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17∕T245.6-2023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技术规范 第6部分:重阳木锦斑蛾_第1页
DB4117∕T245.6-2023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技术规范 第6部分:重阳木锦斑蛾_第2页
DB4117∕T245.6-2023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技术规范 第6部分:重阳木锦斑蛾_第3页
DB4117∕T245.6-2023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技术规范 第6部分:重阳木锦斑蛾_第4页
DB4117∕T245.6-2023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技术规范 第6部分:重阳木锦斑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

CCSB65

4117

驻马店市地方标准

DB4117/T245.6—2023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技术规范

第6部分:重阳木锦斑蛾

2023-08-10发布2023-09-10实施

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17/T245.6—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DB4117/T245《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规范》的第6部分,DB4117/T245已经发布

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美国白蛾;

第3部分:杨小舟蛾;

第4部分:天牛类蛀干害虫;

第5部分:杨树黑斑病;

第6部分:重阳木棉锦斑蛾;

第7部分:黄二星舟蛾。

本文件由驻马店市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驻马店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范大整、朱洪、崔晓琦、李娟、刘翠鸽、刘海艳、宋刚勇、闵卫芳、马世友、

陈星、史俊喜、庞永华、宋艳广、孙春辉、何小龙、王鹏、陈雷杰、黄宝宇、徐彬。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I

DB4117/T245.6—2023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技术规范

第6部分:重阳木锦斑蛾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重阳木锦斑蛾的虫情调查、防治措施和防治效果调查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林业重阳木锦斑蛾调查与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LY/T1915诱虫灯林间使用技术规范

NY/T1276(所有部分)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重阳木(Bischofiapolycarpa(Levl.)AiryShaw)

又名赤木、茄冬树,是大戟科秋枫属落叶乔木,树高可达15米,树姿优美。适应性较强,既耐旱又

耐涝,具有一定的抗寒能力,是重要的城市绿化植物。

3.2

重阳木锦斑蛾(HistiarhodopeCramer)

