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花园造景施工方案_第1页
日式花园造景施工方案_第2页
日式花园造景施工方案_第3页
日式花园造景施工方案_第4页
日式花园造景施工方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式禅意花园造景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阶段1.1场地勘测与规划定位施工前需对场地进行三维地形扫描,绘制1:50比例地形图,标注现有树木、地下管线及坡度变化。重点测量土壤pH值(理想范围6.0-7.0)、有机质含量(≥3%)及排水速率(渗透系数需≥1.5×10⁻⁴m/s)。根据场地条件确定枯山水区、池泉区、茶庭三大功能分区,其中枯山水区面积占比不低于总面积的35%,茶庭区域需预留8-12㎡的独立空间。1.2材料采购与验收标准石材类:主选京都产鞍马石(单块重量≥50kg)、伊豆砂(粒径0.2-0.5mm)及箱根玄武岩。石材需进行抗压强度检测(≥120MPa),表面平整度误差≤2mm。白砂需经过5级筛选,含泥量≤1%,使用前进行UV照射杀菌处理。木材类:选用北海道赤松(含水率8%-12%)制作茶亭框架,表面涂刷天然桐油3遍。竹材采用孟宗竹(直径5-8cm),经高温碳化(180℃持续4小时)处理,拼接处使用不锈钢隐藏式连接件。植物材料:苗木需符合JISA6001标准,胸径误差≤5%,土球直径为树干直径的6-8倍。优先选择本地驯化的日本黑松(高度2.5-3m)、鸡爪槭(地径≥5cm)及日本矮樱(分支点≥80cm)。二、基础工程施工2.1场地整理与地形改造使用小型挖掘机进行场地平整,坡度控制在2%-5%。枯山水区域需营造0.3-0.5m的微地形起伏,采用分层夯实法(每层厚度≤30cm,压实度≥93%)。池泉区开挖深度1.2m,底部铺设200g/m²土工布+3mm厚HDPE防渗膜,接缝处热熔焊接宽度≥10cm。2.2排水系统构建采用"三纵一横"排水网络,主排水沟宽30cm、深40cm,铺设10cm厚级配碎石(粒径5-20mm),上部覆盖透水土工布。在枯山水区设置隐形排水盲沟,间隔1.5m布置,沟内填充陶粒(粒径3-5cm),顶部覆盖2cm厚火山石。2.3水电管线预埋灌溉系统采用滴灌+微喷组合模式,主管选用PE管(直径32mm,工作压力1.2MPa),支管采用PEX管(直径16mm),滴头间距30cm,流量2L/h。茶庭区域需预埋220V防水线路,安装IP67等级的LED地埋灯(色温3000K),间距2.5m呈梅花状布置。三、主体景观施工3.1枯山水景观营造石组配置:采用"七五三"石组布局,中心石高1.2m,周围配置7块主石(高度0.8-1.0m)、5块副石(高度0.5-0.7m)及3块添石(高度0.3-0.4m)。石组间距遵循黄金分割比例,主石倾斜角度3-5°,底部设置混凝土基础(深度≥50cm),表面覆盖苔藓微景观(采用大灰藓与银叶真藓混合种植)。砂纹制作:白砂铺设厚度5-8cm,使用竹制耙子制作传统波纹图案。涟漪纹(波长15-20cm)用于石组周围,漩涡纹(直径80-120cm)布置在转角处,纲代纹(平行线间距5cm)作为区域分隔。每日施工结束前需重新梳理砂面,确保纹路清晰连续。3.2池泉景观施工瀑布构造:采用天然石堆叠三级瀑布,总落差1.5m,每级高度差40-60cm。水流槽宽30cm,底部铺设黑色火山岩(粒径2-3cm),安装可调式涌泉喷头(流量80-120L/min),水泵功率1.5kW,配备自动反冲洗过滤系统。亲水设施:建造木栈道(宽度1.2m)采用30mm厚防腐木板,间隙留缝5mm。