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素单质性质递变规律试题_第1页
卤素单质性质递变规律试题_第2页
卤素单质性质递变规律试题_第3页
卤素单质性质递变规律试题_第4页
卤素单质性质递变规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卤素单质性质递变规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下列关于卤素单质物理性质递变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沸点:F₂>Cl₂>Br₂>I₂B.颜色:由浅到深依次为F₂(淡黄绿色)、Cl₂(黄绿色)、Br₂(深红棕色)、I₂(紫黑色)C.密度:随原子序数增大逐渐减小D.状态:常温下均为气态答案:B解析: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递变规律为:随原子序数增大,相对分子质量增加,分子间作用力增强,沸点逐渐升高(F₂<-188℃,Cl₂<-34℃,Br₂<59℃,I₂<184℃),状态由气态(F₂、Cl₂)→液态(Br₂)→固态(I₂),A、D错误;颜色随原子序数增大逐渐加深,B正确;密度逐渐增大(F₂:1.69g/L,Cl₂:3.21g/L,Br₂:3.12g/cm³,I₂:4.93g/cm³),C错误。下列关于卤素单质化学性质递变规律的说法错误的是()A.氧化性:F₂>Cl₂>Br₂>I₂B.与氢气反应的剧烈程度:I₂>Br₂>Cl₂>F₂C.与水反应的能力:F₂>Cl₂>Br₂>I₂D.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I⁻>Br⁻>Cl⁻>F⁻答案:B解析:卤素单质的氧化性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弱,A正确;与氢气反应的剧烈程度体现氧化性强弱,应为F₂(爆炸)>Cl₂(光照爆炸)>Br₂(加热反应)>I₂(持续加热可逆反应),B错误;F₂与水剧烈反应生成HF和O₂,Cl₂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Br₂、I₂与水反应逐渐减弱,C正确;氧化性越强,对应阴离子还原性越弱,D正确。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A.Cl₂+2NaBr=2NaCl+Br₂B.Br₂+2KI=2KBr+I₂C.I₂+2KCl=2KI+Cl₂D.F₂+2NaCl=2NaF+Cl₂答案:C解析:氧化性强的卤素单质可置换氧化性弱的卤素单质。Cl₂氧化性强于Br₂(A正确),Br₂强于I₂(B正确),I₂氧化性弱于Cl₂,无法置换Cl₂(C错误);F₂氧化性最强,可置换出Cl₂,但实际反应中F₂会先与水反应,需在熔融状态下进行(D正确)。关于卤素单质与水反应的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₂与水反应生成HF和HFOB.Cl₂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C.Br₂与水反应生成HBr和HBrO,且反应程度比Cl₂更彻底D.I₂与水不反应答案:B解析:F₂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F₂+2H₂O=4HF+O₂↑,无HFO生成(A错误);Cl₂与水反应为Cl₂+H₂O⇌HCl+HClO(B正确);Br₂、I₂与水反应可逆且程度逐渐减弱,C错误;I₂与水微弱反应生成HI和HIO,D错误。下列关于卤化氢性质的递变规律正确的是()A.稳定性:HF<HCl<HBr<HIB.酸性:HF<HCl<HBr<HIC.熔沸点:HF<HCl<HBr<HID.还原性:HF>HCl>HBr>HI答案:B解析:卤化氢稳定性随卤素非金属性减弱而减弱,应为HF>HCl>HBr>HI(A错误);酸性除HF为弱酸外,HCl、HBr、HI均为强酸且酸性逐渐增强(B正确);HF因分子间氢键熔沸点最高,其余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熔沸点:HF>HI>HBr>HCl),C错误;还原性随卤素离子半径增大而增强,应为HI>HBr>HCl>HF,D错误。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₂+4HCl(浓)$\xlongequal{\Delta}$MnCl₂+Cl₂↑+2H₂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Cl在反应中仅作还原剂B.每生成1molCl₂,转移电子数为4molC.可用排水法收集Cl₂D.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₂中的HCl杂质答案:D解析:HCl中部分Cl⁻被氧化为Cl₂(还原剂),部分生成MnCl₂(酸),A错误;Cl元素由-1价→0价,每生成1molCl₂转移2mol电子,B错误;Cl₂可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错误;HCl易溶于饱和食盐水,Cl₂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小,D正确。下列关于卤素单质保存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F₂可用玻璃瓶盛装B.Cl₂可用无色试剂瓶盛装C.Br₂需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并加水液封D.I₂需保存在敞口容器中答案:C解析:F₂会与玻璃中的SiO₂反应(4F₂+SiO₂=SiF₄+2O₂),应保存在特制合金容器中(A错误);Cl₂见光不分解,但易挥发,需用棕色试剂瓶避光并密封(B错误);Br₂易挥发,加水液封可减少挥发,且见光易分解需棕色瓶(C正确);I₂易升华,需密封保存(D错误)。