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急救处理流程训练_第1页
骨折急救处理流程训练_第2页
骨折急救处理流程训练_第3页
骨折急救处理流程训练_第4页
骨折急救处理流程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骨折急救处理流程训练演讲人:日期:目录CATALOGUE现场安全评估伤者初步检查骨折识别与评估骨折固定技术疼痛与并发症处理求助与转运安排01现场安全评估识别潜在危险源迅速观察周围环境,判断是否存在坠落物、交通车辆、火灾、电击或化学泄漏等威胁,确保救援环境安全。评估地形稳定性若事故发生在山地、坍塌现场或湿滑路面,需确认地面是否稳固,避免二次伤害。检查患者周围障碍物清除患者附近的尖锐物体、玻璃碎片或重物,防止搬运过程中造成附加损伤。环境危险排查自我保护措施保持安全姿势搬运患者时采用正确姿势(如屈膝挺背),避免腰部受力过度导致救援者受伤。遵循生物安全原则若患者有开放性伤口,需警惕血液传播疾病,操作时避免皮肤或黏膜暴露。穿戴防护装备优先使用手套、口罩等基础防护用具,避免直接接触患者血液或体液,降低感染风险。划定警戒范围联系急救中心后,指派专人引导救护车辆,确保救援通道畅通无阻。协调现场资源动态风险评估持续监控环境变化(如天气恶化或结构松动),及时调整急救方案。利用警示牌、绳索或围观人员协助隔离事故区域,防止无关人员干扰急救流程。安全区域建立02伤者初步检查观察伤者反应能力通过轻拍双肩、大声呼唤等方式评估伤者是否清醒,记录其语言表达、眼神接触及肢体反应,判断是否存在脑震荡或颅脑损伤。检查瞳孔对光反射用手电筒照射伤者瞳孔,观察是否对称收缩,若出现瞳孔散大或不等大,需警惕颅内压增高或神经损伤。评估定向力与记忆力询问伤者姓名、时间、地点等基本信息,若出现答非所问或记忆缺失,可能提示意识障碍需紧急送医。意识状态判断呼吸与循环评估监测呼吸频率与深度观察胸廓起伏,计数每分钟呼吸次数(正常成人12-20次/分),若出现呼吸急促、浅表或暂停,需立即清理气道并辅助通气。检查脉搏与皮肤体征触摸颈动脉或桡动脉搏动,记录心率及节律;同时观察口唇、甲床是否苍白或发绀,判断是否存在休克或循环衰竭。识别异常呼吸音倾听伤者呼吸是否伴随喘鸣、湿啰音,提示可能存在气胸、血胸或肺挫伤等并发症。明显损伤识别全身系统性触诊从头部至四肢逐段触诊,重点检查肿胀、畸形、骨擦感等骨折特征,注意避免移动疑似骨折部位以防二次损伤。观察开放性伤口测试骨折远端肢体感觉、运动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若出现麻木、瘫痪或脉搏消失,需紧急处理血管神经压迫。检查皮肤是否破损、出血或骨端外露,记录伤口大小、污染程度及出血量,优先用无菌敷料覆盖止血。评估神经血管功能03骨折识别与评估症状观察方法局部疼痛与压痛骨折部位通常伴随剧烈疼痛,轻触或按压时疼痛加剧,疼痛范围可能随肿胀扩散至周围组织。骨折后局部血管破裂会导致肿胀和皮下淤血,严重时可能形成血肿,需观察皮肤颜色变化及肿胀速度。患肢活动受限或完全丧失功能,如四肢骨折时无法负重,脊柱骨折可能导致肢体麻木或瘫痪。骨折断端移位可能导致肢体外观畸形(如成角、缩短),非关节部位出现异常活动或骨摩擦感。肿胀与淤血功能障碍畸形与异常活动骨折类型判定03稳定性骨折与不稳定性骨折稳定性骨折断端对位良好(如裂纹骨折),不稳定性骨折断端易移位(如螺旋骨折),需固定防止二次损伤。02完全性骨折与不完全性骨折完全性骨折指骨完全断裂(如横断、粉碎性骨折),不完全性骨折仅部分断裂(如青枝骨折常见于儿童)。01闭合性骨折与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皮肤完整,而开放性骨折伴有皮肤破损,骨折端可能外露,感染风险极高,需优先处理伤口。轻度骨折单一骨骼无移位或轻微裂纹,如桡骨远端裂纹骨折,可通过夹板固定并门诊随访。中度骨折骨折伴明显移位或局部软组织损伤,如胫腓骨骨折,需手法复位后石膏固定,密切观察血运。重度骨折多发性骨折、开放性骨折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如股骨干骨折伴大出血),需紧急手术干预并抗休克治疗。危及生命的骨折如骨盆骨折、颈椎骨折等,可能引发失血性休克或呼吸衰竭,需多学科协作抢救。严重程度分级04骨折固定技术固定原则应用骨折固定需确保患肢完全制动,避免骨折端移动造成二次损伤,同时减轻患者疼痛。固定范围应覆盖骨折部位上下相邻关节,以提供充分支撑。制动与稳定固定时需保持肢体功能位,如肘关节屈曲90度、腕关节背伸30度等,避免关节僵硬或畸形愈合。对于开放性骨折,需先清创再固定,防止感染扩散。