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瓦特皮肤异色病的护理个案_第1页
西瓦特皮肤异色病的护理个案_第2页
西瓦特皮肤异色病的护理个案_第3页
西瓦特皮肤异色病的护理个案_第4页
西瓦特皮肤异色病的护理个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瓦特皮肤异色病的护理个案一、案例背景与评估(一)患者基本资料患者女性,52岁,退休教师,因“面部、颈部皮肤出现红斑、色素沉着伴瘙痒3年,加重1个月”于2025年3月10日入院。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面颊部淡红色斑片,伴轻微瘙痒,日晒后症状加重,未予重视。随后逐渐出现颈部、耳后皮肤受累,红斑区域出现散在色素沉着点,部分区域伴轻度皮肤萎缩,曾在外院诊断为“过敏性皮炎”,予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具体不详)治疗后瘙痒稍缓解,但皮损未消退。1个月前患者因家中琐事劳累后,面部皮损明显加重,红斑颜色加深,色素沉着范围扩大,瘙痒剧烈,影响睡眠,遂来我院就诊,门诊以“西瓦特皮肤异色病”收入院。(二)主诉与现病史主诉:面部、颈部皮肤红斑、色素沉着伴瘙痒3年,加重1个月。现病史: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面颊部淡红斑,呈对称性分布,伴间断性瘙痒,瘙痒程度VAS评分3分,日晒后红斑颜色加深,瘙痒加剧。自行涂抹“芦荟胶”后症状无明显改善。1年后皮损逐渐扩展至颈部、耳后及胸前V字区,红斑区域出现针尖至米粒大小褐色色素沉着点,部分区域皮肤变薄,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外院就诊时查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5.2%(正常参考值0.4%-8.0%),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35×10⁹/L(正常参考值0.02-0.52×10⁹/L);过敏原检测示尘螨(+),余未见异常。诊断为“过敏性皮炎”,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用,每日2次,治疗2周后瘙痒缓解(VAS评分1分),但红斑及色素沉着无明显变化。此后患者自行停药,皮损时轻时重。1个月前因劳累后上述症状加重,面部红斑呈暗红色,色素沉着融合成片,累及下颌部,瘙痒剧烈,VAS评分7分,夜间瘙痒明显,导致入睡困难,平均每晚睡眠时长约4小时。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查皮肤镜示:面部皮损区可见不规则色素网,散在分布的色素沉着点,伴毛细血管扩张及轻度表皮萎缩,符合西瓦特皮肤异色病表现。门诊遂以“西瓦特皮肤异色病”收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状态尚可,食欲正常,二便规律,体重无明显变化。(三)既往史、个人史与家族史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个人史:生于原籍,无长期外地旅居史;退休前从事教师工作,长期伏案,户外活动时防晒措施不足(仅夏季佩戴草帽,未规律使用防晒霜);否认吸烟、饮酒史;否认接触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史。月经史:14岁初潮,周期28-30天,经期5-7天,50岁绝经,绝经后无异常阴道出血。家族史:父母健在,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皮肤病病史,否认遗传性疾病史。(四)专科检查一般情况:体温36.5℃,脉搏7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5/80mmHg,身高160-,体重62kg,BMI24.2kg/m²。神志清楚,精神状态尚可,步入病房,查体合作。皮肤黏膜检查:面部(面颊、额部、下颌)、颈部、耳后及胸前V字区可见对称性分布的皮损。皮损表现为:①红斑:呈暗红色斑片,边界欠清,压之褪色;②色素沉着:红斑区域散在分布针尖至绿豆大小褐色色素沉着斑,部分融合成片;③毛细血管扩张:在红斑及色素沉着区域可见细小毛细血管扩张,呈树枝状;④皮肤萎缩:部分皮损区域皮肤变薄,触之质地较正常皮肤柔软,弹性稍差。皮损总面积约200-²,其中面部皮损面积约80-²。未见水疱、糜烂、渗出及瘢痕形成。头皮、躯干其余部位及四肢皮肤未见明显异常。毛发分布均匀,无脱发;指(趾)甲光泽正常,无变形、增厚。(五)实验室及辅助检查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6.8×10⁹/L(正常参考值4-10×10⁹/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2.5%(正常参考值40%-75%),淋巴细胞百分比28.3%(正常参考值20%-50%),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6.1%(正常参考值0.4%-8.0%),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42×10⁹/L(正常参考值0.02-0.52×10⁹/L),血红蛋白135g/L(正常参考值115-150g/L),血小板计数220×10⁹/L(正常参考值100-300×10⁹/L)。