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从粒子到宇宙》定向攻克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雪花在寒风中飞舞,是因为构成雪花的分子在做杂乱无章的热运动B.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进行得越快,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跟温度有关C.气球内的气体对气球有压力作用,说明球内气体分子之间存在斥力D.装满石子的瓶子还可装进许多细沙,说明分子之间有距离2、将一束塑料细丝上端扎紧,用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塑料绳会问四周散升,如图所示,这是因为塑料绳下端()
A.带上同种电荷 B.带上异种电荷C.分子相互吸引 D.分子相互排斥3、把一个轻质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互相吸引,则这个小球()A.一定带正电 B.一定带负电 C.可能不带电 D.一定不带电4、如图所示,小刚用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时,观察到验电器的箔片张开,由此他判断这两个金属箔片一定()
A.带正电 B.带负电 C.带异种电荷 D.带同种电荷5、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B.扫地时,阳光下看到微小尘埃不停地运动C.炒菜加点盐后,菜就有了咸味D.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6、如图所示的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食用油 B.氯化钠注射液C.玻璃杯 D.塑料尺7、下列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①温度越高,蒸发越快;②酒精与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③液体很难被压缩;④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菌在活动;⑤化纤衣服很容易粘上灰尘。A.①②③④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⑤8、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由此我们可以判定()A.甲带正电,乙带负电B.甲带负电,乙带正电C.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D.甲带负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9、下列现象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沙尘暴,飞沙满天B.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飞扬C.煮稀饭时,看见米粒在水中翻滚D.槐树开花时,空气中弥漫着槐花的香味10、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起风后灰尘满天飞 B.下雪时雪花飘飘C.暴雨后河水浑浊 D.水中放糖后变甜第Ⅱ卷(非选择题7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如图,摩擦过的气球因带了________会吸引细细的水流。当气球靠近带负电的轻质小球,发现轻质小球被排斥,说明气球带________电(选填“正”或“负”)。2、带电体具有______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荷;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一根可以绕铁支架自由转动的吸管,使它带上电,现用一带电的物体靠近吸管带电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它们带______(填“同种”或“异种”)电荷;吸管上的电荷没有通过铁支架转移,说明吸管是______(填“导体”或“绝缘体”)。3、如图a是原子结构情况示意图,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带___________(选填“正”或“负”)电的电子组成的;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捧带正电,这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的过程中___________(选填“得到正电荷”或“失去电子”)。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验电器金属箔张开,如图b所示。接触瞬间___________(选填序号即可:①“有正电荷从玻璃棒转移到验电器”、②“有电子从验电器转移到玻璃棒”或③“没有电荷转移”)。而验电器金属箔片会张开,这是因为___________。4、如图所示,该仪器是______,它的工作原理是______。5、摩擦起电实际上是电子在物体之间的______。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因______电子而带上正电荷。6、如图,小宇用细线拴住玻璃板的四个角,用弹簧测力计勾住细线将玻璃板平放在水面上,与水面刚好接触,向上拉弹簧测力计时,发现测力计的示数变大了,这说明分子间有______。这个原理可以用来解释固体很难被______(选填“拉伸”或“压缩”)。7、(1)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后,梳子能够吸起碎纸屑,这是因为带电体能______。若塑料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于头发,用与头发摩擦过的该梳子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两金属箔片由于带上了_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互相______(选填“吸引”或“排斥”)而张开;接触的瞬间,电流的方向______(选填“从梳子到金属球”或“从金属球到梳子”);(2)二极管是电子电路的重要元件,电路符号为“”,它具有单向导电性,当电流从它的“+”流入时,二极管的电阻为零,可视为______(选填“短路”或“断路”);当电流从它的“﹣”流入时,二极管的电阻为无限大,可视为二极管______。(选填“短路”或“断路”)。如图所示,灯L1和L2的连接方式是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当开关S闭合后,两灯的发光情况应是:______。8、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如图所示,小女孩用橡胶棒去摩擦动物的皮毛后,把它靠近细细的水流现象是______。9、用如图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_______(选填“A”或“B”)瓶。根据_________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10℃,②4℃,③20℃,④30℃。则在________温度下(填序号)气体扩散最快。10、往盛有一半水的试管中注满酒精,封闭管口,反复翻转几次,发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减小,说明_____;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变干和相互“串味”,请你从物理角度分析,食物“串味”属于_____现象。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把汽油装在滴定管内,适当调节阀门,记录到汽油滴了400滴时,管内汽油少了0.4cm3,把其中一个油滴滴在水面上形成最大的油膜面积为3m2,试估算汽油分子的直径.2、“年”是时间单位,但光年是长度单位,一般被用于衡量天体间的距离,其字面意思是指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线传播一年时间所经过的距离.光速约为每秒30万千米,求1光年为多少米?(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3、阅读下面一段关于“热转印技术”的说明,然后完成问题.“热转印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特种印刷技术,其主要特点是转印图像色彩鲜艳,层次丰富,其效果可与印刷相媲美,与印刷不同之处在于热转印是在高温下使热转印油墨受热渗入物体表面后形成色彩亮丽的图像.