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原子结构与性质(专项训练)含答案_第1页
2026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原子结构与性质(专项训练)含答案_第2页
2026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原子结构与性质(专项训练)含答案_第3页
2026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原子结构与性质(专项训练)含答案_第4页
2026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原子结构与性质(专项训练)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02讲原子结构与性质课标达标练课标达标练A.激发态时的能量比基态时高B.激发态时比较稳定C.由基态转化为激发态过程中放出能量D.电子仅在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才会产生原子光谱2.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关于核外电子能量的叙述A.最易失去的电子能量最高B.离核最远的电子能量最高C.p能级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能级电子能量D.在离核最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最低A.基态时的能量比激发态时高B.激发态时比较稳定C.由基态转化为激发态过程中吸收能量D.电子仅在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才会产生原子光谱o4.下列关于同一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oA.基态时的能量比激发态时高B.激发态时比较稳定C.由基态转化为激发态过程中吸收能量D.电子仅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才会产生原子光谱5.下列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中,表示激发态原子的是A.1s²2s²2p⁵B.1s²2s²2p+3s²C.1s²2s²2p⁶3s²3p⁶3d⁵4s¹D.1s2s²2p⁶36.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由1s²2s²2p63s²3p²转变为1s2s²2p63s¹3p³,下列有关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B.硅原子由激发态转化为基态,这一过程释放能量C.硅原子处于激发态时的能量低于基态时的能量D.转化后硅原子与基态磷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化学性质若碳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有A(1s²2s¹2p³)和B(1s2sA.升高B.降低C.不变题型02能层与能级8.下列能级中轨道数为3的是oA.s能级B.p能级C.d能级D.f能级A.N电子层B.M电子层C.L电子层D.O电子层①5s②1d③2f④1p⑤2d⑥3f⑦4f⑧5d⑨3p⑩6sA.M能层有s、p共2个能级,最多能容纳8个电子B.3d能级最多容纳5个电子,3f能级最多容纳7个电子C.无论哪一能层的s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均为2A.同一原子中,符号相同的能级,其上电子能量不一定相同B.任一能层的能级总是从s能级开始,而且能级数不一定等于该能层序数C.同是s能级,在不同的能层中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不相同的D.多电子原子中,每个能层上电子的能量一定不同B.电子云图中的一个小黑点表示一个自由运动的电子C.4s电子能量较高,总是在比3s电子离核更远的地方运动A.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B.只有能层、能级、电子云的空间伸展方向D.电子云的空间伸展方向与电子的能量大小无关A.1s、2px、2py、2pz轨道都具有球对称性D.原子轨道与电子云都是用来形象描述电A.p能级能量一定比s能级的能量高C.2s轨道比1s轨道大,其空间包含了1s轨道A.电子云是用单位体积内小点的疏密程度来表示电子在空间单位体积内出现概率大小的图形B.电子云实际上是电子运动形成的类似云C.电子云图说明电子离核越近,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越大;电子离核越远,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D.相同电子层不同能级的原子轨道,其电子云的形状不同B.N能层中有4s、4p、4d、4f四个能级,共16个轨道,可容纳32种运动状态的电子D.3p能级上只有一个空轨道的原子和3p能级上有两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对应为同一元素A.电子的运动与行星的运动相似,围绕原子核在固定的轨道上高速旋转B.能层数为3时,有3s、3p、3d、3f四个轨道D.在同一能级上运动的电子,其运动状态肯定不同C.p能级有3个原子轨道,相互垂直,分别以Px、Py、P2表示22.