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四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1页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四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2页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四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3页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四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4页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四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四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3分)1.(10分)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秋天到了,①guǎngkuò的田野里,②zhuānɡjia都③chéngshú了,④dàozi金黄,高粱火红,⑤wāndòu咧开了嘴……果园里也处处都是丰收的景象,那紫色的⑥pútao犹如一串串珍珠,那红红的苹果像⑦táoqì的孩子躲在树叶后面……⑧mùsèjiànglín,我漫步在乡间小路上,秋风拂面,我感觉非常⑨shūshì。2.(6分)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屹立(yì)顿时(dùn)霎时(shà)薄雾(báo) B.荧幕(yín)蝙蝠(biǎn)画框(kuāng)系铃铛(jì) C.隐藏(yǐn)倾斜(qīng)叶柄(bǐng)投降(xiáng) D.慎重(shèn)骤然(zhòu)挖掘(jué)气氛(fèn)3.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碗豆僵硬按时 B.水沟即使萤屏 C.世记奥密潮水 D.缘分枯萎重叠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可怜九月初三夜(可爱) B.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 C.炎帝之少女(少年女子) D.以堙于东海(填塞)5.下面人物与“腾云驾雾、神机妙算、各显神通、三头六臂”这些词语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A.孙悟空、曹操、二郎神、哪吒 B.孙悟空、诸葛亮、八仙、哪吒 C.八仙、周瑜、二郎神、孙悟空 D.猪八戒、孙悟空、八仙、哪吒6.《观潮》中,与诗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所描绘的情景相对应的句子是()A.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B.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C.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D.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7.小明准备出一期以“学贵有疑,善于提问”为主题的黑板报,他摘抄的名言不合适的是哪一项?()A.处处留心皆学问。 B.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C.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D.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8.(8分)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在横线上补充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①锣鼓喧天②窃窃私语③人声鼎沸④震耳欲聋(1)元宵节那天,大街上,人们都赶着去看庙会。“砰!啪!”的鞭炮声在耳边炸开,人群沸腾起来。广场上聚起了秧歌队,一时,就引来了许多人围观。(2)选项中的词语都是描写的词语,我还知道相同类型的词语有,读了这个词语我想到的画面是9.(2分)按要求写句子。(1)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仿写设问句)(2)照样子,把句子改写为排比句。例:那时没有电视、收音机、汽车和飞机。那时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没有汽车,也没有飞机。荒凉的戈壁滩上没有山、水和人烟。10.(2分)修改病句。课堂上,老师请小华讲经典名著“西游记”中的故事。小华因为嗓子有点嘶哑,可是讲得很认真,都听得入了谜。11.(5分)根据课文内容和日积月累填空。(1)在游历中成长。我们看到壮观的钱塘江大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好像大地都被震得起来”;看到白居易笔下的可爱江景,“一道残阳铺水中,”。(2)在阅读中成长。韩愈告诫我们,要勇敢面对困惑:“人非生而知之者,?”气象谚语提醒我们,入秋后天气会转凉:“,。”