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综合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2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2021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九个世界水日,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下图所示水分物体变化,吸放热情况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冰融水开 B.雾绕险峰C.露润绿叶 D.霜打枝头2、一位粗心的护士忘了甩体温计,就给病人测体温,测出示数为37.8℃,则病人的体温不可能是()A.37.8℃ B.37.5℃ C.38.2℃ D.36.5℃3、淡水资源缺乏已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利用太阳能、海水等资源获得淡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如图为小明设计的太阳能海水淡化器,在海水淡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先升华,后液化 B.先汽化,后液化C.先汽化,后凝华 D.先液化,后汽化4、下列情景中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水银体温计正确测量出甲的体温为36.5℃,然后直接测量体温为37.2℃的乙,则不能测出乙的准确体温B.将一支从冷冻室拿出来的冰棍放在0℃的环境中,只要放置足够长的时间,冰一定能熔化C.煲汤时,往往在汤水沸腾后转为小火加热,是因为转为小火也能保持汤的温度不变D.利用干冰制造舞台效果时,干冰升华放热,白雾是二氧化碳气体遇冷液化形成的5、清晨,站在青城山山顶放眼望去,薄雾从山间升腾而起,随风飘散,宛如仙境(如图)。雾的形成属于()A.汽化现象 B.液化现象 C.升华现象 D.凝华现象6、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凝华过程 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汽化过程C.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液化过程 D.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熔化过程7、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①雾的形成②蜡烛滴“泪”③冻衣服晾干④露珠的形成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8、在“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和“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两个活动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A.都是为了受热均匀B.都是为了控制温度C.前者是为了受热均匀,后者是为了控制温度D.前者是为了控制温度,后者是为了受热均匀9、铸造青铜器时,工匠将铜料加热化为铜液注入模具,铜液冷却成形,青铜器铸造初步完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料化为铜液需要放热 B.铜料化为铜液是熔化C.铜液冷却成形需要吸热 D.铜液冷却成形是凝华10、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A.雪的形成B.露珠的形成C.冬天结冰的衣服直接变干D.铁块变成铁水第Ⅱ卷(非选择题8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用同一热源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所示.若相同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相同且其他条件不变,对于以下三种情况,实验中记录了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为b、c、d,则b曲线对应___________情况,c曲线对应___________情况,d曲线对应___________情况.(均选填“甲”“乙”或“丙”)甲:仅增加水的质量乙:仅增大液面上方气压丙:既增加水的质量,又减小液面上方气压2、如图所示是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冰和雪在我国北方冬季十分常见,冰是由水发生_______现象形成的,雪是由水蒸气发生_______现象形成的。这两种物态变化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需要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3、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A和B,A倒扣着放入盛水的容器中、B中装有一些水,如图所示放置,用酒精灯给各容器中的水加热,使水沸腾后继续加热的过程中,A杯中的水______(填“能”或“不能”)沸腾,B杯中的水______(填“能”或“不能’)沸腾。4、如图所示,用电蒸锅蒸馒头时,电热丝加热使水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产生高温水蒸气。水蒸气接触到馒头时液化,同时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从而把馒头蒸熟。5、端午节时很多人家会煮粽子。煮粽子的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_____;打开锅盖取粽子时要注意防烫伤,因为水蒸气液化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将剩下的粽子放入冰箱冷冻后再取出时,粽子表面有一层白霜,这是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6、北京冬奥会人工造雪过程如图所示,将水注入专用喷嘴或喷枪,利用高压空气将水流分割成微小的粒子并喷入寒冷的外部空气中。