属鳞翅目斑蛾科,是重阳木的主要害虫,幼虫取食重阳木叶片,严重时将叶片吃光,仅残留叶脉,

影响重阳木生长。其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参见附录A。

3.3

叶子受害率

遭受叶部害虫危害的林分,单位面积上叶片遭受危害的数量占调查叶片数量的百分比。

3.4

失叶率

遭受叶部害虫危害的林分,单位面积上整体树冠叶片损失量占全部叶片量的百分比。

3.5

林木死亡率

单位面积上林木遭受有害生物危害致死的株数占调查株数的百分比。

3.6

虫口密度

每单位虫子的数量,用每植株虫树计算。

1

DB4117/T245.6—2023

3.7

虫口减退率

防治前虫口密度减去防治后虫口密度,除以防治前虫口密度,计算百分率,用于评价开展防治后的

防治效果。

4虫情调查

4.1调查时间

在重阳木锦斑蛾的幼虫危害期6月~11月调查。

4.2调查方法

4.2.1踏查

根据当地重阳木的分布情况,设计可观察全部重阳木的踏查路线。采取目测或者使用望远镜等方法

观测,沿踏查路线调查重阳木上有无重阳木锦斑蛾成虫或叶片被重阳木锦斑蛾幼虫啃食的现象。如果发

现受害程度达到轻度以上,应设立标准地进行详细调查。

4.2.2标准地调查

在发生区设立适当数量的标准地进行详查,每块标准地面积3亩左右,每块标准地至少有重阳木30

株以上,不足30株的全部调查。在调查株上随机抽取1~3段50cm枝,调查叶子受害率。调查结果记录

项目按照附录B规定。

4.3发生(危害)程度

根据叶子受害率的对重阳木锦斑蛾的危害情况进行分级:0﹤叶子受害率≤20%为轻度,20%﹤叶

子受害率≤50%为中度,叶子受害率﹥50%为重度。

4.4成灾指标

失叶率60%以上为成灾。

5防治措施

5.1科学管护

加强日常养护,科学灌溉、施肥,提高重阳木自身的抗逆能力,调节植物养分。及时销毁虫害枝条,

冬季树干涂白,全面清理枯枝、落叶和杂草,破坏越冬幼虫栖息环境,减少虫害。

5.2物理防治

5.2.1灯光诱杀

成虫期使用诱虫灯诱杀成虫。诱虫灯使用参照LY/T1915规定,或产品说明书规定。

5.2.2捕捉清除

使用黄板等捕捉器捕捉成虫,人工清除树干和枝梢上停留的幼虫、成虫,以及树下及周边的茧蛹。

2

DB4117/T245.6—2023

5.3生物防治

5.3.1保护天敌

保护天蚕蛾、寄生蜂和鸟类等自然天敌,如在化学防治时选用高效低毒农药或在天敌昆虫的安全期

内喷施。

5.3.2细菌防治

利用苏云金芽孢杆菌等一些细菌药剂防治,用量为1600单位/毫克苏云金芽孢杆菌800倍。

5.4化学防治

选用4.5%的高效氯氟氰菊酯1000倍液或25%的灭幼脲1000倍液喷雾防治,选择气温在20℃~30℃

晴朗无风的早晨或傍晚施药。为延缓避免虫体产生抗药性,可轮换使用不同药剂。化学药剂使用按照NY/T

1276执行。

6防治效果调查

6.1调查时间及方法

在施药完成2天后,开展防治效果调查。按照本标准4.2.2的标准地调查方法,在发生区选择发生情

况接近的林分,设立防治区和对照区。调查防治前后重阳木锦斑蛾的虫口密度,依据虫口减退率表示防

治效果。

6.2防治效果统计

虫口密度按照式(1)计算。

퐷=×100%·······································································(1)

式中:

D虫口密度,单位为头/百叶;

C总幼虫数,单位为头;

A调查总叶片数,单位为片。

虫口减退率按(2)计算。

(퐷1−퐷2)

푄=×100%·····························································(2)

퐷1

式中:

Q虫口减退率;

D1防治前虫口密度,单位为头/百叶;

D2防治后虫口密度,单位为头/百叶。

3

DB4117/T245.6—2023

附录A

(资料性)

重阳木锦斑蛾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A.1形态特征

A.1.1成虫

身体平均长度19mm;翅展平均61mm。头部小,红色,有黑斑。触角黑色,齿状,雄蛾触角比雌蛾

宽。前胸背面褐色,前、后端中央红色。中胸背黑褐色,前端红色;近后端有2个红色斑纹,或连成“U”

字形。前翅黑色,反面基部有蓝光。后翅亦黑色,自基部至翅室近端部蓝绿色。前后翅反面基斑红色。

腹部红色,有黑斑5列,从前向后渐小,雄虫黑斑比雌虫小。

A.1.2卵

卵近圆形,略扁,表面光滑。初为乳白色,后为黄色,近孵化时为浅灰色。卵长0.73mm~0.82mm;

宽0.45mm~0.59mm。

A.1.3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24mm,体肥厚而扁,且刺状突出布满体表,头部常缩在前胸内。幼虫形态因其虫龄

变化有所不同,身体颜色由浅黄色而后逐渐暗淡,刺状突出和黑色星点斑纹相间排列。

A.1.4蛹

平均长度17mm。初化蛹时全体黄色,腹部微带粉红色。随后头部变为暗红色,复眼、触角、胸部

及足、翅黑色。腹部桃红色,第一至第七节背面有1个大黑斑,侧面每边具1个黑斑,腹面露出规端的第

六、七节各有2个大黑斑并列。在结茧条件适宜时,老熟幼虫可结白色丝茧,在茧中化蛹。条件不适宜

时,则直接化成裸蛹。

A.2生物学特性

重阳木锦斑蛾成虫一般在白天羽化,其白天在重阳木树干上吸食汁液,把卵产在树干、树枝或树皮

缝隙里。低龄幼虫啃食叶肉表皮,3龄后蚕食叶片。老熟后吐丝坠地结茧或在叶片上、树皮裂缝里结薄

茧。幼虫受惊时,体背分泌带有刺激性异味的腺液进行自我保护。

重阳木锦斑蛾一年发生2~3代,有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幼虫期分别开始于5月下旬、7月上中旬、

8月下旬。以第2代和第3代幼虫危害最大。

4

DB4117/T245.6—2023

附录B

(资料性)

重阳木锦斑蛾标准地调查表

表B.1规定了重阳木锦斑蛾标准地调查表。

表B.1重阳木锦斑蛾标准地调查表

县名称:乡镇名称:标准地编号:

标准地所在小班(林班):标准地面积(亩):代表面积(亩):

经度:纬度:海拔:

树龄:对应照片编号:

发生危害程度:轻度/中度/重度成灾情况:是/否

受害叶片调查叶片受害叶片调查叶片受害叶片

样株编号调查叶片数样株编号样株编号

数数数数数

11121

21222

31323

41424

515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