苏轼用“,。”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二、阅读与理解(27分)12.(6分)整本书阅读。(1)中国第一部药学著作《本草经》的作者是A.李时珍B.扁鹊C.神农D.张仲景(2)下列不属于神话故事的是A.《掩耳盗铃》B.《后羿射日》C.《嫦娥奔月》D.《大闹天宫》(3)神话有哪些特点?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A.反映了古代人类对世界的认识。B.充满了神奇的想象。C.其中很多人物个性鲜明。D.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知。13.(8分)课内阅读。走月亮(节选)细细的,流着和的香味,流着。灰白色的布满。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1)将选段补充完整。(2)选段描写的是“我”和阿妈在走月亮的情景。(3)语段为我们描述了三幅画面,请你想象画面内容,将每幅画名补充完整。①溪水图②水塘图③洗衣图(4)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再根据提示仿写句子。瞧,草地上有多少可爱的花呀,每朵花都。14.(3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科学小实验: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思考:状状不小心将厨房里的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可以将它们分离开呢?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操作:①将盐巴与胡椒粉混合在一起。②用筷子搅拌均匀。③将塑料汤勺放在衣服上摩擦后,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④胡椒粉黏附在汤勺上。(1)将塑料汤勺放在衣服上摩擦的作用是。A.使塑料汤勺更干净B.产生静电,吸附物体(2)把摩擦后的塑料汤勺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胡椒粉黏附在汤勺上,说明了。A.胡椒粉自身带有静电B.胡椒粉比盐巴轻(3)摩擦可以产生静电,你在生活中还观察到了哪些类似的现象?下面不属于摩擦生电现象的一项是。A.早上起来梳头时,头发经常会“飘”起来,越理越乱B.晚上睡觉脱衣服时,黑暗中常听到“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C.双面胶粘住了泡沫颗粒15.(10分)文学性阅读。点金术①很久很久以前,希腊有一个国王,名叫麦得斯,他最喜欢金子。②一天,他祈祷神灵赐给他更多的金子。神灵看他这样贪得无厌,就决定惩罚他,说:“好吧,我赐给你点金术,从明天早晨起,你接触到的一切都会变成金子。”③听到这话,麦得斯心花怒放,对自己说:“我将成为世界上最富有、最幸福的人了。”④第二天,他很早就起床了。他触到床,床就变成了金的。他开始穿衣服,衣服也成了金的。麦得斯高兴极了。⑤随后,麦得斯到花园里去赏花。天空晴朗,阳光明媚,玫瑰花芬芳艳丽。他摘下一朵大红玫瑰花,这花一到手中也立刻变成了金的。他又摘下一朵,又成了金的。这使他很扫兴(xìngxīng),因为他喜欢色彩缤纷的鲜花。⑥麦得斯去吃早饭,他端起一杯牛奶,牛奶立即变成了金的。他拿起一片面包,面包也成了金的。现在,麦得斯开始闷闷不乐(mènmēn)了。因为,金子既不能吃,也不能喝。他虽然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但却饥肠辘辘。⑦麦得斯又来到花园。他的小女儿正在花园里,她看到爸爸,就向他跑来。麦得斯非常喜欢小女儿,便亲吻了她一下,小女儿立刻变成了一座金雕像。⑧“神啊,我这么喜欢金子是愚蠢的。”他痛苦地说,“把金子都拿走,还我的女儿吧!”⑨神灵说:“到你花园旁的河里去洗洗手,河水会把点金术带走的。”⑩麦得斯到河里去洗了手,然后,疾步如飞地向他小女儿的金雕像跑去。他再一次亲吻她,使她还原成美丽可爱的小女儿。⑪麦得斯永远也忘不了这个教训。(1)用“√”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成语。①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②心里高兴得像花儿盛开一样。③形容走路很快。(3)文中,“点金术”指的是,体现出了神奇的想象力。(4)短文围绕“点金术”写出了麦得斯心情的变化,请从文中找出描写他心情变化的词语。心花怒放→→→→(5)麦得斯当初那么喜欢金子,可后来为什么说“喜欢金子是愚蠢的”?(6)你觉得麦得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读了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三、表达与书写(40分)16.(5分)表达与书写。同学们,你的家乡是不是也有如洱海一样迷人景色的地方呢?你是否也曾和家人在皓月当空的夜晚一起漫步其中呢?快用优美的文字叙述出来,与大家一同分享分享吧!(100字左右)17.(35分)表达与书写。题目:假如我有一双翅膀。提示:假如你有了翅膀后,可以飞到神话王国,在那里一定会发生许多有趣的事情。请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篇想象作文。要求:①条理清楚,语句通顺。②想象合理,情节有趣。③不少于350字。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四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题号234567答案CDCBDA一、积累与运用(33分)1.