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透镜综合训练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2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如图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B.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显做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望远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2、如图所示,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倒立的“烛焰” B.变幻的“手影”C.“折断”的铅笔 D.金色的“日环”3、人们看到的下列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
立竿见影 B.海市蜃楼C.雨后“彩虹”D.东津大桥水中“倒影”4、下列光学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海市蜃楼 B.激光束引导掘进机C.水中倒影 D.光的色散5、一束跟主光轴平行的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O点为该凸透镜的焦点B.任意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都可以会聚于F点C.若把图中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用手遮住,该凸透镜对光将仍然具有会聚作用D.若在F点放一个发光的小灯泡,则该凸透镜对小灯泡发出的光将不具有会聚作用6、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就在《墨经》中论述了小孔成像等光学现象,下列光现象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A.地面的人影B.水中的倒影C.空中的彩虹D.放大的文字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呈现个与凸透镜口径略小的圆形光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透镜的焦距为20.0cmB.该光斑形成的是蜡烛火焰缩小的实像C.该光斑形成的是蜡烛火焰放大的虚像D.该光斑的形成是蜡烛火焰的光的折射现象8、小凯学习完《光现象》之后,兴致勃勃地回家给妹妹表演了一个小魔术。他先让妹妹站定,在她面前摆一只“空碗”(如图甲所示),然后缓慢地往碗里倒水,成功地给妹妹“变”出了一枚硬币(如图乙所示)。魔术的成功是利用了()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色散9、如图是某校园监控摄像头,从安保室电脑上可以看到此摄像头拍摄的学生出入校园的画面,摄像镜头所成的像与下列设备成像特点相同的是()A.汽车观后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放大镜10、有“天空之镜”美誉的茶卡盐湖,平静的白色湖面上会倒映着湛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以及观赏的游客,清晰而又美丽,如图。对图中景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人身后的黑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倒影与黑影都一定与人物等大D.拍摄这幅照片时,照相机所成的是正立的虚像第Ⅱ卷(非选择题8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天宫课堂”第一课于12月9日下午15∶40正式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王亚平在一个水膜上注水,让它变成一个大水球,我们会看到一个倒立、放大的___________(填“实”或“虚”)像,如图甲所示,这是凸透镜成像的结果。再往水球中注入一个气泡,王亚平在水球中形成一正一反两个像,如图乙所示,中间气泡中形成的缩小的正像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凸透镜成像的结果,反像是水球所成的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王亚平应在这个水球所形成的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___________(填“外”或“内”)。2、如图所示,电子蜡烛的“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___________立的实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仅将凸透镜更换成另一个焦距相同、尺寸更大的凸透镜,此时光屏上像的大小与原来的像对比应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如图所示为某款智能无针疫苗注射机器人,通过一个简单的它维点云相机对人体进行拍摄,准确识别疫苗注射部位及注射角度,云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该类透镜可以用来矫正__________眼;拍摄识别时,能成一个倒立____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注射时,机器人向接种者靠近,拍摄到接种者的像将_______(选埴“变大”“变小”或“不变”)。4、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的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________就是根据这个成像特点制成的。现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与蜡烛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成像。5、如图所示,虚线框内为一透镜,MN为透镜的主光轴,O是透镜光心,a(双箭头)和b(单箭头)是射向透镜的两条光线。已知光线a通过透镜之后与MN交于P点,光线b通过透镜之后与MN交于Q点。该透镜是___________透镜,焦距___________OQ(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6、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24cm处,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如图所示,将一近视眼镜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由于眼镜片对光具有______作用,烛焰的像会变模糊,要使像再次变清晰,应将光屏向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7、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小明由于平时不注意用眼,造成了眼睛近视,他应通过佩戴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8、如图所示,是小明的一架焦距不变的照相机,其镜头对光线有___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用这架相机拍照时,若拍完远景再拍近景,镜头需要向_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胶片的方向移动;胶片上所成的像与显微镜的目镜所成的像,它们的性质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9、如图所示,一只烧杯中装有半杯水,放在水平木板AB上,一束光线与水面成角斜射向水面,往杯里加水,则光斑移动的速度______水位上升的速度(选填“>”、“=”或“<”)。