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01∕T 0093-2023 地理标志产品 八虎山山楂_第1页
DB2101∕T 0093-2023 地理标志产品 八虎山山楂_第2页
DB2101∕T 0093-2023 地理标志产品 八虎山山楂_第3页
DB2101∕T 0093-2023 地理标志产品 八虎山山楂_第4页
DB2101∕T 0093-2023 地理标志产品 八虎山山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7.080.10

CCSB31

DB2101

沈阳市地方标准

DB2101/T0093—2023

地理标志产品八虎山山楂

2023-09-26发布2023-10-26实施

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101/T0093-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沈阳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同时负责标准的宣贯、监督实施等工作。

本文件起草单位:法库县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法库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沈阳市市场监管事务

服务中心(沈阳标准化研究院)、沈阳海关、法库县玉龙果木专业合作社、法库县孟佳香果树专业合作

社、法库县孟家镇望海楼果木专业合作社。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姜利剑、庄宏萍、徐春艳、武威、贾石、于海燕、毛爽、王磊、张蓓、刘艳。

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施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本文件归口部门联系地址:沈阳市农业农村局(沈阳市和平区十一纬路36号);联系电话: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联系地址:法库县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法库县吉祥街道羊草沟种子农资

大市场);联系电话

I

DB2101/T0093-2023

地理标志产品八虎山山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八虎山山楂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自然环境、品种、

栽培管理、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藏等。

本文件适用于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

准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八虎山山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09.7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8321.1~10农药合理使用原则(所有部分)

GB12456食品中总酸的测定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2325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技术规范山楂

NY/T2637水果和蔬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折射仪法

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354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八虎山山楂

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栽植,果品质量符合本文件要求的山楂。

4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八虎山山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于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

保护规定》批准的(2017年第39号)文件规定的法库县所辖行政区域,即包括法库县八虎山山脉的四家

子蒙古族乡、叶茂台镇、登仕堡子镇、秀水河子镇、双台子镇、包家屯镇、慈恩寺乡的7个乡镇。

5自然环境

1

DB2101/T0093-2023

5.1气候

保护区范围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干冷同期、光照充足、降雨集中。

年平均气温为6.7℃,4~9月份≥10℃,平均有效积温3125℃,年平均降水量为607.3mm,年日照时数为

2489h,日照百分率为56%。

5.2土壤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地处辽河平原北部,地势北高南低,呈波状起伏。土壤pH值6.5~7.0,土壤类

型为沙质土壤,土壤肥沃,土层厚度40cm以上,具有适宜山楂生长的土壤特性。土壤质量符合GB15618

要求。

5.3水质和空气

灌溉水以地下水为主要水源,水质符合GB5084要求。区域空气环境符合GB3095要求。

6品种

6.1品种:大山里红、独有品种。

6.2本文件所称独有品种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八虎山地区优质山楂苗木繁育基地通过多年选种、

杂交形成的传统山楂品种系。

7栽培管理

7.1栽培按附录A执行。

7.2按要求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记载事项包括: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

停用的日期,植物病虫草害的发生和防治情况,收获日期。农产品生产记录应当保存2年。

8质量要求

8.1产品分级

8.1产品根据感官要求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一级果、二级果、三级果。

8.2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见表1。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等级

颜色果外观平均单果重(g)

