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第23课《女娲造人》课件_第1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第23课《女娲造人》课件_第2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第23课《女娲造人》课件_第3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第23课《女娲造人》课件_第4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第23课《女娲造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单元23女娲造人探寻人类起源的神话之旅汇报人:时间:202X.XX目录CONTENTS0102030405神话世界初相识女娲造人故事详析女娲形象剖析文化内涵深挖掘拓展与思考01神话世界初相识01”神话是远古人民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艺术创作。它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例如,在远古时代,人们无法解释闪电雷鸣等自然现象,便想象出雷公电母这样的神话角色。02”神话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信仰和传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像中国的神话故事,往往蕴含着勤劳、善良、勇敢等美好品质,对后世的道德观念产生深远影响。什么是神话01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类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与神灵、自然共同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比如盘古开天辟地后,他的身体化作了天地万物。02人神共存,神与人之间界限模糊,神话人物可以自由变化形态,同时蕴含丰富的伦理道德观念,用于教导人们正确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例如女娲,她既是神,又有着人的情感和行为。中国古代神话的特点女娲补天:远古时代,天塌地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间。女娲不忍生灵受灾,于是炼出五色石补好天空,斩下了神鳖之足撑起四极,平洪水杀猛兽,使世间生灵得以生活下去。01共工触山:共工素来与火神祝融不合,两人发生惊天动地的大战,最后共工失败而怒触不周山。使得天倾西北,天下洪水泛滥。02后羿射日:远古的时候,大地出现了严重的旱灾。炎热烤焦了森林,烘干了大地,晒干了禾苗草木。原来,帝俊与羲和生了10个孩子都是太阳,他们住在东方海外,海水中有棵大树叫扶桑。10个太阳睡在枝条的底下,轮流跑出来在天空执勤,照耀大地。但有时,他们一齐出来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为了拯救人类,后羿张弓搭箭,向那9个太阳射去。只见天空出现爆裂的火球,坠下一个个三脚的乌鸦。最后,天上只留下一个太阳。03嫦娥奔月:嫦娥被逄蒙所逼,无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一粒不死之药后,飞到了月宫。04中国古代四大神话简介02女娲造人故事详析混沌初开,天地形成,万物开始生长,但世界依然显得寂静空旷,虽有山川草木、日月星辰,却缺少有智慧、能思考的生命,显得毫无生机与活力。女娲在广阔的天地间孤独地行走,周围的寂静和空旷让她感到深深的孤独,她渴望有能与之交流、充满生机的生命出现,于是萌生了创造与自己相似生物的想法。故事背景-天地初开女娲在池水边看到自己的倒影,灵机一动,决定用河床上的泥按照自己的形貌来捏泥人。她认为世间需要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来增添世界的生机。她开始动手,精心地用泥土塑造生命,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赋予泥人五官四肢,期待着奇迹的发生。灵感闪现女娲来到河边,取出黄河两岸质地细腻、富含生命能量的黄土,这种黄土易于塑形,是创造人类的理想材料。01她用神奇而灵巧的双手,将黄土捏成人形,一个个精致的小人儿逐渐成型,每一个泥人都有着独特的外貌和表情,体现了创造的多样性。02完成塑形后,女娲向泥人吹入神气,泥人瞬间获得了生命,开始活动,发出欢笑声,成为有思想和情感的真正人类,世界也因此变得热闹起来。03黄泥造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娲发现亲手捏人速度太慢,难以满足让世界各处都有“人”的愿望。于是,她巧妙地想出了新方法。女娲将绳子丢入泥泞,举起挥洒,点点滴滴的泥土均化成了“人”。这个方法大大提高了造人速度,使得大地上的人类数量迅速增加。藤条挥洒造人女娲意识到人类会死亡,为了确保人类能够世代延续,她将小人儿分为男女,令其自行繁衍,展示了对生命延续机制的深刻洞察。01人类开始组建家庭,传宗接代,人口逐渐遍布大地,人类社会得以形成和发展。02人类繁衍03女娲形象剖析女娲神通广大,一天能变化七十次,拥有超越常人的能力,这是她神性的显著标志,展示了她在神话世界中的超凡地位。01她用黄泥造人、挥藤撒泥造人,这些神奇的造人方式,是人类所无法做到的,凸显了她的神性力量和独特能力。02“神”性体现女娲具有人类的情感,她会感到孤独寂寞,这是人类共有的情感体验,使她的形象更加贴近人类,让人感到亲切。她勤劳地创造人类,不辞辛劳,体现了人类的勤劳品质;她对人类充满慈爱,就像人类母亲一样关怀着自己的孩子,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人”性展现女娲是一个充满创造力、慈爱、勤劳且孤独的形象。她的创造力使人类得以诞生,为世界带来生机;她的慈爱如同温暖的阳光,呵护着人类的成长;她的勤劳是人类繁衍的保障;而她的孤独则让我们感受到她作为创造者的独特心境。女娲是人类的母亲,是生命的赋予者,她的形象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之中,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伟大象征,代表着母性的光辉和力量。0201综合形象04文化内涵深挖掘女娲造人神话体现了古代人民对生命起源的朴素理解和想象,反映了人类对自身起源的好奇与探索精神。在科学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人们通过神话来解释生命的诞生,表达对生命奥秘的思考。01这种对生命起源的探索,激发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不断追求,推动着人类思想的发展和进步,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02对生命起源的探索女娲用黄土、清水等自然元素塑造人类,表达了人类与自然息息相关的理念,强调人类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理念对当代社会提倡的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深远影响,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要重视自然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女娲作为创世神,不仅创造了人类,还创造了万物,体现了女性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展现了女性的伟大创造力和智慧。这种对女性的尊重和崇拜,有助于提升女性的社会地位和自信心,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性别平等观念奠定了基础,对后世的性别观念产生积极影响。0201女性地位的彰显01女娲造人神话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与智慧,成为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石,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自信。02它跨越时空,连接着过去与未来,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代代相传,让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能在这个故事中找到自己的文化根源和归属感。民族文化与认同05拓展与思考神话中女娲造人是对人类起源的一种想象性解释,充满了奇幻色彩和文化内涵,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对世界的认知。01科学上,人类起源于古猿的进化,经过漫长的时间,在自然选择和环境变化的作用下,逐渐演化成现代人类,有化石、基因等科学证据支持。02对比两者,虽然来源和方式不同,但都反映了人类对自身起源的关注和追求,神话侧重于文化和精神层面,科学侧重于实证和理性分析,它们共同丰富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03神话与科学-人类起源的不同解释鼓励同学们大胆发挥想象力,对女娲造人故事进行改编或续写。比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