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重点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2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样,一道儿白,…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上冒着点热气,…”上面的文字节选于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文。关于文中所涉及到的一些现象,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雪”的形成过程需要吸收热量B.“结冰”是凝华过程需要放出热量C.“热气”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D.“冰”是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2、“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对于摩托车驾驶人来说,头盔就是“救命盔”。天气变冷后,妈妈骑电动时头盔面罩会起雾变模糊影响视线如图,于是小丽查阅资料将洗洁精涂抹到头盔面罩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关于面罩起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妈妈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汽化形成的B.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C.空气中的水蒸发形成的D.水雾的形成需要放热3、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日恰逢我国“二十四节气”的立春。“二十四节气”代表着一年的时光轮转,也代表人与自然的相处方式。联系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立春时节,冰雪消融是液化现象 B.秋分时节,浓浓晨雾是汽化现象C.霜降时节,地面白霜是凝华现象 D.冬至时节,漫天大雪是凝固现象4、在烧瓶中注入刚刚沸腾的水,塞紧瓶塞,将烧瓶倒置,再用冷水浇烧瓶的底部,可以看到水又重新沸腾起来。该实验现象说明了A.沸腾过程需要吸热B.沸腾过程需要放热C.水的沸点与环境温度有关D.水的沸点与水面上方气压有关5、如图所示,用温度计测定一杯热水温度,在温度计的四种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A. B.C. D.6、《舌尖上的中国》展示了很多美食,在烹饪的过程中常能看到一些物理现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牛肉火锅中正在沸腾的水温度保持不变B.蒸好的水晶虾饺冒出“白气”是水蒸气C.油能把糍粑炸得金黄是因为油的沸点高D.煮饺子时盖上锅盖,可以节约加热时间7、“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已被列入联合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白露”节气,露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寒露”节气,露的形成要吸收热量C.“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大雪”节气,雪的形成要吸收热量8、重庆是“山城”、“雾都”、“火炉”,好吃好玩好看令人流连忘返,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的是()A.武隆的雪B.人刚从北温泉里出来觉得冷C.沸腾的火锅D.仙女山的雾9、歌曲(云在飞)唱道∶“水是流淌的云,云是飞翔的水”“水是前世的云,云是来生的水”歌词描绘了大自然美丽的轮回。下列关于“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B.云中的小水滴是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液化形成的C.小水滴如果在高空遇到更加寒冷的气流,就会凝固成小冰珠,有可能形成冰雹落到地上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从而凝固成微小的冰晶,这些冰晶聚集起来形成雪花飘落大地10、在炎热夏季无风的环境中,剥出冰棒后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会冒“白气”。小明和小强分别画出甲、乙两幅图来反映冰棒周围“白气”的情形。则下列有关物态变化过程和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符合实际,“白气”属于液化现象B.图乙符合实际,“白气”属于汽化现象C.吃冰棒解热是熔化过程,吸热D.冰棒从冰箱拿出后包装袋上出现的“白霜”属于凝固现象第Ⅱ卷(非选择题8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为关于“55℃”水杯的图片。将沸水倒入这种杯中摇一摇,便可使水温快速变为55℃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温度不变,这是因为杯的内壁和外壁间贮存了一种颗粒,这种颗粒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使沸水降温利用了它______的特点。2、勤洗手是降低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如图所示:洗手后,将手放在干手机下,干手机吹出热风,通过提高温度和加快__________来加快_________,使手迅速变干。3、秋天的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选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冬天,草叶上常挂有霜,霜在形成时需要______(选填“吸热”“放热”)。4、画“糖人”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如图所示。艺人先将糖放在热锅里熔化,此过程中糖的内能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艺人要趁糖未完全硬化时对糖画进行塑形,塑形过程糖的温度保持不变,冷却一段时间后,栩栩如生的“糖人”就制成了,则糖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5、填写下列空格处各现象的物态变化名称。A、春天清晨小草上结露珠是_____;B、冰棒化为水是_____;C、卫生球变小是_____;D、冬天夜晚瓦上结霜_____。6、小刚同学用如图甲的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的规律”,他每隔30s记录一次温度,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由实验可知,冰熔化过程要______热量,温度______。