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训练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章节训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强化训练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章节训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强化训练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章节训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强化训练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章节训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强化训练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章节训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章节训练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2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如图,水平地面上放置着一块平面镜,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A.右侧底部适当垫高 B.左侧底部适当垫高C.水平向右适当移动 D.水平向左适当移动2、以下是小美同学出去游玩时拍下的四幅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塔的倒影是湖面形成的实像B.叶子看上去有红色、绿色、黄色是因为光的色散C.雾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D.墙上影子的形成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3、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若入射光绕O点顺时针转动,则反射光也绕O点顺时针转动B.图甲中若入射光沿NO方向入射,则反射角为90°C.图乙中反射光不存在D.甲、丙两图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4、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选项正确的是()A.平面镜成像,透过玻璃版看到的像是蜡烛的虚像B.小孔成像透过小孔只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发生漫反射时,有些光线不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光的色散属于光的反射现象5、下列与光现象有关的说法中在确的是()A.空调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来控制空调的B.雨过天晴,美丽的彩虹悬挂在天空,彩虹是太阳光在传播时遇到水滴发生的色散现象C.红色的月季花在阳光下十分鲜艳是因为它吸收了红色光D.红外线测温仪是通过测温枪发出红外线来测体温6、如图所示,若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过调节,像的大小可以等于物的大小B.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C.保持蜡烛和墙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大D.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虚像7、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小王同学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白色纸板A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纸板A可以绕NO转动,让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向O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白纸板是为了显示光的传播路径B.图甲和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C.当入射光垂直于平面镜入射时,入射角为90°D.图乙中,将纸板沿NO折叠后,反射光依然存在8、学校教学楼一楼大厅墙壁上竖直放置了一块高1.5m的平面镜,小宇同学身高1.6m,当他以1m/s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镜方向走近平面镜,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宇在走近平面镜时,镜中的像逐渐变大B.小宇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C.镜中的像身高1.6m,相对于平面镜以1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D.镜中的像身高1.5m,相对于小宇同学以2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9、如图是小天同学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中使用硬纸板是为了显示光的传播路径B.图甲中∠EOM是入射角C.图乙的现象说明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D.图丙和图甲中的现象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10、如图所示,这是牛顿曾经做过的光的色散实验。实验中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可以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电子温度计放在①处,会看到温度上升B.②处是红色光,偏折程度最大C.任何色光通过三棱镜后都会分解为其他色光D.将面值100元的钞票放在③处,会看到“100”字样发光第Ⅱ卷(非选择题8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为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体温检测己成常态,在人员密集的医院、车站、机场等地方都安装有“门式人体测温仪”,如图所示,人通过门时就可检测出人的体温状况,这是利用______来工作的,它属于一种______(选填“可见光”、“不可见光”)。2、一条光线垂直于平面镜入射时,入射角为________°;若保持镜面不动,入射光线方向改变25°,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3、梓山湖湖水深度大约10m,一架无人机悬停在距湖面16m的高空中,它在湖中的像到湖面的距离为_____m;若无人机竖直下降,它在水中的像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小红站在距平面镜1.6m处,她在镜中的像与她本人的距离是______m;当她向镜面方向水平移动1m后,她在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5、如图所示,雨后晴朗的夜晚,月光在水面上发生_____反射(填反射种类),月光在地面上发生_____反射(填反射种类),迎着月光走,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明显多于经地面反射而进入人眼的光,所以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的是水。同理,背着月光走,_____较亮(选填“地面”或“水面”),月光在地面上发生的反射_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6、一只燕子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燕子距水面6m时,它的“倒影”距水面______m,它在湖面的“倒影”是______(填“实”或“虚”)像,这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7、2022年4月28日,君君中午一进家门就激动地喊道:“妈妈快看,太阳好漂亮!”妈妈到阳台往天空一看,原来达州上空出现了漂亮的日晕。日晕,又叫圆虹,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它形成的原因是:在高空中有卷层云时,高空中会飘浮着无数由水蒸气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成的冰晶,当光线射入卷层云中的冰晶后会发生反射和___________,太阳光被分解成红、黄、绿、紫等多种色光,这样太阳周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称为晕。8、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根据图甲所示的原理,在空易拉罐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塑料薄膜,制作成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乙)。(1)图甲所示的现象可以用_____来解释;(2)图乙中,将易拉罐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_____(倒立/正立)的_____(实/虚)像;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像的大小将会_____(变大/变小/不变)。9、当动车行驶在长隧道时,车窗旁的乘客伸出手掌,结果在车窗中看到了两只手掌,这是光的______现象,若手掌向窗户靠近,车窗中的像会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车厢内始终显示216km/h,通过隧道用了3分钟、这条隧道长约______。10、茗茗在距平面镜2m处照镜子。她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___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如果茗茗向平面镜靠近0.3m,则她的像到她的距离为___________m,像的大小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小明想估测出雷电发生处离他的位置有多远。当他看到闪电的同时开始计时,经3s听到雷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1)求雷电发生处离小明的距离。(2)请说明为什么打雷时先看到闪电才听到雷声。2、如图所示,一圆柱形平底容器底面积为5×10-2m2,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容器内放入一个底面积为2×10-2m2、高为0.15m的圆柱形物块且与容器底不完全密合,物块的平均密度为0.8×103kg/m3.(g取10N/kg)求:(1)物块对容器底的压强;(2)向容器内缓慢注入质量为多少千克的水时,物块对容器底的压强恰好为零?3、一面镜子挂在墙上,镜前的水平地面上站着一个1.80m的人,他的眼睛与头顶的高度差为10cm.此人通过镜子的下端恰能看到自己脚,求该镜子的下边缘离地面的高度.(画图说明)4、有一位在北京某剧场里观看演出的观众坐在离演奏者34m远处,另一位在上海的听众在自己家里收音机旁听实况转播,北京与上海相距1470km,问哪一个人先听到演奏声?