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从粒子到宇宙》专题测评试题(含答案解析版)_第1页
综合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从粒子到宇宙》专题测评试题(含答案解析版)_第2页
综合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从粒子到宇宙》专题测评试题(含答案解析版)_第3页
综合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从粒子到宇宙》专题测评试题(含答案解析版)_第4页
综合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从粒子到宇宙》专题测评试题(含答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从粒子到宇宙》专题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将一铜块锉成极细的铜粉就是铜分子C.分子非常小,分子直径以1010来量度 D.扫地时扬起的灰尘就是一个个分子2、关于摩擦起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本领不同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是正电荷C.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正电荷D.如果两个带电体互相吸引,那么它们一定带异种电荷3、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小明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A.“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B.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C.“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D.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能留下字迹是因为分子间的引力4、有两个都不带电的验电器A和B,当把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A验电器的金属球后,金属指针张开;再用一个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验电器A和B的金属球连接起来,B验电器的金属指针也张开了,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丝绸与玻璃棒摩擦时,丝绸由于失去电子带正电B.当玻璃棒接触A验电器的金属球时,正电荷从玻璃棒向验电器转移,使验电器A带正电C.当金属棒把A、B两验电器连起来时,B验电器由于失去电子带正电D.当金属棒把A、B两验电器连起来时,持续电流方向从验电器A到验电器B5、把餐巾纸摩擦过的塑料吸管放在支架上,吸管能在水平面自由转动。如图所示,手持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吸管B端,B端会远离橡胶棒。此现象表明()A.吸管不带电 B.吸管带正电C.摩擦时,吸管得到电子 D.与吸管摩擦的餐巾纸一直不带电6、由图中信息得到结论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 B.异种电荷相斥C.检验物体带什么电D.橡胶棒是导体7、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甲球带正电。将甲与乙、丙靠近时,他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球可能带负电,丙球一定带正电B.乙球一定不带电,丙球可能带负电C.乙球一定带负电,丙球可能带正电D.乙球可能不带电,丙球一定带负电8、飞机在高空飞行过程中会带上电荷,科学家设计时会在轮胎中加少许钢丝,是为了使飞机在着陆时将机身所带电荷导入大地,保证乘客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创造了电荷B.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不会吸附空气中的灰尘C.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是否带上电荷,可以用验电器检验D.若在轮胎中加入塑料来替换钢丝,也能将机身所带电荷导入大地9、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月亮不是光源 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C.光年是时间单位 D.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举高水杯可以加快水分子的热运动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不到墨水分子在运动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变大第Ⅱ卷(非选择题7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学校“创新小组”的同学在进行课外小组活动时,用图片的方式展示了分子热运动的知识。如图甲所示,一个密闭的容器用隔板MN分隔了氢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二氧化碳密度较大),以“。”表示氢气分子,以“•”表示二氧化碳分子,当抽出隔板静置一段时间后,容器内气体分布如图乙所示,你认为图乙气体分布情况______(选填“符合”或“不符合”)实际情况,理由是______。2、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头发会越梳越蓬松,是因为头发带上______种电荷而相互______,此时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头发,头发被吸引,说明头发带______电荷。3、请完成与下列实验有关的填空。(1)如图1所示,吸管放在支架上,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这是___________现象。把某物体放在带电吸管的一端附近,发现吸管这一端立即向物体靠近,则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判断该物体一定带电。(2)在烧杯中加入盐水,将铜片和锌片放在盐水中,就是一个电池。用电压表测量这个自制电池的电压(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___________片是电池的正极,电池的电压为___________V。4、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__(选填“正”或“负”)电,将玻璃棒与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箱张开,这是因为_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相互______(选填“排斥”或“吸引”)。5、闻到的“花香”是由于花粉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运动。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6、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______和核外______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______电。