7、相信你经历过:①刚买的新鲜蔬菜没得及时吃,就会用保鲜膜包起来或者放入冰箱冷藏起来,前者是通过___________来减慢蒸发的,后者是通过_________来减慢蒸发的。②年终时节,会买来许多牛肉烘干,方便储藏,已备来时之需,这样是通过提高液体的温度来_________蒸发的(填“加快”或“减慢”)。8、一支没有刻好刻度的温度计,把它插在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的高度为5厘米,把它插到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的高度为25厘米。当把该温度计插入某种液体中时,水银柱的长度是10厘米,则该液体的温度是______℃。当液体温度为80℃时,水银柱的高度为______厘米。9、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1)这一过程包含着两种物态变化,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2)“白气”是由于________(壶内/壶外)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其中________(a/b)处的“白气”较浓;(3)烧水、做饭的时候,产生的水蒸气和开水的温度相近,但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引起的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水蒸气先要发生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还要________热。10、(1)如图甲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图甲中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若没有甩就先后测量甲、乙两人的体温,若他们的真实体温分别是36.4℃、38.8℃,而经此体温计测量:甲的读数是___________;乙的读数是_________。(2)世界上第一支伽利略气体温度计(如图乙所示)是根据气体的这种性质制成的。球形容器内是空气,下方的容器里盛的是水。若发现液面由A上升到B位置,则表明气温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三、简答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阅读下面的短文: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所以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制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变为气体,吸收热量,促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仿照示例,指出短文中包含的任意两种物态变化(示例除外),并说明是吸热还是放热。【示例】二氧化碳气体凝华,放热。(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矿泉水,过一会儿矿泉水瓶外面就沾满了水;用毛巾擦干,没过多久又沾满了水。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个现象。3、设计制作一直是物理学科素养中的顶层素养,所以同学们应该尝试大胆地去设计去制作,每次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请你选择身边的器材制作一个简易温度计(分度值2℃)。提供的器材有:带有颜色的煤油、冰水混合物、标准气压下的沸水、刻度尺、记号笔。(1)还需要的器材:___________。(2)简要步骤:___________。4、夏天,冰淇淋从冰箱取出后不久,其包装纸表面会变湿,这是为什么?把装满水的玻璃瓶密封后放入冰箱的冷冻室一段时间,玻璃瓶容易破裂,这又是为什么?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两个现象。答:包装纸表面会变湿的原因:______玻璃瓶容易破裂的原因:______5、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如果有一阵风吹过,还会冷的发抖。请你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其原因。6、高级宾馆的卫生间里安装着感应式热风干手器.洗手后,不需用毛巾擦拭(公用毛巾不卫生),只需将手放到干手器下方,它就自动吹出热风,一会儿手就干了,说明这种干手器使手干得快的物理原理.7、北方的冬天,农民通常会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菜不会被冻坏。请你解释其中的原因。8、福建的春季潮湿多雨,不少家庭需要借助暖风烘干机来烘干洗好的衣服。一台小型暖风烘干机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加热机芯产生热量,经过高速转动的叶片将热气导入干衣罩里,从而达到干衣效果的。在开始干衣阶段,我们发现烘干机出气孔上不断冒出“白气”。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1)“白气”的形成原因;(2)暖风烘干机的干衣原理。9、“冰火花”是一种新型的液体降温材料,把它喷在人的皮肤上,会迅速凝固成9℃的固态凝胶,几秒钟又消失不见了,在皮肤上不留黏黏的感觉,使人感到凉爽。请说出固态凝胶在皮肤上消失时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以及使人感到凉爽的原因。10、液氮的沸点是-196°C(1标准大气压下),它能使新鲜奶液在搅拌过程中被迅速降温固化。如图所示在液氮冰淇淋的制作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白气,请解释“白气”的形成原因。四、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1)图甲装置中,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2)小明用质量为m1的水做实验,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出图乙中的a图线。若换用初温相同的质量为m2(m2>m1)的水做实验,得到的图线是图乙中的________(选填“b”、“c”或“d”);(3)实验中,小明同学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丙图中(a)、(b)所示,其中,图______是水沸腾前的气泡的变化情况;此时气泡大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发生了______(填物态变化);(4)小明又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沸腾,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原因是_________,下列方案中可以使试管中的水沸的有:___________(选填字母)。A.给试管加盖子B.给烧杯加盖子C.给试管和烧杯都加盖子D.