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2824-2023 农作物秸秆收储运技术规范_第1页
DB43∕T 2824-2023 农作物秸秆收储运技术规范_第2页
DB43∕T 2824-2023 农作物秸秆收储运技术规范_第3页
DB43∕T 2824-2023 农作物秸秆收储运技术规范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7.060

CCSB22

43

湖南省地方标准

DB43/T2824—2023

农作物秸秆收储运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collection,storageandtransportationofcropstraw

2023-11-09发布2024-02-09实施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3/T2824—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秸秆收集..........................................................................2

5秸秆储存..........................................................................3

6秸秆运输..........................................................................4

附录A(规范性)农作物秸秆含杂率测定方法............................................5

I

DB43/T2824—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文件由湖南省湖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南省农业环境生态研究所、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长沙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湘西州农业农村局、湖南冠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彭华、邓凯、纪雄辉、宋敏、石宇、陈璐、史博、朱坚、戴艳娇、李尝君、何

钟响、王颇斐、张马兵。

II

DB43/T2824—2023

农作物秸秆收储运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农作物秸秆收集、储存和运输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水稻、玉米秸秆收集、储存和运输。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5882青贮玉米品质分级

GB50017钢结构设计标准

NY/T498水稻联合收割机作业质量

NY/T645玉米收获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NY/T991牧草收获机械作业质量

NY/T1631方草捆打捆机作业质量

NY/T1879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采样方法

NY/T1880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样品制备方法

NY/T2463圆草捆打捆机作业质量

JB/T7766指轮式搂草级

JB/T12826农作物秸秆压缩成型机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秸秆储存场地strawstoragesites

储存秸秆的场地,包括秸秆青贮池、厂房、仓库、露天堆场和半露天堆场等。

秸秆收储点strawcollectionandstoragestations

用于秸秆集中堆放和临时储存的储存场。

秸秆收储中心strawcollectionandstoragecentres

具有一定的规模并配备地磅、粉碎机、打捆机、叉车、抓草机、压缩机、运输车等必要的设备设施,

可实现秸秆收储、预处理、初级加工及转运的秸秆储存场。

方捆秸秆rectangularbalingofstraw

将分散秸秆通过机械或者液压方式压缩并捆扎成具有一定密度,截面为长方形的捆型秸秆。

1

DB43/T2824—2023

圆捆秸秆roundbalingofstraw

将分散秸秆采用离心旋转方式,通过缠绳或缠网捆扎成具有一定密度,截面为圆形的捆型秸秆。

搂集raking

通过机械或人工操作,将农作物秸秆按打捆要求集条铺放的作业过程。

捡拾打捆pickingandbaling

将地面上的农作物秸秆通过捡拾打捆设备捡起,送入压缩仓经压实捆扎后,形成秸秆捆包的作业过

程。

码垛stacking

将收集后的秸秆按照垛高、垛长等要求堆叠起来,以减少存储占地面积,便于管理和搬运。

含杂率Impuritycontent

所收集的秸秆中含有的如沙泥土、石子等杂物的质量百分比。

拾净率pick-uprate

秸秆收集时,实际收集秸秆数量与应收集秸秆数量的比例。

4秸秆收集

水稻秸秆打捆收集

秸秆收集采用农作物联合收割机、捡拾打捆机等全程机械化作业方式。

从事秸秆收集的操作人员应进行专门培训。作业前应认真检查作业机具,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

要求进行机具调整、操作。

4.1.1作业条件

水稻秸秆打捆收集作业条件如下:

——秸秆收集宜选择地形平坦,无石块和灌丛,田埂较小,便于机械化作业的田块;

——土壤绝对含水率不大于25%;

——水稻不应出现严重倒伏情况。

4.1.2全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

全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收割,水稻收获作业质量按NY/T498的规定,水稻留茬高度大于等于35

