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攻克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把一个凸透镜固定于薄壁玻璃筒中间,在凸透镜的焦点F处放一个点光源S,然后注入水,使水面处于光源S和凸透镜之间,如图1所示,为使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一束平行光,则光源的位置A.应适当升高
B.应适当降低C.应不动
D.无论怎样变动,均无法实现2、将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使物距依次为6cm、18cm和24cm,分别得到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和缩小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满足关系式A.f<6cm
B.6cm<f<18cmC.9cm<f<12cm
D.18cm<f<24cm3、如下图所示,是在一些交通要道路口、银行等公共场所安装的两种电子监控器。它们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光学系统,另一部分为光电转换系统。光学系统收集被监控区域内的景物信息.光电转换系统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送到监控中心,实现间接监控的目的其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相当于A.平面镜成虚像
B.凸透镜成实像
C.显微镜
D.凸透镜成虚像
4、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之间的距离为下图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0㎝、小于15㎝B.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C.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缩小像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在凸透镜前放一个凹透镜。5、在下列的光学器件中,对光有发散作用的是: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放大镜.6、眼睛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这种成像与下列成像原理相似的是
A.平面镜
B.照相机
C.幻灯机
D.放大镜7、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它的独特魅力给课堂教学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多媒体教室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制成的,投影仪的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C.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8、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用放大镜观看地图;B.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C.夜晚,在路灯下出现人的影子;D.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中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投影仪B.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会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像C.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放到刻度线45cm处,适当移动光屏也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D.若将蜡烛稍稍靠近凸透镜,则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淅的像10、春节时你想给家人拍照留念,则家人到照相机的镜头的距离u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A.>f
B.>2f
C.=2f
D.>f且<2f第Ⅱ卷(非选择题7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图中是利用f=l0cm的凸透镜在研究成像规律时物距与像距变化关系的图像。实验中若以速度v匀速将蜡烛从两倍焦距处逐渐远离凸透镜,则像移动的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v。2、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透镜,来自物体的光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
的像(选填“正立”或“倒立”)。如果长期用眼疲劳,会导致近视。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切削,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
些(选填“强”或“弱”),从而使像落在视网膜上。3、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
cm;当把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12cm处时,如图乙所示,则从该凸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
、放大的虚像(填:“正立”或“倒立”)。4、如图所示,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的实像(选项“正立”或“倒立”)。5、有以下五种光学镜子:A.平面镜、B.凸面镜、C.凹面镜、D.凸透镜、E凹透镜,其中对光线发生反射的有
,对光线发生折射的有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有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有
。
6、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形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的方法是佩戴一幅由__
___透镜(填“凸”或“凹”)做的眼镜.当白光照射在绿叶上时,叶片呈现_______色.7、兴趣小组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凸起程度可改变的水透镜。通过注射器向橡皮膜注水或抽水,可以改变水透镜的凸起程度。如图所示,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则该像是倒立、_____的_____像;向左移动蜡烛,保持光屏和水透镜位置不动,为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应通过注射器_____。(选填“注水”或“抽水”)8、图中是透过装满水的玻璃瓶看纸上字”太仓”的情景,看到的”仓”字是正立、放大的
像(填“实”或“虚”),这个玻璃瓶相当于
镜.9、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得到迅速提高,照相机、摄像机已经进入了普通家庭,它们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拍摄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选填“虚”、“实”)像。若此透镜的焦距为10cm,用此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他将器材放上光具座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像,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解决完所有不利因素后,当物体离透镜15cm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