减少试管中水的质量E.减少烧杯中水的质量2、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所用器材有铁架台、烧瓶、温度计、秒表、石棉网等。(1)在安装如图甲的装置时,要保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应先固定___________(a/b/c)的位置;(2)实验中,从水温升到90℃开始,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并记入表格,第2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读数为___________℃;时间/min01234567水的温度/℃90929698999999(3)由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___℃;(4)实验完成后熄灭酒精灯,将烧瓶从铁架台上取下。拿橡皮塞塞紧瓶口,用冷水喷烧瓶底(如图丙),里面的水___________沸腾。3、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并观察物质的状态,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该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乙所示。(1)实验前,整个装置应该按照_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选行安装。(2)在实验中,将装有某物质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对试管直接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能使物质温度的上升速度较_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3)图丙显示的是某时刻的温度,则a、b、c三种读数中正确的是______(选填字母序号)。(4)根据图乙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需要持续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温度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且在熔化过程中一直保持_______(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状态,由此可以判断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5)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_(选填“A”或“B”)。A.减少实验误差
B.寻找普遍规律4、如图甲所示,小亮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1)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小亮向烧杯中注入适量的_______水;(2)水沸腾时停止加热,不能继续沸腾。可见,沸腾过程需要_______;(3)绘制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沸腾时,水的温度变化特点是_______;(4)小明猜想沸腾的水也能将图丙试管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实验时,用烧杯中沸水给试管的水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温度计示数上升到图丙所示的值后不再变化,其读数为_______℃,试管中的水_______(选填“沸腾”或“不沸腾”)。温度不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试管中水温较高时,水的蒸发变_______(选填“快”或“慢”),相同时间试管中的水从沸水中吸收的热量几乎等于试管中水蒸发吸收的热量。5、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乙a所示。(1)实验中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的规律制成的。(2)从图乙a中可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______℃,说明此时实验室中的大气压______(选填“等于”或“不等于”)1标准大气压。(3)水在沸腾过程中,液体温度将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4)另有小明同学在实验室里做“水的沸腾”实验,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他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乙b所示。a、b图象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_不同。-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分析】【详解】A.“雪”的形成过程水蒸气凝华形成小冰晶,凝华放热,故A错误;B.“结冰”是水凝固成冰的过程,需要放出热量,故B错误;C.“热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故C正确;D.“冰”是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故D错误。故选C。2、D【详解】A.雾是气态变为液态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不是汽化,故A错误;B.空气中的水蒸气和面罩的温度一样,遇到冷的面罩不会发生液化现象,而人呼出的水蒸气是热的,遇到冷的面罩会发生液化现象。故B错误;C.蒸发是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的一种,雾是液态的小水滴,不是气态,故C错误;D.水雾是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由气态变为液态需要放出热量,故D正确。故选D。3、C【详解】A.冰雪消融是雪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故A错误;B.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热,故B错误;C.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凝华放热,故C正确;D.雪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凝华放热,故D错误。故选C。4、D【详解】在烧瓶中注入刚沸腾的水,塞紧瓶塞,将烧瓶倒置,再用冷水浇时,烧瓶中的水蒸气受冷液化,瓶内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降低,所以会看到水又重新沸腾,故D符合题意。故选D。5、D【详解】AB.