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预防和治疗儿童感冒权威手册_第1页
中医药预防和治疗儿童感冒权威手册_第2页
中医药预防和治疗儿童感冒权威手册_第3页
中医药预防和治疗儿童感冒权威手册_第4页
中医药预防和治疗儿童感冒权威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药预防和治疗儿童感冒权威手册儿童感冒是儿科常见病,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儿童感冒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中医药强调辨证论治、扶正祛邪,通过调整机体阴阳平衡、增强免疫力,达到预防和治疗感冒的目的。本手册系统介绍中医药预防和治疗儿童感冒的理论基础、常用方药、食疗方法及日常调护,为家长和医护人员提供科学、实用的指导。一、中医药对儿童感冒的认识中医药将感冒分为风寒、风热两大类型,并衍生出暑湿、气虚等亚型。儿童脏腑娇嫩、气血未充,冷暖不调、劳累过度、饮食不当易感邪而发病。中医认为感冒病位在肺卫,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密切相关。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易受外邪侵袭;脾主运化,若脾虚生湿,外邪易由口鼻而入;肾主水液,肾气不足则卫外不固。风寒感冒多见于秋冬季节,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稀白。风热感冒多见于春夏季节,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有汗、口渴、咽喉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涕、咳嗽痰黄稠。暑湿感冒常见于夏季,表现为发热、头昏重胀、胸脘痞闷、食欲不振、鼻涕黄浊、肢体困重。气虚感冒则表现为反复感冒、神疲乏力、面色萎黄、自汗等。二、中医药预防儿童感冒的方法中医药预防感冒强调"治未病"思想,通过调养正气、增强抗病能力,降低感冒发生概率。常用方法包括:1.中药调理黄芪、防风、白术等药性平和,适合儿童长期服用。黄芪补气固表,防风祛风解表,白术健脾益气。经典方剂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加减,可常服以增强抵抗力。若儿童平素易感冒,可于每年春季和秋季,根据体质辨证加减服用。2.食疗调养(1)健脾益气类:山药、莲子、薏苡仁、牛肉、鸡肉等,可增强脾胃功能,提高免疫力。(2)疏风解表类:薄荷、生姜、葱白、大蒜等,夏季可常食蒜瓣,冬季可喝姜茶。(3)清热解毒类:金银花、菊花、绿豆、冬瓜等,夏季饮用绿豆汤可清热解毒。3.日常调护(1)合理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儿童每日需10-12小时睡眠。(2)适度锻炼:户外活动可增强体质,但避免汗出当风。(3)避风寒: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4)勤洗手:用流动水洗手,减少病毒感染机会。三、中医药治疗儿童感冒的方药1.风寒感冒(1)中成药:风寒感冒颗粒、九味羌活丸、通宣理肺丸等。风寒感冒颗粒由麻黄、桂枝、杏仁等组成,发汗解表、宣肺平喘。(2)汤剂:荆防败毒散加减(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枳壳、桔梗、甘草、茯苓)。加减:高热加石膏,鼻塞加苍术,咳嗽加杏仁、紫菀。(3)食疗:生姜红糖水、葱白汤、香菜汤。2.风热感冒(1)中成药:银翘解毒片、连花清瘟胶囊、双黄连口服液等。银翘解毒片由连翘、金银花、桔梗等组成,清热解毒、疏散风热。(2)汤剂:桑菊饮加减(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梗、甘草、芦根)。加减:高热加石膏、知母,咽痛加牛蒡子、射干,咳嗽加杏仁、百部。(3)食疗:金银花汤、菊花茶、绿豆汤、梨水。3.暑湿感冒(1)中成药:藿香正气水(丸、胶囊)。