一级果深红色、着色均匀果实坚硬饱满、果面洁净、斑点清晰、无虫害、成熟度高≥10

二级果果实红色、着色较均匀果实饱满、果面洁净、斑点较清晰、无虫害、成熟度较高8~10

三级果果实浅红色、着色不均匀果实较饱满、果面较洁净、斑点较清晰、无虫害、成熟度较高≤7

8.3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见表2。

2

DB2101/T0093-2023

表2理化指标

项目指标

总酸/(g/100g)0.8~3.0

可溶性固形物/%11.0~—14.0

总糖/(g/100g)2.3~8.5

8.4食品安全指标

8.4.1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2762要求。

8.4.2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应符合GB2763要求。

9检验方法

9.1感官检验

从每批次检测样品中随机抽取500g山楂进行评定。将样品放入洁净的盘中,在自然光线下用肉眼

观察山楂颜色和果外观。

9.2可溶性固形物

按NY/T2637的规定的方法执行。

9.3总糖的检验

按GB5009.7的规定方法执行。

9.4总酸的检验

GB12456的规定方法执行。

9.5单果重

按NY/T2325的执行。

9.6污染物限量检验

按GB2762规定执行。

9.7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检验

按GB2763规定执行。

10检验规则

10.1组批

同产地、同品种、同时采收的作为一个检验批次。

10.2抽样

50件以内的按实际重量的3%~5%随机抽样;50件~100件的抽样4件,以100件为基数,超出部分增

抽1%。

10.3检验分类

3

DB2101/T0093-2023

10.3.1交收检验

每批产品交收前,生产单位都要进行交收检验。交收检验内容包括感官要求和标签。检验合格后方

可交收。

10.3.2型式检验

检验项目为本文件规定的全部内容。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

——前后两次抽样检验结果差异较大;

——人为或自然因素使生产环境发生较大变化。

10.4判定规则

10.4.1产品的感官指标中有一项达不到该等级质量要求的,则降为下一等级;低于最低等级指标的,

作为非等级产品。其他指标有一项不符合表1要求的,作为非等级产品。

10.4.2理化指标有一项不合格,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10.4.3安全卫生指标有一项不合格,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11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藏

11.1标志、标签

11.1.1获准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生产者,可在其产品包装上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标

志的使用应符合《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试行)》要求。

11.1.2包装标志符合GB/T191的规定。

11.2包装

用坚固耐用的纸质或塑料果箱包装,内设洁净、干燥、柔软的衬垫物。果箱每件5kg~10kg。不同

品种的山楂要分别包装,不得混装。每个包装标明品名、净重、产地、包装日期等。

11.3运输

在运输过程中不得与有害物质混放,并防止烈日暴晒、雨淋。长途运输应采取防冻保湿措施。

11.4贮藏

贮存山楂的场所应阴凉通风,注意防冻防晒,不得与有害物质混放。

4

DB2101/T0093-2023

附录A

(规范性)

地理标志产品八虎山山楂栽培技术

A.1园地选择

选择坡度15度以下,中性或微酸性沙质壤土、土层厚40cm以上,土壤pH值6.5~7.0。不宜选择涝洼

滩地和地下水位高的地块。

A.2栽植管理

A.2.1栽植品种

品种选择大山里红、当地独有品种等优质丰产品种作为主栽品种。

A.2.2栽植密度

平地和土层较厚的山地株行距3m×4m、5m×6m;土壤贫瘠山地株行距为3m×4m。

A.2.3整地

山楂的栽植方式,一般平地采用长方形栽植,南北行向;山地果园则以等高线栽植为宜。定植前进

行整地、挖定植穴,规格为长、宽、深各8Ocm,定植穴内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1Okg~15kg,回填土至

