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2297-2020 医疗救助服务规范_第1页
DB33∕T 2297-2020 医疗救助服务规范_第2页
DB33∕T 2297-2020 医疗救助服务规范_第3页
DB33∕T 2297-2020 医疗救助服务规范_第4页
DB33∕T 2297-2020 医疗救助服务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3.080.99

CCSA12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2297—2020

医疗救助服务规范

Specificationformedicalassistanceservice

2020-12-30发布2021-01-30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T2297—2020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1

5医疗救助对象认定..................................................................2

6医疗救助措施......................................................................2

6.1参保缴费资助..................................................................2

6.2医疗费用救助..................................................................2

7医疗救助办理程序..................................................................2

7.1资助参保登记办理..............................................................2

7.2医疗费用救助办理..............................................................4

8临时性医疗救助....................................................................6

8.1救助对象......................................................................6

8.2救助方式......................................................................6

8.3救助流程......................................................................6

I

DB33/T2297—2020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医疗保障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医疗保障事业管理服务中心、衢州市医疗保障事业管理中心、浙江省方大

标准信息有限公司、杭州市医疗保障管理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坚、董晓燕、寿晓斌、余能超、朱盛霞、田海、陶小工、柳显彬。

II

DB33/T2297—2020

医疗救助服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救助及服务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医疗救助对象认定、医疗救助措施、医疗

救助办理程序和临时性医疗救助。

本标准适用于医疗救助制度实施及相关服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1599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医疗救助medicalassistance

国家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低收入家庭或符合条件的医疗救助对象,对其参加基本医疗

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以及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其他补充医疗保险支付后,个人及其家庭难以

承担的符合规定的基本医疗自负费用,按规定给予补助的医疗保障制度。

4基本要求

4.1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对象识别、资助参保、分段救助、“一站式”结报、资金管理以及相应的监管

机制,优化医疗救助服务流程,制定和完善医疗救助的办理规程。

4.2逐步健全全省统一的医疗救助人员信息实时交互,依托省公共数据平台,与民政及其他与医疗救

助对象相关的部门进行数据交互,推动医疗救助信息共享和协同办理:

a)通过交互比对,根据民政等部门认定的救助对象名单,动态维护救助对象数据信息;

b)与各统筹区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实时交互,获取个人参保信息和医疗费用信息,实现救助对象资

助参保和医疗费用救助即时结报;

c)与医疗费用结算系统进行实时交互,实现医药费用“一站式”直接结算;

d)上传及预警个人自负大额医疗费用信息,提供部门数据交互,协助民政部门主动发现特殊贫困

人员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对象。

4.3统一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规则,通过全省医疗救助人员信息实时交互,实现系统自动判断,推动基

本医疗保险“应保尽保”:

1

DB33/T2297—2020

a)医疗救助对象在户籍地未参保的,通过信息实时交互获取信息,主动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

险参保登记;已参保的,主动完成变更登记;

b)医疗救助对象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主动停止户籍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关系,仍

给予医疗救助待遇;

c)医疗救助对象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中断参保的,如还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年度内,主动

恢复户籍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关系。

4.4统一医疗费用救助经办服务标准,通过数据交互、系统自动判断的方式,主动完成已认定救助对

象的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报。

4.5逐步建立临时性医疗救助工作机制,针对困难人员大额医疗费用,实行靶向施策、精准救助,落

实医疗救助政策,推动医疗救助“应救尽救”。

4.6不定期开展医疗救助风险点分析排查,确定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控制救助服务业务经办风险。

4.7按照GB/T31599的规定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和保管医疗救助服务档案。

5医疗救助对象认定

5.1下列经民政部门认定的困难人员,应纳入医疗救助范围:

a)特困供养人员;

b)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

c)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

5.2其他特殊困难人员应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组成部门依职责认定。

6医疗救助措施

6.1参保缴费资助

经认定的救助对象,以补贴个人缴费的方式资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6.2医疗费用救助

6.2.1住院医疗费用救助

参保人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其他补充医疗保险补偿后的合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省和参

保地政策,实行按比例分担方式实施救助。

6.2.2门诊医疗费用救助

参照住院医疗费用救助,实行比例分担或定额补助等方式实施救助。

7医疗救助办理程序

7.1资助参保登记办理

7.1.1联办资助参保登记

各统筹区通过全省医疗救助人员信息实时交互自动获取户籍地医疗救助对象信息,自动比对、自动

标识,即时完成参保登记,启动资助参保。

联办资助参保登记的办理流程参见图1。

2

DB33/T2297—2020

开始

需要从民政或其他部门获取的信息

字段:

参保人姓名、身份证号码、户籍

地、医疗救助类型、医疗救助生效

自动获取户籍地时间和失效时间等

医疗救助对象信息,与省参

保信息库进行交互比对

已参保且有救助信息

是否已参保且有救助信息不予受理

未参保或

已参保但未标记救助信息

结束

受理

已参保但未标记

未参保救助信息

不符合条件是否符合

不予受理

参保条件

符合条件

结束

即时办理参保(变

更)登记,并在系统在系统内做好标识

内做好标识

结束结束

图1联办资助参保登记流程图

7.1.2依申请资助参保登记

申请人向省、市、县(市、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或基层经办网点现场提交申请材料,医疗保险经

办机构或基层经办网点审核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有条件的地区可通过信息系统共享获取相关信息。

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的,应予以受理,并应在系统内标识,即时办理参保(变更)登记,

启动资助参保。

依申请资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流程参见图2。

3

DB33/T2297—2020

开始

需要从医保部门获取的信息:

需要从民政或其他部门获取的参保人姓名、身份证号码、统筹

信息字段:区、政策范围内费用、个人承担

总额等

收件或系统自动参保人姓名、身份证号码、户全省医疗救助人

籍地、医疗救助类型、医疗救需要从民政部门或其他部门获取

获取数据信息助生效时间和失效时间等员信息实时交互的信息:

是否因病致贫对象、生效时间、

失效时间等。

一次性告知需

补齐的材料

是否符合不符合条件不予办理并取是否符合不符合条件不予办理并取

材料不全

受理条件消救助标识受理条件消救助标识

符合条件符合条件

结束结束

启动资助参保启动资助参保

结束结束

图2依申请资助参保登记流程图

7.2医疗费用救助办理

7.2.1“一站式”结算

经认定的救助对象,在省域内联网结算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个人合规医疗费用,在定点医疗机构刷

卡结算的,应按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其他补充医疗保险等政策报销直接实时结算,同时应直接实

时结算医疗救助费用。

“一站式”结算的办理流程参见图3。

4

DB33/T2297—2020

开始

参保人持卡(电子就医

凭证)就诊

刷卡结算时,异(本)地联

网结算平台,通过参保地校

验参保人信息

不符合条件仅结算基本医

保待遇,不予

是否符合救助条件结束

结算医疗救助

待遇

符合条件

根据救助信息类别计

算医疗救助待遇并直

接结算

结束

图3医疗费用救助“一站式”结算流程图

7.2.2依申请即时结报

申请人向省、市、县(市、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或基层医疗保险经办网点现场提交申请材料,医

疗保险经办机构或基层经办网点应审核申请材料。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的,应予以受理并完成

审核,即时办理医疗救助结报。申请材料不全且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将详细情况一次性告知申请人。

民政部门事后认定追溯报销的,申请人向省、市、县(市、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或基层医疗保险

经办网点现场提交申请材料,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或基层经办网点应审核申请材料。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

法定形式的,应予以受理并完成审核,即时办理医疗救助结报。有条件的地区通过数据共享实时获取医

疗救助对象信息,根据医疗救助待遇生效时间,按户籍地救助政策规定,即时办理医疗救助费用结报。

依申请即时结报的办理流程参见图4。

5

DB33/T2297—2020

开始

需要从医保部门获取的信息:

参保人姓名、身份证号码、统筹

区、政策范围内费用、个人承担

总额等

需要从民政部门或其他部门获取

的信息:

通过数据共享获是否因病致贫对象、生效时间、

收件

取交互信息失效时间等。

一次性告知需

补齐的材料

不符合条件不符合条件

是否符合告知原因并退是否符合

材料不全不予结报

受理条件回材料受理条件

符合条件结束符合条件结束

办理费用结报办理费用结报

结束结束

图4医疗费用依申请即时结报流程图

8临时性医疗救助

8.1救助对象

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其他补充医疗保障、医疗救助等制度保障后,仍存在严重就医困难

的,或因患严重慢性疾病、重大疾病导致家庭经济特别困难,以及遭遇其他突发性严重就医负担等特殊

情况的参保人员,宜纳入临时性医疗救助保障。

8.2救助方式

纳入医疗救助范围的特殊贫困人员,或参加当地基本医疗保险,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其他

补充医疗保险等政策结算后,个人合规医疗费用达到大额医疗费用预警线,导致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人

员,依申请由各统筹区按年度汇总,宜进行专题会议研究,给予临时性医疗救助。

8.3救助流程

申请人向市、县(市、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现场提交申请材料,并对提供材料的真实性签署承诺

意见。

各市、县(市、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收到申请后,应会同相关部门对申请人的基本医疗保险参保

信息、各类救助信息以及家庭经济困难等情况进行核实和审核,并提出拟救助对象及救助金额的建议,

整理汇总申请材料报专题会议研究,最终确定救助对象和救助金额。

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根据专题会议结果,及时向救助对象拨付救助款。

6

DB33/T2297—2020

临时性医疗救助流程参见图5。

开始

各市、县(市、区)医

保经办机构收件

一次性告知需补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