(已知收音机听实况转播是通过无线电波传播的,无线电波与光的传播速度相同)5、某人站在木架上,眼睛P正下方的地面有一光源S,眼睛到地面的高度为3m.现在人面前2m处竖直立一块平面镜MN,如图所示.通过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求出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到达人眼所走过的路程是_______m.四、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1)用透明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是便于确定像的___________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2)如图所示,将玻璃板___________放置在水平白纸上,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能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与A的像完全重合,此现象说明___________。(3)想要判断蜡烛A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你的办法是___________。2、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此实验中:(1)选用____________(选填“平面镜”或“透明玻璃板”)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实验时应在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侧观察蜡烛A所成的像;(3)当蜡烛A远离反射面时,其像的大小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他应选取两支外形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蜡烛A、B进行实验;选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他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距玻璃板30cm处,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到蜡烛A的距离是___________cm。在玻璃板后蜡烛B侧放一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___________。4、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小明把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硬纸板a、b竖直立在平面镜上,具体操作如下:(1)如图甲所示,纸板上的虚线ON垂直于平面镜,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AO入射到O点,使∠AON=30°,经平面镜反射沿OB射出,∠BON=______度。改变光束AO入射的角度,使AO远离ON,则∠BON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如图乙所示,将图甲中右侧的纸板b沿着ON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在纸板b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3)如图丙所示,将纸板ab向后倾斜一定角度,让光束贴着纸板沿AO入射到O点,在纸板b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4)在甲图中,入射光线沿BO射到平面镜,发现反射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反射时______。5、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小明应选择______(选填“较厚”或“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该实验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2)实验中,要将玻璃板和水平桌面______放置;(3)小明将点燃的蜡烛A置于玻璃板前面,拿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若移走蜡烛B,在其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小明直接看光屏,观察到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像;(4)在图乙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_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解析】A.将平面镜右侧底部适当垫高,则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反射光线射到墙上的位置下移,可以射中墙上的目标,故A符合题意;B.将平面镜左侧底部适当垫高,则入射角减小,反射角也减小,反射光线射到墙上的位置上移,不能射中墙上的目标,故B不符合题意;CD.将平面镜水平向右或向左适当移动,入射角不变,反射角也不变,反射光线射到墙上的位置不变,不能射中墙上的目标,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D【解析】A.塔在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A错误;B.叶子看上去有红色、绿色、黄色是因为叶子反射红光、绿光、黄光,不是因为光的色散,故B错误;C.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出热量变成液态的小水珠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C错误;D.影子的形成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D。3、D【解析】A.图甲中若入射光绕O点顺时针转动,则入射角减小,反射角也减小,则反射光线会靠近法线,即反射光线会逆时针转动,故A错误;B.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图甲中若入射光沿NO方向入射,此时反射光线沿ON方向射出,则反射角为0°,故B错误;C.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将纸板向后折,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但反射光仍然存在,故C错误;D.如果让光线逆着OB的方向射向镜面,这时的入射角为原来的反射角,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时的反射角为原来的入射角,所以会发现光线原路OA返回,也就是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故D正确。故选D。4、A【解析】A.平面镜成像,成的是虚像,故透过玻璃版看到的像是蜡烛的虚像,故A正确;B.小孔成像透过小孔能成倒立缩小、放大或者等大的实像,故B错误;C.发生漫反射时,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C错误;D.光的色散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错误。故选A。5、B【解析】A.红外线有良好的方向性,空调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控制空调的,故A错误;B.彩虹是太阳光在传播时遇到水滴发生折射和反射共同形成的,是光的色散现象,故B正确;C.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红色的月季花在阳光下十分鲜艳是因为它反射了红色光,故C错误;D.物体温度越高,向外辐射红外线越强,红外线测温仪是通过接收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来测体温的,故D错误。故选B。6、A【解析】A.当像距等于物距时,成像大小等于物体大小,故A正确;B.小孔成像实验中,像的形状与小孔无关,小孔可以是任意形状,故B错误;C.保持蜡烛与墙位置不变,将木板靠近墙的方向移动,物距变大,像距变小,会导致成像变小,故C错误;D.蜡烛的光通过小孔所成的像是光实际会聚成的,可以被光屏(墙)所承接,因此是实像,故D错误。故选A。7、C【解析】A.白纸板可以反射所有色光,利用白纸板是为了显示光的传播路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图甲和丙,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未改变,只改变了入射光线的方向。由实验结果可知,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当入射光垂直于平面镜入射时,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0,入射角为0,故C错误,符合题意;D.图乙中,将纸板沿NO折叠后,反射光依然存在,只是后折的纸板与反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纸板上无法看到反射光线。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8、C【解析】AB.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像距等于物距;物与像等大;像是虚像,可以判断小宇在走近平面镜时,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所成的像是虚像。故AB错误;CD.因为小宇同学身高1.6m,所以镜中的像身高1.6m。当他以1m/s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镜方向走近平面镜,因为像距等于物距,故而镜中的像相对于平面镜以1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故C正确,D错误。故选C。9、B【解析】A.如果看不见光的传播路径,就无法对光线研究,安装一个硬纸板后,我们就可以在硬纸板上看到光的传播路径,A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B.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图甲中∠EON是入射角,B错误,故B符合题意;C.将纸板沿ON向后翻转,则看不到反射光线,故图乙的现象说明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C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D.让光线沿原来反射光线入射,则反射光线沿原来的入射光线射出,图丙和图甲中的现象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D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A【解析】A.图中①处有红外线,红外线热效应强,因此将将电子温度计放在①处,会看到温度上升,故A正确;B.图中②处是红色光,偏折程度最小,故B错误;C.只有复色光通过三棱镜后悔分解为其他色光,如果是单色光则不能再分解,故C错误;D.图中③处为紫光,④处为紫外线,将面值100元的钞票放在④处,会看到“100”字样发光,但放在③处则不可以,故D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1、

