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雪滚刷施工方案设计_第1页
除雪滚刷施工方案设计_第2页
除雪滚刷施工方案设计_第3页
除雪滚刷施工方案设计_第4页
除雪滚刷施工方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除雪滚刷施工方案设计一、工程概况本方案适用于城市主干道、高速公路及国省干线公路的冬季除雪作业,采用机械除雪为主、人工辅助为辅的作业模式,重点解决降雪期间路面积雪清除问题。作业范围涵盖行车道、应急车道及桥梁、隧道出入口等关键路段,根据积雪厚度、密度及环境温度差异,合理配置除雪滚刷设备及配套设施,确保在降雪停止后4小时内实现重点路段路面裸露率≥90%,24小时内完成全路段除雪作业。二、设备准备与配置(一)主要设备选型除雪滚刷机组选用直径800-1200mm的圆柱形滚刷,刷丝采用耐磨尼龙材质,单丝直径≥1.2mm,密度不低于3000根/m²。滚刷驱动方式为液压马达驱动,工作转速可在150-300r/min范围内调节。配套车辆选用20-30吨级自卸卡车作为底盘,加装快速连接架及液压升降系统,确保滚刷升降行程≥500mm,左右摆动角度±30°。辅助设备融雪剂撒布机:容积5m³以上,撒布宽度2-8m可调,撒布量控制精度±5g/m²,适配环保型融雪剂(氯化钙含量≤30%)。预警车辆:配备LED电子显示屏、声光报警装置及车载监控系统,作业时提前1-2公里进行交通引导。应急电源车:功率≥50kW,保障低温环境下液压系统预热及设备应急启动。(二)设备检查与调试安装前检查滚刷总成:检查刷丝无断裂、脱落,刷片固定螺栓扭矩达到350N·m;轴承座密封良好,转动无卡滞,轴向间隙≤0.5mm。液压系统:油箱油位在刻度线2/3以上,油液清洁度达到NAS8级;多路阀、油缸无渗漏,管路接头扭矩符合规范(碳钢接头45-55N·m,不锈钢接头35-45N·m)。电气系统:24V车载电源输出稳定,控制开关响应灵敏,警示灯、示宽灯照度符合GB5768.4标准。试运行调试空载试验:启动滚刷旋转30分钟,测量轴承温升≤40℃,噪声≤85dB(A);操作升降手柄,检查升降速度0.5-1m/s匀速运行。负载试验:在积雪厚度100mm条件下,以15km/h速度作业,滚刷接地压力控制在15-20N/cm²,接地宽度通过拉杆调节至2800-3200mm,确保清扫痕迹连续无间断。三、作业流程设计(一)作业前准备气象监测建立与气象部门联动机制,提前48小时获取降雪预警信息,当预报降雪量≥2.5mm/h或气温≤-5℃时,启动三级应急响应,设备全员到岗。现场勘查划分作业区段:按每5km为一个基本单元,重点标记桥梁(纵坡≥3%)、弯道(半径≤200m)及交叉口等危险路段。确定抛雪方向:根据道路横断面形式,单向三车道以上路段设置中央分隔带抛雪区,双向两车道路段向右侧路肩抛雪,抛雪距离控制在3-5m,避免积雪阻塞排水系统。物资储备每作业单元储备融雪剂20吨、防滑沙5m³,在桥梁两端300m处设置临时堆放点,采用防雨棚遮盖并设置明显标识。(二)作业实施阶段初雪期作业(积雪厚度<50mm)采用“单机连续作业法”,滚刷转速调至200r/min,前进速度20-25km/h,作业路线按“从内向外、从左至右”顺序进行。桥梁路段降低滚刷接地压力至12-15N/cm²,避免桥面铺装层损伤;隧道出入口100m范围内禁止使用融雪剂,采用纯机械清扫。中雪期作业(50mm≤积雪厚度<150mm)执行“梯队联合作业”:前导车(预警车)+滚刷机+融雪剂撒布机组成作业单元,间距保持50-80m。滚刷转速提升至250r/min,撒布机同步施加融雪剂,用量控制在15-20g/m²。当环境温度≤-10℃时,在融雪剂中添加3%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降低冰点至-20℃以下。暴雪期作业(积雪厚度≥150mm)启用“二次清扫工艺”:第一遍采用V型作业模式,两台滚刷机呈30°夹角对向清扫,将积雪向道路两侧集中;第二遍使用大功率吹雪机(风量≥20000m³/h)清理路肩堆积雪。每连续作业2小时停机检查,重点清理滚刷内缠绕的冰棱及杂物,补充液压油至规定液位。(三)作业后处理设备保养作业结束后立即用高压水枪冲洗滚刷及底盘,清除盐分残留;对液压油箱进行排空过滤,更换滤芯(过滤精度≤10μm)。