落地前这些小水滴______(填物态变化)成小冰晶,该过程需要______热量。7、如图甲体温计度数比正常人的体温高了______℃。乙中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______K。8、如图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9、2022年2月7日,合肥普降大雪,为防止路面积雪、结冰以保障交通安全,交警和公路养护人员连夜在城区主干道、高架桥路面上铲雪、撒盐,其中撒盐的目的是降低冰、雪的___________。10、秋季儿童极易感冒发烧,为了降温常用在额头贴“退热贴”。退热贴内部是一种呈固态的胶状物,在使用过程中胶状物会逐渐消失,在这过程中胶状物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此过程需要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医生建议小孩发热时不要给小孩加盖厚被子,是因为盖厚被子阻碍了汗液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吸热。三、简答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如果有一阵风吹过,还会冷的发抖。请你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其原因。2、1773年冬天,俄国圣彼得堡的一家舞厅,由于人多,又有成千上万支蜡烛在燃烧,使得舞厅又闷又热。一名男子忍受不了这种折磨,一拳打破窗户玻璃,奇迹出现了:一朵朵美丽的雪花随着从窗外吹来的寒冷气流,飘落在热得发晕的人们的头上和手……屋里下雪了!而屋外的夜空却是星光灿烂!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答:______。(不超过20字)3、疫情期同,小扬同学正确佩戴口罩时,发现自己佩戴的眼镜的镜片上很容易形成“雾气”,请你解释“雾气“形成的原因。4、把酒精擦在背上,手背有什么感觉,为什么?5、用蒸汽烫斗熨烫衣物比普通的电熨斗要好得多。它跟普通熨斗一样能将衣物熨平,但不会像普通熨斗那样,稍不注意就会将衣物烫坏,为什么蒸汽烫斗有如此优点?6、北方的冬季非常寒冷,有些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进入教室后,眼镜片上会出现水雾,请你分析一下什么原因?7、常言下雪不冷化雪冷,请你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做出合理解释。8、爸爸开车送小明上学的过程中,小明发现一个现象。人在车内,车窗关闭时,汽车前面挡风玻璃上很容易起雾。起雾后,爸爸打开冷风吹向前挡风玻璃,就不再起雾,而且原先的雾也很快消散了。(1)请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玻璃上“起雾”的原因。(2)为什么吹风能让雾很快消散?(3)小明想:“如果向玻璃吹热风,把玻璃吹热了,就不会起雾了。”某一次,当玻璃刚刚起雾时,小明让爸爸打开热风吹向玻璃,结果发现热风吹向玻璃的时候,玻璃上起雾反而更严重了。请问:小明的想法有没有道理?为何实际情况与他的想法不符?9、炎炎夏日,辰辰发现吃冰棒会感到凉快,扇扇子也会感到凉快,请你分析一下这两种凉快的原因。10、请问美丽的“冰花”是在窗玻璃的室内表面上形成的还是在窗玻璃的室外表面上形成的?请你解释“冰花”是怎么形成的。四、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小红向烧杯中倒入适量90℃的热水进行实验,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她观察到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水的沸点为_____℃,说明该处大气压可能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标准大气压。2、如图甲所示,小明同学设计了“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装置(标准大气压下)。(1)该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有______;(2)该实验采用这种加热方式的好处是使被加热物质______;(3)小明某一时刻观察到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温度值为______℃;(4)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画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①冰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__min;②当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是______(选填“CD”、“CE”或“CF”);③若该物质在第3min时比热容为c1,第12min时比热容为c2,则c1︰c2=______。3、小红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绘制了冰熔化时和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丙所示。(1)实验中为了使冰块受热均匀,尽量用_______(填“大”或“小”)块的冰,图乙冰的熔化图像中,BC段之间处于_______(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2)从丙图中可以看出,实验时水的沸点是_______℃,撤去酒精灯,小红观察到水并没有立即停止沸腾,此时水的温度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3)在图丁中,你认为图_______(填“a”或“b”)是水沸腾时的情景。(4)另一小组的小冬同学在实验中将冰加热到熔化再到沸腾时共用30min,为了节约实验时间,他可以采取下列哪种措施________(填字母)。