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写作教案详解一、教材写作编排特点与教学定位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写作编排紧扣“生活·观察·表达”的核心逻辑,以单元主题为依托,将写作能力培养与阅读教学、生活体验深度融合。教材注重从“仿作”到“创写”的梯度设计,既夯实记叙文写作的基础技巧(如顺序、细节、情感),又渗透实用文(书信、说明)与创意写作(童话、想象)的训练,契合四年级学生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认知特点,旨在培养“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的表达能力。二、单元写作教案分阶设计(一)第一单元:“四季美景”——写景类记叙文写作单元主题:围绕“自然之美”,引导学生观察一处景物(如校园、家乡的四季/某一季节),按顺序描写其特点。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按时间/空间顺序”写景的方法,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增添文采。过程与方法:通过“实景观察+范文赏析”,提升有序表达、细节刻画的能力。情感态度:激发对自然的热爱,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2.教学重难点重点:理清写景顺序,抓住景物“动态/静态”特点描写。难点:融入个人感受,避免内容空洞、语言平淡。3.教学过程设计(1)情境导入:播放《四季的色彩》短视频,提问:“你眼中的春天/夏天是什么样子?用一个词语形容。”引导学生聚焦景物的“色彩、形态、声响”等特征。(2)范文引路:结合课文《燕子》《江南春》,分析“顺序(由近及远/时间推移)+修辞(如‘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情感”的写作范式。(3)写作指导:①确定观察对象:校园的花坛、家乡的小河、窗外的梧桐树等,用“五感法”(看、听、闻、触、想)记录细节。②搭建写作框架:以“总—分—总”结构为例,开头总写对景物的喜爱;中间按“春—夏—秋—冬”或“远—近—远”顺序,选取2-3个典型场景描写;结尾抒发情感。③语言润色:出示“语言加油站”(如“柳枝____(拟人:梳理长发/荡秋千)”“荷花____(比喻:像亭亭玉立的少女/粉色的云朵)”),引导学生替换平淡表述。(4)写作实践:以《____的四季》或《____的____(季节)》为题,完成初稿(200-300字)。(5)评改提升:采用“自评(是否有顺序、细节)+互评(修辞是否生动)+师评(情感是否真挚)”的方式,以《校园的秋天》为例,修改“秋风一吹,叶子落了”为“秋风像画家的笔,轻轻一挥,银杏叶就披上了金黄的纱衣,打着旋儿从枝头跳下来,给大地铺上一层厚厚的地毯”。4.范文示例与拓展范文片段:《家乡的小河》(节选)“春天,小河像刚睡醒的孩子,揉着惺忪的眼,缓缓地流淌。岸边的垂柳垂下绿丝绦,风一吹,就把河水当成了镜子,梳理自己的长发。小鱼在水里追着泡泡跑,溅起的水花像一串串晶莹的珍珠。”拓展练习:为范文补充“夏天/秋天/冬天”的段落,巩固写景顺序与修辞运用。(二)第二单元:“人物风采”——写人叙事类作文单元主题:通过一件具体的事,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如“热心的同桌”“爱读书的爷爷”)。1.教学目标学会“以事写人”,选取典型事例,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刻画人物。能围绕中心,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感受身边人的美好品质,学会用文字表达赞美与感激。2.教学重难点重点:事例典型,细节描写生动;难点:通过“小事”凸显“人物特点”,避免内容笼统。3.教学过程设计(1)游戏导入:开展“猜猜他是谁”活动,教师描述“他总是第一个到教室,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还帮同学整理书桌”,让学生猜班级中的同学,引出“事例要能体现人物特点”。(2)范文剖析:结合课文《第一次抱母亲》,分析“事例(抱母亲)+细节(‘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的心理描写;‘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的动作描写)+品质(母亲的辛劳、‘我’的愧疚与感恩)”的写作逻辑。