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513-2023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中医健康养生服务规范_第1页
DB34∕T 4513-2023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中医健康养生服务规范_第2页
DB34∕T 4513-2023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中医健康养生服务规范_第3页
DB34∕T 4513-2023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中医健康养生服务规范_第4页
DB34∕T 4513-2023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中医健康养生服务规范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3.080.99

CCSA12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4513—2023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中医健康养生

服务规范

ServicespecificationofhealthpreservationofTCMformedical-nursingcombined

careinstitutions

2023-07-31发布2023-08-31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4513—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合肥九久夕阳红新海护理院有限公司、宿州九久夕阳红医养有限公司、舒城九久

夕阳红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安徽九久夕阳红医养集团有限公司、安徽乐年健康养老产业有限公司、安徽

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合肥斯坦德尔德标准化管理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文倬、谢珍、朱其凤、许文涛、苏珮玥、谢琼、程益龙、崔峥、谢伟、刘美

英、沈良平、陈长珍、刘璐、张成、刘维祥。

I

DB34/T4513—2023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中医健康养生服务规范

1范围

本文件确定了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以下简称“机构”)中医健康养生服务的术语和定义,并规定

了中医健康养生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及服务评价与改进。

本文件适用于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开展的中医健康养生服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1709.1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部分艾灸

GB/T21709.5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5部分拔罐

GB/T21709.9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9部分穴位贴敷

GB/T21709.22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22部分:刮痧

GB/T29353养老机构基本规范

GB38600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

GB/T39511保健调理按摩技术操作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中医健康养生healthpreservationofTCM

在治未病理念主导和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药技术方法,开展的增强体质、防病延年,促进

身心健康与养护生命的活动。

4基本要求

机构

4.1.1应符合GB/T29353的要求。

4.1.2安全管理应符合GB38600的要求。

4.1.3应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设置中医健康养生部门。

人员

4.2.1从事中医健康养生相关服务的人员应:

——具有中医类别医师资格,或经卫生管理机构或人事机构培训培训合格后上岗;

——每年按时参加继续教育;

1

DB34/T4513—2023

——符合职业健康要求;

4.2.2工作时间应统一着装,佩戴胸卡上岗。

4.2.3礼貌用语,尊重老年人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保护老年人隐私。

场所及设施设备

4.3.1开展中医健康养生服务面积应满足服务项目、设备及功能需要,并按照功能与用途,对区域进

行合理划分。

4.3.2应独立设置咨询指导类和操作类服务区域。

4.3.3服务区域应能够有效保护老年人的隐私。

4.3.4宜配备以下常用设施设备并定期保养维护:

——脉诊仪;

——火罐;

——艾灸仪;

——足浴桶;

——中医面诊仪;

——中医舌诊仪;

——问诊辨证系统;

——体质辨识仪。

4.3.5灸疗室应配备专用艾灸排烟装置。

档案

宜通过智慧信息管理平台统一管理老年人的中医健康养生信息和档案,包括但不限于:

——中医健康养生服务同意书,参见附录A;

——中医健康养生服务评估书,参见附录B;

——中医健康养生服务记录单,参见附录C。

5基础服务

中医健康养生知识普及

5.1.1宜制作和发放中医健康养生知识宣传资料,如中医健康养生知识的折页、手册等。

5.1.2在老年人公共活动区域设置中医健康养生知识宣传栏,并根据季节、流行病、社会活动等及时

更新。

5.1.3定期举办中医健康养生知识讲座、展览等,引导老年人学习中医健康养生知识。

中医健康运动养生

5.2.1指导老年人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运动。

5.2.2运动过程中,全程关注老年人身体状况和运动状况,对老年人进行指导或做相应演示。

5.2.3应提醒相关安全注意事项并带领老年人做好安全运动的准备工作。

5.2.4应及时提醒老年人休息或调整运动方式,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中医健康养生咨询