A.增加被加热的冰的量B.在烧杯上加带孔玻璃板作为盖子C.增加酒精灯中酒精的量D.将烧杯位置调低,用酒精灯内焰加热(5)若其他条件不变,小红仅将被加热的冰的质量增加,实线a为原实验图像,则最终记录沸腾前后水温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_______;仅增大液面上方大气压,则最终记录沸腾前后水温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_______。4、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温度上升到88℃后,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时间t/min012345678温度t/℃8890949698989898(1)2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如图乙的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T随时间变化的图象();(3)在5min到8min时间内,要用酒精灯持续加热保持水沸,撤去酒精灯后水很快停止沸腾,这说明水沸腾时需要______热量;(4)从图象可以看出: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5、天天用图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记录数据如表格:时间/min012345678温度/℃8688909496969696(1)0~4min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这是因为发生了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第3min时的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水温为_________℃;(2)如图乙所示_________(选填“A”、“B”)是水沸腾时的气泡变化状况;(3)根据表格、在坐标系中画出水的温度与时间图像_________,本次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______℃;(4)撤去酒精灯后,天天观察到水仍在沸腾,此时水温_________(选填“高于”、“低于”“等于”)沸点。-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分析】【详解】冰熔化需要吸热;雾是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热;露是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热;霜是凝华形成的,需要放热,故A不同,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2、C【详解】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即液泡上方有一很细的缩口,在离开人体读数时,体温计液注不会下降,护士忘了甩体温计,就给病人测体温,测出示数为37.8℃,病人的体温可能小于或等于37.8℃,不可能是38.2℃。故选C。3、B【分析】【详解】污水杯中的水分首先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发生汽化现象然后水蒸气遇到塑料瓶做的外罩,凝结成液态的小水珠,发生液化现象,小水珠越积越多,最后落下来,被收集到洁净水收集杯中,整个过程先汽化,后液化,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4、C【详解】A.体温计有个缩口,此结构导致体温计液体遇冷时不能流回到液泡中,但遇热时能受热膨胀上升,用水银体温计正确测量出甲的体温为36.5℃,然后直接测量体温为37.2℃的乙,则能测出乙的准确体温,故A错误;B.冰要熔化,要达到熔点,且要继续吸热。将一支从冷冻室拿出来的冰棍放在0℃的环境中,冰棍达到熔点后,不能再吸收到热量,因此不管放置多长的时间,冰都不能熔化,故B错误;C.火焰的温度大于汤水的沸点,煲汤时,往往在汤水沸腾后转为小火加热,是因为转为小火,汤水也能继续沸腾,因此能保持汤的温度不变,故C正确;D.利用干冰制造舞台效果时,干冰升华放热,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C。5、B【详解】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6、C【详解】由图像可知,丙放热变为甲,甲放热为乙,故甲是液态、乙是固态、丙是气态,所以甲到乙是凝固,乙到丙是升华,丙到甲是液化。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7、D【分析】【详解】①雾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②蜡烛滴“泪”,是熔化现象;③冻衣服晾干,是升华现象;④露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①④。故选D。8、C【分析】【详解】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实验中,采用水浴法加热是为了受热均匀,使用水浴法对碘锤加热目的是使碘的温度不高于其熔点,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9、B【详解】AB.熔化是固态变成液态,铜料化为铜液是熔化现象,熔化过程需要吸热,故A错误,B正确;CD.凝固是液态变成固态,铜液冷却成形是凝固现象,凝固过程需要放热,故CD错误。故选B。10、C【详解】A.物质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物质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冬天结冰的衣服直接变干,衣服中的冰直接变成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故C符合题意;D.铁块变成铁水属于熔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1、