(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像。10、如图,夜晚,把桌子放在电灯下面,在桌面放一张白纸,然后再把凹透镜放在白纸上。当逐渐向上移动凹透镜时,可以观察到:通过凹透镜的光束在白纸上所形成的光斑的面积会随着凹透镜移动而逐渐变
,光斑的亮度则逐渐变
(全部选填“大”、“小”)。三、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1、实验一:拿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14,用直尺测量出光斑到凸透镜之间的距离。
实验二:拿一个凹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仿照上图做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完成以下题目:(1)实验一中最小最亮的光斑是
;用直尺量得的距离叫
;这个实验说明了
。
(2)实验二中纸上
(填“能”或“不能”)出现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现象说明了
。2、小娟在探究某光学元件成像规律实验中,用装有6个发光二极管的有方格的白纸板做发光物体,如图16甲所示,又用这种有同样大小方格的白纸板做光屏。将发光物体、某光学元件和光屏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1)当发光物体在a点时,如图16乙所示,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丙所示.则光屏上的像是倒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2)该光学元件名称应该是
A.平面镜
B.凸透镜
C.玻璃板
D.三者均可(3)将发光物体由a点移动到b点,要想找到像的位置,应移动光屏,直到
为止。光屏上成像的尺寸比物体
(选填“大”或“小”)。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实验前应先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置在同一直线上,调整它们的________;实验时,当固定好凸透镜的位置并调整物距,使它大于透镜的2倍焦距后,要移动______找像。-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B2、答案:C【详解】当物距为6cm时,成放大的虚像,所以f>6cm.当物距等于18cm时,成放大的实像,即物距在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则9cm<f<18cm.当物距等于24cm时,成缩小的实像,所以24cm>2f,则f<12cm.故:9cm<f<12cm,C符合题意.选C.【点睛】重点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关键是根据每次成像时的特征,列出相应的不等式,综合求解.3、答案:B4、答案:C【解析】凸透镜成像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求焦距;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详解】A、观察图示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所以u=30cm>2f,解得f<15cm;而像距v=20cm,f<20cm<2f,解得10cm<f<20cm;故凸透镜的焦距的范围是:10cm<f<15cm,故A正确;B、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减小物距,增大像距,根据光路可逆的特点,可知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放大的像,故B正确;C、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根据光路可逆可知,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故C错误;D、蜡烛远离凸透镜时,物距变大,像距将变小,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线发散一些,所以用一个凹透镜,D正确。故选:C。5、答:B6、答案:B7、答:C8、答:B9、答案:D【解析】A.如图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照相机,故A错误;B.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根据光路可逆的特点,会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C.成缩小的实像时,像距位于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即,由图知此时像距为15cm,可得:所以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放到刻度线45cm处,此时物距小于焦距,不能成实像,在凸透镜同侧成虚像,所以移动光屏是找不到像的,故C错误;D.若将蜡烛稍稍靠近凸透镜,即减小物距,根据成实像时物距与像距的变化规律知,像距应增大,即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淅的像,故D正确;点睛: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常考试的内容,要掌握成像时物距和像距变化的特点,当物距减小时,像距增大,像也会变大,这里的像变大,是与之前比变大,要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要看像距和物距的比较,像距大于物距,像就放大.10、答:B二、填空题1、答案:小于2、答案:凸
倒立
弱3、答案:15
正立4、答案:凸
倒立5、答案:A、B、C;
D、E;
B、E;
C、D6、答案:凹;绿7、答案:放大
实
抽水【解析】由图可以知道,物距小于像距,并且能在光屏上成实像,所以物距一定是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所以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2)向左移动蜡烛,即此时的物距变大,像距应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专升本心理学人格理论专题卷附答案解析与类型评估
- 2026年法考民事诉讼证据规则专题卷附答案解析与举证责任
- 型箱快速冷却材料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多功能束口袋设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垃圾焚烧炉智能烟气分析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光伏智能改造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复古风格手工编织拖鞋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虚拟现实头显视场角测量实施方案
- 绩效考核中的360度评价应用方案
- 酒店餐饮服务礼仪及流程培训方案
- 5.4 核酸疫苗(mrna疫苗)
- 中国天眼完整版本
- 化粪池清理解决方案
- 英国服饰文化课件
- 【知识清单】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必备单元知识清单(人教版)
- 小学生电力科普小讲座(课件)-小学常识科普主题班会
- 小儿普外科常见疾病的课件
- 收购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
- 最优化方法及其Python程序实现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广告设计师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 雨季水害重点部位巡视检查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