(3)写作指导:①确定人物与事例:思考“他/她最让你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什么?这件事能体现什么特点?”如“爱唠叨的妈妈”(事例:雨天送伞时的唠叨,实则关心)。②细化过程:用“镜头法”分解事件,如“送伞前(妈妈的唠叨:‘带伞了吗?这么大的雨!’)—送伞时(她裤脚湿透,却把伞往我这边倾,嘴里还念叨‘别淋着,学习要紧’)—送伞后(她匆匆离开,背影在雨里显得格外瘦小)”。③细节刻画:运用“动作拆分(如‘她把伞塞给我,又理了理我的衣领,转身冲进雨里’)、语言还原(用方言或个性化语言,如妈妈的口头禅)、神态捕捉(‘她的眼睛里满是焦急,眉头却因为我的‘不耐烦’皱了起来’)”让人物“活”起来。(4)写作实践:以《____的____》为题(如《爱唠叨的妈妈》《“书虫”同桌》),完成习作(300-400字)。(5)评改优化:小组内交换作文,用“批注法”标记“最生动的细节”和“需要补充的地方”,如将“他很爱读书”改为“他一拿到书,就像被磁石吸住了,眼睛瞪得圆圆的,手指飞快地翻着页,连下课铃响了都没听见,嘴角还挂着一丝笑,仿佛走进了书里的世界”。4.范文示例与拓展范文片段:《“热心肠”的李奶奶》(节选)“李奶奶的脚步总是匆匆的,就像装了小马达。那天我忘带钥匙,坐在楼梯口掉眼泪,她像一阵风似的跑过来,‘哎哟,小可怜!来,奶奶家坐!’她的手粗糙却温暖,拉着我往她家走。厨房里飘出饺子的香味,她一边给我盛饺子,一边念叨‘孩子饿坏了吧,快吃快吃’,眼睛笑成了月牙儿。”拓展练习:为范文补充“李奶奶帮助邻居王爷爷买菜”的事例,强化“以事写人”的多事例运用(选做)。(三)第三单元:“观察日记”——连续观察类写作单元主题:选择一种动植物(如豆芽生长、蚕宝宝蜕变)或自然现象,进行连续观察,用日记形式记录变化与发现。1.教学目标掌握日记的格式(日期、星期、天气),学会连续观察并记录“变化过程、观察方法(看、量、摸)、个人疑问/发现”。培养耐心、细致的观察习惯,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2.教学重难点重点:连续观察的“真实性、细致性”,日记格式的规范;难点:从“现象”到“发现”的思考(如豆芽为什么先长根?),避免内容流水账。3.教学过程设计(1)实验导入:提前三天泡绿豆,课堂上展示“第一天(硬邦邦、绿色)—第二天(胀鼓鼓、冒白芽)—第三天(长根须、脱皮)”的变化,提问:“你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吗?怎样记录更清楚?”引出观察日记。(2)范文借鉴:出示课文《最佳路径》中的观察思维(格罗培斯的“观察—思考—创新”),结合优秀观察日记范文(如《蚕宝宝的成长日记》),分析“日期+观察对象的变化(外形、行为)+观察方法+我的发现/疑问”的结构。(3)写作指导:①确定观察对象:建议选择易观察、变化明显的对象(如绿豆发芽、凤仙花生长、月亮的圆缺),制定“观察计划表”(如每天17:00观察,记录时间、方法、现象)。②日记格式规范:强调“第一行居中写日期、星期、天气,第二行空两格开始写内容”,并举例示范。③内容聚焦:引导学生用“对比法”记录变化(如“绿豆第一天长0.1厘米,第三天长到1厘米,根须从‘细毛线’变成‘白胡子’”);用“疑问法”激发思考(如“为什么绿豆发芽时先长根,而不是芽?查资料后发现……”)。(4)写作实践:以《____观察日记》为题,完成至少3篇连续观察日记(每篇150-200字),重点写“变化最明显的一天”。(5)评改完善:同桌交换日记,检查“格式是否正确、变化是否清晰、疑问/发现是否有价值”,如将“豆芽长了”改为“豆芽像个小逗号,从绿豆壳里探出头,根须像老爷爷的胡须,细细密密地扎进水里,好像在拼命吸收营养”。4.范文示例与拓展范文片段:《绿豆发芽日记(第三天)》“[3月10日星期五晴]今天的绿豆宝宝变化更大啦!昨天还只是冒白芽,今天根须已经长到1厘米了,像一条条白色的线,紧紧抓住纱布。绿豆壳裂开得更多了,有的甚至整个脱掉,露出嫩黄的豆瓣,豆瓣中间钻出了浅绿色的小芽,像个害羞的小逗号。我量了量,最长的芽有2厘米呢!为什么根须长得这么快?我查了《植物生长的秘密》,原来根须能吸收水分和养分,所以要先长出来,才能让芽长得更好。大自然真奇妙!”拓展练习: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画观察对象+配文字),制作“观察日记手抄报”,深化观察与表达的结合。(四)第四单元:“童话王国”——想象类作文单元主题:创编童话,赋予动植物或物品以人的特点,讲述一个有意义的故事(如“森林里的新规则”“文具们的争吵”)。1.教学目标能大胆想象,构建“角色(拟人化)、情节(有冲突、有解决)、主题(传递道理/趣味)”的童话框架。学会运用“对话、动作、心理”描写推动情节,让故事生动有趣。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享受童话创作的乐趣。2.