乙
甲
丙【详解】[1]比较a、b可知,b曲线中水在相同时间内升高的温度与a曲线相同,温度升高速度相同,即b曲线对应水的质量与a曲线相同,但b曲线中水的最高温度比a曲线中水的最高温度要高,即水的沸点高,水的沸点会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所以b曲线对应乙情况。[2]比较a、c可知,c曲线中水的最高温度与a曲线中水的最高温度相同,即沸点相同,气压相同,但c曲线中水在相同时间内升高的温度比a曲线小,温度升高较慢,即c曲线对应水的质量比a曲线大,所以c曲线对应甲情况。[3]比较a、d可知,d曲线中水的最高温度比a曲线中水的最高温度要低,即水的沸点低,水的沸点会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所以减小了液面上方气压,而且d曲线中水在相同时间内升高的温度比a曲线小,温度升高较慢,即d曲线对应水的质量比a曲线大,所以d曲线对应丙情况。2、
凝固
凝华
放出【详解】[1]水变成冰,即液态水变成固态的冰,属于凝固现象,需要放热。[2]雪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极低温度环境中遇冷直接凝华而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需要放热。[3]凝固与凝华现象都是遇冷形成的,都需要放热。3、
不能
不能【详解】[1]A倒扣着放入盛水的容器中,A杯中水面上放封闭了一部分空气,随着杯中水温升高,杯中的水蒸发,封闭的空气压强会变大,大于外部气压,而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升高变大,所以A中水的沸点大于容器中水的沸点。容器中的水沸腾后,温度不再变化,所以A杯中水的温度达不到沸点,因此不能沸腾。[2]水沸腾的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能不断吸热。B杯中水的沸点和容器中水的沸点相同,当容器中水沸腾后,B杯中的水温度也能达到沸点,但由于二者温度相同,不能发生热传递,因此不能继续吸热,就不能沸腾。4、
汽化
放出【详解】[1][2]用电蒸锅蒸馒头时,电热丝加热使水汽化,产生大量高温水蒸气;水蒸气向上运动过程中,接触到馒头时液化成小水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从而把馒头蒸熟。5、
保持不变
放热
凝华【详解】[1]水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2]打开锅盖取粽子时,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为小水滴,液化放热,故要注意防烫伤。[3]粽子表面有一层白霜,是冰箱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冰晶。6、
凝固
放出【详解】[1]小水滴变成小冰晶,从液态到固态的过程为凝固。[2]凝固过程放出热量。7、
2.9
-5
268【详解】[1]正常人的体温为37℃左右,图甲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读数为39.9℃,比正常人的体温大约高了2.9℃。[2]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乙中温度计的读数在0℃下方5格处,读数为-5℃。[3]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换算关系为T=(t+273)K则-5℃=268K8、【详解】如图所示,温度计单位为℃,每大格为10℃,平均分成10小格,即分度值为1℃,而示数向上越来越小,表明此时示数在0℃以下,故读数为。9、熔点【详解】冰、雪是晶体,其熔点在一标椎大气压下为零摄氏度。但晶体的熔点也会由于外界压强的变化或杂质的存在而变化,为防止路面积雪、结冰以保障交通安全,交警和公路养护人员连夜在城区主干道、高架桥路面上铲雪、撒盐,因为盐能尽快地融雪,而盐水在零下二十摄氏度以下才结冰,所以撒盐的目的是降低冰、雪的熔点。10、
升华
吸热
汽化【详解】[1][2]退热贴内部是一种呈固态的胶状物,在使用过程中胶状物会逐渐消失,是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所以在这一过程中胶状物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升华,升华吸热。[3]小孩发热时加盖被子,控制了汗液的表面积和表面的空气流动,使汗液蒸发变慢,吸热少,不利于降温,所以小孩发热时不要给小孩加盖被子。三、简答题1、见解析【详解】人上岸后,人体表面的水分开始蒸发,水蒸发需要从人体吸收热量,于是人会感觉冷。有风吹来时,加快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加快蒸发,蒸发吸收更多的热量,觉得更冷。2、答案见解析【详解】室内温度较高,水蒸气含量大,室外的低温冷空气进入室内,使水蒸气剧烈放热凝华形成冰晶,形成雪。3、答案见解析【详解】佩戴口罩时,自己佩戴的眼镜的镜片上很容易形成“雾气”,这是由于镜片的温度低,呼出的水蒸气温度高,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镜面上,形成“雾气”。4、见详解【详解】手背上擦上酒精后,随着酒精的蒸发,擦酒精的位置会感觉凉。这是因为酒精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所以手背会感觉凉。5、见解析【详解】因为蒸汽熨斗喷出高温的水蒸气,水蒸气接触衣物表面便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布料表面上;熨烫时,衣物上的水分重新汽化变为水蒸气并吸收大量热量散失在空气中,另外因为水的沸点为100℃,而且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只要衣物上有水分,衣物的温度就不会超过100℃,熨烫时候就不会因为温度过高而烫坏衣服。6、见解析【详解】眼镜片上出现水雾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镜片后发生液化现象,形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而形成的。