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定向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2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如图所示,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蜡烛远离平面镜时,它在镜中的像变小B.如果物体比平面镜大,依然能在镜中成完整的像C.用一块不透明的木板挡在平面镜和像之间,像会被遮挡D.当平面镜水平向左移动,蜡烛的像也会向左移动2、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光自然是主角。光是来自光源的,下面不是光源的()A.太阳 B.发光的电灯 C.点燃的蜡烛 D.空中的明月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变幻的“手影” B.清晨树林间的“光束”C.湖中“倒影” D.雨后的“彩虹”4、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漫反射 B.干燥的路面更容易发生镜面反射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 D.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干燥的路面更暗5、2020年6月21日,我国部分地区可观察到“日环食”。日环食现象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6、如图所示,关于下列物品的说法正确的是()A.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有杀菌作用工作的B.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C.公路转弯处利用凸面镜扩大视野D.使用显微镜时,若光线较暗,可利用载物台下的凸面镜会聚光,提高视野亮度7、对光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B.人远离平面镜时,平面镜中的像越来越小C.手机的人脸识别功能用到了光的反射D.今年疫情期间使用的红外测温仪是利用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进行温度测量8、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镜面朝上的小平面镜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当从侧面观察时,则()A.镜子看上去很亮,因为镜子发生漫反射 B.白纸看上去很暗,因为白纸发生漫反射C.白纸看上去很亮,因为白纸发生镜面反射 D.镜子看上去很暗,因为镜子发生镜面反射9、关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所成的像可用光屏承接B.实验中所成像的大小会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C.该实验需要选择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D.多次进行实验,主要是为了减小测量误差10、关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比物体大 B.像比物体小 C.像是实像 D.像是虚像第Ⅱ卷(非选择题8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所示,在x轴的原点处放一点光源S,距点光源a处放一不透光的边长为a的正方体物块,若在x轴的上方距x轴为2a处放一平行于x轴且面向物块的长平面镜,则在正方体右侧x轴上,被点光源S发出经长平面镜反射而照亮的点中,到点光源S最远的距离为___________,同时正方体右侧x轴上被照亮的长度为___________。2、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______m/s。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则海底某处的深度是______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450m/s)。3、小芳站在穿衣镜前1m处,若她靠近平面镜0.5m,则镜中像的大小会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镜中的像与她相距______。4、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______传播的,坐在电影院内不同位置的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是由于光发生了______。5、如下图所示是鼋头渚景区外刚刚建成的樱花彩绘步道,图中柳树的影子是光的_______形成的,我们从不同方向看到步道上彩绘樱花是由于光发生了_______;看到路边绿色的树叶是因为绿色的树叶只_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绿光。6、按要求完成填空。(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__产生的。(2)如图乙所示,向暖瓶中灌水时,我们听到声音的___________发生改变;把正在发声的发声器放入空暖瓶中,将瓶塞盖紧后就几乎听不到声音了,若不小心将暖瓶的外层镀银玻璃损坏,听到的声音又变大了,由此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3)让一细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照射到竖直放置的白色光屏上(如图丙所示),光屏上出现了彩色光带,这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7、“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肆虐,中国现在是全球最安全的国家,这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科学的防治。(1)为有效预防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落实入校前体温检测制度,新津区各中小学校配备测温枪,它是利用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进行测量的;(2)中国科兴疫苗需保存在低于8℃的环境中。夏季运输过程中为监测疫苗温度是否超标,应在冷藏箱内放置图中所示的温度计______。(选填“甲”或“乙”),它的测温原理是______。在疫苗接收点为了准确读数,验收人员______(选“能”或“不能”)把温度计从冷藏箱中取出读数,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表明疫苗______(选填“安全”或“不安全”)。