红外线

不可见光【详解】[1][2]红外线有热效应,任何物体都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越强,门式人体测温仪检测人的体温,是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红外线是不可见光。2、

0

50【详解】[1]一条光线垂直于平面镜入射时,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入射角为0。[2]入射光线方向改变25°,入射角为25°,反射角也为25°,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50°。3、

16

不变【详解】[1]湖面为镜面,无人机在湖中的像为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一架无人机悬停在距湖面16m的高空中,它在湖中的像到湖面的距离为16m。[2]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物体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不变。若无人机竖直下降,但大小不变,所以它在水中的像大小将不变。4、

3.2

不变【详解】[1]由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像与物成镜面对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实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1.6m,则镜中的像与她本人的距离是[2]由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像与实物等大,当她向镜面方向水平移动1m时,实物大小没有变化,所以她在镜中像的大小将不变。5、

镜面

漫反射

地面

遵循【详解】[1]镜面反射的面比较光滑,反射光线向特定的方向传播。水面比较光滑,光在水面发生的是镜面反射。[2]漫反射的面比较粗糙,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地面比较粗糙,月光照到地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3]背着月光走,由于射向水面的月光不能反射到眼睛,而射到地面的月光发生的是漫反射,进入人眼的比较多,因此较亮的是地面,较暗的是水面。[4]不管是漫反射还是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6、

