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检查课件_第1页
尿液检查课件_第2页
尿液检查课件_第3页
尿液检查课件_第4页
尿液检查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尿液检查

温故而知新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大体解剖结构肾脏的显微结构肾小球滤过膜超微结构尿液的生成过程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肾脏大体解剖结构肾脏肾盏肾盂肾髓质肾皮质输尿管肾静脉肾动脉肾脏的显微结构肾小体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肾单位肾小球滤过膜超微结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多孔基底膜富含带负电荷的硫酸肝素和涎酸蛋白足突细胞为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伸出足突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内皮基底膜足细胞足突滤过裂孔滤过膜肾小囊腔血浆窗孔肾小球肾小囊近曲小管远曲小管集合管髓袢尿液

尿液的生成过程尿液检测样本:尿液:血液中的某些成分经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所形成的排泄物。意义:临床最常用的检验手段之一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疗效判断:急慢性肾炎、感染、结石、肿瘤等;其它系统疾病的诊断:糖尿病、黄疸、多发性骨髓瘤等的辅助诊断;用药的监护:肾毒性药物;优点:方便、价廉、快捷尿液的一般检验物理学检查:尿量、气味、颜色、透明度、比重;化学检验:pH值、蛋白、酮体、尿胆原、胆红素、尿血红蛋白;尿沉渣(镜检):RBC、WBC、上皮细胞、结晶、管型;尿标本的收集与保存晨尿:尿常规、化学检验;随意尿:门诊病人临时性检查;24小时尿:在尿中浓度波动较大的指标如肌酐、蛋白、电解质、17-羟、17-酮等。方法,防腐剂;清洁中段尿:尿细菌培养;一般性状检查尿量:反映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尿路通畅与否的综合情况。正常:1000~2000ml/24h;

少尿:<400ml/24h;肾前性:心衰/有效血容量减少→肾灌注不足→肾小球滤过减少→少尿肾性:各种肾实质性病变,如急、慢性肾衰竭肾后性:尿路梗阻

无尿:<100ml/24h;

多尿:>3000ml/24h;水摄入过多:暂时性内分泌性:尿崩症(ADH分泌不足或利用障碍)溶质性利尿:糖尿病,利尿剂和高渗脱水剂(如甘露醇)肾病:肾小管损伤导致对尿液浓缩功能下降(急性肾小管坏死多尿期)精神性:烦渴+多尿颜色:受尿色素、饮水量、药物、食物等影响正常:无色→淡黄色→琥珀色,清澈透明血尿:肉眼血尿;镜下血尿(>3个/HP)正常值:尿沉渣红细胞0~3个/HP临床意义:见于泌尿系结石、肿瘤、结核、感染、肾炎、血液系统疾病,药物等;尿三杯试验:全程,初段,末段血红蛋白尿和肌红蛋白尿:浓茶色或酱油色;检出方法:尿隐血试验和肌红蛋白定性试验正常值:阴性临床意义:血红蛋白尿见于各种可引起血管内溶血的疾病;肌红蛋白尿见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挤压综合征等胆红素尿:尿液呈深黄色,振荡起黄色泡沫正常值:尿胆红素阴性临床意义:血液结合型胆红素增加(肝细胞性黄疸、梗阻性黄疸)尿胆原尿:正常值:阴性~弱阳性临床意义:溶血性黄疸时明显增高,阻黄时阴性混浊:尿酸盐、磷酸盐、碳酸盐等;脓尿等脓尿和菌尿:白色/云雾状混浊,见于泌尿系感染乳糜尿:丝虫病等气味:受尿中挥发性物质、食物、饮料影响。pH值:6.0~6.5(4.5~8.0)↑:碱中毒、肾小管性酸中毒、碱性药物等;↓:酸中毒、痛风、药物等;比重:取决于尿液中溶质浓度粗略判断肾小管的浓缩稀释功能正常:1.015~1.025,晨尿约1.020增高:容量不足、糖尿病等降低:急性肾小管坏死、慢性肾衰、尿崩症化学检验尿蛋白:滤过和重吸收定性:正常(-),异常(+~++++);定量:正常<120mg/24h病因和机制分类: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球病变→滤过↑选择性~:以清蛋白为主,IG/Alb<0.1,肾病综合征非选择性~:大中小分子蛋白↑,IG/Alb>0.5肾小管性蛋白尿:近曲小管重吸收↓,以小分子蛋白为主(β2-M、溶菌酶),1~2g/24h,见于各种小管-间质病变;混合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血中异常蛋白产生↑如Ig轻链、血红蛋白、肌红蛋白、淀粉酶等;组织性蛋白尿:肾小管代谢和组织破坏分解、炎症刺激产生,以T-H蛋白为主,见于炎症、中毒等;假性蛋白尿:血、脓、粘液等;功能性蛋白尿:无器质性病变,发热、运动、紧张,一过性;体位性蛋白尿:直立性尿糖:定性、定量肾糖域:8.88mmol/L(160mg/dl)糖尿:血糖↑>肾糖域或肾糖域↓临床意义:血糖↑肾性糖尿:暂时性:食物,药物假性:VC酮体:脂肪代谢中间产物正常:定性(-)阳性:糖尿病性酮尿:糖利用障碍其它:饥饿,酗酒,妊娠呕吐尿胆红素:正常:定性(-)异常:结合胆红素↑(黄疸性肝炎、阻塞性黄疸、淤胆),黄疸的鉴别诊断;尿胆原:正常:-~±阳性: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尿亚硝酸盐试验(NIT):正常:(-)阳性:肠杆菌科细菌感染,>105/ml以上;假阳性:VC,食物,浓缩尿假阴性:稀释,细菌量少;尿隐血(BLD)正常:(-)阳性:(+~4+),血红蛋白↑,肌红蛋白↑与尿沉渣检查相对照尿白细胞(LEU):酯酶正常:(-)阳性:(+~4+),尿路感染与尿沉渣检查相对照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红细胞(RBC)正常:<3个/HP(0~偶见/HP)镜下血尿:>3个/HP浓缩尿:RBC皱缩,棘形稀释尿:红细胞淡影肾小球源性血尿:变形、畸形,呈多形型(多形RBC>80%),见于各类肾炎;非肾小球源性血尿:无变形,呈均一型,多形RBC<50%,见于泌尿系结石、肿瘤、感染、结核等;相差显微镜可作为判断血尿病因的参考相差显微镜