下列有关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轨道和电子云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电子的运动状态D.3p和4p轨道形状均为哑铃形23.玻尔理论、量子力学理论都是对核外电子运动的描述方法,根据对它们的理解,下列叙述中正确A.因为s轨道的形状是球形的,所以s电子做的是圆周运动C.钒原子核外有4种形状的原子轨道D.从空间角度看,2s轨道比1s轨道大,其空间包含了1s轨道24.下列关于一定原子轨道上运动的电子的判A.一个原子轨道上只有一个电子B.处在同一原子轨道上的电子运动状态完全相同25.下列有关电子运动状态及电子云的叙述正确的是A.电子的运动速率特别快,运动范围特别小,不可能同时准确地测定其位置和速度B.电子云直观地表示了核外电子的数目C.1s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是一个球形,表示在这个球以外,D.电子云是电子绕核运动形成的一团带负电荷的云雾A.图A中的每个小黑点表示1个电子B.图B表示1s电子只能在球体内出现C.图A中的小黑点的疏密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某处单位体积内出现机会的多少D.图B表明1s电子云轮廓图呈圆形,有无数对称轴27.如图甲是氢原子的1s电子云图(即概率密度分布图),图乙、丙分别表示s、p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甲乙丙B.3p²表示3p能级中有两个原子轨道D.由图丙可知,p能级的原子轨道图呈哑铃形,且有3个伸展方向A.激光B.焰色反应C.原子光谱D.石墨导电A.原子中电子的能量高低B.外界条件的影响C.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D.原子轨道的能量是量子化的30.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有关的是oC.金属导线可以导电D.卫生丸久置后消失A.发射光谱,物理变化B.发射光谱,化学变化C.吸收光谱,物理变化D.吸收光谱,化学变化C.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D.原子轨道的能量是量子化的B.氢原子的可见光区谱线C.在有外加磁场时氢原子光谱有多条谱线D.在高分辨钠原子光谱中的靠得很近的两条黄色谱线A.原子中的电子在跃迁时会发生能量的变化,能量的表现形式之一的原因C.通过原子光谱可以发现新的元素D.通过光谱分析可以鉴定某些元素35.关于原子光谱说法不正确的是oA.霓虹灯光、LED灯光与原子核外电子跃迁释放能量有关B.焰色试验是利用元素的吸收光谱鉴别某些元素C.玻尔提出了核外电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因此可以解释离散的谱线D.钠双线证明了即使同一个能级的两个电子能量也有微弱的差别36.下列有关光谱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oA.原子中的电子在跃迁时会发生能量的变化,能量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光(辐射),这也是原子光谱产生的原因B.霓虹灯光、激光、焰火都与电子跃迁释C.通过原子光谱可以发现新的元素,也可以鉴定某些元素D.电子由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时,可通37.新角度【逻辑思维与科学建模】由玻尔的理论发展而来的现代量子物理学认为原子核外电子的可能状态是不连续的,因此各状态对应能量也是不连续的,这些能量值就是能级。能级是用来表达在一定能层(K、L、M、N、O、P、Q上而又具有一定形状电子云的电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oA.硫原子的L能层上有两个能级,分别为2s、2pB.钠原子3s能级的电子跃迁至低能级时,最多出现5条谱线C.灼烧含钾元素的物质时出现特征紫色是由电子的跃迁引起的D.基态砷原子的最高能级为4p38.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原子,电子跃迁到,变为激发态原子;(3)是电子跃迁释放能量的重要形式之一:(5)吸收光谱是的电子跃迁为的电子产生的,此过程中电子能量;发射光谱是的电子跃迁为的电子产生的,此过程中电子能量;(6)1861年德国人基尔霍夫(G.RKirchhoff)和本生(R.W.Bunsen)研究锂云母的某谱时,发现在深红区有一新线从而发现了铷元素他们研究的是;(7)含有钾元素的盐的焰色试验为色。许多金属盐都可以发生焰色试验其原因是39.下列图示或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ox构示意图轮廓图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A.Mg原子最外层电子云轮廓图为B.基态CI原子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为3pC.基态F原子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9种↑↑C.S的价层电子排布式:3s²3p⁴核心突破练核心突破练A.氢原子电子云图中小黑点的疏密表示电子在该区域出现的概率密度B.霓虹灯能的发光机理与氢原子光谱形成机理基本相同D.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它产生的原子光谱中只有一根或明或暗的线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oA.