滚刷存放时使用专用支架支撑,使刷丝离地高度≥300mm,避免长期受压变形;轴承座加注锂基润滑脂(型号GB/T7324-2010),加注量为轴承腔容积的2/3。残雪清运对路侧堆积高度超过500mm的积雪,采用装载机配合自卸车转运至指定消纳场,消纳场距离作业路段不宜超过10km,防止二次运输污染。四、安全保障措施(一)人员安全防护个人防护装备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反光背心(逆反射系数≥300cd·lx⁻¹·m⁻²)、防砸安全鞋(钢头抗冲击≥200J)、防寒手套及护目镜,低温环境(≤-15℃)需配备自限温加热马甲(工作温度5-55℃)。作业培训岗前培训不少于24学时,内容包括:设备操作规程、应急预案演练、交通指挥手势等,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每季度组织一次应急救援演练,模拟设备侧翻、液压系统泄漏等突发场景。(二)现场安全管控交通疏导作业区设置三级警示区:预警区(1600m)设置“前方除雪作业”警示牌,过渡区(800m)设置限速40km/h标志,作业区(500m)设置路锥封闭半幅车道,路锥间距≤5m。夜间作业时,警示区须配备爆闪警示灯(闪光频率60-90次/min),照明亮度≥20lux。设备安全滚刷作业时,严禁人员在旋转半径(≥3m)内停留;液压系统检修前必须释放压力(系统压力降至0MPa),并在操作手柄处悬挂“禁止操作”标识。(三)应急预案设备故障应急配备应急维修车,携带常用备件(液压软管、密封件、轴承等)及检测仪器(压力表、温度计),故障响应时间≤30分钟,一般故障修复时间≤2小时。人员伤亡应急现场配备急救箱(含止血带、冻伤膏等药品),与就近医院建立联动机制,确保重伤员40分钟内送达救治。五、质量控制标准(一)除雪质量要求路面裸露率重点路段(桥梁、隧道出入口、急弯):≥95%一般路段:≥90%检测方法:采用无人机航拍结合人工抽样,每5km随机选取3个100m²区域测量。残留雪厚度作业后路面残留雪厚度≤10mm,且不得形成冰膜;路肩积雪距路面边缘距离≥50cm,高度≤30cm。(二)过程质量控制滚刷调整每作业10km检查接地宽度,通过调节拉杆长度保持在3000±50mm范围,刷丝磨损量超过原长度1/3时必须更换。融雪剂撒布精度使用前校准撒布机流量传感器,误差控制在±3%以内;撒布后30分钟检测路面融雪剂浓度,确保Cl⁻离子含量≤500mg/L(敏感区域≤300mg/L)。(三)验收标准外观检查路面无明显积雪带、冰棱及杂物堆积,路缘石、交通标志无损坏。性能测试除雪后2小时内,测试路面摩擦系数≥0.6(摆式仪测定),达到车辆正常行驶条件。六、设备维护与管理(一)日常保养日保养清洁:清除滚刷及底盘附着的积雪、泥砂,检查刷丝有无断裂。润滑:对滚刷轴承、液压油缸活塞杆等部位加注润滑脂,每个润滑点加注量50-100g。检查:液压油位、油温(正常工作温度30-60℃)及系统压力(工作压力16-20MPa)。周保养检查液压管路接头密封性,紧固松动螺栓;测试滚刷升降、摆动功能,确保动作平稳无卡顿;清理液压油箱通气孔滤芯。(二)季节性维护入冬前检修更换液压油(黏度指数VI≥140)及滤芯,检查液压泵、马达磨损情况,叶片泵端面间隙超过0.15mm时更换。滚刷进行动平衡测试,不平衡量≤5g·cm;刷丝更换率超过20%时整组更换。停雪期封存设备清洗后停放于恒温库房(温度≥5℃),滚刷涂抹防锈油,轮胎气压保持在标准值的80%;每月启动一次发动机,怠速运转30分钟,操作液压系统各动作循环5次。七、环保措施融雪剂使用控制禁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植被敏感区使用氯盐类融雪剂,改用醋酸钙镁盐(CMA)类环保融雪剂,撒布量≤30g/m²。作业后24小时内,对路侧绿化带采用清水冲洗,降低盐害风险。噪声与扬尘控制选用低噪声液压系统(噪声≤82dB),滚刷加装降噪挡板;干燥天气作业时,对路肩浮土提前洒水湿润,抑制扬尘扩散。废弃物处理清理的积雪不得倒入河道、排水管网,含盐积雪需运至指定消纳场进行脱盐处理,处理后水质需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