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3237-2021 易燃易爆场所雷电专项预警规范_第1页
DB22∕T 3237-2021 易燃易爆场所雷电专项预警规范_第2页
DB22∕T 3237-2021 易燃易爆场所雷电专项预警规范_第3页
DB22∕T 3237-2021 易燃易爆场所雷电专项预警规范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7.060

CCSA47

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3237—2021

易燃易爆场所雷电专项预警规范

Specialwarningspecificationforlightningininflammableandexplosiveplaces

2021-06-01发布2021-06-15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

DB22/T3237—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吉林省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羽飞、齐彦斌、杨雪艳、云天、刘洋、江晓玲、王亮、洪欣、曹满、王超群、

姚继东。

I

DB22/T3237—2021

易燃易爆场所雷电专项预警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易燃易爆场所雷电专项预警等级划分、预警等级判定、预警发布、预警解除。

本标准适用于易燃易爆场所预警,其他雷电灾害重点防御单位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DB22/T2578-2016易燃易爆场所防雷防静电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大气电场数据atmosphericelectricfielddata

采用大气电场仪监测到的大气电场强度值。

3.2

多普勒天气雷达数据dopplerweatherradardata

采用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到的反射率因子、平均径向速度等基本产品,以及组合反射率因子、回波

顶高、垂直累积液态水等导出产品。

3.3

易燃易爆场所inflammableandexplosiveplaces

凡用于生产、加工、存储、运输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气体和易燃固体等物质的场所。

(来源:DB22/T2578-2016,3.1)

3.4

时雷电综合强度等级lightingintegratedintensitygradeofanhour

采用地闪密度与电流幅值表征雷电活动强弱的程度时,每小时雷电活动强弱程度的等级。

3.5

雷电定位数据lightninglocationdata

采用雷电定位系统探测和计算得到的雷电经纬度、雷电电流幅值、雷电频次、地闪密度等参数。

3.6

雷电专项预警specialwarningforlightning

针对易燃易爆等目标场所制作精细化的雷电发生时间和等级的预警信息并发布的过程。

4预警等级划分

雷电专项预警应划分为三级。各等级的雷电影响可能性大小及应采取的基本处置措施包括:

1

DB22/T3237—2021

a)一级预警为造成雷电事故的可能性极大,或已经造成雷击事故且雷电活动还将持续,应密切

关注雷电活动,停止户外作业和活动,并启动雷电灾害应急预案;

b)二级预警为造成雷电事故的可能性较大,应密切关注雷电活动,并停止户外作业和活动;

c)三级预警为有造成雷电事故的可能,应密切关注雷电活动。

5预警等级判定

5.1雷电定位数据

5.1.1数据质量控制

剔除雷电电流幅值为0kA~2kA和200kA以上的数据。

5.1.2预警时次

每10min采集一次过去10min的雷电定位数据,生成一次对未来60min的预警。

5.1.3预警等级

5.1.3.1以预警目标为中心,根据雷电发生位置与预警目标的距离、雷电频次,判定雷电专项预警等

级见表1。

表1雷电距离、频次与雷电专项预警等级对应

雷电发生情况雷电专项预警等级

0km~5km范围内发生雷电,

一级

或5km~15km范围内发生10次以上雷电

5km~10km范围内发生1次~9次雷电二级

10km~15km范围内发生1次~9次雷电三级

注:如果某个时次的预警等级低于前两个时次的最高等级,则延续上两个时次的最高预警等级。

5.1.3.2以5km×5km为网格尺寸,计算预警目标所在网格内及其周围网格的时雷电综合强度等级。

预警目标所在网格记为A网格;以A为中心,其周围网格记为B网格。雷电预警空间网格划分及命

名参见附录A。根据时雷电综合强度等级,判定雷电专项预警等级见表2。

表2雷电综合强度等级与雷电专项预警等级对应

时雷电综合强度等级雷电专项预警等级

网格A达到一级,

一级

或任一网格B达到三级以上

任一网格B达到二级二级

任一网格B达到一级三级

注:如果某个时次的预警等级低于前两个时次的最高等级,则延续上两个时次的最高预警等级。

5.2大气电场仪数据

5.2.1数据质量控制

2

DB22/T3237—2021

计算晴天大气电场强度的绝对平均值,标定于0.13kV/m,确定标定系数。将标定后的大气电场强

度值用于雷电专项预警。

5.2.2预警时次

每10min采集一次过去10min的大气电场数据,生成一次对未来60min的预警。

5.2.3预警等级

大气电场强度绝对值的最大值与表3中的阈值进行比较。判定雷电专项预警等级见表3。

表3大气电场数据与雷电专项预警等级对应

绝对值的阈值雷电专项预警等级

7.0kV/m以上一级

5.0kV/m~7.0kV/m二级

2.5kV/m~5.0kV/m三级

注:如果某个时次的预警等级低于前两个时次的最高等级,则延续上两个时次的最高预警等级。

5.3多普勒天气雷达数据

5.3.1预警时次

每10min采集一次过去10min的多普勒天气雷达数据,生成一次对未来60min的预警。

5.3.2预警等级

取10min内组合反射率因子最大值、回波顶高最大值、垂直累积液态水最大值。当同时满足以下

三个条件时,根据回波的位置,计算CR≥30dBZ处回波距预警目标的最短距离,判定雷电专项预警等

级见表4。

a)组合反射率因子CR≥30dBZ;

b)回波顶高ET≥8km;

c)垂直累积液态水VIL≥10kg/m2。

表4多普勒天气雷达数据与雷电专项预警等级对应

CR≥30dBZ处回波距预警目标的最短距离预警等级

0km~10km一级

10km~15km二级

15km~40km三级

5.4判定结果

当雷电定位数据、大气电场数据、多普勒天气雷达数据三种预警方法预警等级相同,或仅有一种预

警等级时,预警等级直接作为判定结果;当两种及以上预警方法预警等级不同时,应采用最高预警等级

作为判定结果。

6预警发布

3

DB22/T3237—2021

预警等级的判定结果在三级以上时,应即时发布预警信息,信息内容应包括:

a)发布名称;

b)发布时间;

c)场所名称;

d)预警等级;

e)雷电灾害防范措施及建议。

7预警解除

预警发布后,当判定结果连续三个时次均未达到预警标准时可解除预警。预警解除信息内容应包括:

a)解除名称;

b)解除时间;

c)场所名称。

4

DB22/T3237—2021

附录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