8、如图所示,一束光AO斜射到平面镜M1,经M1、M2反射后,沿原路径OA反射回去,已知两平面镜的夹角为60°,则入射角为______。9、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小演员们双手举看“和平鸽”,随着脚步的移动,脚下盛开出一朵朵晶莹洁白的雪花如影随形,这一创意来自冰面倒影,从光学角度看,关于“如影随形”和“冰面倒影”中的“影”,前者是光的______形成的,后者是光的______形成的,小演员和他们的“影”是相对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10、小冬站在穿衣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___________m;若她靠近平面镜,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___。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甲、乙两位同学在学习了声和光的知识后,就测量海底深度应该用声还是光产生了争论,甲同学认为应该用光,乙同学认为应该用声,你支持谁的想法,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已知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3/4,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是1500m/s,若海底深度为4500m).2、如图所示,护林员为了看清一处山洞内的情况,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水平射向山洞中P点。(1)请你通过作图确定平面镜的位置,并通过计算标出反射角的度数(写出计算的过程);(2)试求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3、某初中物理课外兴趣小组运用所学物理知识探究益智游戏“打砖块”中的物理原理,游戏中游戏者需操作底边上的一根水平“棒”,让一颗不断弹来弹去的“球”在撞击作为过关目标消去的“砖块”的途中不会掉落到底边上,把砖块全部消去就可以破关.球碰到砖块、棒与边界都会反弹,球碰撞后速度大小不变,反弹前后速度方向的规律与光的反射规律相似,设在游戏中棒的长度为1cm,每次发球时,球放在棒的右端,ABCD为一个矩形,AB边是砖块,BC、AD是边界,其中CD边长13cm,BC边长15cm,如图所示,已知每次发射时球的速度均为5cm/s.(1)若小球垂直于CD边向上发射,求小球经多长时间回到底边?(2)若小球以斜向右上的方向发射,在E点第一次与边界相碰,如图.已知E点到C点的距离为9cm,球每次与边界发生碰撞后,轨迹与边界所构成的直角三角形都满足竖直边比水平边比轨迹边等于
3:4:5
的特点,在球发射的同时,棒立即水平向右做单方向的匀速运动,为保证球不从CD边掉下,则棒的速度范围为多少?4、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老师把一块平面镜CD竖立在讲台上,坐在B点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了坐在A点的乙同学.这一现象中,请你①根据题意正确标明光传播的方向(在图中画箭头),②图中反射角是__________.5、打雷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小明测出自观察到闪电起至听到雷声的时间为18s,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求:(1)发生闪电处距小明的直线距离约多远?(不计光传播所需时间)(2)光从闪电处到小明处需要多少时间?四、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小江用如图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实验时光屏必须垂直平面镜,让光紧贴着纸板入射,让光在纸板上发生______(填“镜面”或“漫”)反射,从而可以显示光路,该反射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规律;(2)为了证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应该转动F纸板,此时在F纸板上______看到反射光线,这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_____(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3)将入射光线EO向法线靠近时,看到反射光线OF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2、为了探究“光反射时,反射光沿什么方向射出”,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激光笔,平面镜M,纸板ENF,直尺,量角器、铅笔。(1)为确定和描述反射光线在空间中的位置,老师指导学生首先确定一条过入射点并且垂直于平面镜的辅助线——法线,法线与入射光线所在的平面与平面镜所在平面________;(选填“重合”、“垂直”或“平行”)(2)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角度射向O点,经平面镜反射后,沿OB方向射出。如图甲所示,同学发现反射光与入射光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并且到法线的夹角(命名为“入射角”和“反射角”)大小相近,由此猜想:“光反射时,反射角可能等于入射角”。为验证猜想,同学用量角器量出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并改变入射角多次实验得到数据如下:次数入射角i/℃反射角r/℃120202454536060①分析表格中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②实验设计3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3)接着将右侧的纸板NOF沿ON向后折,如图乙所示,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将纸板折回NOE所在平面时,在纸板NOF上又重新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__________;(4)如图甲所示装置,同学用激光笔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观察反射光,这是为了探究:光的反射现象中,__________;(5)实验结束后,同学整理器材时发现选用纸板的表面粗糙,选择粗糙纸板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3、如图所示,是陈涛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他进行了下面的操作:(1)如图甲,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改变光束的入射角度,多做几次,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i和∠r,得到的结论是反射角______入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多次改变入射角大小并测量对应的反射角,比较两者大小关系,这样的探究方式是为了______(填“A”或“B”)。