所以,热转印产品经久耐用,图像不会脱落、龟裂和褪色.可以将任何图案、照片烤制在杯子、盘子、瓷砖等物体上面,只需要几分钟时间.(1)仔细分析“高温下使热转印油墨受热渗入物体表面后形成色彩亮丽的图像”这句话,你认为固态的油墨经过怎样的物态变化过程才能进入物体的表面并形成亮丽的图案?(2)要制作一个带有自己喜爱的图片的茶杯,需要经过一些什么工序?想想看,也许你能成为这方面的工程师.4、1cm3的水中含有3.34×1022个水分子,那么一个水分子的质量是多少?若将1cm3的水分子平均分给世界上所有的人(全世界人口60亿),每人可得到多少个水分子?以上数据说明分子有何特点?5、1cm3纯水的质量是1g,1cm3水中有3.34×1022个水分子.试计算:(1)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多少千克?(2)若水分子的直径约为40nm,将1cm3水中的水分子紧密排列成一条直线,共有多长?-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详解】A.雪花可见,而分子的直径约为10-10m,肉眼是看不见的,故雪花不是分子,故A错误;B.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进行得越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故B正确;C.气体间的距离比较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气球内的气体对气球有压力作用,是由于球内气体分子频繁碰撞气球壁而产生的,故C错误;D.分子之间的间距也很小,是不可见的,而石头间的空隙可见,故不是分子间隙,故D错误。故选B。2、A【详解】将一束塑料细丝上端扎紧,用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塑料绳会问四周散升,是因为塑料细丝在与手摩擦的过程中带了电,塑料细丝带的是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A符合题意。故选A。3、C【详解】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轻质小球靠近橡胶棒,相互吸引,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小球可能带正电;又因为“带电体有能吸引轻小的物体的性质”,所以,小球还可能不带电,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4、D【详解】金属箔因为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由于金属箔与物体接触后带电,说明物体是带电体,物体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所以金属箔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故选D。5、C【详解】A.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是固体颗粒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扫地时,阳光下看到微小尘埃不停地运动,是物体在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炒菜加点盐后,菜就有了咸味,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C符合题意;D.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6、B【详解】A.食用油不容易导电,食用油是绝缘体,故A不符合题意;B.氯化钠注射液是盐溶液,能够导电,是导体,故B符合题意;C.玻璃杯不容易导电,玻璃杯是绝缘体,故C不符合题意;D.塑料尺不容易导电,塑料尺是绝缘体,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7、C【详解】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包括: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存在间隙;一切分子都在做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①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因此蒸发越快,故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②酒精与水混合后,由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间存在间隙,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彼此进入对方,总体积变小,故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③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有一定的体积和分子间存在斥力,故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④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菌在活动,细菌不是分子,故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⑤化纤衣服很容易粘上灰尘,这是静电现象,故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故选C。8、D【详解】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是负电荷,用它去靠近甲和乙,甲被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特点说明甲与橡胶棒带的是同种电荷,即甲带负电荷;乙被吸引,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和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可知:乙可能带正电荷、也可能不带电,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9、D【详解】A.飞沙满天是沙子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运动,不属于扩散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飞扬,这是物质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米粒在水中翻滚是米粒的运动,不是分子运动,不属于扩散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槐树开花时,空气中弥漫着槐花的香味,是香气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故D符合题意。故选D。10、D【详解】A.灰尘满天飞,是宏观物体产生的现象,属于机械运动。扩散现象是指当不同物质相接触时,物质分子可以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故灰尘满天飞不是扩散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下雪时雪花飘飘是肉眼可见的,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不是扩散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暴雨后,泥土颗粒进入水中导致河水浑浊,属于机械运动,不是扩散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水中放糖后变甜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是扩散现象,故D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1、电负【解析】【详解】[1]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摩擦过的气球会吸引细细的水流,说明摩擦使气球带上了电荷。[2]当气球靠近带负电的小球,小球被排斥,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知气球带负电。