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2485-2022 玉竹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_第1页
DB43∕T 2485-2022 玉竹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_第2页
DB43∕T 2485-2022 玉竹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_第3页
DB43∕T 2485-2022 玉竹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

CCSB16

43

湖南省地方标准

DB43/T2485—2022

玉竹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Codeofpraticeforintergratedcontrolofdiseasesandpestsof

Polygonatumodoratum

2022-12-09发布2023-03-09实施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3/T2485—2022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防控原则..........................................................................1

5防控对象..........................................................................1

6防控方法..........................................................................1

7档案管理..........................................................................3

附录A(资料性)玉竹主要病虫害防控的化学农药及使用方法..............................4

附录B(资料性)玉竹病虫害综合防治档案..............................................5

I

DB43/T2485—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南省农业环境生态研究所、安化中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湖南银鸿农业发展有

限公司、桂阳湘嘉佳药业有限公司、桂阳富硒中药材有限公司、谭智奇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湖南省

聪博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桃江县三堂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湘潭县农业农村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瑞、宋荣、周佳民、郑思乡、谢进、彭斯文、蒋丰登、蒋双辉、官迪、刘绍

文、朱校奇、程朝清、欧阳天德、谭智奇、陈聪茂、胡政辉、扶利民。

III

DB43/T2485—2022

玉竹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玉竹(Polygonatumodoratum(Mill)Druce)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防控对象、农业

防控、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玉竹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综合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玉竹Polygonatumodoratum

百合科(Liliaeea)植物,又名尾参、玉参,具有生津止渴,养阴润燥的功效,是湖南省大宗道地

药食兼用药材。

综合防控intergratedcontrol

综合采用农业防控、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措施,达到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目的。

4防控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从农田生态系统整体出发,充分发挥各种因素的自然控害作用,协调运用农

业防控、物理防治、生化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各种技术。

5防控对象

主要病害有:根腐病、叶斑病、茎斑病和枯萎病等。

主要虫害有:刺足根螨、地老虎、蛴螬和红蜘蛛等。

6防控方法

农业防控

1

DB43/T2485—2022

6.1.1前作选择

前作不宜选择种植茄子、辣椒、马铃薯等茄科作物或烟草、根茎类药材的旱土或田土,前作以禾本

科作物和豆科作物为宜。轮作年限以3年以上为宜。

6.1.2清园

及时清除田间残茬、杂草等。

6.1.3种茎选择

选择无病虫为害、无损伤、芽头完好的种茎做种。

6.1.4土壤消毒

深耕土壤,撒生石灰50kg/667m2~75kg/667m2或广谱杀菌剂进行土壤消毒。

6.1.5种茎消毒

播种前,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消毒20min~30min,捞出,阴干,备用。

6.1.6间作

在玉竹种植地块畦与畦之间间作玉米、高粱等禾本科作物。

6.1.7田间管理

玉竹生长期间,要经常检查田间,当田间出现病株时,及时摘除为害的叶片或拔除整株植株,带出

田外深埋或烧毁;中耕培土、除草或其他农事时应减少对作物的机械损伤。雨季及时清沟排水,保持排

水畅通。施肥使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进行施肥。秋末要将残株、病叶清除出田外烧掉或埋掉,消灭侵染

源。

物理防治

6.2.1性诱

4月下旬至5月下旬虫害高发期,采用性诱剂诱捕蛴螬、地老虎等害虫的成虫,放置诱捕器1个/667

m2,内置诱芯1个,每月更换1次诱芯,诱捕器应高出玉竹植株顶部10cm~15cm。

6.2.2灯诱

生产季,每2hm2~3hm2放置1台黑光灯杀虫灯,诱杀蛴螬、地老虎等害虫成虫。

生物防治

采用天敌防控,在玉竹种植地周边合理种植蜜源植物,为赤眼蜂、瓢虫、草蛉、食蚜蝇、齿唇姬蜂

等天敌种群繁育营造适宜环境,或释放人工饲养的赤眼蜂、异色瓢虫等害虫的天敌,防治害虫。

化学防治

6.4.1农药选择

宜采用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如:10亿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采收前30天停

止使用各种杀菌剂和杀虫剂。

2

DB43/T2485—2022

6.4.2用药方法

提倡农药的交替使用。农药安全间隔期应符合GB4285、GB/T8321、NY/T393的相关规定。常用

农药及使用方法按附录A。

7档案管理

资料记录内容

及时检查药剂使用情况及效果,并建立防治档案,具体内容参见附录B。

档案管理

所有基础资料及产区生产管理记录均应建立档案,并专管,具备条件的应建立计算机档案管理,所

有资料应防虫蛀,保存期限3年。

3

DB43/T2485—2022

A

A

附录A

(资料性)

玉竹主要病虫害防控的化学农药及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推荐药剂用药量(制剂量/亩)施用方法安全间隔期(天)

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40-50毫升/亩喷雾14

根腐病38%唑醚·啶酰菌水分散粒剂90-120克/亩喷雾21

98%棉隆颗粒剂40-60克/平方米土壤处理--

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3000-4000倍液喷雾21

叶斑病

30%啶氧菌酯1500-1750倍液喷雾21

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1000-1500倍喷雾10

茎斑

98%棉隆颗粒剂40-60克/平方米土壤处理--

0.1%噁霉灵颗粒剂35-40千克/亩撒施7

枯萎病

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26-53克/亩喷雾14

40%毒死蜱乳油1600-2000倍液喷雾30

刺足根螨、地老虎

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40-60毫升/亩喷雾7-10

0.5%毒死蜱颗粒剂2-10公斤/亩撒施14

蛴螬

5.7%氟氯氰菊酯乳油30-50毫升/亩喷雾14

4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喷雾20

红蜘蛛

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40-60毫升/亩喷雾7-10

4

DB43/T2485—2022

B

B

附录B

(资料性)

玉竹病虫害综合防控档案

日期主要病虫害名称发生危害情况防控方法防控效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