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家庭矛盾调解实务案例_第1页
社会工作介入家庭矛盾调解实务案例_第2页
社会工作介入家庭矛盾调解实务案例_第3页
社会工作介入家庭矛盾调解实务案例_第4页
社会工作介入家庭矛盾调解实务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工作介入家庭矛盾调解的实务探索——以L家庭亲子冲突调解为例一、案例背景:冰封的亲子关系L家庭居住于某市老城区,父亲老林从事货运工作,母亲陈女士在超市做收银员,独生子小宇(15岁)就读初二。近一年来,亲子矛盾持续升级:小宇沉迷手游,周末常熬夜到凌晨,成绩从班级前20名跌至50名开外;父母多次尝试管教,从唠叨指责到没收手机、断网,冲突却愈演愈烈。一次因陈女士发现小宇偷偷用压岁钱买游戏装备,双方爆发激烈争吵,小宇摔门离家,深夜才被邻居送回,家庭氛围降至冰点。老林夫妇在社区网格员建议下,联系到驻点社工寻求帮助。二、介入过程:从破冰到重构的阶梯(一)接案与信任建立(第1-2周)社工首次入户时,家庭呈现“三角对峙”状态:小宇锁门回避,父母轮流控诉孩子“叛逆”“不懂事”,情绪激动。社工没有急于评判,而是以“观察者”姿态倾听,用“我感受到你们很焦虑,也很爱孩子,但不知道怎么帮他”的共情表达,缓和父母的情绪;同时通过短信给小宇留言:“我是社工姐姐,想听听你对游戏的看法,不会告状,也不会逼你做任何事。”两天后,小宇主动开门,社工以“游戏里的策略设计”为话题,建立初步信任。(二)预估:家庭系统的“卡点”在哪?社工运用家庭结构图和生态系统理论分析:结构层面:家庭权力结构失衡,父母以“权威”压制,小宇以“叛逆”反抗,缺乏平等沟通的空间;互动模式:父母习惯“命令-服从”式沟通(如“马上关掉手机!”),小宇则以沉默或爆发回应,情感需求被忽视;外部因素:父母工作压力大,缺乏亲子陪伴时间,小宇在虚拟世界寻求成就感;学校学业压力陡增,孩子将游戏作为逃避出口。核心问题诊断:亲子沟通机制失效+家庭情感连接断裂,需从系统层面介入,而非单纯“纠正孩子行为”。(三)介入计划:三维度破局1.沟通重构:学习非暴力沟通技巧,建立“情绪-需求”表达模式;2.关系修复:设计家庭互动活动,重建情感信任;3.能力提升:父母学习青春期心理知识,孩子掌握时间管理技能。(四)分阶段介入:从冲突到协作阶段1:情绪降温与表达训练(第3-4周)家庭会议:社工设置“情绪温度计”环节,让每人用颜色描述当下心情(父亲选“黑色,压抑”,小宇选“红色,愤怒”,母亲选“灰色,疲惫”),引导成员正视情绪。非暴力沟通工作坊:教父母用“观察+感受+需求+请求”替代指责(如将“你天天玩手机,没救了!”改为“我看到你这周玩了30小时游戏(观察),我很担心你的视力和成绩(感受),我需要你保证每天游戏不超过2小时(需求),可以吗?(请求)”);教小宇用“我因为…(事件),感到…(情绪),我需要…(需求)”表达(如“爸妈没收手机时,我感到被否定,我需要你们相信我能管好时间”)。阶段2:关系重建与互动激活(第5-8周)家庭任务卡:每周设计1次“无手机互动”,如一起做烘焙、组装模型。首次活动中,小宇因父母笨拙的操作笑出声,打破了冷战僵局;优势视角赋能:社工挖掘小宇的闪光点(如逻辑思维强、手工细致),建议父母以“游戏策划”为切入点,讨论“如何设计学习奖励机制”,小宇主动提出“每周认真完成作业,可获得2小时自由支配时间”。阶段3:巩固与自主运作(第9-12周)家庭公约制定:三方共同协商手机使用规则(周末每天2小时,周内仅查资料)、奖惩机制(遵守公约可攒“家庭积分”兑换旅行);三、成效评估:从“战场”到“港湾”的蜕变行为改变:小宇手机使用时长降至每天1.5小时,作业完成率从60%提升至95%,月考成绩回升至班级35名;父母减少了唠叨和强制管教,学会用“提问”代替命令(如“你觉得这周怎么安排学习和游戏更合理?”)。关系改善:家庭会议从“争吵场”变为“议事厅”,小宇主动分享学校趣事,父母会倾听并给予肯定;“家庭任务卡”活动持续开展,亲子间的拥抱和笑声增多。系统影响:老林夫妇在家长课堂分享经验,带动3个家庭尝试沟通技巧;小宇在编程小组获校级比赛二等奖,自信心显著增强。四、实务反思:家庭调解的“道”与“术”(一)经验启示1.系统视角是核心:家庭矛盾往往是“关系病”,需跳出“谁对谁错”的评判,关注互动模式和情感需求;2.信任建立是前提:对孩子的“共情式接纳”(如认可游戏的正向价值),对父母的“压力同理”,能快速打破防御;3.方法整合是关键:结合萨提亚家庭治疗(改善情感连接)、认知行为疗法(调整沟通认知)、任务中心模式(解决具体问题),效果更显著。(二)不足与改进介入周期较短(3个月),长期效果需跟踪;后续可引入“家庭治疗师+社工”的联动模式,提供更深度的心理支持。(三)实务建议1.社区层面:建立“家庭矛盾预警-调解-支持”三级网络,定期开展亲子沟通工作坊;2.政策层面:将家庭调解纳入社会工作服务清单,给予经费和专业培训支持;3.家庭层面:父母需学习“弹性权威”——既保持原则,又给孩子自主空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