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
CCS31B
3210
扬州市地方标准
DB3210/T1409—2021
代替DB3210/T1409-20141409-20143210/TDB代替
邵伯菱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cultivationofshaobowatercaltrop
2021-12-31发布2021-12-31实施
扬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210/T14093210/TDB—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到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扬州市江都区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文件由扬州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镇综合服务中心、扬州市江都区质量技术协会、扬州市江都区
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扬州大学、扬州市春水农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红兵、莫渟、管建、陈郭治、冯凯、赵书平、李斌、拜锦美、印荔。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红兵、莫渟、管建、陈郭治、冯凯、赵书平、李斌、拜锦美、印荔。
本文件代替DB3210/T1409-2014《邵伯菱生产技术规程》,与DB3210/T14093210/T1409-2014《邵伯菱生产技术规程》,与DB3210/T本文件代替DB-2014相比,除结构
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术语和定义”,明确和规范了“邵伯菱”的特征特性;增加“术语和定义”,明确和规范了“邵伯菱”的特征特性;——
——删除了已禁止使用农药,调整了部分病虫害防治用药。删除了已禁止使用农药,调整了部分病虫害防治用药。——
1
DB3210/T14093210/TDB—2021
邵伯菱栽培技术规程
1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邵伯菱的术语与定义、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采后处理、田间档
案记录。案记录。
本文件适用于扬州市行政区域内邵伯菱的生产。本文件适用于扬州市行政区域内邵伯菱的生产。
2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农药合理使用准则8321(所有部分)GB/T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通则肥料合理使用准则496NY/T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无公害农产品5010NY/T
NY/T5361无公害农产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无公害农产品5361NY/T
3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3.1
邵伯菱shaobowatercaltropcaltropwatershaobo邵伯菱
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伯湖周边原产和种植的四角菱品种。其典型特征是:菱果实呈水饺形,前
后两角大,平展略下垂,左右两角小,向下弯曲,腹部不对称,向一边突出;平均菱长5.5cm、宽4cm;
鲜菱果皮为淡绿色、绿中泛白,煮熟后为淡黄色;菱米酥糯可口,香味浓。
3.23.2
菱盘watercaltropdiscdisccaltropwater菱盘
由菱的主茎及分枝顶端的茎叶组成,茎节间粗短,叶腋内着生果柄开花结果,每菱盘一般有10多张
叶片,其叶片浮于水面,分布呈圆盘型,称其为菱盘。
44产地环境
应符5361的要5010和NY/T合NY/T求。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1.5%以上,pH5.6~
pH7.5,含盐量宜在0.2%以下,耕作(淤泥)层20cm以上的田块或水深不超过1.5m的池塘;要求水
源充足、水质洁净,排灌便利,具有保持40cm~150cm水层的条件。
55栽培技术
2
DB3210/T14093210/TDB—2021
5.15.1育苗
5.1.15.1.1菱种选择
选用符合品种特征特性、充分成熟、无明显病虫危害、无破损、不腐烂的菱角作种。
5.1.25.1.2催芽
3月底,将选出的种菱洗净后浸于3cm~5cm水深的池子或容器中保温催芽,待70%左右种菱萌芽时
及时播种。
5.1.35.1.3播种方法
4月初清除种植田块或池塘中杂草后,按每亩15kg~20kg撒播或10kg~15kg条播。
5.25.2水层管理
邵伯菱采用浅水播种,播后保持水位10cm左右,利于提高水土温度,促进出苗;出苗后,随着植
株生长逐渐加深水位,水位至0.4m~1.2m为宜。
5.35.3扎垄防风
大水面种植邵伯菱且水位较深时,若风浪较大,菱苗出水后需立即扎菱垄,以防风浪和杂草入侵。
可在菱塘外围用毛竹打桩,间距10m,竹桩间拉尼龙绳或渔网,并在桩上扣以活结,随水涨落。
5.45.4追肥
按NY/T496规定按NY/T执行。
追肥的使用数量及时间应根据植株长势而定。植株出现叶片生长缓慢、叶色黄绿即需追肥,每亩施
45%NPK三元复合肥10kg~15kg;开花结果期可常用0.2%磷酸二氢钾加0.1%尿素进行叶面施肥。栽培过
程中应避免偏施N肥。
5.55.5清除杂草
常见杂草有荇菜、水鳖草、青苔、槐叶萍等,发现后应及时清除。
5.65.6菱盘整理
在6月以后若菱盘生长拥挤、重叠时,应适当疏除拥挤处的弱小菱盘,保持菱盘均匀分布于水面。
66病虫防治
6.16.1主要病虫害
菱角生长期间的病虫害主要有菱白绢病、菱褐斑病和菱萤叶甲、紫叶蝉、蚜虫。
6.26.2防治原则
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提倡生物防治,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有
效控制病虫危害。
6.36.3防治方法
6.3.16.3.1农业防治
3
DB3210/T14093210/TDB—2021
栽培田块进行轮作换茬;生长期内及时除草;保持菱塘水质清洁、缓慢流动。
6.3.26.3.2物理防治
栽培过程中应用黄色黏虫板、杀虫灯等进行害虫的物理防治。
6.3.36.3.3生物防治
保护青蛙等天敌;菱塘播种前每亩撒施茶籽饼5kg~10kg,保持10cm左右浅水3d,然后更换清水,
可有效杀死多种害虫并减轻病害发生,还可杀死小龙虾及其他食草鱼类。
6.3.46.3.4化学防治
农药使用应符8321(所有部分)和《中合GB/T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的规定。禁止使用国
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和安全间隔期。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见表1。
表1表1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安全间隔期
防治对象药剂名称剂型使用剂量或稀释倍数施药方法
(d)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喷雾10
白绢病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喷雾10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700倍喷雾
褐斑病10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喷雾
菱萤叶甲2%阿维菌素乳油8000倍~10000倍喷雾10
菱紫叶蝉、2%阿维菌素乳油8000倍~10000倍喷雾10
蚜虫2.5%溴氧菊酯乳油2000倍~3000倍喷雾7
77采收
7.17.1采收时间
一般在开花后15d~20d即可开始陆续采收。及时采收可以提高后期产量和总产量,并获得较好的
品质。品质。
7.27.2采收标准
生食菱采收标准为果实略硬,果皮颜色鲜亮,萼片脱落,用指甲可掐入果皮,果肉嫩、脆,菱角可
浮于水面;熟食菱采收标准为果皮充分硬化,果皮颜色较暗,果柄与果实的连接处出现环形裂纹,果尖
突现,果实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基础理论理工》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6届湖南省浏阳二中、五中、六中三校高二上物理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广东省名校三校高一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口腔科智齿拔除术后护理注意事项
- 福建省三明市永安第一中学2026届高一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内分泌科糖尿病足护理管理要点
- 物流仓储年度规划
- 老年医学科老年糖尿病管理手册
- 全科医学科高血压患者监测方案
- 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规划
- 2025森蓝环保(上海)有限公司招聘2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科技部技术合同示范文本(技术支持服务)
-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 大数据平台项目实施规范实施方案
- 砥砺前行精准施策聚力提升-在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会上的讲话
- 铝合金深槽阴角施工方案
- 水罐清洗施工方案
- 2025政务服务效能提升主题演讲稿
- 金融赋能:为新质生产力注入动能
- 电工考试香港 EMSD 注册电工考试真题及答案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