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10∕T 118-2024 灵芝液体菌种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DB2310∕T 118-2024 灵芝液体菌种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DB2310∕T 118-2024 灵芝液体菌种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DB2310∕T 118-2024 灵芝液体菌种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DB2310∕T 118-2024 灵芝液体菌种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

CCSB39

2310

牡丹江市地方标准

DB2310/T118—2024

灵芝液体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2024-01-31发布2024-03-02实施

牡丹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310/T118—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和牡丹江镜心湖菌业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牡丹江镜心湖菌业有限公司、佳木斯大学、牡

丹江医科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于海洋、王延锋、黄涛、吴薇、史磊、王金贺、刘姿彤、盛春鸽、张鹏、赵静、

董雪梅、王远杭、潘春磊、闫水华、侯延国、王菲。

I

DB2310/T118—2024

灵芝液体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范了灵芝(Ganodermalucidum)液体菌种生产环境卫生要求、生产设施与设备、菌种选

择、生产工艺、发酵罐液体种质量要求、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灵芝液体菌种制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12728食用菌术语

GB50073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灵芝液体菌种

用于生产和销售的灵芝菌丝体及生长基质组成的液体繁殖材料,包括用于发酵罐菌种扩繁的液体菌

种、用于代料栽培的发酵罐菌种。

3.2

液体菌种发酵罐

进行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的专用设备。

3.3

起始pH

液体培养基配置后的初始pH。

3.4

发酵罐空消

对投料前的发酵罐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3.5

1

DB2310/T118—2024

发酵罐实消

对投料后的发酵罐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3.6

接种量

接入种子液的体积和接种后培养基体积的比例。

3.7

放罐

发酵液从发酵罐释放出来,进行后续处理的操作。

3.8

终止pH

液体菌种达到放罐指标时的培养基pH。

4环境卫生要求

4.1生产环境

生产环境应符合NY/T528的规定。

4.2生产车间

应符合GB50073的规定。

5生产设施与设备

5.1设施

菌种制作室、灭菌室、无菌接种室、恒温培养室、摇瓶培养室、发酵配料室、液体菌种培养室、化

验室等。

5.2设备

5.2.1生产设备

发酵罐、空气压缩机、空气过滤器、高压蒸汽灭菌锅、净化工作台、恒温回旋式振荡器、备用电源

(发电机)。

5.2.2检验设备

恒温培养箱、冰箱、显微镜、天平、pH计等。

5.2.3生产用具

玻璃三角瓶、接种火环圈、试管、量筒、玻璃漏斗、定量定性滤纸等生物实验室常规用品。

2

DB2310/T118—2024

5.2.4培养原料

应符合NY/T528要求,不溶水的固体物料粉碎后过40目筛。

6菌种选择

经省级以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或登记(备案)或选择抗逆性强、抗杂菌能力强、菌

丝生长健壮、产量高的灵芝菌种。

7生产工艺

7.1工艺流程

母种→摇瓶菌种→液体发酵罐菌种→放罐。

7.2生产要求

7.2.1母种制作

按照NY/T528要求制作母种。

7.2.2摇瓶菌种制备

7.2.2.1培养基制备

按照附录A.1配方配制培养基,用水符合GB5749要求,摇瓶使用500mL~1000mL、耐126℃高

温无色三角瓶,裝液量为容器容量三分之一,分装后封口,121℃灭菌30min,放入超净工作台中自

然冷却至25℃~28℃。

7.2.2.2接种培养

无菌条件下,接种铲接种黄豆粒大小菌种10块~15块,置于恒温振荡器中150r/min~180r/min,

培养8d~10d,培养温度控制在25℃~28℃。

7.2.2.3检查

定期检查,及时去除污染或异常菌种,留样用于检验。

7.2.3液体菌种制备

7.2.3.1投料前准备

检测发酵罐体全部阀门、压力表、控制面板是否完好;内外流水冲洗,无死角,内壁无残留;发酵

罐中加入三分之二水,关闭入料口阀门,打开排气阀,通电、通气,压力维持0.11Mpa~0.13Mpa保

压1h。

7.2.3.2培养基制备

按照附录A.2配方配制培养基,用水符合GB5749要求。原材料温水溶解、入罐、定容,用1mol/L

HCL或1mol/LNaOH调节起始pH为5.5~6.8。

7.2.3.3发酵罐实消

3

DB2310/T118—2024

发酵罐内蒸汽压力维持在0.11Mpa~0.13Mpa保压1h。灭菌结束后,冷却循环水降温至26℃以

下。

7.2.3.4接种

火焰保护下接种,接种前调节罐体压力至0.02Mpa;接种后调节罐体内压力至0.05Mpa。

7.2.3.5培养

培养温度保持在25℃~28℃,压力维持在0.04Mpa~0.06Mpa培养6d~8d,隔天检测,放罐

前24h再次检测,达到放罐指标,终止发酵。

7.2.3.6留样与检测

母种每个批号保留3~5支,4℃下贮存;摇瓶菌种、放罐前菌种分别无菌取样30mL~40mL,三

角瓶内4℃留存;检测项目、指标、方法见8。

8发酵罐液体种质量要求

8.1感官指标

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感官指标

项目指标检验方法

菌液色泽菌丝球呈乳白色,滤液呈棕黄色肉眼观察

菌液形态菌液稍粘稠,有大量球状菌丝体悬浮、分布均匀、肉眼观察

不迅速分层、菌球间液体不浑浊

菌液气味有灵芝菌株特有的香味,无酸、臭等特殊气味鼻嗅

8.2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理化指标

项目指标检验方法

pH5.5~6.5酸碱测试仪

菌丝干重≥0.4称重法

(g/100mL)

显微镜下菌丝菌丝粗壮、细长、有分枝显微镜(低倍镜、高倍镜、油

形态镜)检测

样品无菌检查灵芝菌丝生长,无霉菌、酵母菌、细菌菌平板培养法

落生长

菌丝活力菌丝在固体培养基上正常生长,无杂菌试管培养法

4

DB2310/T118—2024

9生产档案

母种、摇瓶液体种和发酵罐液体菌种等生产各环节需要填写详细的生产记录,食用菌术语符合GB/T

12728标准,具体操作人员现场记录填写,定期由主管领导审核,签字后归档,档案保存至少2年。

附录A

(资料性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