藿香正气水由藿香、紫苏叶、白术等组成,解表化湿、理气和中。(2)汤剂:香薷饮加减(香薷、金银花、连翘、扁豆、厚朴、苍术、甘草)。加减:发热重加石膏,恶心呕吐加姜半夏、陈皮,腹泻加茯苓、薏苡仁。(3)食疗:藿香粥、薏米粥、冬瓜汤。4.气虚感冒(1)中成药:玉屏风口服液、参苓白术散等。玉屏风口服液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补益肺气、固表止汗。(2)汤剂:参苏饮加减(党参、黄芪、紫苏叶、葛根、前胡、半夏、枳壳、桔梗、木香、甘草)。加减:自汗加浮小麦、麻黄根,咳嗽加杏仁、紫菀,食少加山楂、麦芽。(3)食疗:黄芪炖鸡、山药粥、红枣汤。四、儿童感冒的日常护理要点1.密切观察注意体温变化,发热超过38.5℃宜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用药。观察鼻涕颜色、咳嗽痰性状,判断病情进退。2.补充水分感冒期间易脱水,应少量多次饮水。可饮用温开水、清淡汤羹、果汁(稀释)等。避免饮用寒凉饮品。3.饮食宜忌(1)宜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如粥、面条、蒸蛋等。风寒感冒宜食温热食物,风热感冒宜食清凉食物。(2)忌食:生冷寒凉、油腻厚味、辛辣刺激食物。忌烟酒、咖啡、巧克力等。4.休息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减少交叉感染。5.汗出当风感冒期间出汗后当避风寒,忌吹风、吹空调,忌洗冷水澡。五、中医药调理感冒后遗症部分儿童感冒后出现咳嗽、鼻塞、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后遗症,中医药可通过辨证施治改善症状:1.咳嗽迁延(1)痰湿咳嗽:表现为咳嗽痰多、色白质稀、胸闷。用二陈汤加减(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白芥子、杏仁)。(2)痰热咳嗽:表现为咳嗽痰黄稠、咽喉肿痛。用清金化痰汤加减(桔梗、黄芩、知母、桑白皮、杏仁、甘草)。2.鼻塞流涕(1)寒湿鼻炎:表现为鼻塞、流清涕、遇寒加重。用苍术、白芷、细辛等熏鼻或泡脚。(2)湿热鼻炎:表现为鼻塞、流黄涕、头胀痛。用银翘散加减,或用薄荷、菊花泡茶饮用。3.反复呼吸道感染(1)肺脾气虚:表现为易感冒、神疲乏力、食欲不振。用玉屏风散加减,配合健脾开胃药如山楂、麦芽。(2)肝肾阴虚:表现为夜间咳嗽、盗汗、手足心热。用六味地黄丸合百合固金汤加减。六、特殊人群的中医药防治1.婴幼儿(1)预防:母乳喂养可增强抵抗力。3岁以下避免滥用抗生素。(2)治疗:中成药宜选择剂型简单、剂量小的,如小儿感冒清热颗粒、板蓝根颗粒。2.学龄儿童(1)预防:加强户外锻炼,保证睡眠。考试期间可服用黄芪、党参等补气药。(2)治疗:可根据病情选择中成药或汤剂,配合食疗。3.慢性疾病患儿(1)哮喘患儿:感冒易诱发哮喘,宜在感冒初期即用止咳平喘中药,如麻杏石甘汤、定喘汤。(2)过敏性鼻炎患儿:可常服黄芪、防风、白术等,减少过敏性鼻炎发作。七、中医药治疗的禁忌与注意事项1.禁忌(1)病毒性感冒忌发汗太过,尤其婴幼儿禁用麻黄类药物。(2)严重感染需中西医结合治疗,避免延误病情。(3)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辛辣刺激食物。2.注意事项(1)感冒初起即服药效果最佳,病程超过7天宜及时就医。(2)服药期间观察病情变化,如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症状应停药就医。(3)儿童用药剂量需根据体重计算,不可盲目增减。八、现代医学与中医药的协同应用中医药治疗感冒具有副作用小、标本兼顾的优点,但需注意与现代医学的协同:1.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对流感病毒有效,中医药可缓解症状、缩短病程。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医嘱,3岁以下慎用。2.退热药物对乙酰氨基酚、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