与地面持平并灌水沉实。

A.2.4定植

A.2.4.1定植时间

秋栽在苗木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完成,宜早栽植;春栽在土壤解冻后。

A.2.4.2定植方法

将苗木放于定植穴中心,边填土边提苗边踩实。栽植深度,要求苗木根颈与地面相平。定植后立即

灌水,待水完全渗下后封上覆膜。

A.2.5扩穴改土

栽后第二年雨季或秋季,沿定植穴边缘向外挖宽60cm,深60cm~8Ocm的环状或条状沟,结合压绿肥

或施基肥改土。

A.2.6果园耕作

果园生长季节及时中耕除草,清除根雍,松土保墒。中耕深度15cm左右。山地果园整修树盘和梯田,

搞好水土保持工程。

A.2.7果园间作

根据树龄大小和行间宽窄,可在行间间作豆类等矮秆作物,或进行草本栽培。

A.2.8树盘覆盖

覆盖时间以早春为宜。在树盘或行间覆盖秸秆、杂草、绿肥等。覆盖厚度20cm左右,其上稍加覆土。

A.2.9施肥

施肥方式见表A.1。

5

DB2101/T0093-2023

表A.1施肥方式

施肥

施肥时间施肥量施肥方法施肥次数注意事项

阶段

幼树和初果期树每年每株施有机肥

果实采收后至20kg~1OOkg,;环状沟施、条状沟施、

基肥一次性施入--

落叶前盛果期树每年每株施有机肥1OOkg~放射状沟施。

200kg。

萌芽至开花未结果树每次每株追纯氮0.2kg~

前、谢花后(限0.5kg,结果树每次每株追纯氮0.5kg

穴施,桉树冠投影内侧

结果树),果实~1.25kg。生长前期以氮肥为主,生

追肥挖6~8个深20cm的小2次~3次--

第二次生长期长后期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氮、

穴,将肥施入后覆土。

(8月下旬)和磷(五氧化二磷)、钾(氧化钾)最佳

采收后配比为2:1:2。

叶面6月~7月份可结合喷药喷施0.3%~

间隔20d,早

喷施生长期0.4%的尿素;3次~5次

晚施肥

肥8月份喷施0.5%的磷酸二氢钾。

A.2.10灌溉

采用畦灌、喷灌、滴灌、覆草、穴贮肥水等节水灌溉方法,以浸透根系集中分布层土壤为宜。开花

前、谢花后、果实膨大期结合施肥及土壤封冻前各浇水一次。

A.3整形修剪

A.3.1主要丰产树形树体结构

疏散分层形、双层开心形。

A.3.2整形修剪技术要点

A.3.2.1幼树

--定干:轻剪多留,短剪直立枝、竞争枝。第二年去强留弱或缓放,中心干延长枝短截,剪口处

芽的方向与上一年相反。桉树形要求,干高以上留20cm整形带进行短截。骨干枝培养:有中干的树形,

冬剪时选直立向上的枝作中干,留40cm~8Ocm短截;主枝留40cm~60cm短截;侧枝留30cm~8Ocm短截;

--辅养枝处理:在不影响骨干枝培养的前提下,幼树辅养枝冬剪时应多留少疏,对水平、斜生的

中庸枝应缓放。夏剪时再对直立旺枝、徒长性枝进行拉枝等措施缓势增枝促花。

A.3.2.2结果树

--继续培养骨干枝:冬剪时对骨干枝适度短截,继续增枝扩冠。对角度小的骨干枝,采取夏剪拉

枝开角;

--结果枝组的培养:采用先缓后缩几先截后缓、辅养枝夏剪改造等方法;

--其他枝处理:疏除或回缩影响骨干枝生长和通风透光的密生枝、重叠枝、竞争枝、交叉枝和细

弱枝等。

A.3.2.3盛果期树

--调整枝条密度:疏除或回缩由于修剪不当或未及时处理而留下的临时性大枝,疏除树冠外围过

密的强枝,使留枝量控制在树冠投影面积120个~140个为宜;

6

DB2101/T0093-2023

--结果枝组的修剪:结果枝组过多过密时,疏除弱枝组,保留壮枝组。为维持枝组一长势,对连

续结果2~3年的枝组回缩。对连年结果延伸冗长的枝组,回缩至后部短壮枝处,在精细修剪时对结果

枝先端的干撅进行疏除。

A.3.2.4徒长枝的处理

对树冠内膛和大枝背上萌生的徒长枝,过密者疏除,有空间者保留,并通过拉平缓放、短截及夏剪

摘心等培养结果枝组。

A.3.2.5衰老树

有计划地在二、三年内疏除过多或重回缩骨干枝,培养大型结果枝组。利用徒长枝培养新的结果枝

组。回缩交叉枝,疏除密挤枝、冗弱枝、并生枝、重叠枝、病虫枝及干枯枝。花前复剪减少花量。

A.4花果管理

在花序分离前至花期进行疏花,按营养枝与结果枝比例,强树为1:1,中庸树为1.5:1,弱树为2:1。

疏除后部花序,留前端花序,疏除弱花序,留壮花序。果率花期喷0.3%硼酸。

A.5病虫害防治

A.5.1病虫害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达到安全、

有效、经济的防治目的。

A.5.2农药的使用

农药使用符合GB8321.1~10规定。

A.5.3主要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见表A.2。

表A.2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