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owerPoint主讲人:202X.X时间:第三章物态变化目录CONTENTS一、温度:开启物态变化之门二、熔化和凝固:固液之间的转变三、汽化和液化:液气之间的魔法四、升华和凝华:神奇的直接转变五、跨学科实践:探索厨房中的物态变化问题0102030405PowerPoint一、温度:开启物态变化之门PART01PowerPoint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说到“今天好热”“昨晚好冷”,这里的热和冷其实就是在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而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就叫做温度。例如,我们用手触摸一杯热水,能明显感觉到它是热的,说明这杯水温度较高;触摸一块冰,感觉很凉,表明冰的温度较低。温度的概念我们要准确测量温度,就需要用到温度计。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它主要由玻璃外壳、玻璃泡、毛细管和刻度等部分组成。玻璃泡里装有测温液体,如酒精、水银等。当温度变化时,玻璃泡内的液体体积会发生变化,从而在毛细管中上升或下降,我们通过读取毛细管上对应的刻度,就能知道物体的温度。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01摄氏温度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温度表示方法。它的规定是: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记作0℃;把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记作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比如,人体的正常体温大约是37℃,冬天北方室外的温度可能会达到零下十几摄氏度,写作-10℃等。摄氏温度的规定01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量程就是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范围,分度值是温度计上每一小格所代表的温度值。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例如,测量一杯水的温度,按照这些步骤操作,就能准确得到水的温度。”温度计的使用方法PowerPoint二、熔化和凝固:固液之间的转变PART02PowerPoint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比如冰变成水。而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像水结成冰。在生活中,我们能看到很多熔化和凝固的现象,比如加热蜡烛时,蜡烛会从固态逐渐熔化成液态;而把液态的铁水倒入模具中,铁水会凝固成固态的铁块。熔化和凝固的概念01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直到全部熔化完后,温度才继续升高;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也保持不变,直到全部凝固成固态。例如,冰是晶体,它的熔点是0℃,在0℃时,冰吸收热量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始终是0℃。常见的晶体还有海波、各种金属等。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如松香、沥青等,加热松香时,它会逐渐变软、变稀,温度持续上升。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特点晶体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且继续吸热。晶体凝固的条件是:达到凝固点且继续放热。我们可以通过绘制熔化和凝固图像来更直观地了解它们的过程。以晶体熔化图像为例,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温度,图像开始时,随着时间推移,温度升高,当达到熔点时,出现一段水平线段,这就是晶体的熔化过程,温度不变,持续吸热,等全部熔化后,温度又继续上升。通过对图像的分析,我们能清楚地掌握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熔化、凝固的条件和图像分析PowerPoint三、汽化和液化:液气之间的魔法PART03PowerPoint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生活中常见的汽化现象有湿衣服晾干,水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比如冬天我们呼出的“白气”,其实是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汽化和液化的概念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缓慢汽化现象。例如,洒在地上的水,过一会儿就干了,这就是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空气流动速度越快,蒸发就越快。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水烧开时会看到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这就是沸腾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比如秋天早晨的露水,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压缩体积也能使气体液化,生活中的液化石油气,就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使石油气液化后储存在钢瓶中。这两种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像冰箱的制冷就是利用制冷剂的汽化和液化来实现的。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PowerPoint四、升华和凝华:神奇的直接转变PART04PowerPoint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比如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变小甚至消失,这就是樟脑丸升华了。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冬天窗户上出现的冰花,就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的小冰晶。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升华和凝华的现象。比如,用久了的灯泡内壁会变黑,这是因为灯丝(钨丝)在高温下升华,气态的钨在灯泡内壁遇冷又凝华成固态的钨。还有霜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低温下直接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地面物体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舞台烟雾效果等。这些现象都展示了升华和凝华在生活中的奇妙应用。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PowerPoint五、跨学科实践:探索厨房中的物态变化问题PART05PowerPoint在厨房中,我们经常能看到熔化现象。例如,将巧克力放在锅中加热,巧克力会从固态熔化成液态。制作甜点时,黄油也需要加热熔化后才能与其他食材混合。从物理原理来看,这是因为加热使巧克力和黄油达到了它们各自的熔点,吸收热量从而发生了熔化。通过观察这些现象,我们能更直观地理解熔化的概念和过程。厨房中的熔化现象01当我们把液态的鸡蛋液倒入锅中加热,鸡蛋液会逐渐凝固成固态。还有制作果冻时,将调配好的液体倒入模具中,放入冰箱冷藏后,就会凝固成果冻状。这是因为鸡蛋液和果冻液在热量散失的过程中,达到了它们的凝固点,放出热量从而发生了凝固。在厨房中,凝固现象随处可见,它与我们的烹饪和美食制作息息相关。厨房中的凝固现象烧开水时,水会不断汽化变成水蒸气,我们能看到壶嘴处冒出“白气”。这里的“白气”其实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做饭时,锅盖内壁上会出现很多水珠,这也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炒菜时,锅中的油也会因为受热而汽化,所以我们要注意防止油溅出。这些汽化和液化现象在厨房中频繁出现,让我们感受到了物态变化的神奇。厨房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厨房中也存在升华和凝华现象。比如,在使用碘盐时,碘会慢慢升华,所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省盘锦市二中2025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固体制剂生产设备与工艺课程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资源与环境保护职业学院《吉他(二)》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6届上海市市八中学数学高二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职业规划与未来展望
- 肾内科慢性肾病骨病诊疗指南
- 消化内科胰腺炎护理指南
- 高校评估自检报告
- 结核病传染控制流程
- 精神科海姆立克急救法
- GB/T 2423.17-2024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
- 山东省汽车维修工时定额(T-SDAMTIA 0001-2023)
- 非煤矿山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台帐(浙江省)
-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东北林业大学
-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卷(比和比例)
- 建筑装饰设计收费标准(完整版)资料
- GB/T 31845-2015电工电子设备机械结构热设计规范
- GB/T 20308-2020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矩阵模型
- GB/T 15406-1994土工仪器的基本参数及通用技术条件
- GB 18281.4-2015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生物指示物第4部分:干热灭菌用生物指示物
- 2021-2022年分层教学教研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