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瓦漏水施工方案设计_第1页
仿古瓦漏水施工方案设计_第2页
仿古瓦漏水施工方案设计_第3页
仿古瓦漏水施工方案设计_第4页
仿古瓦漏水施工方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仿古瓦屋面防漏水施工综合方案一、施工准备(一)材料准备仿古瓦筛选琉璃瓦:抗压强度≥20MPa,表面釉层厚度≥0.3mm,吸水率≤12%,外观无裂纹、掉角、砂眼,色泽均匀。按筒瓦(200×100mm)、板瓦(220×110mm)分类堆放,底部设100mm高木方垫层,周边设置排水沟并覆盖防雨布。小青瓦:抗折强度≥15MPa,弧形尺寸偏差±2mm,采用"手敲听声法"筛选,清脆声响为合格品,断裂或闷响者剔除。辅助材料: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粗砂(细度模数2.3~3.0)、聚合物防水砂浆(粘结强度≥1.5MPa)、4mm厚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Φ6@150×150钢筋网、专用勾缝剂(抗渗等级≥P10)、屋面阻碱保护液(渗透深度≥3mm)。工具设备测量工具:激光投线仪、坡度仪、2m弧形靠尺、囊势样板尺(曲率半径50m/30m两种规格)。施工工具:手提切割机(配金刚石锯片)、瓦刀、抿子、灰板、线坠、墨斗、橡皮锤、防滑脚手板(宽300mm,每1.5m设防滑条)。安全设备:防坠器(承重≥15kN)、风力监测仪(量程0-10级)、临时防雨棚(宽2m,延伸出檐口1m)。(二)技术准备图纸深化设计复核屋面坡度(设计值±5%)、正脊曲线半径(R=50m)、垂脊曲线半径(R=30m),翼角起翘高度300mm、出翘长度500mm。绘制节点详图:包括檐口滴水构造(滴水瓦出挑长度为瓦长1/3)、脊瓦"撞肩"安装节点(搭接长度≥80mm)、阴阳瓦交接处防水加强层(增设200mm宽防水卷材)。样板施工选择200㎡典型区域(含正脊、檐口、翼角节点)制作施工样板,重点验证:瓦垄顺直度(偏差≤3mm/2m)囊势曲线(2m靠尺检查空隙≤5mm)脊饰拼缝(宽度≤2mm,勾缝饱满度100%)样板经设计、监理验收签字后作为后续施工标准。(三)基层处理混凝土基层处理表面清理:铲除浮浆、油污,用高压水枪冲洗,干燥后涂刷界面剂(用量0.3kg/㎡)。缺陷修复:蜂窝、麻面处用1:2.5水泥砂浆修补,深度>5mm时分层抹灰,每层厚度≤15mm。平整度控制:2m靠尺检查偏差≤5mm,超差部分用聚合物砂浆找平。木基层处理板缝处理:木椽间隙>0.5cm时,用木条嵌补后涂刷防火涂料(耐火极限≥1h)。刚度增强:在木檩条间距>800mm处增设Φ10通长钢筋拉杆,两端锚固入墙体≥250mm。防腐处理:所有木构件涂刷桐油三遍,断面切割处补刷防腐剂(渗透深度≥5mm)。二、防水构造施工(一)保温防水复合层保温层施工琉璃瓦屋面:铺设120mm厚挤塑聚苯板(燃烧性能B1级),采用点粘法固定,板缝≤2mm,用聚氨酯发泡剂填充。小青瓦屋面:100mm厚憎水膨胀珍珠岩保温层,分层铺设(每层≤50mm),压实系数≥0.85,表面2%找坡。防水层施工找平层:20mm厚1:3水泥砂浆(掺聚丙烯抗裂纤维0.9kg/m³),表面拉毛处理,养护7天,含水率≤9%(碳化钙法检测)。卷材铺设:琉璃瓦屋面:4mm厚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满粘施工,檐口、屋脊处增设1层附加层(宽度500mm)。小青瓦屋面:3mm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热熔法施工,搭接宽度:长边80mm、短边100mm,接缝用热风枪密封。保护层:25mm厚C20细石混凝土(内配Φ6@150×150钢筋网),每6m设分格缝,缝宽20mm,内嵌聚氨酯密封胶。(二)节点防水加强处理檐口构造滴水瓦根部设置混凝土挡水台(高100mm,宽150mm),卷材上翻至挡水台顶部并压入瓦下50mm。勾头瓦与滴水瓦交错排列,间距180-220mm(单数排列),瓦底满铺30mm厚聚合物防水砂浆,用橡皮锤轻敲至砂浆溢出瓦缝。屋脊构造正脊底部铺设2层防水卷材(宽度800mm),中间夹铺0.4mm厚铝箔隔离层。脊瓦安装前先做"灰背"(1:3:8水泥白灰砂浆,厚度50mm),表面拉毛,待强度达70%后铺设脊瓦,接缝处用色浆勾抹(缝宽3-5mm)。