教学重难点重点:角色形象鲜明,情节合理且有吸引力;难点:通过童话传递“真善美”的主题,避免故事空洞、逻辑混乱。3.教学过程设计(1)情境创设:播放《疯狂动物城》片段,提问:“动物们会说话、会工作,和人类一样,这就是童话的‘拟人化’。如果让你选一个角色(如大树、铅笔、云朵),它会有什么烦恼或梦想?”引发学生想象。(2)范文解构:分析课文《云雀的心愿》(角色:云雀母子;情节:沙漠之旅,发现森林的重要性;主题:环保),提炼“角色设定(身份、性格)+冲突设置(如‘文具们争夺主人的宠爱’)+解决方式(合作/道歉)+主题升华”的创作模式。(3)写作指导:①角色设计:给角色赋予“人类的性格/职业”,如“爱吹牛的蜗牛”“会魔法的书包”,用表格梳理“角色名、身份、性格、愿望”。②情节构建:采用“问题—解决”模式,如“森林里的树木被砍光了,小动物们怎么办?”设计“起因(砍树)—经过(动物们的恐慌、寻找新家园)—结果(大家一起种树,恢复森林)”的情节链。③细节描写:通过对话展现性格(如“骄傲的钢笔说:‘没有我,主人怎么写漂亮的字?你们这些铅笔、橡皮,都没用!’”),用动作推动情节(如“蜗牛背着重重的壳,气喘吁吁地爬上山顶,却发现伙伴们早就到了,它的脸一下子红了”)。(4)写作实践:以《____的故事》为题(如《会跳舞的石头》《书包里的战争》),完成童话创作(300-500字)。(5)评改分享:开展“童话剧场”活动,小组内朗读作文,评选“最有趣的角色”“最精彩的情节”,并提出修改建议,如将“小鸟们飞走了”改为“小鸟们含着泪,拍打着翅膀,最后看了一眼光秃秃的森林,像一片片枯叶似的,飘向远方”。4.范文示例与拓展范文片段:《文具们的和解》(节选)“夜深了,书包里炸开了锅。钢笔挺着肚子,得意洋洋地说:‘主人每次考试都用我,没有我,她能得满分?’铅笔不服气:‘哼,你能写出漂亮的字,还不是我先打好草稿?没有我,你写错了都没法改!’橡皮在一旁偷偷笑:‘你们都别吵了,没有我,铅笔写错的字永远在那儿,主人会被老师批评的!’……最后,尺子站出来:‘我们各有各的用处,只有合作,才能帮主人更好地学习呀!’大家听了,都低下了头。”拓展练习:为童话续写“第二天,主人发现文具们的变化”,强化“主题升华”(如主人更爱护文具,学会分工合作)。(五)第五单元:“生活中的小物件”——说明类作文单元主题:介绍一种熟悉的物品(如玩具、文具、家用电器),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写清楚其“外形、结构、功能、使用方法”。1.教学目标掌握说明文的基本写法,能按“总—分—总”结构介绍物品,运用至少两种说明方法。培养“准确、简洁、有条理”的表达习惯,学会从“使用者”角度介绍物品的价值。2.教学重难点重点:说明方法的恰当运用,内容条理清晰;难点:避免写成记叙文(如只讲故事,不介绍特点),语言准确生动。3.教学过程设计(1)实物导入:展示“魔方、台灯、遥控汽车”等物品,让学生用一句话描述,引出“说明要准确、清楚”。(2)范文借鉴:结合课文《恐龙》(列数字、打比方)、《埃及的金字塔》(举例子、作比较),分析“说明方法+结构(总述特点—分述外形/结构/功能—总结价值)”的写作思路。(3)写作指导:①选择物品:从“熟悉、有特点”的物品入手(如“我的滑板车”“妈妈的烤箱”),用“思维导图”梳理“外形(颜色、形状、大小)、结构(组成部分)、功能(怎么用、有什么用)”。②说明方法运用:列数字:“我的滑板车长约80厘米,宽约20厘米,轮子直径10厘米,能承受50千克的重量。”打比方:“烤箱的门像一扇小窗户,透过它能看到里面的面包像小胖子一样慢慢鼓起来。”举例子:“妈妈用烤箱做过蛋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市公务员2025年面试模拟试卷
- 初中学籍管理规章制度
- 初中物理看完这些自动化原理图豁然开朗
- 初中生植树节演讲稿
- 初中生学生劳动实践简报范文
- 2024-2025 学年成都市小学五年级历史期中易错点突破模拟卷及答案
- 2025年药店招聘试题及答案文库
- 河南省公务员2025年面试热点分析预测卷
- 2025年隧道检测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孵化厂电工试题及答案
- 化粪池平时管理制度
- 护士长竞聘面试题(含答案)
- 陪玩俱乐部合同协议
- 废铁回收协议书范本
- 电弧增材制造技术及其应用
- 甘肃陇南市金陇矿业开发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重症医学科个案护理查房
- 外贸企业如何提升运营效率与管理质量
- 尊享会员合同:全方位权益保障协议
- T-CRHA 088-2024 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质控品要求
- 自发性气胸的护理常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