原子光谱是测定物质结构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手段B.霓虹灯能够发出五颜六色的光,其发光机理与氢原子光谱形成机理基本相同C.原子线状光谱的产生是原子核外电子在不同的、能量量子化的状态之间跃迁所导致的D.“在高分辨钠原子光谱中的靠的很近的两条黄色谱线”可以利用玻尔原子结构模型较好地解释A.铍原子最外层原子轨道的电子云图:B.霓虹灯能发出五颜六色的光,发光机理与氢原子光谱形成机理完全不同C.焰色反应中的特殊焰色是金属原子在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时产生的光谱谱线的颜色D.同一原子处于激发态时的能量一定大于其处于基态时的能量4.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oA.X和Y元素原子核外均有3个能级B.W元素原子核外只有1个电子C.Z元素原子的M层上有3个能级,有6个电子D.X、Y、Z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5.如图是s能级和p能级的原子轨道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s电子的原子轨道呈形,每个s能级有个原子轨道;p电子的原子轨道呈形,每个p能级有个原子轨道。(2)元素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np”+1,原子中能量最高的是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 (3)元素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¹npn+1,Y的元素符号为_,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o(4)下列电子排布图中,能正确表示元素X的原子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是_o真题溯源练真题溯源练A.原子发射光谱法B.红外光谱法C.X射线衍射A.有4个不同能级的电子B.有5个未成对电子C.占据15个原子轨道D.有26种能量不同的电子第02讲原子结构与性质1.下列关于同一种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的说法中,A.激发态时的能量比基态时高B.激发态时比较稳定C.由基态转化为激发态过程中放出能量D.电子仅在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才会产生原子光谱【答案】A2.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关于核外电子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A.最易失去的电子能量最高B.离核最远的电子能量最高C.p能级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能级电子能量D.在离核最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最低【答案】C核最远的电子,受原子核的吸引力最小,能量最高,B项正确;处于高能层中的s能级电子正确。3.下列关于同一原子中的基态和激发态说法中,正A.基态时的能量比激发态时高B.激发态时比较稳定C.由基态转化为激发态过程中吸收能量D.电子仅在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才会产生原子光谱4.下列关于同一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基态时的能量比激发态时高B.激发态时比较稳定C.由基态转化为激发态过程中吸收能量D.电子仅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才会产生原子光谱【答案】C5.下列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中,表示激发态原子的是oA.1s²2s²2p⁵B.1s²2s²2p+3s²C.1s²2s²2p⁶3s²3p⁶3d⁵4s¹D.1s²2s²2p⁶3s²3p⁶3d³4s²【答案】B【解析】各能级能量高低排序为1s<2s<2p<3s<3p<4s<3d,则A、C、D项表示的是基态原子;B项,有2个电子从2p能级跃迁到3s能级,表示的是激发态原子;故选B。6.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由1s²2s²2p63s²3p²转变为1s2s²2p63s¹3p³,下列有关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B.硅原子由激发态转化为基态,这一过程释放能量C.硅原子处于激发态时的能量低于基态时的能量D.转化后硅原子与基态磷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化学性质相同【答案】A【解析】硅原子由基态转化为激发态,这一过程吸收能量,则其处于激发态时的能量高于基态时的能量,故A项正确,B、C项错误;转化后硅原子与基态磷原子的外层排布式为3s²3p³,化学性质也不相同,D项错误。若碳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有A(1s2s¹2p³)和B(1s²2s²2p²)两种状态,由A状态到B状态时能量A.升高B.降低C.不变【解析】2s能级上电子能量低于2p能级上电子能量,电子排布由A(1s²2s¹2p³)和B(1s²2s²2p²)状态,发生电子由能量高跃迁到能量低的状态,能量降低,故选B;8.