2.生化检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18U/L(正常参考值7-40U/L),谷草转氨酶22U/L(正常参考值13-35U/L),总胆红素12.5μmol/L(正常参考值3.4-17.1μmol/L);肾功能:血肌酐68μmol/L(正常参考值44-97μmol/L),尿素氮5.2mmol/L(正常参考值2.9-8.2mmol/L);空腹血糖5.3mmol/L(正常参考值3.9-6.1mmol/L);血脂:总胆固醇5.1mmol/L(正常参考值2.9-5.2mmol/L),甘油三酯1.3mmol/L(正常参考值0.56-1.7mmol/L)。3.免疫功能检查:抗核抗体(ANA)阴性,抗双链DNA抗体(ds-DNA)阴性,抗干燥综合征A抗原(抗SSA)抗体阴性,抗干燥综合征B抗原(抗SSB)抗体阴性,类风湿因子(RF)阴性。4.皮肤镜检查:面部皮损区可见不规则色素网,色素沉着点呈弥漫性分布,毛细血管扩张呈线性或树枝状,表皮萎缩区域可见皮沟变浅、皮嵴平坦,未见明显鳞屑及毛囊角栓。5.组织病理学检查:取面颊部皮损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示:表皮轻度萎缩,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浅层可见淋巴细胞及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真皮上部可见噬黑素细胞增多,毛细血管扩张。符合西瓦特皮肤异色病的病理表现。二、护理计划与目标(一)护理诊断1.皮肤完整性受损:与西瓦特皮肤异色病导致的皮肤红斑、色素沉着、表皮萎缩有关。2.舒适受损:与皮肤瘙痒有关。3.自我形象紊乱:与面部、颈部等暴露部位皮损影响外观有关。4.知识缺乏:与患者对西瓦特皮肤异色病的病因、治疗及护理知识不了解有关。5.睡眠形态紊乱:与夜间皮肤瘙痒剧烈有关。(二)护理目标1.短期目标(入院1周内):患者皮肤瘙痒症状缓解,VAS评分降至3分以下。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每晚睡眠时长达到6-7小时。患者掌握皮肤清洁、保湿及防晒的基本方法。患者情绪较入院时稳定,能主动与医护人员沟通病情。2.长期目标(出院前):患者皮肤红斑颜色变淡,色素沉着无进一步加重,皮肤萎缩区域无继发损伤。患者能正确执行各项护理措施,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自我形象紊乱得到改善,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患者及家属掌握西瓦特皮肤异色病的相关知识,能说出疾病的诱因、治疗原则及随访重要性。(三)护理计划制定依据根据患者的病情评估,西瓦特皮肤异色病以皮肤异色性改变为主要特征,护理重点围绕保护皮肤屏障、缓解瘙痒症状、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展开。结合患者的年龄、职业特点(退休教师,既往防晒意识不足)及病情严重程度,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同时,参考临床皮肤病护理指南中关于色素性皮肤病的护理要点,强调防晒、避免刺激、皮肤保湿等基础护理措施的重要性,辅以心理干预和健康指导,促进患者疾病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三、护理过程与干预措施(一)皮肤护理1.皮肤清洁护理:指导患者使用温和、无刺激的弱酸性洁面产品(pH值5.5-6.5),每日洁面1-2次,水温控制在32-37℃,避免过热或过冷的水刺激皮肤。洁面时动作轻柔,避免用力揉搓皮损区域,采用拍打的方式擦干面部水分,防止皮肤进一步损伤。颈部及胸前皮损区域清洁时,同样遵循温和、轻柔的原则,避免使用毛巾用力擦拭。2.皮肤保湿护理:每日洁面后3分钟内为患者涂抹医用保湿霜(主要成分为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甘油),面部及颈部皮损区域均需涂抹,厚度以形成薄薄一层保护膜为宜,每日2-3次。对于皮肤萎缩较明显的区域,适当增加保湿霜的涂抹频率,每日4次。告知患者保湿霜的作用是修复皮肤屏障,减少水分流失,缓解皮肤干燥不适。护理过程中观察患者皮肤对保湿霜的反应,如出现红肿、瘙痒加剧等过敏现象,及时更换其他品牌的保湿产品。3.防晒护理:西瓦特皮肤异色病患者皮损对紫外线敏感,日晒后易加重病情,因此防晒护理至关重要。指导患者外出时采取多重防晒措施:①物理防晒:佩戴宽边帽子(帽檐直径≥10-)、太阳镜,穿长袖衣物或使用防晒披肩遮盖颈部及胸前皮损区域;②化学防晒:选择SPF30+、PA+++以上的医用防晒霜,每日出门前15-20分钟涂抹于面部、颈部及胸前暴露部位,每2-3小时补涂一次,若出汗较多或接触水后及时补涂。告知患者即使在室内,靠近窗户的位置也需涂抹防晒霜,避免紫外线透过玻璃照射皮肤。同时,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紫外线强烈时段外出。4.用药护理:患者入院后遵医嘱予外用药物治疗,具体为:0.03%他克莫司软膏,每日2次,涂抹于面部及颈部红斑区域;维生素E乳膏,每日2次,涂抹于皮肤萎缩区域。用药前向患者讲解药物的作用机制、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他克莫司软膏使用时需取少量药膏均匀涂抹于皮损处,轻轻按摩1-2分钟促进吸收,初次使用可能出现*局部烧灼感、瘙痒、红斑等刺激症状,一般持续1-2周可自行缓解,告知患者无需过度紧张,若刺激症状明显可暂停用药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维生素E乳膏具有滋润、保护皮肤的作用,涂抹时动作轻柔,避免用力摩擦。