(10分)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秋天到了,①guǎngkuò广阔的田野里,②zhuānɡjia庄稼都③chéngshú成熟了,④dàozi稻子金黄,高粱火红,⑤wāndòu豌豆咧开了嘴……果园里也处处都是丰收的景象,那紫色的⑥pútao葡萄犹如一串串珍珠,那红红的苹果像⑦táoqì淘气的孩子躲在树叶后面……⑧mùsèjiànglín暮色降临,我漫步在乡间小路上,秋风拂面,我感觉非常⑨shūshì舒适。【解答】故答案为:①广阔②庄稼③成熟④稻子⑤豌豆⑥葡萄⑦淘气⑧暮色降临⑨舒适2.(6分)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屹立(yì)顿时(dùn)霎时(shà)薄雾(báo) B.荧幕(yín)蝙蝠(biǎn)画框(kuāng)系铃铛(jì) C.隐藏(yǐn)倾斜(qīng)叶柄(bǐng)投降(xiáng) D.慎重(shèn)骤然(zhòu)挖掘(jué)气氛(fèn)【解答】A.有误,“薄”是个多音字,读“báo”时多用于口语,指扁平物体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小等义;读“bó”时,常用于合成词或成语,“薄雾”是书面语化的合成词,所以读“bó”。B.有误,“荧幕”的“荧”读音应为“yíng”;“蝙蝠”的“蝙”读音是“biān”;“画框”的“框”读音是“kuàng”。C.正确。D.有误,“气氛”的“氛”应读“fēn”。故选:C。3.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碗豆僵硬按时 B.水沟即使萤屏 C.世记奥密潮水 D.缘分枯萎重叠【解答】A.错误。“碗豆”应为“豌豆”,意思是:一种常见的豆科植物,广泛种植于全球温带和亚热带地区。B.错误。“萤屏”应为“荧屏”,意思是:电视荧光屏。也借指电视。C.错误。“世记”应为“世纪”,意思是:计算年代的单位,一百年为一世纪。“奥密”应为“奥秘”,意思是:奥妙,隐秘。D.正确。故选:D。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可怜九月初三夜(可爱) B.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 C.炎帝之少女(少年女子) D.以堙于东海(填塞)【解答】ABD.正确。C.错误。“炎帝之少女”意思是:炎帝的小女儿。“少女”:小女儿,而非“少年女子”。故选:C。5.下面人物与“腾云驾雾、神机妙算、各显神通、三头六臂”这些词语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A.孙悟空、曹操、二郎神、哪吒 B.孙悟空、诸葛亮、八仙、哪吒 C.八仙、周瑜、二郎神、孙悟空 D.猪八戒、孙悟空、八仙、哪吒【解答】腾云驾雾:传说中指利用法术乘云雾飞行。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各显神通:比喻在各自工作中显身手。三头六臂:用来形容有特别大的本领。孙悟空是中国著名的神话人物之一,出自四大名著之《西游记》。会筋斗云等高超的法术。曹操善于变通,机智灵活,善于应变,是乱世枭雄。周瑜英姿飒爽,他的形象让人们感到非常的震撼和惊艳。二郎神又称二郎显圣真君、灌口二郎、二郎真君、灌口神、赤城王、昭惠显圣仁佑王、清源妙道真君等等,刀枪不入,身体强壮,能抵御刀枪等兵器的伤害,是民间信仰和道教的神祇人物。诸葛亮在草船借箭中,能算出天气,算出曹操的心理,体现了神机妙算的特点。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八仙是中国民间传说中道家的八位仙人,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哪吒:三头六臂,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通法术,主要使用者有哪吒,变成三个脑袋和六条手臂的法身,手使六件武器攻击敌人,并以一敌六。与“腾云驾雾、神机妙算、各显神通、三头六臂”这些词语对应的人物分别是“孙悟空、诸葛亮、八仙、哪吒”。故选:B。6.《观潮》中,与诗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所描绘的情景相对应的句子是()A.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B.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C.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D.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解答】“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这一句诗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浪淘沙》。意思为:八月的涛声如万马奔腾惊天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回。“八月涛声吼地来”,写潮来之势,由远而近,以一个动词“吼”字,突出涛声逼近的感觉。“头高数丈触山回”写潮势达到顶点时的壮观场面。悍湍的潮头,昂扬着数丈高的身躯,撞击着两岸的山崖。这两句,以“吼地来”和“触山回”相对照,从声音和气势描写出潮涨潮退的全过程,语气上的急转,更衬托出潮势的奔腾急遽。A选项的句子是比喻句,将“隆隆的响声”比作”闷雷滚动”,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潮水铺天盖地般涌来的特点。