为老年人提供疾病预防、中医特色护理、心理、营养等方面的中医健康咨询服务。

2

DB34/T4513—2023

6个性化服务

服务内容及要求

6.1.1按摩

应符合GB/T39511的要求。

6.1.2艾灸

应符合GB/T21709.1的要求。

6.1.3拔罐

应符合GB/T21709.5的要求。

6.1.4穴位贴敷

应符合GB/T21709.9的要求。

6.1.5刮痧

应符合GB/T21709.22的要求。

6.1.6足浴

6.1.6.1供足浴用的容器应保持清洁,使用时加贴防渗、防破的一次性薄膜。

6.1.6.2供足浴用的容器使用后应清洗、消毒。

6.1.6.3根据老年人体质情况确定浴液的温度。

6.1.6.4卷裤至膝下,将老年人双足及小腿浸于药汤中泡洗并注意保暖。

6.1.6.5根据老年人体质情况设定浸泡时间。

6.1.7饮食

6.1.7.1遵循中医药的基本理论,由营养师根据老年人的体质情况提供药膳服务。

6.1.7.2制作药膳的材料应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公布的关于药食同源的药材中选择,并在专业人员指

导下搭配及烹饪。

6.1.7.3食品烹饪过程中,宜多采用蒸、汆、炖、炒等减少营养成分流失的烹制方法。

服务流程

6.2.1流程

中医健康养生服务流程见附录D。

6.2.2健康评估

6.2.2.1应为有个性化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中医健康养生评估。

6.2.2.2应成立评估小组,小组成员应包括中医主治医师、护士、营养师等。

6.2.2.3评估工作包括初期评估、每2个月一次的阶段性评估、终止服务时的末期评估。

6.2.2.4评估小组应根据中医的望、闻、问、切等方法对入住老年人健康状态进行体质辨识。

6.2.2.5评估内容包括辨阴阳、气血、精液、脏腑等。

3

DB34/T4513—2023

6.2.2.6评估应客观、真实、准确,并形成评估报告。

6.2.3制定方案

6.2.3.1应根据中医健康评估结果,为有需求的老年人制定个性化调养方案。

6.2.3.2应密切关注老年人的阶段性评估结果,根据结果及时调整健康指导方案。

6.2.3.3如需系统治疗应建议转介至医疗机构。

6.2.4服务实施

6.2.4.1服务前,应充分了解老年人当前的心理状况、体质、中药过敏史、皮肤、肌肉等基本情况。

6.2.4.2应提前准备养生相关器具,向老年人解释操作目的、配合要点及相关事宜。

6.2.4.3过程中应随时与老年人沟通,了解老年人感受,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服务,迅速

组织相关人员会诊,并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宜应急补救措施。

6.2.4.4服务操作完成后,应根据老年人的感受及目标达到的程度,及时调整健康养生方法。

7评价与改进

评价

7.1.1机构应定期组织评价,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服务质量;

b)服务项目;

c)服务人员;

d)服务满意度;

e)工作记录与归档情况。

7.1.2评价可由机构自行组织。

持续改进

7.2.1服务人员在中医健康养生服务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报告相关管理部门。

7.2.2机构应对收集的中医健康养生相关意见和建议,自查报告等情况进行分析,查找问题原因,采

取有效可行措施,实现持续改进。

4

DB34/T4513—2023

附录A

(资料性)

中医健康养生服务同意书

表A.1中医健康养生服务同意书

姓名性别□男□女年龄

生活区域房号床号

护理等级入住日期

中医健康养生评估结果:

中医健康养生个性化服务:

老年人特殊需求:

签字日期

5

DB34/T4513—2023

附录B

(资料性)

中医健康养生服务评估书

表B.1中医健康养生服务评估书

姓名性别□男□女年龄

阶段性效果评价□有效□无效□部分有效

体质类型:

总体特征:

评估

形体特征:

情况

对外部环境适应力:

心理特征:

健康

养生

服务

指导

评估小组组长

评估日期

签字

6

DB34/T4513—2023

附录C

(资料性)

中医健康养生服务实施记录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