在B端下方垫一个小木块C,使木板倾斜一个小的角度,则折射光线______(选填“顺时针方向旋转”、“方向不变”或“逆时针方向旋转”)。10、如图所示,这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其中入射角的大小是______,折射光线是______。三、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国人民上下同心,众志成城,采取一系列及时、有效和负责任的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国复工复产复学正稳步实施。为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健康,某学校强化管理,多措并举,确保疫情不进校:(1)开学前,所有教师员工都需要用手机扫二维码出示近期的行程轨迹,此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___镜,二维码图案通过手机镜头成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2)同学们进入校园时都需要测量体温,如图所示是一台手持测温仪,它是根据人体辐射的__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强弱来确定人体温度的;(3)教室内除了经常开窗通风外,还需要定时消毒。酒精喷洒到手上后,会觉得很清凉,这是因为酒精发生________现象(填一物态变化名称),这一过程需要__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2、如图所示,是道路转弯处常用的反光镜。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种反光镜利用凸面镜还是凹面镜制成?(2)转弯处用这种反光镜和平面镜相比有什么好处?(3)这种反光镜对光的会聚或发散作用和哪种透镜相同?3、如图是通过一个水晶球看到的神奇的倒立世界,请利用你学习的有关透镜的知识对上述现象进行解释,并举例说明该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4、星期天,小明陪着爷爷坐船去河里学习捕鱼,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小明如果对准从岸上看到的鱼叉下去,能否叉到鱼?回答:________;(2)这里面用到了什么物理知识?回答:________.5、有两只干净的玻璃杯,一只盛满不含气泡、污物、颜料的纯净水,一只是空的,上面都盖了盖子,你怎样用眼睛判断哪只杯子中有水?四、实验探究(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1)如图甲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2)实验前应该将蜡烛、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节到______。(3)如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成的清晰像是______、______的实像,该成像特点与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同。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小红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2)如图乙所示,将光具座上点燃的蜡烛的火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节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________;(3)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能接收到清晰的像是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3、物理创新实验小组的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器材】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等【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1)测焦距:如图所示,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它的另一侧找到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具有__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2)组装实验装置: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对三者进行调节、如图所示,是他们分别调节完的实验装置,其中调节正确的是______装置(填写字母序号),理由是______,使像清晰地星现在光屏的中央;A.
B.C.D.(3)设计实验表格:请将表格中①和②的内容补充到横线上:①______②______;物距u跟焦距f的关系像的性质①大小②【分析与论证】略【拓展】在实验过程中,光屏上呈现了一个清晰的像,此时,某同学将焦距相同、直径更大的凸透镜替换原凸透镜,则光屏上呈现的像比原来的像______(选填“更大”、“更小”或“更亮”)。4、在学完“生活中的透镜”后,小明发现凸透镜可以成不同性质的像,于是提出了以下问题,其中能用图中器材探究出结论的有________(多选)。A.凸透镜成虚像的条件B.凸透镜成缩小的像的条件C.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和像距的变化关系D.凸透镜成实像时,像与物体的大小比值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了探究问题A,他用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做以下实验:(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固定到光具座上,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________上。(2)将凸透镜固定到光具座的40cm刻度处。将蜡烛从10cm刻度处逐渐靠近凸透镜,发现蜡烛在刻度线30cm右侧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得不到像,由此可知所成像为________像,成此像的条件是___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详解】A.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故A错误;B.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故B错误;C.显做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正确;D.望远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错误。故选C。2、C【详解】A.