B选项的句子描写的大潮到来时潮水的形状。C选项的句子写的是潮过后,余波雄伟壮观的气势。D选项的句子是从声音和气势来描述钱塘江大潮的。故选:D。7.小明准备出一期以“学贵有疑,善于提问”为主题的黑板报,他摘抄的名言不合适的是哪一项?()A.处处留心皆学问。 B.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C.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D.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解答】A.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用心学习,就会发现时时处处都有人生值得汲取的道理。B.“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是王充的名言,意思是:即便是聪明智慧的人,也是不学习就不会懂得,不求教就不会明白的。说明学习是获得知识、增长智慧的必由之路。C.“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出自《尚书》,意思是:喜欢问问题就会变得知识渊博,自以为是、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就会变得狭隘。D.“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是陆九渊的名句,意思是:学习最怕没有疑问,有疑问学习就能有进步。结合释义和题目“学贵有疑,善于提问”可知,不合适的名言是“处处留心皆学问”。故选:A。8.(8分)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在横线上补充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①锣鼓喧天②窃窃私语③人声鼎沸④震耳欲聋(1)元宵节那天,大街上③,人们都赶着去看庙会。“砰!啪!”④的鞭炮声在耳边炸开,人群顿时沸腾起来。广场上聚起了秧歌队,一时①,一会儿工夫就引来了许多人围观。(2)选项中的词语都是描写声音的词语,我还知道相同类型的词语有鸦雀无声,读了这个词语我想到的画面是图书馆里安静极了,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解答】①锣鼓喧天: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表示声音巨大,场面热闹。②窃窃私语:指两人在一起小声说话。③人声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炸开了锅。④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1)根据词义,结合语境,可知,应依次填入:人声鼎沸、震耳欲聋、顿时、锣鼓喧天、一会儿工夫。(2)这些词语都是描写声音的。“鸦雀无声”是同类词语,它描绘的是非常安静的场景,比如:图书馆里大家都在安静阅读,没有一点声响的画面。故答案为:(1)③④顿时①一会儿工夫;(2)鸦雀无声图书馆里安静极了,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9.(2分)按要求写句子。(1)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仿写设问句)(2)照样子,把句子改写为排比句。例:那时没有电视、收音机、汽车和飞机。那时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没有汽车,也没有飞机。荒凉的戈壁滩上没有山、水和人烟。【解答】(1)确定设问的结构,自问自答。比如:“是谁在浇灌这些花朵呢?当然是勤劳的园丁。”或者“哪里的景色最美丽?当然是家乡的小河边。”(2)按照例句的模式,把并列的名词分别用“没有”引导,最后用“也没有”连接最后一个成分。所以原句改写为:“荒凉的戈壁滩上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故答案为:(1)是谁在浇灌这些花朵呢?当然是勤劳的园丁。(2)荒凉的戈壁滩上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10.(2分)修改病句。课堂上,老师请小华讲经典名著“西游记”中的故事。小华因为嗓子有点嘶哑,可是讲得很认真,都听得入了谜。【解答】对于“老师请小明讲经典名著‘西游记’中的故事”这部分,根据标点符号的使用规范,书名应该用书名号,这里的“西游记”是一本书,所以要改成《西游记》。对于“小华因为的嗓子有点沙哑,可是讲得很认真”,从逻辑关系上看,“嗓子沙哑”和“讲得认真”是转折关系,“因为”是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此处使用错误,应改为“虽然”,“都听得入了谜”前添加主语,这样句子的逻辑才通顺。故答案为:课堂上,老师请小华讲经典名著《西游记》中的故事。小华虽然的嗓子有点沙哑,可是讲得很认真,大家都听得入了谜。11.(5分)根据课文内容和日积月累填空。(1)在游历中成长。我们看到壮观的钱塘江大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看到白居易笔下的可爱江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2)在阅读中成长。韩愈告诫我们,要勇敢面对困惑:“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气象谚语提醒我们,入秋后天气会转凉:“立了秋,把扇丢。”