向含有Br⁻、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l₂,充分反应后加入CCl₄振荡,静置后下层溶液的颜色可能是()A.橙红色B.紫红色C.橙红色或紫红色D.无色答案:C解析:Cl₂先氧化I⁻生成I₂(CCl₄层紫红色),再氧化Br⁻生成Br₂(CCl₄层橙红色)。若Cl₂少量,只氧化I⁻,下层为紫红色;若Cl₂足量,I⁻、Br⁻均被氧化,下层为橙红色;若Cl₂过量,颜色不变。因此可能为紫红色或橙红色,C正确。下列关于HX(X=F、Cl、Br、I)的说法错误的是()A.HF是唯一的弱酸B.HCl、HBr、HI均为强酸C.HF可用于刻蚀玻璃D.HI在空气中不易变质答案:D解析:HF在水中部分电离为弱酸,A正确;HCl、HBr、HI在水中完全电离为强酸,B正确;HF与SiO₂反应(SiO₂+4HF=SiF₄↑+2H₂O),可刻蚀玻璃,C正确;HI还原性强,易被空气中O₂氧化(4HI+O₂=2H₂O+2I₂),需现用现配,D错误。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铜丝在Cl₂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烟,加水后溶液呈蓝色B.铁丝在Br₂蒸气中燃烧,生成红棕色FeBr₂C.氢气在I₂蒸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D.将Cl₂通入淀粉-KI溶液中,溶液立即变蓝答案:A解析:Cu与Cl₂反应生成CuCl₂(棕黄色烟),溶于水呈蓝色(A正确);Fe与Br₂反应生成FeBr₃(B错误);H₂与Cl₂燃烧呈苍白色火焰,与I₂反应无明显火焰(C错误);Cl₂通入淀粉-KI溶液中,需先氧化I⁻生成I₂,溶液才变蓝,并非“立即”(D错误)。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卤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族,包括______(填元素符号)五种元素,其中______为放射性元素。答案:ⅦA;F、Cl、Br、I、At;At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氟气与水反应:;(2)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室制漂白液):;(3)溴单质与碘化钠溶液反应:;(4)碘单质与氢气反应:。答案:(1)2F₂+2H₂O=4HF+O₂↑(2)Cl₂+2NaOH=NaCl+NaClO+H₂O(3)Br₂+2NaI=2NaBr+I₂(4)I₂+H₂$\xlongequal{\Delta}$2HI卤化银中,AgF易溶于水,AgCl为______色沉淀,AgBr为______色沉淀,AgI为______色沉淀,其中______可用于人工降雨,______可用于制作感光材料。答案:白;浅黄;黄;AgI;AgBr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Cl₂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还原剂是______。答案:2NaCl+2H₂O$\xlongequal{电解}$2NaOH+H₂↑+Cl₂↑;H₂O;NaCl(解析:反应中Cl⁻(来自NaCl)被氧化为Cl₂(还原剂),H₂O中的H⁺被还原为H₂(氧化剂))。向淀粉-KI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先变蓝,继续滴加氯水,蓝色褪去。(1)蓝色褪去的原因是Cl₂将I₂氧化为______(填化学式);(2)写出蓝色褪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HIO₃(或IO₃⁻)(2)5Cl₂+I₂+6H₂O=10Cl⁻+2IO₃⁻+12H⁺三、实验题(共20分)某实验小组设计实验探究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实验装置如下:(1)装置A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作用是______;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作用是______。(2)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将装置C、D中的试剂互换,(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浓盐酸;提供Cl₂;饱和食盐水;除去Cl₂中的HCl杂质(2)Cl₂+2Br⁻=2Cl⁻+Br₂;溶液由无色变为橙红色(3)Br₂+2I⁻=2Br⁻+I₂;溶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4)不能;Cl₂的氧化性强于Br₂和I₂,若先通入D中,Cl₂会直接氧化I⁻生成I₂,无法证明Br₂的氧化性强于I₂解析:实验目的是验证Cl₂>Br₂>I₂的氧化性顺序。装置A中MnO₂与浓盐酸共热生成Cl₂,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HCl(Cl₂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小);Cl₂通入C中氧化Br⁻生成Br₂(橙红色),证明Cl₂>Br₂;生成的Br₂蒸气通入D中氧化I⁻生成I₂(紫红色),证明Br₂>I₂。