设置椭圆形洗手钵(直径60cm,高度45cm),钵体采用伊贺烧陶瓷,底部安装暗藏式排水系统,周边铺设鹅卵石(粒径5-8cm)。3.3茶庭空间营造路径系统:采用"露地三阶"布局,外门至中门段铺设不规则踏步石(尺寸30×50cm,间距15-20cm),中门至茶室段铺设栗皮石(厚度5-8cm),茶室入口处设置"躏口"(宽度60cm)。茶室建造:采用"数寄屋"风格,地面铺设榻榻米(厚度5cm,边缘收边条为黑檀木),墙面使用障子门(木框+和纸,透光率30%),屋顶覆盖桧树皮(厚度≥15cm),屋脊安装铜制鸱吻装饰。附属设施:配置蹲踞式洗手钵(高度38cm)、方形石灯笼(高120cm,灯室直径25cm)及竹编雪见障子,所有石制品需进行6个月以上的自然风化处理。四、植物配置施工4.1乔木种植工艺日本黑松采用"品"字形种植,株距3-4m,种植穴规格100×100×80cm,底层铺设20cm厚碎木屑+腐熟木屑(比例1:1)。定植时树干倾斜5-8°(模拟自然风致),支撑采用三角隐形架(高度1.5m,使用弹性绷带固定)。4.2灌木与地被配置在茶庭周边种植日本矮冬青(高度40-50cm,间距30cm)形成绿篱,修剪成波浪形轮廓(起伏差15cm)。枯山水区域点缀丛生福禄考(花期4-5月),采用丛植法(每丛15-20株,间距50cm),地被层铺设金发藓(覆盖度≥90%)。4.3特色植物景观禅意植物组合:在石灯笼旁配置一叶兰(叶片数量≥8片)+虎耳草(每㎡36株),形成"听松观石"小景。池泉边种植菖蒲(间距20cm),水深控制在5-10cm,搭配雨久花(每㎡9株)营造水生景观。季节性景观:春季景观区种植染井吉野樱(胸径8cm),秋季景观区配置鸡爪槭+红枫(比例2:1),冬季景观区以日本早樱(枝条蟠曲造型)为主景,地面铺设枯山水白砂。五、精细工程与收尾5.1景观小品安装石灯笼安装需进行基础浇筑(C25混凝土,体积60×60×80cm),垂直度误差≤1°。添水装置(鹿威)设置在茶庭入口处,竹筒长度80cm,直径12cm,落水高度30cm,调整水流速度使滴水间隔15-20秒。5.2灯光系统调试采用智能控制系统(支持手机APP远程操作),设置3种场景模式:日常模式(30%亮度)、观赏模式(70%亮度)、夜间模式(15%亮度)。重点区域采用投光灯(光束角30°)照射石组,照度控制在15-20lux。5.3竣工清理与验收施工完成后进行三次全面清洁:第一次高压水枪冲洗(压力≤8MPa),第二次人工擦拭石材表面,第三次使用专用吸尘器清理白砂中的杂质。验收标准包括:石材平整度误差≤3mm,植物成活率≥95%,水景渗漏量≤0.5L/m²·d。六、养护管理规范6.1植物养护方案灌溉系统:乔木每周浇水2次(每次30L),灌木采用滴灌(每日2次,每次15分钟),草坪使用地埋式喷头(工作压力0.25MPa)。雨季需开启土壤墒情监测系统(监测深度30cm),当含水量≥30%时自动关闭灌溉。修剪标准:黑松每年休眠期进行造型修剪,保留主枝延长枝,疏除重叠枝(疏除量≤15%)。鸡爪槭夏季进行轻剪,剪口直径≤3cm,涂抹愈合剂(含2%萘乙酸)。绿篱每月修剪1次,高度误差控制在±2cm。6.2设施维护计划石材养护:每季度使用中性清洁剂(pH7.0-7.5)清洁石灯笼表面,枯山水白砂每半年补充1次(补充量5-8kg/㎡)。木栈道每年涂刷1遍木蜡油,接缝处定期检查,松动处使用不锈钢螺丝加固。水景维护:每月清理过滤器(截留物≥50g时需反冲洗),每季度更换1/3池水,夏季每周投放EM菌(用量0.5g/m³)。瀑布系统每半年检查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