用药后密切观察患者皮肤反应,记录皮损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5.避免皮肤刺激:告知患者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如肥皂、洗衣粉、洗洁精等化学洗涤剂;避免使用化妆品、护肤品(除医用保湿霜和防晒霜外);避免搔抓、摩擦皮损区域,防止皮肤破损继发感染。若瘙痒难忍,可采用轻拍或冷敷的方式缓解(冷敷时使用毛巾包裹冰袋,每次冷敷时间不超过15分钟,每日不超过3次)。(二)瘙痒与睡眠护理1.瘙痒护理:除上述皮肤护理措施外,遵医嘱予口服抗组胺药物治疗,具体为氯雷他定片10mg,每日1次,睡前口服。告知患者抗组胺药物可能引起嗜睡等不良反应,服药后避免从事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活动。同时,保持病房环境安静、整洁,温度控制在22-24℃,湿度保持在50%-60%,避免环境干燥加重皮肤瘙痒。指导患者穿着宽松、柔软、透气的纯棉衣物,避免化纤、羊毛等刺激性面料接触皮肤。鼓励患者多饮温开水,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ml,促进机体代谢。2.睡眠护理:评估患者睡眠情况,建立睡眠日志,记录患者每日入睡时间、睡眠时长、夜间醒来次数及睡眠质量。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病房光线柔和,夜间关闭不必要的灯光;减少病房噪音干扰,提醒同病房患者夜间保持安静。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每日固定作息时间,睡前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等兴奋性饮品,避免观看刺激性电视节目或书籍。睡前可协助患者进行温水泡脚(水温38-40℃,时间15-2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或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放松训练,每次10-15分钟,帮助患者放松身心,促进入睡。若患者夜间瘙痒剧烈影响睡眠,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适当调整抗组胺药物剂量或加用镇静催眠药物(如佐匹克隆片3.75mg,睡前口服)。(三)心理护理1.心理评估:入院时采用焦虑自评x(SAS)和抑郁自评x(SDS)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估,结果示SAS评分58分(轻度焦虑),SDS评分55分(轻度抑郁)。与患者沟通时发现,患者因面部皮损影响外观,担心疾病无法治愈,害怕他人异样眼光,逐渐变得不愿与人交往,情绪低落。2.心理干预: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和担忧,给予患者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每日定时与患者交谈,了解其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心理支持。疾病知识宣教:向患者详细讲解西瓦特皮肤异色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告知患者虽然疾病病程较长,但通过规范治疗和护理,症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皮肤损害不会进一步加重,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和担忧。情感支持: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感受,对于患者的负面情绪给予及时的疏导。邀请病情好转的同类患者与该患者进行交流,分享治疗和护理经验,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与患者家属沟通,鼓励家属多关心、陪伴患者,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放松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钟,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减轻心理压力。3.心理状态复查:入院1周后再次对患者进行SAS和SDS评分,结果示SAS评分45分,SDS评分42分,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缓解,能主动与医护人员及同病房患者交流,对疾病治疗充满信心。(四)健康指导1.疾病知识指导:向患者及家属发放西瓦特皮肤异色病健康宣教手册,详细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如紫外线照射、内分泌变化、遗传因素等)、诱发因素(如日晒、劳累、精神压力大等)、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告知患者疾病的特点是病程慢性,易反复发作,需要长期坚持治疗和护理。