6

反射【详解】[1]小鸟距水面6m,根据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知道,它的“倒影”距水面的距离也是6m。[2][3]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所以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虚像。7、

凝华

折射【详解】[1]水蒸气变成小冰晶,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华过程。[2]太阳光被分解成红、黄、绿、紫等多种色光的现象是光的色散现象,光的色散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8、

光的直线传播

倒立

变大【详解】(1)[1]图甲所示的现象是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2)[2][3][4]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所以图乙中,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倒立的实像;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物距将变小,像距变大,像会变大。9、

反射

不变

【详解】[1]当动车行驶在长隧道时,车窗旁的乘客伸出手掌,结果在车窗中看到了两只手掌,这是光的反射现象,车窗玻璃相当于平面镜,其中一只手是平面镜成的像。[2]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像和物大小相等,若手掌向窗户靠近,车窗中的像会不变。[3]这条隧道长约10、

虚像

3.4

不变【详解】[1]因为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他们在镜子中看到的是自己的虚像。[2]因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若她走近平面镜0.3m,她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m﹣0.3m=1.7m,所以她到像的距离为:1.7m×2=3.4m。[3]因为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与物距大小无关,所以当茗茗向平面镜靠近0.3m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大小不会改变。三、计算题1、(1)1020m;(2)见解析【详解】(1)光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3×108m/s,发生雷电时闪电的传播时间极短,可以忽略不计;由知道,雷电发生的位置距小明的距离s=vt=340m/s×3s=1020m(2)打雷时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米/秒,由于光速比声速快,所以,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答:(1)雷电发生处离小明的距离1020m;(2)由于光速比声速快,所以,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2、(1)1200Pa(2)3.6kg【详解】(1)物块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F/S=G物/S物=m物g/S物=ρ物S物h物g/S物=ρ物h物g=0.8×103kg/m3×0.15m×10N/kg=1.2×103Pa;(2)当物块与容器底接触且物块对容器底的压强恰好为零时F浮=G物=m物g=ρ物S物h物g=0.8×103kg/m3×2×10-2m2×0.15m×10N/kg=24N;物体排开水的体积V排=F浮/ρ水g=24N/1.0×103kg/m3×10N/kg=2.4×10-3m3;物块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水=V排/S物=2.4×10−3m3/2×10−2m2=0.12m;注入水的体积为V水=(S容-S物)h水=(5-2)×10-2m2×0.12m=3.6×10-3m3;注入水的质量为m水=ρ水V水=1.0×103kg/m3×3.6×10-3m3=3.6kg3、0.85m画出试题所创设的情景,结合几何关系可以确定答案.【详解】设AB表示人高,C为人眼位置.要求B发出的光线经镜下端N反射后达到C,如下图所示.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镜子的下边缘离地面的高度为:h=BD=EN====0.85m4、剧场里观看演出的观众先听到演奏声。【详解】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根据公式可得他们各自听到演奏声的时间,则北京某剧场里观看演出的观众听到演奏声的时间,则在上海的听众在自己家里收音机旁听到演奏声的时间,t1>t2,所以上海的听众在自己家里收音机旁先听到演奏声;答:上海的听众在自己家里收音机旁先听到演奏声。5、图见解析所示【详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找出像点S’,连接PS’交平面镜与O点,O为入射点,作图如下:由题意知PS=3m,SS’=4m,根据三角形知识可得PS’=5m,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得SO=S’O,故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到达人眼所走过的路程是5m.四、实验探究1、

位置

垂直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观察像能否成在光屏上【详解】(1)[1]利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还可以透过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后面的B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2)[2]实验时应将白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将玻璃板垂直放在白纸上,这样做便于找到像的位置。[3]实验时要另外拿一支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在镜前看上去蜡烛B与镜前的蜡烛在镜中成的像完全重合时,说明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4]想要判断蜡烛A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在蜡烛B的位置放一个光屏,眼睛在B侧观察光屏,光屏上没有蜡烛的像,则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光屏上有蜡烛的像,则平面镜所成的像为实像。2、

透明玻璃板

不变【详解】(1)[1]实验时应选用透明玻璃板,透过玻璃板能看到前面蜡烛A的像,也能看到模拟蜡烛A的像的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2]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A蜡烛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因为反射光线在蜡烛A这一侧,故眼睛在A蜡烛所在这一侧。(3)[3]平面镜成像与成像物体大小相等,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蜡烛A的大小不变,则像的大小不变。3、

相同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