下列能级中轨道数为3的是oA.s能级B.p能级C.d能级D.f能级【答案】B【解析】s能级中轨道数为1,p能级中轨道数为3,d能级中轨道数为5,f能级中轨道数为7。【解析】每一能层包含的能级数目等于该能层的序数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为2n²,故第四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为2×4²=32个。10.下列各电子层中不包含d能级的是oA.N电子层B.M电子层C.L电子层D.O【解析】第1电子层只有1个能级(1s),第2电子层有2个能级(2s和2p),第3电子层有3个能级(3s、3p和3d),依次类推。前两个电子层没有d能级,从第3电子层才开始出现d能级,即L层不含d能级,故选C。①5s②1d③2f④1p⑤2d⑥3f⑦4f⑧5d⑨3p⑩6s【解析】每一个能层都有s能级,从第二能层开始出现p能级,从第三能层开始出现d能级,从第四A.M能层有s、p共2个能级,最多能容纳8个电子B.3d能级最多容纳5个电子,3f能级最多容纳7个电子C.无论哪一能层的s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均为2D.任一能层都有s、p能级,但不一定有d能级【解析】A项,M能层有s、p、d共3个能级,最多能容纳18个电子;B项,3d能级最多容纳10个电子,从N能层开始有f能级,最多容纳14个电子,不存在3f能级;C项,每个能层都从s能级开始,A.同一原子中,符号相同的能级,其上电子能量不B.任一能层的能级总是从s能级开始,而且能级数不一定等于该能层序数C.同是s能级,在不同的能层中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不相同的D.多电子原子中,每个能层上电子的能量一定不同【答案】A【解析】同一原子中,符号相同的能级,其上能层含有的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即第n能层含有n个能级,每一能层总是从s能级开始,B错误;同是s能级,在不同的能层中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都是2,C错误;多电子原子中,同一能级上电子的能量相A.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依次增多B.电子云图中的一个小黑点表示一个自由运动的电子C.4s电子能量较高,总是在比3s电子离核更远的地方运动D.在同一能级上运动的电子,其运动状态不可能相同【答案】D【解析】A.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能量依次升高,但轨道数都为3,A错误;B.电子云图中的小黑点的疏密只表示电子出现的机会多少,不表示电子,B错误;C.4s个原子中,没有电子层、电子亚层、电子云伸展方向和自旋方向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存在,所以在同一能级上运动的电子,其运动状态不可能相同,D正确;故选D。A.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B.只有能层、能级、电子云的空间伸展方向D.电子云的空间伸展方向与电子的能量大小无关【答案】C【解析】电子所具有的能量不同,就会在不同的能层上运动,A项正确;电子运动状态是由能层、能级、电子云的空间伸展方向以及电子自旋状态共同决定的,BC.氢原子中只有一个电子,故氢原子只有一个轨道D.原子轨道与电子云都是用来形象描述电有一个电子,填充在1s轨道上,但也存在其他空轨道,使电子跃迁,产生光谱。C.2s轨道比1s轨道大,其空间包含了1s轨道【答案】C【解析】A项,p能级能量不一定比s能级的能量高,如2p的能量小于3s,A错误;B项,同一原子中,各p能级的轨道数都为3,B错误;C项,从空间角度看,2s轨道空间包含了1s轨道,比1s轨道大,A.电子云是用单位体积内小点的疏密程度来表示电子在空间单位体积内出现概率大小的图形B.电子云实际上是电子运动形成的类似云C.电子云图说明电子离核越近,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越大;电子离核越远,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D.相同电子层不同能级的原子轨道,其电子云的形状不同【解析】A.电子云是用单位体积内小点的疏密程度来表示电子在空间单位体积内出现概率大小的图形,是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概率密度分布的形象描述,故A正确;B.电子云是电子在原子核密度分布的形象描述,故B错误;C.电子离核越近,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越大;电子离核越远,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越小,故C正确;D.相同电子层不同能级的原子轨道,其电子云的形状不同,如2s能级电子云形状为球形、如2p能级电子云形状为哑铃形,故D正确;故选B。A.在K能层中,有自旋相反的两条轨道B.N能层中有4s、4p、4d、4f四个能级,共16个轨道,可容纳32种运动状态的电子D.3p能级上只有一个空轨道的原子和3p能级上有两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对应为同一元素【解析】A.K层只有1个s能级,有1条轨道,故A错误;B.N能层中有4s、4p、4d、4f四个能级,共16个轨道,每个轨道最多容纳2个电子,所以可容纳32种运动状态的电子,故B正确;C.2px、2py、2pz轨道是3个不同的原子轨道,空间伸展方向不同,3个轨道上的电子的运动状态不同,但同一能级上的错误;D.3p能级上只有一个空轨道的原子是Si,3p能级上有两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是Si或S,故D错A.