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项不符合题意;B.“手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项不符合题意;C.“折断”的铅笔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项符合题意;D.日环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3、A【详解】A.立竿见影,影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故A符合题意;B.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雨后“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东津大桥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4、C【详解】A.海市蜃楼是由于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物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而引起的,故A不符合题意;B.开凿隧道用激光束引导挖掘机,使挖掘机沿直线前进,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故B不符合题意;C.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D.光的色散是由于复色光经过三棱镜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5、C【详解】A.由图可知,O点为该凸透镜的光心,故A错误;B.任意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后才会聚于F点,故B错误;C.若把图中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用手遮住,该凸透镜的焦距不变,对光将仍然具有会聚作用,故C正确;D.凸透镜对光始终有会聚作用,若在F点放一个发光的小灯泡,根据光的可逆性,对小灯泡发出的光仍具有会聚作用,故D错误。故选C。6、A【详解】A.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是光通过不透明物体时,在后面留下阴影形成的,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A符合题意;B.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空中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放大的文字是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7、D【详解】A.当光屏位于1倍焦距或以内时,接到是蜡烛的光线经凸透镜后所成的圆形光斑。若蜡烛和光屏都在焦距上则成的光斑与透镜口径等大;若蜡烛所成的光斑略小,则光屏一定位于焦距以内。题目中光屏在30cm处,光斑略小,则光屏位于焦距以内;所以焦距大于30cm,故A错误。BCD.在光屏上呈现个与凸透镜口径略小的圆形光斑,则该光斑不是像,而是烛焰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形成的,故BC错误,D正确。故选D。8、B【详解】当碗里没水的时候,硬币反射的光被碗壁挡住了,所以在一定位置看不见;当碗中倒入水后,硬币反射的光在水面发生折射,当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时,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便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偏高,所以就能看见硬币了,这是利用了光的折射,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9、B【详解】A.摄像头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而汽车观后镜是凸面镜,主要利用凸面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可以起到扩大视野的目的,故A不符合题意;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摄像头成像特点相同,故B符合题意;C.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与摄像头成像特点不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D.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摄像头成像特点不相同,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B【详解】A.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A错误;B.影子是由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故B正确;C.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的像与物大小相同,而影子的大小取决于光源到物体的距离、光源大小、被照物体大小等因素,故C错误;D.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物体位于镜头的两倍焦距以外,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1、
实
不是
外【详解】[1]王亚平在一个水膜上注水,让它变成一个大水球,大水球相当于凸透镜,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即我们会看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2]在水球中加入气泡,水球和气泡一起又构成了一个凹透镜,透镜的焦距在水球表面附近,凹透镜成像中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成正立、缩小的虚像,物像同侧,这不是凸透镜成像的结果。[3]透镜的焦距在水球表面附近,反像是水球所成的倒立、缩小的实像,说明凸透镜成像中物距大于两倍焦距,即此时王亚平应在这个水球所形成的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2、
倒
照相机
不变【详解】[1][2]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即电子蜡烛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与之相同。[3]凸透镜成像性质是由物距所决定的,实验中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仅更换焦距相同、尺寸更大的凸透镜,相当于物距大小不变,此时光屏上所成像的大小不变。3、
凸
远视
缩小
变大【详解】[1][2]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工作的,其镜头是一个凸透镜。由于远视眼的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应配戴具有会聚作用的透镜,故该类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3]根据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物距应处于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4]机器人向接种者靠近,即物距变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像距变大,像变大,故拍摄到接种者的像变大。4、