7、见解析【详解】下雪时,是水蒸气凝华为雪花,凝华时放热,故“下雪不冷”;下雪后,雪熔化时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故“化雪冷”。8、(1)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详解】(1)车内空气中温暖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玻璃时会液化为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所以玻璃上会“起雾”。(2)因为风能加速小水珠的蒸发,所以雾很快消散。(3)小明说的有道理,玻璃热了水蒸气就不容易在玻璃上液化了。但刚开始一吹热风,玻璃还没有那么快热起来,反而热风里有大量的水蒸气在冷玻璃上液化,所以生雾更严重了。9、见解析【详解】吃冰棒,冰棒熔化吸热,会感到凉快;扇扇子,增大空气流速,加快人体表面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会感到凉快。10、见解析【详解】“冰花”是在窗玻璃的室内表面上形成的。室内温度高,室内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放热、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窗玻璃的内表面上,形成“冰花”。四、实验探究1、
节约时间
98
小于【详解】[1]实验时烧杯中装入热水,好处是可以缩短加热时间。还可以通过减少水的质量、加上盖子来节约时间。[2]由图可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98℃,即水的沸点为98℃。[3]因为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大小有关,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此时沸点为98℃,说明该处大气压可能小于一标准大气压。2、
秒表
受热均匀
-3
6
CD
1︰2【详解】(1)[1]本实验需要的测量仪器是温度计和停表,由图甲可知,已有温度计,所以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停表。(2)[2]将装有冰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的好处是使冰受热均匀,并且温度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并便于观察熔化过程中的状态变化。(3)[3]由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是零下,液柱上表面对准了0℃下面第3个小格处读作-3℃。(4)[4]由图丙可知,冰在4min到10min熔化温度不变,熔化过程用时10min-4min=6min[5]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于冰的比热容,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继续加热,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小,所以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是CD。[6]由Q=cmΔt可得由图丙可知,该物质在第3mim时是冰,比热容为c1,第12min时是水,比热容为c2,因为AB段和CD段物质的质量m相同,加热的时间相同,都是4min,升高的温度之比为4℃︰2℃=2︰1吸收的热量之比为1︰1,所以c1︰c2=1︰23、
小
固液共存
9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山东高速集团限公司校园招聘723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山东青岛事业单位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山东烟台市市直事业单位招聘拟聘用人员(八)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安徽白米山福寿文化限公司招聘3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安徽含山县城市建设投资限公司招聘专业技术人员3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367人(第一批)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第一批招聘统一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国机集团所属二重(德阳)重型装备限公司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无人机刀状天线总体规模、主要生产商、主要地区、产品和应用细分研究报告
- 2025年农产品冷链运输服务合同协议
- GB 25576-202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硅
- 跨文化世界语言emoji
- 心衰的中医药治疗陈良金课件
- 新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课件(精品PPT)
- 数据挖掘方法与应用全套教学课件
- GB∕T 17466.1-2019 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电器附件安装盒和外壳 第1部分:通用要求
- 风力发电技术--课件第7章-风电场SCADA系统
- 安全用电、用电安全培训ppt课件
- Q∕GDW 12158-2021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重大活动电力安全保障工作规范
- 湘潭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规范化工作实施细则
- 发动机盖铰链的设计开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