7、将用纸巾摩擦过的轻质塑料吸管放在绝缘支架上,用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吸管的一端,发现吸管这端远离橡胶棒,则用纸巾摩擦过的塑料吸管_____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了电子,带___________(选填“正”或“负”)电。8、如图所示,该仪器是______,它的工作原理是______。9、图是与电学有关的三个实验情景。(1)梳子与头发摩擦前不吸引纸屑,与头发摩擦后能吸起纸屑如图甲所示,说明:___________。(2)两根没有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按如图乙所示的方式放置,不发生排斥现象;它们分别与丝绸摩擦后再次按如图乙所示的方式放置,出现了排斥现象,说明它们带上了________电荷。(选填“同种”或“异种”)(3)如图丙所示,将不同的水果,通过电极和导线连接起来,接在发光二极管的两端,发现二极管发光,这里的水果在电路中扮演了_________的角色。10、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带电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发现验电器金属箔片的张角变大,则验电器原来带___________电;在玻璃棒接触金属球的瞬间,产生的瞬间电流方向是从___________(选填“玻璃棒到金属球”或“金属球到玻璃棒”)。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2020年10月26日,全年级组的同学和老师秋游来到了长沙方特东方神画,这是一座综合了激光多媒体、立体特效、微缩实景、真人秀等高科技设备资源,通过深度创意崭新诠释民间传统艺术,将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精粹与现代旅游产业完美结合的全新概念主题公园。融入了女娲补天、牛郎织女、孟姜女等多个民间神话传说故事,以一种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华夏历史文明以一种全新而震撼的面貌展现在游客面前,将为游客呈现一个丰富多彩的“神话王国”。请根据"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运用相关的物理知识进行计算:(1)织女星与地球相距2.6×1014km,若牛郎从地球以光速飞行去织女星寻找织女,需要多少年?(2)牛郎星到织女星的距离为16光年,即相隔多少千米?(1年按3.2×107s计算,最终结果均保留1位小数)2、将一滴体积为1mm3的油滴在水面上,充分扩展后的最大面积为3m2,请你估计油分子的直径为多少?3、质量为1g的水有3.34×1022个水分子,若这些水的流速是每秒1亿个水分子,那么需要经过多少年这1g滴水才流完?4、分子是肉眼看不见的,说明它很小.它不但是尺寸小,而且质量也很小.有关研究资料表明,1cm3的水中大约含有3.35×1022个水分子.据此,请你求出一个水分子的大致质量.5、“年”是时间单位,但光年是长度单位,一般被用于衡量天体间的距离,其字面意思是指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线传播一年时间所经过的距离.光速约为每秒30万千米,求1光年为多少米?(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详解】A.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B.铜粉肉眼可以看见,分子用肉眼看不见,所以铜粉不是铜分子,故B错误;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非常小,分子直径以米来量度,故C错误;D.灰尘肉眼可以看见,分子用肉眼看不见,所以扫地时扬起的灰尘不是一个个分子,故故D错误。故选A。2、C【详解】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体容易得到电子,束缚电子能力弱的物体容易失去电子,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因失去电子,所带的电荷是正电荷,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因得到电子,所带的电荷是负电荷,故C错误,符合题意;D.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如果两个带电体互相吸引,那么它们一定带异种电荷,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3、C【详解】A.“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家庭装修用的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在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这说明甲醛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小,当分子间的间距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已经微弱到几乎可以忽略,所以破镜不能重圆,故C错误,C符合题意;D.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能留下字迹是因为分子间的引力,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C。4、C【详解】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丝绸因得电子而带负电,故A错误;B.当玻璃棒接触A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上自由电子转移玻璃棒上,使验电器A带正电,故B错误;C.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杆将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时,B验电器上自由电子向验电器A转移,B验电器由于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故C正确;D.当金属棒把A、B两验电器连起来的瞬间,金属杆中有电流,且电流方向是从A到B,故D错误。故选C。5、C【详解】把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吸管B端时,吸管B端远离橡胶棒,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吸管B端与橡胶棒带的是同种电荷,橡胶棒带负电,所以吸管B端也带负电;吸管与餐巾纸摩擦,吸管带负电,说明吸管得到了电子,同时餐巾纸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故选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6、A【详解】A.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说明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故A正确;B.玻璃棒和橡胶棒相互吸引,说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B错误;C.验电器只能检测物体是否带电,不能检验物体带何种电荷,故C错误;D.说明金属棒是导体,故D错误。故选A。