实验室温度计使用过程中,不能碰到容器底与壁,故AB错误;CD.实验室温度计使用过程中,要与被液体充分接触,故C错误,D正确。故选D。6、B【分析】【详解】A.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蒸好的水晶虾饺冒“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B错误,符合题意;C.因为油的沸点高,所以油能把糍粑炸得金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煮饺子时盖上盖子,可以减少蒸发,减少热量的散失,缩短加热的时间,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7、C【分析】【详解】A.露的形成是液化,故A错误;B.“寒露”节气,露的形成是液化,要放出热量,故B错误;C.“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从气体变为固体,故是凝华现象,故C正确;D.雪的形成属于凝华,凝华放热,故D错误。故选C。8、D【详解】A.雪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强冷空气凝华形成的冰晶,故A不符合题意;B.刚从温泉里出来觉得冷,是因为皮肤表面的水汽化吸收了身上的热量所致,故B不符合题意;C.火锅中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符合题意。故选D。9、D【详解】A.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云中的小水滴是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小水滴如果在高空遇到更加寒冷的气流,就会凝固成小冰珠,有可能形成冰雹落到地上,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从而凝华成微小的冰晶,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0、C【详解】AB.冰棒周围会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冰棒后,液化形成的小水珠,由于小水珠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故“白气”应向下运动,故AB错误;C.吃冰棒解热是因为冰棒熔化需要吸收热量,达到降温的效果,故C正确;D.冰棒从冰箱拿出后包装袋上出现的“白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的冰棒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1、
晶体
熔化吸热【详解】[1]将沸水倒入这种杯中摇一摇,便可使水温快速变为55℃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温度不变,说明这种颗粒吸收了热水的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即有固定的熔点,所以这种颗粒是晶体。[2]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水的热量,使热水的温度降低。2、
空气流速
蒸发【详解】[1]干手机吹出热风,风加快了空气流速。[2]空气流速影响蒸发的快慢,空气流速越大,水越容易蒸发。3、
液化
放热【详解】[1]秋天,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雾。[2]冬天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由于温度骤降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过程要放热。4、
增大
晶体【详解】[1]将糖放在热锅里熔化,此过程中糖吸收热量,内能增大。[2]塑形过程糖的温度保持不变,说明糖在凝固时有一定的凝固点,所以糖是晶体。5、
液化
熔化
升华
凝华【详解】A.[1]春天清晨小草上结露珠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B.[2]冰棒化为水是固态的冰熔化成液态的水。C.[3]卫生球变小是由固态的卫生球部分升华变为气态。D.[4]冬天夜晚瓦上结霜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固态的霜。6、
吸收
保持不变【详解】[1][2]由图知,酒精灯一直在给烧杯加热,说明冰在熔化过程中持续吸收热量,并且温度保持0℃不变,即冰的熔点为0℃。7、
减小液体的表面积
降低液体温度
加快【详解】[1]用保鲜膜把菜包起来,保鲜膜使水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减小,是通过减小液体的表面积来减慢蒸发的。[2]把菜放入冰箱冷藏起来,菜的温度降低,是通过降低液体温度来减慢蒸发的。[3]把牛肉烘干时,提高了牛肉的温度,这样是通过提高液体的温度来加快牛肉中水分的蒸发,防止变质。8、
25
21【详解】[1]把温度计插入一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中,即温度为0℃时,水银柱的长度是5cm;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即温度是100℃时,水银柱的长度是25cm,两者之间的水银柱长度L=25cm-5cm=20cm所以外界温度每升高1℃时,玻璃管内的水银伸长是水银柱的长度是10cm,水银柱上升的高度是∆L=10cm-5cm=5cm则温度为[2]当水温为80℃时,相对于0℃,水银柱上升的高度是∆L'=80℃×0.2cm/℃=16cm所以水银柱的长度为L''=5cm+16cm=21cm9、
汽化
液化
壶内
a
液化
放【详解】(1)[1][2]用水壶烧水时,壶内的水受热汽化变成水蒸气从壶嘴冒出,从壶嘴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白气”。(2)[3][4]壶内和嘴处的温度较高,水蒸气不会发生液化现象,也就不会出现“白气”,壶嘴上方一定高度处空气的温度与壶嘴处的温度相比,明显较低,水蒸气发生液化现象,形成细小的水珠,产生“白气”,故a处的“白气”较浓。(3)[5][6]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的开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100℃的水蒸气遇到相对温度比较低的人体,就会发生液化现象,液化要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更严重。10、
热胀冷缩
36.8
36.8℃
38.8℃
降低【详解】(1)[1][2]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观察图中的体温计可知,分度值为0.1℃,图中体温计示数为36.8℃。[3][4]待测物体的温度高于温度计原来的示数,体温计中液面就会上升,但在体温计离开人体后能够保持温度计的示数不变,所以使用前未将水银甩回玻璃泡里,只能使读数高于实际温度,故甲的读数是36.8℃;乙的读数是38.8℃。(2)[2]液面由A上升到B位置,说明球形容器内的气体压强减小;球形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是因为容器内气体受冷体积减小,球形容器就是感知空气温度的,球内气体受冷说明空气温度降低了。三、简答题1、