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B.多次测量,寻找普遍规律(3)如图乙,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把半面纸板NOF向前或向后折,这时在NOF上______(填“看得到”或“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______同一平面内(填“在”或“不在”);(4)使入射光线逐渐靠近法线ON,可观察到反射光线______(填“靠近”或“远离”)法线;(5)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的。4、小丽同学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应选择两支___________的蜡烛进行实验,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她应该在___________(选填“蜡烛”或“像”)的一侧进行观察,实验中,她发现蜡烛的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像。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取两只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为了能比较像与物的______;(2)点燃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______为止,此时蜡烛B好像也被点燃了;标出蜡烛B的位置,测出蜡烛B与玻璃板之间的距离,此距离就是像距,这里用到的实验方法叫做______;(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4)细心的小雪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_;(5)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判断,身高1.7m的人,站在镜前3m处,像到人的距离是______,当他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解析】A.平面镜成像大小与物体等大,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故A错误;B.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无论平面镜有多大,有光反射,都可以成完整的像,故B正确;C.平面镜成像是因为平面镜对光的反射,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是不会被木板遮挡的;故C错误;D.当平面镜水平向左移动,它所在的平面并没有改变,像与物的对称关系不变,由于蜡烛没有移动,蜡烛的像也不会移动,故D错误。故选B。2、D【解析】ABC.太阳、发光的点灯、点燃的蜡烛都能够发光,是光源,故ABC不符合题意;D.空中的明月能反射太阳光,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D符合题意;3、C【解析】A.变幻的“手影”,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A不符合题意;B.清晨树林间的“光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湖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D.雨后的“彩虹”,是由于太阳光通过小水珠组成的三棱镜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4、C【解析】A.由图可知,光射到潮湿的沥青路上容易发生镜面反射,不是漫反射,故A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光射到干燥的沥青路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容易发生漫反射,不是镜面反射,故B不符合题意;CD.由于光射到潮湿的沥青路上容易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是平行射出的,很少的反射光线进入驾驶员眼睛,所以,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选C。5、A【解析】当月亮正好在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月亮挡在地球和太阳的中间,太阳光被月亮遮住,所以地球上的人看太阳就感觉太阳少了一块,形成日食。故选A。6、C【解析】A.紫外线照射荧光物质,能使荧光物质发光,验钞机就是利用紫外线的这个性质工作的,故A错误;B.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故B错误;C、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这样可以扩大视野,以免发生交通事故,故C正确;D.使用显微镜时,若光线较暗,可利用载物台下的凹面镜会聚光,提高视野亮度,故D错误。故选C。7、B【解析】A.小孔成像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可以是放大的、缩小的、也可以是等大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人远离平面镜时,人的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不变,故B错误,符合题意;C.手机的人脸识别,是人脸反射的光进入手机摄像头,手机进行识别,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红外测温仪能检测到的人体辐射的红外线,然后转换成电信号,显示温度,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8、D【解析】手电筒的光是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因为平面镜发生的是镜面反射,所以所有的反射光都垂直镜面竖直向上。因为人是从侧面看的,所以镜面反射的光几乎没有进入眼睛,故看到镜子是暗的;而入射到白纸上的光会发生漫反射,会向四面八方反射,即使人站在侧面看,也会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眼,所以人看到白纸是亮的。综上分析可知,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9、C【解析】A.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故A错误;B.平面镜成像与成像物体大小相等,像的大小不会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故B错误;C.选择相同的两个蜡烛,这是为了便于比较物像的大小关系,故C正确;D.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要进行多次实验。故D错误。故选C。10、D【解析】平面镜成的像为正立等大的虚像,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1、
