储备200米应急排水管。当涌水量≥50m³/h时,立即启动"管棚+双液浆"快速堵水方案。压力失控处理注浆管路设置防爆阀(爆破压力18MPa),当压力超过15MPa时自动卸压。现场储备3套止浆塞备用,发生管路爆裂时,立即关闭注浆泵并启动备用管路。六、施工进度计划6.1关键线路施工准备(15天)→超前地质探测(3天)→钻孔施工(60天)→注浆施工(60天)→效果检验(10天)→封孔作业(15天),总工期163天。6.2进度保障资源调配采用"两班制"连续作业(每班8小时),钻机、注浆泵等关键设备备用率100%,确保工序衔接无缝隙。动态调整每周召开进度分析会,当实际进度滞后计划5%时,启动赶工措施(增加1个作业班组或延长作业时间),并更新《周进度滚动计划》。七、环保措施废水处理现场设置三级沉淀池(总容积50m³),注浆废水经沉淀(停留时间≥4小时)、中和(pH值6~9)处理后回用,不外排。粉尘控制钻孔作业采用湿式除尘,搅拌机设置密闭罩及布袋除尘器,粉尘排放浓度≤2mg/m³。固废管理废浆液、钻渣集中堆放,含水率降至30%以下后运至指定弃渣场,运输车辆覆盖篷布,防止遗撒。八、验收标准主控项目注浆孔位偏差≤5cm,孔深偏差≤10cm;单孔注浆量达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