功能位固定固定后需密切观察患肢末梢血运(如皮肤颜色、温度、毛细血管充盈时间),避免包扎过紧导致缺血性坏死。若出现麻木、苍白等症状,需立即调整固定装置。血液循环监测材质选择与塑形根据骨折部位选择合适夹板(如木质、铝制或充气夹板),脊柱骨折需用硬质担架固定。夹板需贴合肢体生理曲线,必要时用衬垫(如棉花、纱布)填充空隙,避免局部压迫。夹板使用技巧多关节固定长骨骨折(如胫腓骨)需固定骨折端上下两个关节(踝关节和膝关节),短骨骨折(如掌骨)需固定相邻腕关节或指关节。锁骨骨折可用“8”字绷带联合三角巾悬吊。动态调整夹板固定后需定期检查松紧度,肢体肿胀消退后可能需重新固定。搬运患者时需专人托扶患肢,保持夹板位置稳定。开放性骨折出血时,先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再以弹性绷带适度加压包扎,避免直接压迫骨折端。包扎后标注时间,每隔1-2小时检查末梢循环。包扎与支撑方法加压包扎技术上肢骨折(如肱骨骨折)可用三角巾将患肢悬吊于胸前,肘部屈曲90度,三角巾顶端需绕过健侧肩部固定,减少患肢重力牵引。骨盆骨折可用宽布带环形固定骨盆,减轻疼痛。三角巾悬吊系统下肢骨折(如股骨骨折)无夹板时,可将患肢与健肢捆绑固定,利用健肢作为天然夹板。脊柱损伤患者需保持轴向翻身,用颈托或沙袋固定头颈部,避免脊髓进一步损伤。牵引与临时支撑05疼痛与并发症处理疼痛缓解策略固定患肢以减少移动使用夹板、绷带或硬质材料(如木板、杂志)固定骨折部位上下关节,避免骨折断端移动摩擦周围组织,从而减轻疼痛和二次损伤风险。固定时需注意松紧适度,避免影响血液循环。030201冷敷减轻肿胀与疼痛在骨折初期(24-48小时内)使用冰袋或冷毛巾包裹后敷于患处,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低温可收缩血管,减少内出血和炎症反应,缓解肿胀及神经压迫痛感。药物镇痛辅助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可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缓解疼痛,但需避免阿司匹林以防加重出血。昏迷或严重创伤患者需避免口服给药,防止误吸。直接压迫止血法仅适用于四肢大动脉喷射性出血且压迫无效时。止血带应绑在伤口近心端,记录使用时间(每30-60分钟放松1-2分钟),避免长时间缺血导致组织坏死。使用宽布条或专用止血带,禁用细绳或铁丝。止血带谨慎使用预防感染处理开放性骨折需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伤口表面污物(勿深入伤口),覆盖无菌敷料。严禁自行复位骨端或涂抹药物,以免污染深层组织或加重损伤。用无菌纱布或清洁布料覆盖伤口后持续按压出血点,若血液渗透则叠加敷料继续压迫,避免频繁揭开查看。对于开放性骨折伴大血管损伤,需加压包扎并抬高患肢以减少血流。出血控制措施休克预防步骤将患者置于仰卧位,下肢抬高20-30厘米以增加回心血量,覆盖毛毯避免体温流失。避免头低脚高位,防止颅内压升高或呼吸困难。每5-10分钟观察意识状态、脉搏、呼吸及皮肤颜色。若出现面色苍白、脉搏细速(>100次/分)、呼吸急促等休克征兆,需立即联系急救人员并准备扩容治疗。清醒患者可少量多次饮用含电解质液体(如口服补液盐),昏迷者需建立静脉通道输注晶体液。有条件时给予鼻导管吸氧(4-6L/min),维持血氧饱和度>95%。保持平卧与保暖监测生命体征补液与氧疗支持06求助与转运安排急救服务呼叫在呼叫急救服务前,需确保现场环境安全,避免二次伤害。若伤者位于危险区域(如交通事故现场),需先将其转移至安全地带,同时避免移动骨折部位。快速评估现场安全清晰描述伤情保持通讯畅通拨打急救电话时,需准确说明骨折部位、伤者意识状态、是否伴有出血或休克症状,并提供具体地址和周边显著标志物,以便救援人员快速定位。挂断电话后,保持手机畅通,随时接听急救人员的回拨或指导,并按照其建议进行临时处理(如止血、固定)。伤者转运准备临时固定骨折部位使用夹板、硬纸板或绷带等工具固定伤肢,避免骨折端移动造成血管或神经损伤。固定范围需涵盖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松紧度以不影响血液循环为宜。多人协作搬运若必须移动伤者,需至少3人配合,分别托住头颈、躯干和下肢,保持脊柱轴线一致,使用硬质担架或门板作为支撑工具。体位调整与保暖转运前将伤者调整为稳定侧卧位(如无脊柱损伤),避免仰卧时呕吐物窒息。同时覆盖衣物或毛毯保暖,预防休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