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ys2025全球仿真大会:两相散热器结冰鼓胀失效机理的仿真研究_第1页
Ansys2025全球仿真大会:两相散热器结冰鼓胀失效机理的仿真研究_第2页
Ansys2025全球仿真大会:两相散热器结冰鼓胀失效机理的仿真研究_第3页
Ansys2025全球仿真大会:两相散热器结冰鼓胀失效机理的仿真研究_第4页
Ansys2025全球仿真大会:两相散热器结冰鼓胀失效机理的仿真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相散热器结冰鼓胀失效机理的仿真研究谈周妥/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2025ANSYS,Inc.目录1.背景:两相散热器的结冰问题2.方法

:数学模型3.垂直热管的结冰规律研究4.

两相散热翅片的结冰规律研究5.

总结1.背景:两相散热器的结冰问题1.1

两相散热器的工作原理•以热管(Heat

Pipe)、均热板(Vapor

Chamber)为代表的铜-水两相散热器•

水是当前最优相变介质。气液相变的高效传热原理,数十倍于铜材的导热系数•重要散热物料,广泛应用于各类ICT产品中冷凝放热蒸发吸热>2000W/m·K

@相变传热VS200~400W/m·K

@金银

铜铝饱和态附近交替循环实现热量传递液态工质回流汽态工质迁移1/15水在低温下结冰,体积膨胀9%1.背景:两相散热器的结冰问题两相散热器结冰问题已严重影响产品可靠性!

2/15温度循环材料级损失,性能下降系统级损失,产品报废1.2

两相散热器结冰问题温度循环后鼓胀失效芯片、PCB板顶伤VC热管失效散热器fin片脱落密封失效正常散热器短路烧毁接触恶化1.背景:两相散热器的结冰问题1.3

两相散热器结冰问题的仿真研究意义设计因素?•

毛细结构

蒸汽空间•

支撑结构

壳体厚度•

充液量

加工狭缝环境因素?•

温降速率•

温降温域•

保温时间×低温贮存实验×温度循环实验

参数化

模拟多种外部环境变化

温度

冰相定量规律

给出实验指导数值仿真是研究

两相散热器结冰鼓胀机理的有力工具!

结冰过程可视化

明晰冰层演化规律

定位结冰鼓胀机理

结冰机理明晰

针对性设计

性能

可靠性双赢×封闭腔体无法观测×

多因素相互影响×

机理不明×

拦截困难×

改进困难×减少水量×

性能下降针对性可视化3/15•

Solidification/MeltingModel•

将固液混合区视为多孔介质,通过液相体积分数动态反映相变过程•已集成在ANSYS

Fluent2.方法:数学模型2.1控制方程(开放空间内水结冰过程)(2)动量方程(1)连续方程(3)能量方程4/15局部热平衡模型(LTE)•铜的高导热性快速均质化温度场;•缓慢降温使过程准静态;•

微孔尺度下热弛豫时间极短2.方法:数学模型2.2控制方程(多孔介质内水结冰过程,引入孔隙率修正)(2)动量方程(3)能量方程kar=pkpcw+(1-J)k·

(1)连续方程5/15>求解器设置

SIMPLE

算法

离散方法:

梯度:网格最小二乘

压力:二阶

动量:二阶迎风

能量:二阶迎风模型

瞬态求解

层流

能量方程

凝固-融化模型

重力边界条件

外壳对流边界条件

环境温度随时间变化(UDF)材料

流体:水

流体:水(多孔介质)

固体:铜使用Ansys

Fluent

完成求解设置、方程迭代、计算结果提取6/152.方法:数学模型2.3

求解设置3.垂直热管的结冰规律研究3.1几何模型与边界条件•几何模型:外壳

毛细

蒸汽以及根据多于水量换算的积水。•

外部温度随时间变化,模拟温降过程。•对外壳施加第三类边界条件:q

=

h(T

−T∞

)

