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单元14诗词三首202X主讲人:202X.X时间:1.课程导入《行路难(其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2.3.4.目录总结与拓展5.01Part课程导入同学们,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长河中,古典诗词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从《诗经》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到《楚辞》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从唐诗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到宋词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些诗词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出了丰富多彩的世界,表达了人类细腻而真挚的情感。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三首经典诗词,去领略其中的独特魅力。提到古典诗词,就不得不提唐诗,而李白更是唐诗中的代表人物。杜甫曾在《饮中八仙歌》中这样描绘李白:“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他的豪情壮志、洒脱不羁都在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今天,我们将学习他的《行路难(其一)》,感受他在困境中的心境与追求。古典诗词的魅力02Part《行路难(其一)》诗仙李白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意境奇妙,充满了大胆的想象和夸张。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少年时便游历四方,胸怀大志,渴望在政治上有所建树。他的代表作有《将进酒》《望庐山瀑布》《蜀道难》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卓越的才华,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李白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之时。李白本怀着远大的政治抱负,奉诏入京,却未得到重用,反而受到权贵的排挤和谗毁。在这种情况下,他深感仕途艰难,理想难以实现,内心充满了愤懑和迷茫。这首《行路难(其一)》正是他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作者及背景介绍诗句描绘了一场奢华的宴会,金杯里装着价值十千钱一斗的美酒,玉盘里摆满了珍贵的佳肴。“金樽”“玉盘”描绘出宴会器具的精美华贵,“斗十千”“直万钱”则通过夸张的手法,极力渲染了酒食的珍贵与奢华。然而,面对如此丰盛的酒席,诗人却“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种强烈的反差,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茫然。他本应在这欢乐的宴会上尽情享受,可心中的忧愁却让他难以下咽,只能放下酒杯和筷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却不知自己的出路在何方。诗人连续发出“行路难”的感叹,这不仅仅是对现实中道路艰难的感慨,更是对人生道路上诸多挫折和迷茫的深切喟叹。“多歧路,今安在?”则进一步表达出诗人在面对人生的岔路口时,不知何去何从的困惑与迷茫。这两句诗运用了典故。“闲来垂钓碧溪上”说的是姜太公吕尚在未遇周文王时,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后来得到重用,辅佐周武王成就大业;“忽复乘舟梦日边”则是指伊尹在受商汤任用之前,曾梦见自己乘船经过太阳旁边,之后也得到了商汤的重用。诗人借用这两个典故,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仍然对未来充满希望,期待能像姜尚和伊尹一样,得到明主的赏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诗人在这里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表面上是说想要渡过黄河,却被坚冰堵塞了河道;想要登上太行山,却被大雪封山。实际上,“黄河”“太行”象征着诗人追求理想的道路,“冰塞川”“雪满山”则比喻人生道路上的重重艰难险阻,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遭遇的巨大挫折。尽管前路充满艰难险阻,但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希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诗以豪迈的气势,表达了诗人坚信自己总有一天能乘风破浪,扬起高高的船帆,渡过茫茫大海,实现自己的理想。它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勇往直前的精神,也激励着后人在面对困难时要坚定信念,永不放弃。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词解读整首诗情感跌宕起伏,从开篇对奢华宴会的描绘,到中间对人生困境的感叹,再到结尾对未来的坚定信念,诗人的情感在苦闷、彷徨、希望与自信之间不断转换,犹如汹涌澎湃的浪潮,扣人心弦。情感起伏用典精妙夸张与比兴“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运用夸张手法,突出宴会的奢华;“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则采用比兴手法,以自然景象比喻人生困境,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姜尚和伊尹的典故,既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又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使诗歌更具文化底蕴和艺术感染力。艺术特色03Part《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0102创作背景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参与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到外地做官,长达二十多年。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时,与同样被贬的白居易相遇。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禹锡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则写了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为答谢。诗豪刘禹锡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是唐代中晚期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诗歌风格雄浑爽朗,语言简洁明快,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他的诗作题材广泛,既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也有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还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作者及背景介绍颔联运用了两个典故。“怀旧空吟闻笛赋”中的“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的好友嵇康、吕安被司马氏杀害后,向秀经过他们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了《思旧赋》。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表达了对已故好友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的怀念之情。“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烂柯人”出自南朝梁任昉的《述异记》,讲的是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到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他手中的斧柄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发现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去世。刘禹锡用这个典故,抒发了自己被贬归来后,感到世事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02颈联是千古名句,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形象地表现出自己被贬后的失意与落寞。然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又展现出一种豁达的胸怀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在沉舟的旁边,千帆竞发;在病树的前头,万木争春。这两句诗暗示了社会的发展和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即使自己处于困境,也不必悲观失望。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03首联直接道出了诗人被贬谪的境遇。