水蒸气凝华、放热
水蒸气液化、放热【详解】(1)[1]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冰晶,这是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现象,凝华要放热。(2)[2]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这是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液化要放热。2、见解析【详解】这是由于从冰箱中取出的矿泉水温度较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因遇冷会液化而附着在矿泉水瓶的外表面上。擦去这层水,又有新的水蒸气在温度低的矿泉水瓶表面发生液化而又使矿泉水瓶外面沾满了水。3、
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
见解析【详解】(1)[1]制作温度计时,要利用一根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2)[2]简要步骤:A.在细玻璃管中倒入适量的煤油。B.把玻璃管放入标准大气压下沸水中,记下煤油面达到的位置,并且标注100℃。C.把玻璃管放入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中,记下煤油面达到的位置,并且标注0℃。D.把0℃~100℃之间分成50等份,一等份是2℃。4、
见解析
见解析【详解】[1]夏天,冰淇淋从冰箱取出来后不久,其包装纸表面会变湿,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冰淇淋包装纸,在其表面液化为小水滴。[2]把装水的玻璃瓶密封后放入冰箱冷冻一段时间,玻璃容易破裂,是由于水凝固后体积变大,将玻璃涨破。5、见解析【详解】人上岸后,人体表面的水分开始蒸发,水蒸发需要从人体吸收热量,于是人会感觉冷。有风吹来时,加快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加快蒸发,蒸发吸收更多的热量,觉得更冷。6、热风干手器自动打开,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水的温度升高,水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从而加快了水的蒸发,使手很快变干.【详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热风干手器能吹出温度较高的热风,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水的温度升高,水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从而加快了水的蒸发,使手很快变干.7、水凝固时放热【详解】因为北方的冬天气温低,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就是利用水凝固时放热,使菜窖内温度不致太低,菜不致冻坏,所以就在菜窖里放几桶水。8、(1)见解析;(2)见解析【详解】(1)烘干机出气孔上不断冒出“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2)暖风烘干机通过加快衣服表面的空气流动,提高水的温度,加快水的蒸发。9、见解析【详解】固态凝胶几秒钟后消失不见了,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升华过程中从人体吸收热量,使人感到凉爽。10、见解析【详解】液氮在空气中迅速汽化吸收热量,降低周围的温度,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气”。四、实验探究1、
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容器底接触
c
b
液化
试管中的水不能继续吸热
B【详解】(1)[1]由图甲可发现,使用温度计在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容器底接触。(2)[2]其他条件相同时,水的质量越大,水的沸点不变,加热至沸腾所需的时间就越长,由于m2>m1所以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加热至沸腾,得到的图像可能是图乙中的c。(3)[3][4]水在沸腾前底层水温高,上层水温低,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遇冷重新液化成水,因此气泡应该是越来越小,故图b是水沸腾前的情况。(4)[5]试管中水从槽内水中吸热,温度升高直到100℃,这样试管中的水温也能达到沸点,不过试管中的水一旦与槽内的水温度相等,试管中的水就无法吸热,不能沸腾。[6]A.给试管加盖子,试管中水的沸点增加,水不能沸腾,故A不符合题意;B.给烧杯加盖子,烧杯中水的沸点增加,水的温度增加,试管中的水能继续吸热,试管中的水能沸腾,故B符合题意;C.给试管和烧杯都加盖子,试管和烧杯中水的沸点增加,水温度相等,试管中的水就无法吸热,不能沸腾,故C不符合题意;D.减少试管中水的质量,对水的沸点没有影响,试管中的水能继续吸热,试管中的水不能沸腾,故D不符合题意;E.减少烧杯中水的质量,对水的沸点没有影响,试管中的水能继续吸热,试管中的水不能沸腾,故E不符合题意。故选B。2、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江苏省常州市前黄高中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文登一中2026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辽宁省东北育才、实验中学、大连八中、鞍山一中等2025-2026学年高一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新疆巴州焉耆县第三中学2026届高二上生物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ICU呼吸机操作培训
- 血液科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输血疗法规范
- 外科甲状腺手术前后护理要点
- 肾内科CKD患者透析护理管理规范
- 酒店服务托盘培训课件
- 人事行政部工作规划
- 职业技能竞赛-人工智能训练师理论知识题库(附参考答案)
- 四年级上册劳动《垃圾分类宣传员》课件
- 中考英语688高频词大纲词频表
- 大话机器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青海大学
- 消防施工合同电子可打印范文(2024版)
- 2024译林版英语初一上单词默写表
- 上驱SQ610变频器参数设置调试故障代码资料
- 希沃白板应用培训课件
- 近十年我国移动学习学术期刊论文的内容分析研究
- 数据安全防护体系构建
- 深化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的若干思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