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单元02回延安
延安,我心灵的归处时间:主讲人:202X.XCATALOGUE目录1.课程导入作者与背景初读诗歌,整体感知精读诗歌,品味情感2.3.4.艺术特色赏析5.课堂总结6.Part01课程导入同学们,在正式开启今天的语文学习之旅前,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这片充满历史厚重感与革命精神的土地——延安。延安,它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是无数革命先辈们奋斗的地方。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延安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长与壮大,无数热血青年怀揣着理想与信念奔赴这里,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而拼搏。它承载着我们民族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现在,让我们一起通过一些图片和简短的影像资料,初步感受延安的独特魅力。走进延安延安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文学创作的源泉。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用他们的笔触描绘延安,抒发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敬仰之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首饱含深情的诗歌——《回延安》,作者贺敬之,他以独特的视角和优美的语言,将自己对延安的深厚情感融入诗句之中,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歌,去感受作者心中那份炽热的情怀。诗歌导入Part02作者与背景01贺敬之,1924年出生于山东峄县,他是我国著名的诗人、剧作家。贺敬之的创作生涯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紧密相连,他的作品充满了时代的气息和强烈的政治抒情色彩。他的代表作有诗歌《回延安》《桂林山水歌》《三门峡歌》,歌剧《白毛女》等。《白毛女》这部歌剧,以其深刻的社会主题和动人的故事情节,成为中国现代歌剧的经典之作,对中国歌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回延安》则以独特的艺术风格,表达了作者对延安的深情厚谊,在诗歌领域具有重要地位。认识作者贺敬之贺敬之曾经在延安生活、学习和工作过,延安对于他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地方,更是他精神的家园。1940年,贺敬之来到延安,在这里,他接受了革命思想的洗礼,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1956年,阔别延安十年之久的贺敬之再次回到延安,当他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往昔的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看到延安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巨大变化,心中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回延安》,以此来抒发对延安的眷恋、感激以及对延安新貌的赞美之情。创作背景介绍Part03初读诗歌,整体感知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本,我们一起大声朗读《回延安》。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诗歌的节奏就像音乐的节拍,它能让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比如“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这里通过停顿,划分出了节奏。同时,注意押韵,这首诗押“ao”韵,如“窑”“脑”“抱”等字,押韵使诗歌具有一种音乐美,让我们读起来更加流畅、顺口。大家跟着老师的节奏,再读一遍,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朗读诗歌,注意节奏与韵律01读完诗歌,相信大家对这首诗有了初步的印象。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我们可以将诗歌分为几个部分来概括。诗歌开篇表达了作者回到延安时激动万分的心情;接着回忆了自己在延安的生活,那是一段充满温暖与希望的岁月;然后描绘了与亲人重逢的场景,展现出浓浓的乡情;再写了延安的新貌,体现出延安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巨大变化;最后以热情的歌颂结尾,表达对延安未来的美好憧憬。整首诗以作者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抒发了对延安的深厚情感。概括诗歌主要内容Part04精读诗歌,品味情感诗歌的开头“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短短两句,就将作者回到延安时极度激动的心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同学们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会如此激动?因为延安是他的第二故乡,是他精神的寄托。十年的离别,对延安的思念如滔滔江水,如今终于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怎能不让他心潮澎湃。这里作者通过“心口跳”“灰尘挡眼”等细节描写,将内心的激动具象化,让读者也能感同身受。大家试着带着这种激动的心情,再次朗读这两句。重回延安的激动在诗歌的第二部分,作者回忆了在延安的生活,“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这些诗句充满了生活气息,作者用朴实的语言,描绘了延安人民对他的关怀与养育之情。“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运用比兴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与延安人民之间如同母子般的深厚情谊,体现出作者对那段岁月的深深眷恋。回忆延安岁月当作者与延安的亲人重逢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延安人民的热情好客。大家想象一下那个场景,一屋子的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米酒油馍,谈天说地,外面还有人陆续赶来。这种热闹的场面,充分展现了作者与亲人重逢的喜悦,也体现出延安人民淳朴善良的品质。重逢亲人的喜悦01诗歌的第四部分,作者描绘了延安的新貌,“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这里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从街道、楼房、电灯、绿树等方面,展现出延安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巨大变化。与过去相比,延安变得更加现代化,更加美丽。作者通过对延安新貌的赞美,表达了对党的领导和新中国建设成就的歌颂。赞美延安新貌最后,作者以“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结尾,充满了对延安未来的美好憧憬。作者希望自己能够长出翅膀、生出云朵,尽快再次回到延安。这不仅体现出作者对延安的不舍,更表达了他相信延安的未来会更加美好。同学们,你们认为延安的未来会是怎样的呢?大家可以展开想象,畅所欲言。展望延安未来Part05艺术特色赏析在《回延安》这首诗中,比兴手法的运用非常巧妙。比如“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先写树梢、树枝和树根的紧密相连,以此引出作者与延安山水、人民之间的亲密关系。这种比兴手法,使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再如“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以羊羔吃奶依赖母亲,类比作者在延安的成长离不开延安人民的养育之恩,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延安人民的感恩之情。比兴手法的运用《回延安》采用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信天游的特点是形式自由灵活,一般是两句一节,一节一韵,上下句对仗工整。这首诗在句式和韵律上都体现了信天游的特点,如“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同时,信天游中常常运用叠字、衬字,像诗中的“几回回”“树根根”“羊羔羔”等,这些叠字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还使诗歌更具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而富有情感,充满了生活气息。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方言词汇,如“几回回”“白生生”“一口口”等,这些方言的使用,使诗歌更贴近陕北人民的生活,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延安的熟悉与热爱。同时,诗歌的语言简洁明了,却能准确地表达出作者内心丰富的情感,如“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短短一句话,就将作者对延安的思念和见到延安时的激动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01语言特色分析Part06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贺敬之的《回延安》。在这首诗中,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回到了革命圣地延安。从作者重回延安时的激动心情,到回忆在延安的岁月,再到与亲人重逢的喜悦,以及对延安新貌的赞美和对未来的展望,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延安深深的眷恋和热爱之情。诗歌以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将作者的情感层层递进地展现出来。01诗歌内容回顾在艺术特色方面,诗歌运用了比兴手法,使情感表达更加生动形象;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韵律美;语言质朴、富有生活气息,大量方言的运用更是增添了诗歌的地域色彩。通过学习这首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社区预防》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急诊ICU创伤性休克急救指南
- 安徽省蚌埠两校2026届生物高一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SYB创业课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康复医学科截肢术后康复指南
- 老年痴呆患者护理指南
- 普外科胰腺炎急性期治疗手册
- 重症医学科急性呼吸衰竭护理要点
- 肿瘤术后护理技巧指南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药物管理培训指南
- 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招聘辅警考试试题解析及答案
- ISO28000:2022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
- 2023年乐东黎族自治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市场法在机器设备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 基于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 讲座)课件
- 真空电镀UV底漆的工艺流程
- (完整word版)高考英语作文练习纸(标准答题卡)
- 危险化学品MSDS(聚乙烯)
- 十九、牡丹的拒绝
- 高中化学必修一 2.1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优秀教学教案教学设计
-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