7、A【详解】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甲球带正电,甲、丙相互排斥,说明甲、丙一定带同种电荷,丙一定也带正电;甲、乙相互吸引,说明乙带负电或乙不带电,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8、C【详解】A.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与空气摩擦,会带上电荷,此过程是发生了电荷的转移,不是创造了电荷,故A错误;B.由于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带上电荷的飞机会吸附空气中的灰尘,故B错误;C.验电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所以可以用验电器检验飞机是否带上电荷,故C正确;D.由于塑料是绝缘体,若在轮胎中加入塑料来替换钢丝,则不能将机身所带电荷导入大地,故D错误。故选C。9、C【详解】A.月亮本身并不发光,而是反射太阳光才被人看见的,所以月亮不是光源,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根据课本知识可知,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光年指光在一年中通过的距离,所以是长度单位,不是时间的单位,故C错误,C符合题意;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C。10、C【详解】A.举高水杯不能加快水分子的热运动,因为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故A错误;B.用手捏海绵,因为海绵里面有很多气孔,里面的空气跑出来,造成海绵体积变小,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B错误;C.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不到墨水分子在运动,因为分子极其微小,肉眼无法观察到,故C正确;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受热后分子间距离变大,并不是分子变大,故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1、不符合两种气体会发生扩散现象,氢气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会彼此进入对方【解析】【详解】[1][2]氢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在一个密闭的容器用隔板MN分割开,当抽出隔板后两种物质会发生扩散现象,彼此进入对方,而图乙两种气体没有彼此进入对方,所以图乙不符合实际情况。2、同排斥正【解析】【详解】[1][2]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梳子与头发相互摩擦,梳子得到电子带负电,头发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头发带上了同种电荷,故头发会越梳越蓬松。[3]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靠近头发后头发被吸引,由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可知,头发带正电。3、摩擦起电不能铜0.5【解析】【详解】(1)[1][2]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这是摩擦起电现象。把某物体放在带电吸管的一端附近,发现吸管这一端立即向物体靠近,则不能判断该物体一定带电,因为带电体能够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2)[3][4]由图可知铜片连接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所以铜片是正极。电压表选用0~3V量程,分度值为0.1V,所以读数为0.5V。4、正同种排斥【解析】【详解】[1]根据正负电荷的定义可知,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因为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将它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后,两金属箔片均会带上正电。[2][3]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验电器的金属箔会张开。5、无规则间隙斥力【解析】【详解】[1]闻到“花香”,是扩散现象,是由于花粉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造成的。[2]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后,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彼此进入对方,所以总体积会变小。[3]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造成的。6、原子核电子正【解析】【详解】[1][2][3]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的质量很小,但带负电;原子核里质子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对外不显电性)。7、得到负【解析】【详解】[1][2]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而吸管和橡胶棒互相排斥,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得出吸管带负电荷。再由吸管和纸巾摩擦过,可知,摩擦过的吸管得到电子,摩擦过的纸巾失去电子。8、验电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解析】【详解】[1]如图所示的仪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叫验电器。[2]用带电体接触它的金属球,电荷通过验电器的金属球传给金属杆,然后再传给两片金属箔,两片金属箔带同种电荷而张开,它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9、见解析同种电源【解析】【详解】(1)[1]梳子与头发摩擦前不吸引纸屑,与头发摩擦后能吸起纸屑,因为带电体能吸引纸屑等轻小物体,说明梳子带有电。(2)[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两根玻璃棒分别与丝绸摩擦后,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它们带同种电荷。(3)[3]要使用电器工作,电路中必须要有电源,水果能使二极管发光,说明在这个的电路中水果能提供电压,所以水果相当于电源,10、正玻璃棒到金属球【解析】【详解】[1]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当与验电器接触后,验电器的金属箔片的张角变大,说明验电器带的电荷增多,因此该验电器带正电。[2]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由于缺少电子造成的,当用玻璃棒和验电器金属球接触,金属箔张角变大,原因是验电器金属箔片上的一部分电子会从验电器转移到玻璃棒上,电流的方向与电子运动方向相反,所以在接触的瞬间电流方向是从玻璃棒到金属球。三、计算题1、(1)27.1年;(2)1.5×1014km【解析】【详解】解:(1)牛郎从地球以光速飞行去织女星寻找织女,需要的时间≈8.67×108s≈27.1年(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