2、吸引同种绝缘体【解析】【详解】[1]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用一带电的物体靠近吸管带电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它们带同种电荷。[3]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吸管上的电荷没有通过铁支架转移,说明吸管不容易导电,它是绝缘体。3、负失去电子②金属箔片带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解析】【详解】[1]原子是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的,由图知,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2]丝绸和玻璃棒摩擦,玻璃棒束缚电子的本领弱,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3]用带电玻璃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小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上的电子转移给带电玻璃棒,玻璃棒得到一部分电子,所带的正电荷减少,金属箔片因失去电子带正电。故在接触的时有电子从验电器转移到玻璃棒,所以选填②。[4]用带正电玻璃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小球,验电器金属箔片上部分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金属箔片上因失去电子都带上了正电荷,相互排斥,所以金属箔片会张开。4、验电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解析】【详解】[1]如图所示的仪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叫验电器。[2]用带电体接触它的金属球,电荷通过验电器的金属球传给金属杆,然后再传给两片金属箔,两片金属箔带同种电荷而张开,它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5、转移失去【解析】【详解】[1]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也不是消灭了电荷,而实际上是电子在物体之间的转移,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2]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在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失去了电子,从而使玻璃棒带上正电荷。6、引力拉伸【解析】【详解】[1][2]当玻璃接触水面时,由于水分子和玻璃分子距离较近,用弹簧测力计将玻璃拉起需提供比玻璃重力大的力,说明玻璃和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分子引力,由于分子间引力的存在,固体很难被拉伸。7、吸引轻小物体同种排斥从金属球到梳子短路断路并联L1发光,L2不发光【解析】【详解】(1)[1]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后,梳子由于摩擦而带上了电荷,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故梳子能够吸起碎纸屑。[2][3]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金属箔片由于带上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4]塑料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于头发,则在摩擦过程中,头发上的部分电子转移到梳子上,梳子带负电。该梳子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梳子上多余的电子转移到金属球上,因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故电流方向是从金属球到梳子。(2)[5]电流从正极出发向上流经二极管的“+”极,二极管的电阻为零,所以处于短路状态。[6]电流从正极出发向下流经二极管的“﹣”极,此时二极管的电阻很大,所以处于断路状态。[7]由电路图可知,两盏灯泡的两端分别连在电源的两端,电路中有两条电流路径,所以它们是并联的。[8]当闭合开关S后,根据电流方向判断二极管的通断情况,下面支路没有接通,灯泡L2不亮,上面的支路接通,所以灯泡L1亮。8、带电的橡胶棒吸引细小的水流,水流变弯【解析】【详解】小女孩用橡胶棒去摩擦动物的皮毛后,橡胶棒会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所以当把橡胶棒靠近细细的水流时,橡胶棒会吸引水流,水流变弯。9、BB瓶内红棕色变淡④【解析】【详解】[1]二氧化氮气体的颜色是红棕色的,而且比空气的密度大,为了使实验更有说服力,防止气体因为受重力等原因发生向下流动,应将密度大的气体放在下面,密度小的气体放在上面,故将二氧化氮气体放在B瓶。[2]如果将两个瓶口对在一起,则二氧化氮气体分子会向空气中运动,空气中的气体分子也会向二氧化氮气体中运动,所以B瓶内的气体颜色会变淡,A瓶内的气体颜色会变红,说明发生了扩散。[3]分子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所以在30℃时,气体扩散最快,故选④。10、分子间有间隙扩散【解析】【详解】[1]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互相进入对方的空隙中,使得总体积减小。[2]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变干和相互“串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造成的,属于扩散现象。三、计算题1、3.3×10-10m.【解析】【分析】根据“汽油滴了400滴时,管内汽油少了0.4cm3”可计算得出一滴汽油的体积,又知道一滴汽油所形成的面积,可计算汽油分子的直径.【详解】把汽油分子大致看作球形,油膜的厚度就是油分子的直径.根据“汽油滴了400滴时,管内汽油少了0.4cm3”可得,一滴汽油的体积:,知道油膜的面积为S=3m2,则汽油分子的直径为:.2、【解析】【分析】光年是光在一年的时间里传播的距离,是一个长度单位.已知光速3×108m/s和时间1年,根据速度公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工等级考试题库及答案
- 配电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售后服务流程管理客户满意度提升版
- 技术会议活动内容及准备工作表含场地预约标准步骤
- 2025年机器人行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农业科技行业数字农业技术应用与农业发展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智能家居安全便捷体验承诺书8篇范文
- 会议组织与策划执行工具箱
-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卷分ab卷及答案解析
- b2从业资格证模似考试及答案解析
- 2025设备租赁合同补充协议范本设备租赁合同补充协议书
- 2025年内蒙古能源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浙江省杭州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11月一模试题 语文 含解析
- 2025-2026学年苏少版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2025广东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人民政府招聘后勤服务类人员3人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普陀区属国有企业招聘18人备考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学堂在线 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讲座 章节测试答案
- 2025年安徽省高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阅读填表专项训练10篇(含参考答案)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涵洞基底注浆施工作业指导书
- 心衰中医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