苏轼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解答】(1)出自《观潮》,原文: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暮江吟》,全诗为: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是韩愈的名言,意思:人不是生出来就都懂得许多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告诉了我们要多学习,才能学到更多知识。立了秋,把扇丢:立秋以后,天气转凉,不再需要扇子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全诗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故答案为:(1)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颤动半江瑟瑟半江红;(2)孰能无惑立了秋把扇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二、阅读与理解(27分)12.(6分)整本书阅读。(1)中国第一部药学著作《本草经》的作者是CA.李时珍B.扁鹊C.神农D.张仲景(2)下列不属于神话故事的是AA.《掩耳盗铃》B.《后羿射日》C.《嫦娥奔月》D.《大闹天宫》(3)神话有哪些特点?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DA.反映了古代人类对世界的认识。B.充满了神奇的想象。C.其中很多人物个性鲜明。D.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知。【解答】(1)《本草经》全称《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学专著,相传为神农氏所著,记录了365种药物的特性和用途。故选:C。(2)《掩耳盗铃》是寓言故事,讲的是“自己骗自己”的道理,没有超自然元素,不属于神话。B、C、D是神话故事。故选:A。(3)A、B、C正确;神话是古人无法科学解释自然现象时,用想象创造的故事,体现的是他们的探索欲和智慧,而非“无知”,该说法不恰当,故D说法错误。故答案为:(1)C;(2)A;(3)D。13.(8分)课内阅读。走月亮(节选)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1)将选段补充完整。(2)选段描写的是“我”和阿妈在溪边小路上走月亮的情景。(3)语段为我们描述了三幅画面,请你想象画面内容,将每幅画名补充完整。①溪水流香图②水塘抱月图③洗衣做船图(4)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再根据提示仿写句子。瞧,草地上有多少可爱的花呀,每朵花都露出一张可爱的笑脸。【解答】(1)考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此语段选自课文《走月亮》,应为:“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亮,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2)考查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根据选段的内容可知,选段描写的是“我”和妈妈在溪边小路上走月亮的情景。(3)考查对于课文内容的概括能力。我们所描述的每处景物就如同一幅画一样展现在我们面前。根据文章的第一句话:“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那么这幅图画我们可以概括为:“溪水流香图。”根据文章的这句话“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我们可用“水塘抱月图”来概括。根据文章这句话“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我们可概括为:“洗衣做船图”。(4)考查了仿写句子。在仿写句子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注意文章的修辞手法,像修辞手法等。另外词性也应当相当。显然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因此我们可以仿写的句子为:“瞧,草地上有多少可爱的花呀,每朵花都露出一张可爱的笑脸。”故答案为:(1)溪水山草野花月光鹅卵石河床;(2)溪边小路上;(3)①流香②抱月③做船;(4)露出一张可爱的笑脸。14.(3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科学小实验: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思考:状状不小心将厨房里的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可以将它们分离开呢?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操作:①将盐巴与胡椒粉混合在一起。②用筷子搅拌均匀。③将塑料汤勺放在衣服上摩擦后,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④胡椒粉黏附在汤勺上。(1)将塑料汤勺放在衣服上摩擦的作用是B。A.使塑料汤勺更干净B.产生静电,吸附物体(2)把摩擦后的塑料汤勺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胡椒粉黏附在汤勺上,说明了B。