25°C→

-40°C•三种温降速率:2°C/min5°C/min

11°C/minAnsys

Space

ClaimAnsysMeshingFluent

UDF几何建模网格划分变温边界毛细/V积水外壳7/153.2热管结冰过程复现①

释放显热阶段:环温降至-40°C,水释放显热,热管壳体维持在0°C以上;②

毛细结冰阶段:外层毛细开始结冰,释放潜热,

壳体温度维持0°C

,;③

积水结冰阶段:积水先在④

鼓胀阶段:先在水面结冰,形成“冰包水

”,内部积水后结冰导致鼓胀

观测截面3.垂直热管的结冰规律研究

使用Ansys

CFD-Post

完成计算结果后处理

8/153.垂直热管的结冰规律研究3.2热管结冰过程复现•液面结冰,

形成

“冰包水

”;内部游离水再结冰造成鼓胀•实验过程得到良好复现

,仿真结论与实验匹配tt+Δt毛细层快速、均匀结冰Bérutetal.,Appl.

Therm.Eng.(2023);Gerberetal.,PNAS

(2022)形成封闭空间b.冰包水a.液面先结冰,鼓胀,破裂9/15t+Δtt3.垂直热管的结冰规律研究3.3不同温降速率下的结冰时间预测•温域-40°C,不同温降速率下的水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曲线,体积分数到达0则完全结冰。•温降速率下降,热管内完全结冰所需保温时间逐渐缩短。•为保障风险拦截,11°C/min

5°C/min

2°C/min保温时间分别为17.5

15.3

9.2

min以上。11°C/min2°C/min5°C/min10/153.垂直热管的结冰规律研究3.4不同温域下的结冰时间预测•温降速率11°

C/min,不同温域的水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曲线,体积分数到达0则完全结冰。•游离水量相同时,随着温域提高,热管内完全结冰所需保温时间显著增加。•随温域由-40°C提升至-5°C时,

完全结冰所需时间分别为17.5

min

,34min

105

min。•结冰速度放缓,也有助于减慢液面结冰,延缓冰包水的出现时间,鼓胀减轻。-40°C

-20°C

-5°

C

11/154.两相散热翅片的结冰规律研究4.1几何模型与边界条件•选取两相散热翅片的局部一个鼓胀单元的一半几何结构进行建模,几何模型包括铜外壳

铜水毛细层(50%孔隙率)

积水。•内部有水的一面是对称面,绝热处理;外壳面设置第三类边界条件,给定对流换热系数h、来流温度T

∞。内部面

外部面

模型来源

12/154.两相散热翅片的结冰规律研究4.2垂直放置场景下两相散热翅片结冰过程复现•

模拟25°C常温翅片在温箱中温降至-40°C

的过程,取T∞=40

°

C;•金属外壳最先降温,中心积水释放显热,壳体由四周向中心温度逐渐下降;•15s前,

紧贴金属外壳的毛细层先结冰,形成基本均匀的冰层;•15s后,

毛细层基本完成结冰,积水四边开始出现冰层,并由外向内凝固,中心的液体逐渐减少13/154.两相散热翅片的结冰规律研究4.3

两相散热翅片低温鼓胀机理1.毛细层均匀结冰:毛细层等效导热系数高,几乎均匀结冰,冰层沿垂直方向推进,无局部封闭区域

,鼓胀风险小。2.蒸汽腔空间减小:积水导热差,结冰晚于毛细,毛细冰层优先挤占蒸汽腔空间。3.积水四周结冰:液面处优先封住,无空余空间。4.积水内部结冰:内部的水结冰,体积继续膨胀,造成鼓胀。抗结冰设计•

积水风险区域避免易封死结构•

底边额外毛细烧结

水量不变,性能保证

结冰鼓胀问题有效改善14/153.对热管、两相翅片在垂直状态下的结冰过程进行了瞬态建模仿真,研究了冰层演化过程、不同温降速率对结冰时间的影响,发现(1)

液面先结冰,

形成“冰包水”,

内部游离水再结冰造成鼓胀是主要失效原因,与实验吻合。(2)积水完全结冰时间与温降速率、温度范围、积水量相关,

保温时间是拦截结冰问题的关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