2.生活方式指导:饮食指导:指导患者清淡饮食,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的新鲜蔬菜水果,如橙子、柚子、猕猴桃、菠菜、西兰花等,维生素C具有抑制黑色素生成的作用,维生素E具有保护皮肤黏膜的作用。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大蒜等;避免食用光敏性食物,如芹菜、香菜、无花果、芒果等,防止日晒后加重皮肤反应。作息指导:指导患者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每日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休息,学会劳逸结合。运动指导:鼓励患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每周3-5次,每次30-40分钟,增强机体免疫力。运动时选择阴凉处,避免在阳光强烈时段运动,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3.用药指导:告知患者出院后需继续遵医嘱外用药物治疗,详细讲解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用药频率及注意事项。提醒患者不要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停药,若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就医。同时,告知患者避免自行使用偏方或激素类药膏,以免加重病情。4.随访指导:告知患者出院后需定期随访,首次随访时间为出院后2周,之后每月随访1次,连续随访3个月,病情稳定后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皮损变化、用药情况、不良反应监测等。若出现皮损加重、瘙痒剧烈或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诊。(五)病情观察与记录每日定时观察患者皮损变化,包括红斑颜色、色素沉着范围、毛细血管扩张情况及皮肤萎缩程度,使用皮损面积评分x(EASI)对皮损进行评分,记录评分变化。观察患者皮肤瘙痒程度,采用VAS评分法每日评估并记录。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如口服抗组胺药物引起的嗜睡、口干,外用他克莫司软膏引起的*局部刺激症状等)。及时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护理措施及效果,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六)护理效果评价患者入院治疗2周后,护理效果评价如下:皮肤症状:面部、颈部红斑颜色明显变淡,呈淡红色;色素沉着范围无进一步扩大,部分细小色素沉着点颜色变浅;毛细血管扩张无明显变化;皮肤萎缩区域无继发损伤。EASI评分由入院时的12分降至5分。瘙痒症状:VAS评分由入院时的7分降至2分,瘙痒症状明显缓解,夜间无因瘙痒醒来的情况。睡眠质量:每晚睡眠时长达到7-8小时,睡眠质量良好。自我形象:患者能正视自己的皮损,愿意外出活动,与他人交流时自信心明显提高。知识掌握程度:患者及家属能准确说出西瓦特皮肤异色病的病因、诱发因素、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能正确演示皮肤清洁、保湿及防晒的方法。患者病情稳定,达到出院标准,于2025年3月24日出院。四、护理反思与改进(一)护理亮点1.个性化护理方案:根据患者的年龄、职业特点及病情严重程度,制定了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例如,考虑到患者既往防晒意识不足,重点加强了防晒护理指导,采用物理防晒与化学防晒相结合的方式,并定期x患者的防晒执行情况,有效避免了紫外线对皮肤的进一步损伤。2.多维度心理干预:针对患者存在的焦虑、抑郁情绪,采用了心理评估、疾病知识宣教、情感支持、放松训练等多维度的心理干预措施。通过邀请同类患者交流经验,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有效缓解了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3.全程化健康指导:从入院到出院,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全程化的健康指导,包括疾病知识、生活方式、用药及随访等方面。采用口头讲解、发放宣教手册、示范操作等多种方式,确保患者及家属能准确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为患者出院后的自我护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护理不足1.皮肤护理细节有待加强:在皮肤保湿护理过程中,虽然指导患者按时涂抹保湿霜,但未对患者的涂抹方法进行逐一纠正,部分患者涂抹时存在用力不均的情况,可能影响保湿效果。此外,对于皮肤萎缩区域的护理,缺乏更精细化的评估和措施。2.心理评估深度不够:虽然采用了SAS和SDSx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但评估内容较为单一,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