A.胡椒粉自身带有静电B.胡椒粉比盐巴轻(3)摩擦可以产生静电,你在生活中还观察到了哪些类似的现象?下面不属于摩擦生电现象的一项是C。A.早上起来梳头时,头发经常会“飘”起来,越理越乱B.晚上睡觉脱衣服时,黑暗中常听到“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C.双面胶粘住了泡沫颗粒【解答】(1)考查知识百科。摩擦使塑料汤勺带电,静电会吸引轻小物体(如胡椒粉),这是静电吸附现象的典型应用。将塑料汤勺放在衣服上摩擦的作用是产生静电,吸附物体。故选:B。(2)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静电对轻小物体的吸附力更强,胡椒粉因密度小、颗粒轻,更容易被带电汤勺吸引;而盐巴颗粒相对较重,不易被吸附,体现了静电吸附与物体质量的关系。胡椒粉黏附在汤勺上,说明了胡椒粉比盐巴轻。故选:B。(3)考查知识百科。A、B均由摩擦起电引发(头发带电相互排斥、衣服摩擦产生电火花),而C是双面胶的黏性物质与泡沫发生物理粘附,与静电无关。故选:C。故答案为:(1)B;(2)B;(3)C。15.(10分)文学性阅读。点金术①很久很久以前,希腊有一个国王,名叫麦得斯,他最喜欢金子。②一天,他祈祷神灵赐给他更多的金子。神灵看他这样贪得无厌,就决定惩罚他,说:“好吧,我赐给你点金术,从明天早晨起,你接触到的一切都会变成金子。”③听到这话,麦得斯心花怒放,对自己说:“我将成为世界上最富有、最幸福的人了。”④第二天,他很早就起床了。他触到床,床就变成了金的。他开始穿衣服,衣服也成了金的。麦得斯高兴极了。⑤随后,麦得斯到花园里去赏花。天空晴朗,阳光明媚,玫瑰花芬芳艳丽。他摘下一朵大红玫瑰花,这花一到手中也立刻变成了金的。他又摘下一朵,又成了金的。这使他很扫兴(xìngxīng)xìng,因为他喜欢色彩缤纷的鲜花。⑥麦得斯去吃早饭,他端起一杯牛奶,牛奶立即变成了金的。他拿起一片面包,面包也成了金的。现在,麦得斯开始闷闷不乐(mènmēn)mèn了。因为,金子既不能吃,也不能喝。他虽然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但却饥肠辘辘。⑦麦得斯又来到花园。他的小女儿正在花园里,她看到爸爸,就向他跑来。麦得斯非常喜欢小女儿,便亲吻了她一下,小女儿立刻变成了一座金雕像。⑧“神啊,我这么喜欢金子是愚蠢的。”他痛苦地说,“把金子都拿走,还我的女儿吧!”⑨神灵说:“到你花园旁的河里去洗洗手,河水会把点金术带走的。”⑩麦得斯到河里去洗了手,然后,疾步如飞地向他小女儿的金雕像跑去。他再一次亲吻她,使她还原成美丽可爱的小女儿。⑪麦得斯永远也忘不了这个教训。(1)用“√”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成语。①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贪得无厌②心里高兴得像花儿盛开一样。心花怒放③形容走路很快。疾步如飞(3)文中,“点金术”指的是王接触到的一切都会变成金子,体现出了神奇的想象力。(4)短文围绕“点金术”写出了麦得斯心情的变化,请从文中找出描写他心情变化的词语。心花怒放→高兴极了→扫兴→闷闷不乐→痛苦(5)麦得斯当初那么喜欢金子,可后来为什么说“喜欢金子是愚蠢的”?(6)你觉得麦得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读了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解答】(1)考查多音字。兴:xīng:举办,发动:兴办。xìng: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扫兴。闷:mēn:空气不流通二引起的不舒服的感觉;呆在家里不出门;密闭;声音不响亮。mèn:心烦不痛快。(2)考查词语理解与赏析。①贪得无厌: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②心花怒放:心里高兴得像花儿盛开一样。③疾步如飞:形容走路很快。(3)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联系文章第二自然段“我赐给你点金术,从明天早晨起,你接触到的一切都会变成金子。”可知“点金术”指的是国王接触到的一切都会变成金子,体现了神奇的想象力。(4)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作答本题,应在熟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并提取关键信息。从第③段句子“听到这话,麦得斯心花怒放”可知,当麦得斯知道将拥有点金术时,他的心情是“心花怒放”;从第④段句子“他触到床,床就变成了金的。他开始穿衣服,衣服也成了金的。麦得斯高兴极了”可知,麦得斯发现自己所接触的床和衣服都变成了金子时,他“高兴极了”;从第⑤段句子“他又摘下一朵,又成了金的。这使他很扫兴”可知,当麦得斯发现花园里自己喜欢的五颜六色的玫瑰花也变成了金子时,他感到很“扫兴”;从第⑥段句子“他端起一杯牛奶,杯子和牛奶立即变成了金的。他拿起一片面包,面包也成了金的。现在,麦得斯开始闷闷不乐了”可知,当牛奶和面包也因为他的接触而变成了金子,他虽然成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却饥肠辘辘时,他“闷闷不乐”了;从第⑧段句子“‘老天爷啊,我这么喜欢金子是愚蠢的。’他痛苦地说,‘把金子都拿走,还我的女儿吧!’”可知,直到他亲吻了他的小女儿,女儿也变成了一座金雕像时,麦得斯变得“痛苦”,也意识到自己一味喜欢金子的行为是愚蠢的。(5)考查文章主旨。联系文章内容可知麦德斯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