放大
投影仪
能【详解】[1][2]由图示知,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小于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即物距小于像距,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工作时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是根据这个特点制成的。[3]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光屏和蜡烛的位置对调,据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可知,光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5、
凸
小于【详解】[1]由图示知,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该透镜是凸透镜。[2]因为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而a光线如果不发生折射,他将射向OP的外侧,又因为a不是平行主光轴的光线,所以经凸透镜折射后光线一定在焦点的左侧,所以此时OP小于焦距。6、
缩小
发散
远离【详解】[1]已知f=10cm,u=24cm,则u﹥2f,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3]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像距会增大,因此要用光屏接到清晰的像,光屏要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7、
凸
凹【详解】[1]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2]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前后方向上太长形成的,应佩戴凹透镜。8、
会聚
远离
不同【详解】[1]照相机的镜头为凸透镜,其镜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2]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物距变小)像远(像距变大)像变大。用这架相机拍照时,若拍完远景再拍近景,即物距变小,则像距要变大,故镜头需要向远离胶片的方向移动。[3]胶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而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胶片上所成的像与显微镜的目镜所成的像,它们的性质不同。9、
<
方向不变【详解】[1]一束光线与水面成角斜射向水面,水位上升的高度等于前后入射点之间的水平距离,水底光斑移动的距离小于前后入射点之间的水平距离,故光斑移动速度小于水位上升的速度。[2]在B端下方垫一个小木块C,使木板倾斜一个小的角度,水平面没有发生变化,折射光线方向不变。10、
60°
OC【详解】[1][2]由图可知,,所以同理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NN′为法线,MM′为界面,而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则OC一定为折射光线,BO为入射光线,入射角三、简答题1、
凸透
实
红外线
汽化
吸收【详解】(1)[1][2]手机的镜头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使用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二维码图案通过镜头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2)[3]人体可以发射红外线,红外线可以反应人体的健康情况,手持测温仪就是通过接受人体发出的红外线的强弱来测人的体温的。(3)[4][5]酒精喷洒到手上后会迅速汽化,而汽化吸热,所以人会感到清凉。2、(1)凸面镜;(2)扩大视野;(3)凹透镜【详解】(1)这种反光镜和汽车的后视镜一样都是利用凸面镜制成的。(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等大,而转弯处用的凸面镜所成的像比物体小,可以起到扩大视野的作用。(3)凸面镜和凹透镜对光都有发散作用。3、见解析【详解】水晶球相当于凸透镜,用它观察远处的景物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所以呈现出惊奇的倒立世界。举例:照相机、摄像头等。4、
不能
光的折射【详解】(1)叉鱼时将鱼叉对准看到的鱼,不能叉到鱼.(2)从鱼身上发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浅了,眼睛看到的是鱼的虚像,在鱼的上方,所以叉鱼时要瞄准像的下方;如下图所示:5、见解析所示【详解】盛水的杯子形成一个水凸透镜,能起到放大镜的作用.把手放在两只圆柱型的玻璃杯后面,能对手放大的是盛满纯净水的,不能对手放大的是空玻璃杯.四、实验探究1、
10.0
同一高度
倒立
放大
投影仪【详解】(1)[1]焦距是指从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由图知道,最小、最亮的光斑即焦点处,所以焦距f=40.0cm-30.0cm=10.0cm(2)[2]实验过程中,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3)[3][4][5]由图知道,此时的物距小于像距,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所成的像与投影仪所成的像的原理相同。2、
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英语词汇记忆与拓展策略
- Excel数据处理教学课件全集
- 抗生素生产工艺流程指导
- 船用柴油机技术参数汇编及选型指南
- 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趋势与项目开发策略报告
- 2025中国教育质量评估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2025中国教育投资机构市场趋势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软件项目开发需求分析文档范例
- 幼儿园骨干教师个人述职报告范文
- 酒店厨房防火及安全管理流程
- 三年心理健康课:好好生气-小学-情绪管理
- Unit4 Body Language Using Language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解方程练习200道及答案
- 兼职工作协议书模板2024年
- 焊接机器人操作技术第3章 焊接机器人在线操作
- 2024-2030年中国卷烟市场销售渠道及未来营销策略可行性报告
- 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表式附件1:线路工程填写示例
- 牲畜购买居间合同
-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 《DB32T 3979-2021实验用 斑马鱼 饲育技术条件》
- 承诺书(社会保险费补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