电子的运动与行星的运动相似,围绕原子核在固定的轨道上高速旋转B.能层数为3时,有3s、3p、3d、3f四个轨道C.氢原子中只有一个电子,故氢原子只有一个轨道D.在同一能级上运动的电子,其运动状态肯定不同B项,第三能层只有3s、3p、3d三个能级,而3s能级有1个轨道、3p能级有3个轨道、3d能级有5个轨道,故第三能层有9个轨道。C项,氢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只填充1s轨道,但还存在其他空轨道。D项,电子的运动状态与能层、能级、原子轨道和自旋状态有关,在同一原子内部没有两个电子存在完全相同的C.p能级有3个原子轨道,相互垂直,分别以Px、Py、P₂表示D.2Px、2Py、2P₂轨道的能量不相同【答案】D电子能量越高,因此能量大小:1s<2s<3s<4s,故B正确;C项,每个p能级都有3个原子轨道,而且误;故选D。A.原子轨道和电子云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电子的运动状态B.电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能产生发射光谱【答案】C【解析】A项,原子轨道和电子云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电子的运动状态,A正确;B项,23.玻尔理论、量子力学理论都是对核外电子运动的描述方法,根据对它们的理解,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因为s轨道的形状是球形的,所以s电子做的是圆周运动C.钒原子核外有4种形状的原子轨道D.从空间角度看,2s轨道比1s轨道大,其空间包含了1s轨道误;B.p能级有三个原子轨道,同对应的原子轨道形状有3种,故C错误;D.s轨道的空间形状为球形,2s轨道的半径大于1s,因此从空间上看,2s轨道包含了1s轨道,故D项正确;故选D。A.一个原子轨道上只有一个电子B.处在同一原子轨道上的电子运动状态完全相同道上的电子,运动状态不完全相同,若处于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上,自旋状态可以相同,若处于同一轨道正确;故选C。A.电子的运动速率特别快,运动范围特别小,不可能同时准确地测定其位置和速度C.1s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是一个球形,表示在这个球以外,电子出现的概率为零D.电子云是电子绕核运动形成的一团带负电荷的云雾【解析】电子的运动速率特别快,运动范围特别小,不可能同时准确地测定其位置和速度。为了形象地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运动状况,人们常在电子云轮廓图中用小黑点的疏密程度来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小黑点密集的地方,表示电子出现的概率大;小黑点稀疏的地方,表示电子出现的概率小。在1s电子的球形电子云以外,电子出现的概率很小但不为零。26.图A和图B分别是1s电子的概率密度分布图和电子云轮廓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A中的每个小黑点表示1个电子B.图B表示1s电子只能在球体内出现C.图A中的小黑点的疏密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B是电子云轮廓图,取电子云的90%的部分即出现概率比较大的部分,界面外出现电子的概率为10%,即积内出现机会的多少,C正确;D.1s轨道呈空间上的球形,而27.如图甲是氢原子的1s电子云图(即概率密度分布图),图乙、丙分别表示s、p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甲乙丙B.3p²表示3p能级中有两个原子轨道D.由图丙可知,p能级的原子轨道图呈哑铃形,且有3个伸展方向A.激光B.焰色反应C.原子光谱D.石墨导电【解析】激光、焰色反应、原子光谱等所获得的光能,都是电子跃迁时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导致A.原子中电子的能量高低B.外界条件的影响C.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D.原子轨道的能量是量子化的【解析】原子轨道之间的能量变化是不连续的,是量子化的,从而造成原子的线状吸收光谱。A.钢铁长期使用后生锈B.节日里燃放的焰火C.金属导线可以导电D.卫生丸久置后消失【答案】BB正确;金属导线可以导电是电子在电场作用下的定向运动,C错;卫生丸久置后消失是分子的运动,DA.发射光谱,物理变化B.发射光谱,化学变化C.吸收光谱,物理变化D.吸收【答案】A【解析】氯化钠在灼烧过程中,发出黄色的光,是由于处于激发态的电子从能量较高的激发态跃迁到能量较低的激发态或基态时,会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故为发射光谱,该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A.原子中电子的能量高低B.外界条件的影响C.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D.原子轨道的能量是量子化的【解析】原子轨道之间的能量变化是不连续的,是量子化的,从而造成原子的线状吸收光谱。33.