4a
【详解】[1][2]点光源S发出的经过正方体左侧最上端E的光线SO′,经平面镜反射后,在x轴上的点B离光源S的距离最远,过S作镜面的垂线,据像与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与镜面的距离,作出S在平面镜中的像点S′,垂线与镜面的交点为C,连接S′O′,则O′B为SO′的反射光线,另一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OA经过正方体右侧上端F与x轴的交点是点光源S在正方体右侧离点光源S最近的光点,如下图:结合题意及图示知SC=2a,S′C=2a则SS′=4a将FE延长,与SS′交于D点,则DE=DS=a那么DF=2a,CD=SC-DS=2a-a=a所以S′D=S′C+CD=2a+a=3a在三角形S′DF中,有即解得CO=a在三角形S′SA中,有即解得SA=在三角形SCO′中,有即解得CO′=2a在三角形S′SB中,有即解得SB=4a正方体右侧x轴上被照亮的长度AB=SB-SA=4a-=2、
3×108
2900【详解】[1]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108m/s。[2]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t是传播时间4s的一半,故t=2s该处海水的深度s=vt=1450m/s×2s=2900m3、
不变
1m【详解】[1]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她靠近平面镜0.5m,镜中像的大小不变。[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小芳站在穿衣镜前1m处,若她靠近平面镜0.5m,此时人和平面镜之间的距离是0.5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等于0.5m,镜中的像与她相距0.5m+0.5m=1m4、
直线
漫反射【详解】[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坐在电影院内不同位置的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5、
直线传播
漫反射
反射【详解】[1]柳树的影子是沿直线传播的光被柳树挡住形成的,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2]光照在粗糙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这时,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故不同方向的人都可以看到,所以我们从不同方向看到步道上彩绘樱花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3]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和它颜色相同的光,透明物体只透过和它颜色相同的光,故看到路边绿色的树叶是因为它反射了绿光。6、
振动
音调
真空不能传声
色散【详解】(1)[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由此可知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这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2]向暖瓶中灌水时,瓶中水面上方的空气柱越来越短,空气柱振动的频率不断变快,所以我们听到声音的音调会不断变高。[3]把正在发声的发声器放入空暖瓶中,将瓶塞盖紧后就几乎听不到声音了,此时暖瓶的双层玻璃中间是真空,若不小心将暖瓶的外层镀银玻璃损坏,则没有了真空环境,听到的声音又变大了,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4]让一细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照射到竖直放置的白色光屏上,光屏上出现了彩色光带,这是光的色散现象。7、
红外线
乙
液体的热胀冷缩
不能
安全【详解】(1)[1]人体向外辐射红外线,体温越高辐射红外线的强度越大,测温枪通过接收红外线来感知温度,所以测温枪是利用红外线进行测量的。(2)[2]由题可知,疫苗需保存在低于8℃的环境中,即保存环境温度最高为8℃。甲温度计是普通温度计,乙温度计的构造类似于体温计;根据体温计的构造特点,温度升高后水银柱升高,不会再降下去,可以测定最高温度,故应在冷藏箱内放置温度计乙。[3]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4]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但外界温度高,在外界体温计示数会升高,故验收人员不能把温度计从冷藏箱中取出读数。[5]由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5℃,根据疫苗存放要求需保存在低于8℃的环境,,所以疫苗是安全的。8、60°【详解】由题意可知,入射光线OA经M1和M2反射后,沿原路径OA反射回去,因法线CD垂直于M1,反射光线垂直于M2(此时M2的反射光线与M2的法线重合),如下图所示故可知∠POQ=90°-∠M1QM2=90°-60°=30°解得∠COP=∠COQ-∠POQ=90°-30°=60°因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故可知∠AOC=∠COP=60°即入射角为60°。9、
直线传播
反射
静止【详解】[1]如影随形属于影子,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遇到不透明物体形成的被遮挡的区域。[2]冰面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原理。[3]小演员和他们的影子之间的相对位置不随时间发生变化,所以他们是相对静止的。10、
2