特殊部位处理屋面转角处(阴角):防水卷材附加层剪成"蝴蝶形",半径500mm,先铺平面再铺立面,压实无气泡。烟囱根部:砌筑240mm×240mm砖墩,卷材上翻300mm,用金属箍固定,缝隙填塞防火岩棉后灌注密封胶。三、仿古瓦铺设工艺(一)小青瓦屋面施工(阴阳瓦铺设法)分垄号中在檐口和屋脊处拉纵向通线,按"一垄盖瓦一垄底瓦"原则划分瓦垄,中间垄为"当沟垄",用墨斗弹出每垄中心线(偏差≤2mm)。瓦当间距按"压六露四"原则确定(底瓦暴露宽度40%,搭接60%),檐头间距180mm,脊部加密至150mm("稀铺沿头,密铺脊")。底瓦铺设从檐口开始,铺30mm厚1:2.5水泥砂浆(掺防水剂),自下而上一次性铺至脊根部,用2m弧形靠尺刮出囊势曲线。底瓦(阴瓦)采用"一搭三"铺设法,瓦头伸入檐口50mm,瓦尾用砂浆固定,瓦翅外侧略高于内侧3mm(扣筒瓦后自然调平),确保过水居中。蚰蜒当(底瓦搭接处)扎灰要严实,左手压稳瓦体,右手用抿子将砂浆挤入缝隙,接触面达100%。盖瓦铺设盖瓦(阳瓦)采用"一搭四"铺设法,搭接长度80-100mm,瓦间缝隙用"捉节灰"填充(灰浆略高于瓦面2mm,初凝后刮平)。翼角段底瓦加密处理(间距缩小20%),瓦口随起翘高度渐变调整,确保曲线顺畅(用囊势样板尺检查)。(二)琉璃瓦屋面施工(筒板瓦铺设法)分中号垄在檐头找出屋面中点,弹出"正中线",从正中线向两侧排瓦当,当沟宽度为筒瓦宽度1/2(50mm)。挂"五道控制线":檐口滴水线、底瓦囊势线、筒瓦中线、脊瓦底线、盖瓦齐头线,线绳张力保持一致(用5kg线坠校准垂直度)。板瓦铺设第一块底瓦抬高20mm("檐头高"),防止积水倒灌,瓦底铺35mm厚聚合物水泥砂浆(内掺抗裂纤维0.9kg/m³)。采用"压茬法"铺设,每块瓦压前块瓦1/3,搭接长度70mm,瓦垄曲线用"钓鱼线"控制(偏差≤5mm/2m)。筒瓦安装筒瓦安装前抹"熊背灰"(断面半圆形,直径同筒瓦内径),接口处填塞麻刀灰(配合比:白灰:麻刀=10:1),挤出部分及时清理。檐口第一块筒瓦(勾头)用Φ6×250mm钢筋固定(钢筋插入瓦背孔,外露30mm与基层钢筋网焊接),间距≤800mm。(三)脊饰安装正脊施工当沟瓦与正脊瓦"撞肩"安装,搭接长度≥80mm,接缝处用色浆勾抹(颜色匹配瓦件),缝宽控制在3-5mm。正吻安装:先固定铁扁担(Φ12钢筋,深入墙体≥250mm),吻座与脊身之间填充1:2水泥砂浆,四角用Φ8螺栓锚固。垂脊施工垂脊瓦从下往上铺设,与垂兽交接处做"割角"处理(角度45°),缝隙用聚合物砂浆填塞后贴玻纤网格布,再抹面灰。垂兽固定:兽座底部设Φ10预埋螺栓,安装后灌筑微膨胀混凝土(膨胀率0.02%),表面涂刷阻碱保护液。四、质量控制与验收(一)过程控制要点瓦件安装偏差瓦垄顺直度:3mm/2m(用2m靠尺检查)囊势曲线:5mm/2m(用弧形样板尺检查)脊饰垂直度:3mm/全高(线坠吊测)滴水间距:±5mm(用钢卷尺逐垄测量)防水性能检测防水层施工后做闭水试验(48小时,蓄水深度50mm),检查无渗漏后再进行保护层施工。瓦面施工完成后做淋水试验(持续2小时,水压0.3MPa),室内对应位置设置观察点,记录渗漏情况。(二)验收标准主控项目瓦件强度:抗折(抗折)强度、吸水率、抗冻性(≥50次循环)经第三方检测合格。防水构造:卷材搭接长度、附加层宽度、密封胶嵌填深度(≥10mm)符合设计要求。粘结强度:聚合物砂浆粘结力≥1.5MPa(拉拔试验,每1000㎡测3点)。一般项目外观质量:瓦面平整,色泽均匀,脊线顺直,吻兽、垂兽位置准确,无歪斜、破损。勾缝质量:饱满度100%,无空鼓、开裂,颜色一致,缝面平整。细部处理:滴水瓦出挑一致,檐口平直,翼角起翘顺畅,曲线半径偏差≤50mm。五、成品保护与维护(一)成品保护措施施工期保护已铺瓦面用厚纸板(≥5mm)覆盖,并用胶带固定,严禁堆放重物(单点荷载≤0.5kN)。阳角处安装L型泡沫护角(高度1.2m),垂直运输采用专用瓦桶(容量50片/桶),人工传递轻放。交付前处理清理屋面浮灰:用软毛刷沿瓦垄方向清扫,禁用高压水枪直接冲洗。涂刷阻碱保护液:分两遍施工,第一遍干燥后(≥4h)再涂第二遍,总用量0.5kg/㎡。(二)维护方案日常保养每季度检查:瓦垄松动、勾缝脱落、防水卷材起鼓等情况,及时修补(采用原工艺材料)。每年雨季前:清理天沟、檐口杂物,检查排水坡度(≥2%),疏通落水口。维修工艺局部渗漏:找到渗漏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