以下各项中,利用玻尔原子结构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的是oC.在有外加磁场时氢原子光谱有多条谱线D.在高分辨钠原子光谱中的靠得很近的两条黄色谱线【解析】玻尔理论是针对原子的稳定存在和氢原子光谱为线状光谱的事实提出的。有外加磁场时氢原子有多条谱线,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已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必须借助量子力学加入一个量子数n,只能解释氢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若要解释更复杂的原子光谱,需引入更多的量子数。A.原子中的电子在跃迁时会发生能量的变化,能量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光(辐射),这也是原子光谱产生的原因【解析】电子在基态和激发态之间的跃迁会引起能量的变化,主要以光(辐射)的形式体现。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时,会吸收能量,形成吸收光谱;电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会放出能量,形成发射光A.霓虹灯光、LED灯光与原子核外电子跃迁释放能量有关C.玻尔提出了核外电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因此可以解释离散的谱线D.钠双线证明了即使同一个能级的两个电子能量也有微弱的差别【答案】B【解析】A.霓虹灯光、LED灯光为金属元素的焰色实验,与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有关,故A正确;称为光谱分析,焰色试验是利用元素的发射光谱鉴别某些元素,故B错误;C.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在做加速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不同的轨道能量不同,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它辐射或吸收能量;电子处在能量最低的轨道上时,称为基态,能量高于基态的状态,称为激发态。玻尔提出了核外电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证明了同一个能级的两个电子自旋方向相反,故D正确;故选B。36.下列有关光谱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中的电子在跃迁时会发生能量的变化,能量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光(辐射),这也是原子光谱产生B.霓虹灯光、激光、焰火都与电子跃迁释放能量有关D.电子由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时,可通过光谱仪直接摄取原子的【解析】A.原子中的电子在跃迁时会发生能量的变化,能量的表现形式以光的形式体现,电子由基们看到的许多可见光,如霓虹灯光、激光、焰火等都与原子核跃迁到高能级时,形成吸收光谱,故D错误;选D。可能状态是不连续的,因此各状态对应能量也是不连续的,这些能量值就是能级A.硫原子的L能层上有两个能级,分别为2s、2pB.钠原子3s能级的电子跃迁至低能级时,最多出现5条谱线C.灼烧含钾元素的物质时出现特征紫色是由电子的跃迁D.基态砷原子的最高能级为4p【答案】B【解析】A.硫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其中L层为第二层,该能层上有两个能级,分别为2s、2p,1s以及2s到1s,因此最多会出现6条谱线,故B错误;C.灼烧含钾元素的物质时,钾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由低能状态跃迁到高能状态,再由高能状态跃迁到低能状态时释放的能量与紫光的能量相同,从而呈现出紫色,故C正确;D.基态砷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其中能量最高的能级为4p能级,故D正确;故选;(3)是电子跃迁释放能量的重要形式之一;(4)日光等白光经棱镜折射后产生的是光谱。原子光谱是光谱;发射光谱是的电子跃迁为_的电子产生的,此过程中电子能量;(6)1861年德国人基尔霍夫(G.RKirchhoff)和本生(R.W.Bunsen)研究锂云母的某谱时,发现在深红区有一新线从而发现了铷元素他们研究的是_;(7)含有钾元素的盐的焰色试验为色。许多金属盐都可以发生焰色试验其原因是 o【答案】(1)吸收能量较高能级(5)基态激发态吸收激发态基态释放(7)紫激发态的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轨道时,以一定波长(可见光区域)光的形式释放能量【解析】(4)日光经棱镜折射后形成的光谱为连续光谱;原子光谱是由不连续特征谱线组成的,都是线状光谱;(5)吸收光谱是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跃迁到高能级轨道时产生的;而发射光谱是高能级轨道的电子跃迁到低能级轨道过程中释放能量产生的;(7)1861年德国人基尔霍夫研究原子光谱时发现了铷;(7)金属原(离)子核外电子吸收能量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激发态的电子从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