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三生物高考微生物培养技术模拟试题_第1页
2025年高三生物高考微生物培养技术模拟试题_第2页
2025年高三生物高考微生物培养技术模拟试题_第3页
2025年高三生物高考微生物培养技术模拟试题_第4页
2025年高三生物高考微生物培养技术模拟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高三生物高考微生物培养技术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30分)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基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A.牛肉膏和蛋白胨可为微生物提供碳源、氮源和维生素B.固体培养基中加入的琼脂既是凝固剂也是碳源C.选择培养基中通常添加特定物质以抑制杂菌生长D.培养自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中无需添加有机碳源下列无菌技术操作中,错误的是()A.涂布器使用前需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灭菌B.超净工作台操作前需用紫外线照射30分钟并通风C.培养基灭菌后应趁热分装到灭菌后的培养皿中D.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接种环需在火焰上灼烧2-3次平板划线法是微生物分离纯化的常用方法,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划线时应从第一区域开始连续划线至第五区域B.每次划线前需将接种环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并冷却C.划线结束后,培养皿应倒置放入37℃恒温培养箱中D.若划线成功,第五区域可观察到单个、独立的菌落关于微生物计数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平板划线法可用于活菌计数,统计结果通常比实际值低B.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的菌落数需根据30-300个菌落的平板计算C.显微镜直接计数法能区分活菌和死菌,结果更准确D.滤膜法适用于计数浓度较低的液体样品中的微生物某同学欲从土壤中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A.培养基中以尿素为唯一氮源,无需添加碳源B.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需设置未接种的空白对照C.培养过程中需持续通入无菌空气以满足细菌的有氧呼吸D.菌落长出后,可直接根据菌落形态判断是否为目标菌二、非选择题(共70分)(一)必考题(共40分)(15分)为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产维生素K₂的发酵条件,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土壤中筛选解淀粉芽孢杆菌时,培养基中添加的酵母浸粉可为微生物提供______(答出2点)等营养物质。对培养基灭菌时,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判断灭菌是否彻底的方法是______。(2)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碳源对菌株生长及维生素K₂产量的影响,结果如下表:碳源种类菌体干重(g/L)维生素K₂产量(mg/L)葡萄糖2.815.6蔗糖2.518.2麦芽糖3.212.1淀粉1.99.8①据表分析,若要扩大培养该菌株,最佳碳源是______,理由是______;若要提高维生素K₂产量,最佳碳源是______。②若将碳源浓度从2%提高至5%,发现菌体干重和维生素K₂产量均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_____。(3)在发酵过程中,科研人员监测了溶解氧(DO)的变化,发现发酵3小时内DO从100%急剧下降至2%,这说明______;发酵后期DO逐渐回升,可能的原因是______。(15分)某研究小组欲从泡菜汁中分离纯化乳酸菌,实验流程如下:泡菜汁→梯度稀释→涂布MRS培养基→培养→挑取单菌落→鉴定请回答下列问题:(1)MRS培养基中需添加碳酸钙,其作用是______(答出2点)。配制培养基时,调节pH需在灭菌______(填“前”或“后”)进行。(2)梯度稀释时,需将泡菜汁加入______中进行稀释,目的是______。若将1mL泡菜汁稀释10⁶倍,取0.1mL涂布平板,培养后平板上出现了32个菌落,则1mL泡菜汁中活菌数约为______个。该结果可能比实际值______,原因是______。(3)鉴定乳酸菌时,可观察菌落周围是否出现______,这是因为乳酸菌发酵产生的______能与碳酸钙反应。若要长期保存纯化的菌种,可采用______法。(10分)无菌技术是微生物培养的关键,请回答下列问题:(1)对实验操作者的双手进行消毒时,可使用______(填试剂名称);对玻璃器皿灭菌时,若为耐高温的烧杯,可采用______法,若为不耐热的塑料培养皿,可采用______法。(2)平板划线操作中,接种环在第二次划线前需灼烧并冷却,灼烧的目的是______,冷却的目的是______。若划线时未从上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可能导致的结果是______。(二)选考题(共30分,任选一题作答)(30分)传统发酵食品的制作依赖于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作腐乳时,毛霉产生的______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为______,使腐乳具有独特风味。加盐腌制的目的是______(答出2点)。(2)某同学制作泡菜时,发现泡菜坛内出现白膜,推测白膜的主要成分为______(填微生物名称),其代谢类型是______。若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过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答出2点)。(3)为探究某抑菌物质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研究人员将大肠杆菌接种到含不同浓度抑菌物质的培养基上,结果如下表:抑菌物质浓度(mg/mL)抑菌圈直径(mm)0(对照)00.58.21.012.52.018.3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因变量是______。②据表分析,抑菌物质浓度与抑菌效果的关系是______。若要进一步确定最小抑菌浓度,需在______浓度范围内增设实验组。(30分)动物细胞培养是生物工程的基础技术。请回答下列问题:(1)动物细胞培养时,培养基中需添加______(填天然成分)以提供生长因子,还需通入5%CO₂,目的是______。培养过程中,当细胞贴壁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时,会发生______现象,需用______处理后进行传代培养。(2)某研究小组用胰蛋白酶消化动物组织块时,发现部分细胞死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答出2点)。若要检测细胞活性,可采用______法染色,活细胞会被染成______色。(3)比较微生物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两者的共同点有______(答出2点),不同点有______(答出2点)。三、实验设计题(共20分)某同学欲探究“温度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请完善实验方案:(1)实验原理:酵母菌在适宜条件下能通过______增殖;培养基中的______可与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的CO₂反应,使溶液颜色发生变化。(2)实验材料:酵母菌培养液、无菌水、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血细胞计数板等。(3)实验步骤:①配制培养基并灭菌,灭菌后趁热分装到3个培养皿中,标记为A(15℃)、B(25℃)、C(35℃)。②取等量酵母菌培养液,用______稀释至10⁻⁴、10⁻⁵、10⁻⁶三个梯度。③采用______法接种,每个稀释度接种3个平板,分别放入对应温度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④培养24h、48h后,统计每个平板的菌落数,取______作为实验结果。(4)预期结果:若______组菌落数最多,说明该温度下酵母菌增殖速率最快。(5)实验改进:若要同时探究pH对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影响,需增设______(写出具体变量)的实验组,并控制______(答出2点)等无关变量。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部分)一、选择题B2.C3.D4.B5.B二、非选择题(1)碳源、氮源(2分);高压蒸汽灭菌法(1分);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是否有菌落生长(2分)(2)①麦芽糖(1分);菌体干重最大(1分);蔗糖(1分)②高浓度碳源导致培养基渗透压过高,抑制菌体生长(2分)(3)菌株在对数期大量消耗氧气(2分);菌体衰老死亡,呼吸作用减弱(2分)(1)鉴别乳酸菌(指示作用)、中和酸性物质(2分);前(1分)(2)无菌水(1分);降低菌液浓度,便于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