不变【详解】[1]根据题意知道,小冬站在穿衣镜前1m处,由于平面镜成像时,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像到镜面的距离为1m,则像与他之间的距离为1m+1m=2m[2]由于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若他靠近平面镜时,他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不变。三、计算题1、支持乙同学【详解】声音在水中探测来回所用的时间为:光在水中探测来回所用的时间为:对比两种情况,使用光探测时时间为时间间隔太短,不易分辨误差较大,因此乙同学的方法更好,应选用声音探测海底深度。答:乙同学的方法更好。2、(1)120°;(2)30°【详解】(1)连接PO,即为反射光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就是法线的位置,然后垂直于法线作出平面镜;由图知道,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90°+30°=120°则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60°,如下图所示:(2)由图知道,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90°-60°=30°答:(1)反射角的度数是120°;(2)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是30°。3、(1)6s;(2)1cm/s至1.1cm/s(1)已知AD的长度和速度,利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可求时间;(2)根据小球的运动轨迹画图,求出小球运动的时间;通过轨迹与边界所构成的直角三角形都满足竖直边比水平边比轨迹边等于
3:4:5
的
特点,结合光的反射规律特点解题.【详解】(1)小球垂直向上,则小球往返的路程为,小球回到底边所用时间:;(2)根据题意作图:如图所示,,由题可知,,可得;,可得:,;由题可知,球碰到砖块、棒与边界都会反弹,反弹前后速度方向的规律与光的反射规律相似,所以,所以,可得:;;在四边形FGIE中,FG平行于EI;EF平行于GI,即四边形FGIE为平行四边行;所以,,可得:;由于,可得:,;综上所得,小球运动的路程为:;小球运动的时间,由图可知:棒的长度为1厘米,要能接到小球,小球的至少有一端要移到K点就可以,由此可知,棒移动的最小距离,此时速度;棒移动的最大距离,此时速度.即速度范围为1cm/s至1.1cm/s.4、①如上图所示;②∠2.【详解】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是B点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了坐在A点的乙同学,所以光是由乙同学所在的A点发出的光射向平面镜,被反射后,反射光线射向B点,故箭头如上图所示;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如图中的∠2.【考点定位】光的反射定律5、(1);(2)【详解】解:(1)发生闪电处距小明的直线距离s6120m(2)光从闪电处到小明处需要的时间答:(1)发生闪电处距小明的直线距离6120m;(2)光从闪电处到小明处需要的时间。四、实验探究1、
漫
遵循
不能
在
靠近【详解】(1)[1]让光紧贴着纸板入射,在纸板表面发生漫反射,我们可以在任何角度都能看到光路。[2]不管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3][4]转动F纸板后,我们看不到反射光线,这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仍然在同一平面内,由于纸板F和反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所以我们看不到反射光线。(3)[5]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此入射光线EO向法线靠近,则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2、
垂直
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光路是否可逆
光经过粗糙纸板上发生漫反射,可以显示光路【详解】(1)[1]法线是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直线,当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所在的平面与镜面垂直时,此时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法线也和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所在的平面在同一平面内,所以,法线与入射光线所在的平面与平面镜所在平面垂直。(2)①[2]由图表中实验数据知道,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应等于入射角。②[3]为了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实验设计了3次。(3)[4]根据题意知道,把纸板NOF沿ON向后折,我们在纸板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将纸板折回NOE所在平面时,在纸板NOF上又重新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4)[5]让光线逆着BO的方向射向镜面O点,会发现反射想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具有可逆性。(5)[6]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纸板材质应是较粗糙,这样光线射在上面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能看得清楚。3、
等于
B
看不到
在
靠近
可逆【详解】(1)[1]如图甲,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题完整版
- 教育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大全
- 施工质量安全相关试题及答案分享
- 月嫂时间管理试题及答案
- 构建稳定有效的国家金融监管体系
- 常见病各种应急预案(3篇)
- 普通财务个人述职报告
- 街道办事处半年工作总结
- 强化涉农资金管理
- 2025年南平浦城公安招聘警务辅助人员9人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灌溉系统】-小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棉花各生长阶段田间长相图片
- 年金(复利)终(现)值系数表
- GB/T 32473-2016凝结水精处理用离子交换树脂
- GB/T 19494.3-2004煤炭机械化采样第3部分:精密度测定和偏倚试验
- 遗传学试题库及答案-(12套-)
- 硫酸包装说明和使用说明书
- 山东师范大学成人教育《新闻写作》期末考试题库
- DBJ53T-69-2014云南省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专业(管理)人员配备标准
- 清淤工程施工记录表
- 名字由来作文-完整版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