若互换C、D,Cl₂会优先氧化I⁻,无法判断Br₂是否参与反应,实验失败。四、计算题(共10分)将11.2L(标准状况)Cl₂通入含10.6gNa₂CO₃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求:(1)生成的CO₂的体积(标准状况);(2)溶液中Cl⁻、ClO⁻的物质的量之比(假设Cl₂与水的反应忽略不计,且CO₃²⁻完全反应)。答案:(1)2.24L(2)1:1解析:n(Cl₂)=11.2L/22.4L/mol=0.5mol,n(Na₂CO₃)=10.6g/106g/mol=0.1mol。Cl₂与Na₂CO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₂+Na₂CO₃=NaCl+NaClO+CO₂↑(碱性条件下,Cl₂歧化为Cl⁻和ClO⁻)。由方程式可知,1molNa₂CO₃消耗1molCl₂,生成1molCO₂。(1)n(CO₂)=n(Na₂CO₃)=0.1mol,V(CO₂)=0.1mol×22.4L/mol=2.24L。(2)生成n(NaCl)=0.1mol(Cl⁻),n(NaClO)=0.1mol(ClO⁻),剩余Cl₂=0.5mol-0.1mol=0.4mol(但题目假设忽略Cl₂与水反应,且只考虑CO₃²⁻完全反应,因此溶液中Cl⁻和ClO⁻均来自反应,物质的量之比为0.1mol:0.1mol=1:1。五、综合应用题(共20分)卤族元素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1)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______,其漂白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漂白粉需密封保存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碘酒是常用消毒剂,其溶质为______,溶剂为______。(3)AgBr常用于制作胶卷和相纸,其感光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工业上用Cl₂和石灰乳制取漂白粉,若要制得含有效氯(Cl的质量分数)35%的漂白粉100kg,理论上需要标准状况下的Cl₂多少立方米?(保留一位小数)答案:(1)Ca(ClO)₂;Ca(ClO)₂+CO₂+H₂O=CaCO₃↓+2HClO;2HClO$\xlongequal{光照}$2HCl+O₂↑(2)I₂;酒精(或C₂H₅OH)(3)2AgBr$\xlongequal{光照}$2Ag+Br₂(4)11.2m³解析:(4)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a(ClO)₂和CaCl₂,有效成分为Ca(ClO)₂,有效氯指与HCl反应生成的Cl₂质量占漂白粉质量的百分比。设需要Cl₂的物质的量为xmol,漂白粉中Ca(ClO)₂的物质的量为ymol。反应方程式:2Cl₂+2Ca(OH)₂=CaCl₂+Ca(ClO)₂+2H₂O,可知n(Cl₂)=2y,n(CaCl₂)=y。有效氯的计算:Ca(ClO)₂+4HCl=CaCl₂+2Cl₂↑+2H₂O,1molCa(ClO)₂生成2molCl₂,质量为2×71=142g。漂白粉总质量=100kg=10⁵g,有效氯=(142y)/10⁵×100%=35%,解得y=35000/142≈246.48mol。n(Cl₂)=2y≈492.96mol,V(Cl₂)=492.96mol×22.4L/mol≈11042L≈11.0m³(保留一位小数为11.0m³,若按有效氯计算方式不同可能略有差异,此处以标准解法为准)。六、推断题(共20分)A、B、C、D、E为卤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A(单质)$\xrightarrow{与H₂反应}$B(气态氢化物)$\xrightarrow{溶于水}$C(酸)$\xrightarrow{+AgNO₃溶液}$D(沉淀)$\xrightarrow{光照}$E(单质)+F(气体)(1)若A为黄绿色气体,则A为______,B为______,C为______,D为______,E为______,F为______。(2)写出D光照分解的化学方程式:。(3)若A为紫黑色固体,则C的浓溶液与MnO₂共热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中体现了C的______性和______性。答案:(1)Cl₂;HCl;盐酸(或HCl);AgCl;Ag;O₂(2)2AgCl$\xlongequal{光照}$2Ag+Cl₂↑(3)MnO₂+4HI(浓)$\xlongequal{\Delta}$MnI₂+I₂↑+2H₂O;还原性;酸性解析:(1)黄绿色气体A为Cl₂,与H₂反应生成B(HCl),溶于水为盐酸(C),与AgNO₃反应生成D(AgCl沉淀),AgCl光照分解生成E(Ag)和F(Cl₂),但题目中F为气体,故应为2AgCl$\xlongequal{光照}$2Ag+Cl₂↑(F为Cl₂)。(3)紫黑色固体A为I₂,与H₂反应生成B(HI),溶于水为氢碘酸(C),浓HI与MnO₂共热生成I₂,反应中部分I⁻被氧化(还原性),部分生成MnI₂(酸性)。七、拓展探究题(共20分)某同学发现,将Cl₂通入FeBr₂溶液中,溶液颜色先变为棕黄色,后变为黄色。查阅资料知:Fe²⁺、Br⁻、I⁻的还原性顺序为I⁻>Fe²⁺>Br⁻。(1)写出Cl₂与FeBr₂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设计实验验证Fe²⁺的还原性强于Br⁻:实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