尿红细胞形态肾小球源性红细胞(多形型为主)非肾小球源性红细胞(均一型为主)白细胞和脓细胞正常:WBC<5个/HP↑见于泌尿系感染,妇女生殖系统炎症→假阳性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即为异常,肾炎或小管病变;移行上皮细胞:正常偶见,尿路感染时增多,大量出现警惕癌变;复层鳞状上皮细胞:少量无意义,尿道炎时可大量出现;尿中白细胞此图为尿沉渣在亮视野显微镜下(×250)的一幅照片,包括一个白细胞(分叶核)和两个红细胞。尿中肾小管上皮细胞核大而圆,核膜厚(×250)尿中鳞状上皮细胞来自尿道前段和阴道表层,特征是核小而圆,居中,胞浆富含颗粒而多褶皱。管型形成部位:远曲肾小管和集合管;形成条件:基质;浓缩和酸化;滞留;临床意义:提示病变部位在肾小球和/或肾小管;透明管型:主要由T-H蛋白组成,无色透明、健康人可0~偶见/HP,病态时可↑红细胞管型:见于肾小球疾病,球性血尿;白细胞管型:上尿路感染(可作为上下尿路感染鉴别依据)颗粒管型:腊样管型肾衰竭管型其它:脂肪管型、上皮细胞管型、色素管型假管型透明管型透明管型由于折光率低一般不易发现,此图中因其带有一些小颗粒所以使它较容易被看到。红细胞管型白细胞管型细颗粒管型左上角为一个尿酸结晶(×160)粗颗粒管型腊样管型结晶体常见:尿酸、草酸钙、磷酸钙药物:磺胺可使尿液混浊,放置后底部形成沉淀,上层澄清。尿里的尿酸晶体尿酸晶体呈现一种大小和形状不同的晶体,在室温下易于在酸性尿液中出现(亮视野显微镜,×160倍)无定形尿酸盐结晶粉红或棕茶色的细小颗粒(×200)磺胺结晶磺胺结晶常形成于酸性尿中,呈扇形、麦束形等。草酸钙结晶通常为八面体,常出现在酸性尿液中胆固醇结晶规则或不规则透明薄片,常缺角,似“楼梯状”尿液的其它检验尿蛋白电泳(尿蛋白SDS盘状电泳)区分不同分子量的蛋白粗略判断尿蛋白的来源:肾小球性:大中分子蛋白为主,肾小管性:小分子蛋白为主,混合性:大中小分子均有,以清蛋白带为主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排出率(UAE)正常:UAE<30mg/24h(<20μg/min)微量白蛋白尿:UAE>30mg/24h(>20μg/min)早期糖尿病肾病:UAE30~300mg/24h或20~200μg/min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lb/Cr)早期糖尿病肾病筛选试验,方便易行正常值:<30µg/mg尿酶和其他肾小管定位性标志物检测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酐酶(NAG)来源:溶酶体水解酶,分子量大,正常小球不能滤过,尿中NAG主要存在于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中主要反映肾小管损伤的敏感指标,如药物所致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