cm,采用圆盘割草机割茬,割草作业质量符合NY/T991的规定,留茬高度不大于5cm,秸秆田间晾晒

后采用搂草机将抛洒在田间的秸秆搂集铺成草条,搂草质量符合JB/T7766的规定,秸秆草条宽度应

在秸秆打捆机捡拾范围内,搂条后采用水稻秸秆捡拾打捆机进行打包作业,其质量符合NY/T2463和

NY/T1631标准的规定。另外,水稻联合机收割后,水稻留茬高度不大于15cm,则可直接采用水稻秸

秆捡拾打捆机作业。最后,用草捆捡拾拖车捡拾、集堆或运至地头,最后采用插包机进行装车。

4.1.3半喂入式水稻收割机

2

DB43/T2824—2023

半喂入式水稻收割机收割,水稻收获作业质量符合NY/T498的规定,水稻留茬高度不大于5cm,

秸秆晾晒后,采用水稻秸秆捡拾打捆机进行打捆作业,作业质量符合质量符合NY/T2463和NY/T1631

的规定。

玉米秸秆收集

玉米收获后,秸秆人工收集,秸秆机械揉丝或粉碎至4.5cm~5.5cm,适用于玉米青贮饲料,如甜

玉米、水果玉米等收集,秸秆含水量一般为60%~70%,针对籽实玉米收集,秸秆含水量为40%~50%,可

用作黄贮饲料。

玉米收获,秸秆机械收集,收获质量符合NY/T645的要求,玉米青贮原料的品质及卫生指标要求

应符合GB/T25882的规定。

干秸秆打捆适合于大田作业,秸秆含水量不大于20%,秸秆搂集符合JB/T7766的规定,捡拾型打

捆收集作业质量符合NY/T2463和NY/T1631的规定。

5秸秆储存

储存场要求

5.1.1秸秆储存场应符合国家政策,地势平坦,且不能占用耕地,避开积水低洼地段,地面硬化或防

渗,宜建排水沟。

5.1.2秸秆储存场应根据运输、防火、防爆、环境保护、卫生等方面的要求,结合厂区地形、地址、

地震和气象等自然条件,进行统筹安排,合理布局。

5.1.3秸秆储存场应选择远离生产区和生活区、交通便利且临近水源的安全地带,可设置在企业、居

民居住地全年方向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避开易燃、易爆等物品生产工厂与仓库以及高压输电线路等

地方。

5.1.4储存量5000t以上的大中型秸秆储存场,与生产区、生活区的距离应在100m以上;5000t

以下的中小型储存场,与生产区、生活区的距离应在50m以上。秸秆料堆应距离高压线50m以上。

5.1.5秸秆堆场总储量不应超过10000t,超过10000t应设置分区,区与区之间的防火间距应不小

于40m。每一分区内还应分组,每区组数不超过6组,组距应当不小于15m。每组垛数不超过6垛,

每垛储量不超过500t,垛距应不小于4m。

主要设备设施

5.2.1秸秆收储点应配有地磅和必要的秸秆装卸、堆放等设备;可选择能够对秸秆进行加压、打捆等

设备。秸秆压缩应符合JB/T12826的规定。秸秆收储中心应配备秸秆水分、灰分、杂质等必要的检验

仪器设备,以及地磅、粉碎机、压缩机、打捆机、抓草车、叉车、码垛机等设备设施。

5.2.2秸秆储存场应设置明显的防火警示标识,按照有关规定设置消防水池、消火栓、灭火器等消防

设施和消防器材,并放置在标识明显、便于取用的地点,由专人保管和维修。对进入其经营范围的人员

应进行防火安全宣传等。

5.2.3消防用水可由消防管网、天然水源、消防水池、水塔等供给;有条件的存储场宜设置高压式或

临时高压给水系统。利用天然水源供给消防用水时,应确保枯水期最低水位可满足消防用水的要求。

5.2.4秸秆堆垛应有防雨防潮设施,且能保证秸秆堆垛通风散热。建设钢架结构顶棚时,其设计和施

工应符合国家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的规定。

储存管理

3

DB43/T2824—2023

5.3.1垛距要合理,主通道宽度应满足充分的通风道和消防通道。

5.3.2每个堆垛要建立档案,标明堆号、品种、堆垛日期、数量、水分含量和经办人,并在垛头挂牌

明示。

5.3.3秸秆堆垛后,应用防雨材料覆盖。定期定时测定温度。当温度上升至40℃~50℃时,应采取

预防其升温措施,并做好温度测定记录;当堆垛内部温度达到60℃~70℃时,应立即拆垛散热,并

做好防火准备工作。

5.3.4秸秆的规格包括散状(整株、粉碎)和打捆等形式,应根据收集方式、运输条件和利用要求等

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5.3.5秸秆的质量标准可根据利用环节要求进行规定。秸秆中严禁混入可能对生产过程和机械设备造

成损害金属、玻璃、石砾、土块及建筑材料、合成材料等异物。要求秸秆水分含量≤20%,含杂率≤6%。

6秸秆运输

秸秆运输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不超载、不超限,且不应与其他物品混装、拼装。

根据秸秆捆型、运输距离选择合适的车辆进行运输。

应配备一定的消防器材,配备的消防器材在使用有效期内。秸秆在运输、停靠时,不应吸烟或使

用明火。

秸秆捆的在使用叉车、起重机、抓草机和轮式装载机搬运作业时,应遵守机械操作规程。

4

DB43/T2824—2023

A

A

附录A

(规范性)

农作物秸秆含杂率测定方法

A.1试验仪器

农作物秸秆含杂率测定中使用的试验仪器:

——天平:感量0.01g、0.1g、1g。

——选筛:2层,孔径根据秸秆粒度进行选取。

——电动筛选器:2层,孔径根据秸秆粒度进行选取。

——分样器或分样板。

——分析盘、镊子等。

A.2操作步骤

A.2.1按照NY/T1879、NY/T1880规定的方法进行采样和样品制备,样品量约200g~1000g。

A.2.2电动筛选器法。将筛层套好(大孔筛在上,小孔筛在下,套上筛底),将样品放入筛上,盖上筛

盖,放在电动筛选器上,接通电源,打开开关,选筛自动地向左向右各筛1min(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