“巴山楚水”泛指诗人被贬谪的偏远之地,这些地方在当时被视为荒凉、偏僻之所;“二十三年”则强调了诗人被贬时间之久,“弃置身”表达出诗人被朝廷抛弃、冷落的悲愤与无奈。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01尾联回应了诗歌的标题,点明了酬答的题意。“今日听君歌一曲”指的是刘禹锡听到了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暂凭杯酒长精神”则表达出诗人在朋友的劝慰下,暂时借酒振作精神,表现出诗人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乐观的人生态度。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02诗词解读诗中运用“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怀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使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丰富。用典抒情“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揭示了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的发展规律,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启迪性,给人以鼓舞和力量。哲理深刻诗歌的情感从开篇的愤懑、悲凉,到中间的感慨、无奈,再到结尾的乐观、振奋,情感层次丰富,变化自然,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情感变化艺术特色04Part《水调歌头》全能才子苏轼创作背景这首《水调歌头》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他因为与王安石变法主张不同,自请外调,辗转各地为官。此时,他与弟弟苏辙已经七年未见,中秋之夜,苏轼独自赏月,思念亲人,于是写下了这首词,以表达对弟弟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四川眉州眉山人,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他在诗、词、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是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全才。苏轼的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还是“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者及背景介绍词的开篇,苏轼以一个问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起笔,展现出一种豪放的气势和丰富的想象力。他手持酒杯,仰望苍穹,向青天发问,明月是何时出现的呢?这一问,仿佛穿越了时空,引发了人们对宇宙和人生的无尽思考。“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天上世界的好奇与向往。他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这里的“天上宫阙”既可以理解为真正的月宫,也可以象征着诗人所向往的美好境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一句,表达了诗人想要回到天上的想法,这里的“归去”暗示了苏轼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然而,“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又表现出他的犹豫和担忧,他害怕天上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太冷,难以承受。“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则是诗人在经过一番思考后,最终做出的选择。他在月下翩翩起舞,影子也随他舞动,他觉得这样的人间生活其实也很不错。这几句词体现了诗人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的矛盾挣扎,以及最终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和眷恋。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下阕开始,诗人的视角从天上转到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描绘了月光的移动,它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照进雕花的门窗,照着失眠的人。这里的“无眠”之人既是指诗人自己,也代表了所有因思念亲人而难以入眠的人。“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诗人向月亮发出了质问,月亮不应该有怨恨,为什么总是在人们分别的时候才圆呢?这一问,看似无理,却真切地表达出诗人因与亲人分离而产生的惆怅和不满。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三句是全词的哲理所在。诗人从个人的情感体验上升到对人生的理性思考,他认识到人生就像月亮一样,有悲欢离合,有阴晴圆缺,这些都是自古以来难以避免的。这种豁达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命运的坦然接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全词的点睛之笔,也是诗人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他希望自己和弟弟能够长久地健康生活,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同欣赏这美好的月光。这句词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也传达出一种对天下所有离人的美好祝福,具有广泛的感染力。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诗词解读想象丰富整首词充满了丰富的想象,诗人从人间写到天上,又从天上回到人间,将现实与神话传说相结合,创造出一种空灵、奇幻的艺术境界。哲理深邃“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几句词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让人们明白,人生的不如意是常态,我们应该以豁达的心态去面对,这种哲理的表达使词的内涵更加丰富、深刻。情景交融词中既有对明月的描写,也有对人间生活的描绘,还有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人将这些情感与景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情景相生,相得益彰。艺术特色05Part总结与拓展这三首诗词都蕴含着诗人丰富而真挚的情感。《行路难(其一)》中李白表达了自己在仕途受挫时的苦闷与彷徨,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里刘禹锡抒发了被贬后的愤懑、对故友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水调歌头》中苏轼则寄托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情感表达在艺术手法上,三首诗词都运用了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如《行路难(其一)》中的夸张、比兴和用典;《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用典和借景抒情;《水调歌头》中的想象、情景交融和哲理表达等。这些手法的运用,使诗词更具艺术感染力。艺术手法三首诗词的共同点诗词中的人生启示思考这些诗词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情感,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启示?比如,李白在困境中依然保持乐观自信,刘禹锡在挫折面前豁达开朗,苏轼在思念亲人时依然能以豁达的心态面对人生。我们在面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基础理论理工》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6届湖南省浏阳二中、五中、六中三校高二上物理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广东省名校三校高一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口腔科智齿拔除术后护理注意事项
- 福建省三明市永安第一中学2026届高一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内分泌科糖尿病足护理管理要点
- 物流仓储年度规划
- 老年医学科老年糖尿病管理手册
- 全科医学科高血压患者监测方案
- 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规划
- 2025年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副高)老年医学(副高)试题及答案
- 零碳园区的业务模式探索
- 全面可视化管理手册
- 儿童胸腔积液
- 事业单位物业管理制度
- 消防车乐高课件
- 供水漏控管理制度
- JG/T 342-2012建筑用玻璃与金属护栏
- 银行面试题目100及最佳答案
- GB/T 17642-2025土工合成材料非织造布复合土工膜
- (高清版)DB34∕T 4991-2025 岩沥青+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