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330-2020 水田机械深翻作业技术规程_第1页
DB21∕T 3330-2020 水田机械深翻作业技术规程_第2页
DB21∕T 3330-2020 水田机械深翻作业技术规程_第3页
DB21∕T 3330-2020 水田机械深翻作业技术规程_第4页
DB21∕T 3330-2020 水田机械深翻作业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60.20

B90

DB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3330—2020

a

水田机械深翻作业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deepplowingoperationonpaddyfield

b

c

2020-10-30发布2020-11-30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1/T3330—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盘锦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铁岭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

中心。

本标准起草人:王丽、王福义、程晋、刘琳、陈菁、田家治、董向辉、李宏哲、郭振波、董玉玲、

姜明馨、李子旭。

本标准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联系电话/p>

标准起草单位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90号),联系电话:

I

DB21/T3330—2020

水田机械深翻作业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田机械深翻作业的作业条件、方法、质量、安全和犁具维护与保养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水田机械深翻作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225铧式犁

NY/T742铧式犁作业质量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作业条件

4.1一般在土壤绝对含水率为15%~40%的情况下适时作业。

4.2春季作业,土壤解冻深度应不小于18cm;秋季作业,冻土层厚度应不大于5cm。

4.3水田深翻作业以每2~3年进行一次为宜。

5作业犁具与配套动力

5.1选择适宜水田深翻作业的铧式犁,犁具技术性能和质量指标应符合GB/T14225的规定。

5.2选择犁具时,应考虑作业地块的土壤类型,耕深,地块形状、大小等因素,确定动力及犁铧数目。

5.3选用具有大螺旋曲面犁壁或有助于翻垡和秸秆覆盖的其他形式犁壁结构的铧式犁。

5.4按照所选犁具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合理选择配套动力;耕深较深或土壤粘性较大的作业地块,应适

当增大配套动力。

5.5土壤绝对含水率为30%~40%作业地块,配套拖拉机宜采用宽轮胎(后轮)或履带式。

6作业准备

6.1操作者应认真阅读机具使用说明书,掌握犁具的安装、调试方法和作业安全要求。

6.2按犁具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完成犁具的安装、调试。

6.2.1检查拖拉机的三点悬挂装置、液压系统。确认悬挂装置连接可靠、升降顺畅;确认液压系统与

相应机构的连接准确、状态稳定、可靠。

1

DB21/T3330—2020

6.2.2检查调整作业参数调节装置,调节后应保证:

a.犁架水平调整机构灵活可靠。

b.耕深调整机构灵活可靠。

c.起落机构有效,操纵灵活,动作平稳,运行可靠。

d.尾轮灵活。(如果有尾轮装置)

6.3作业参数调整

6.3.1入土角与入土行程调整

根据犁体数量不同,入土角以3~10度为宜,应保证耕深、缩短入土行程、减少地头漏耕长度。

6.3.2正位调整

通过调整偏心悬挂轴,消除犁偏斜状态前进造成的漏耕或重耕现象。

6.3.3耕宽调整

对于两铧以上(包括两铧)的犁具,当相邻两行程间(即第一铧)产生漏耕或重耕时,须调整耕宽

调解拉杆,通过调整左、右悬挂点伸出的长度,使耕幅在规定范围内,铧尖指向未耕地。

6.3.4耕深调整

根据犁具结构,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选用调整方法。一般情况下有高度调节、位调节和力调节三

种方式。

6.3.5水平调整

调整拖拉机上拉杆长度,保证犁具作业时前后一致;调整左右拉杆实现左右水平一致。

6.4深翻作业前,做好土地准备。建议将条田内横埂铲平,增加作业行程长度,防止损坏犁具。

6.5察看作业地块地势、形状和大小,确定合理的作业行走路线。狭小地块可采用内翻法或外翻法;

较宽地块可采用多区套耕法或多区无环节套耕法。内翻法、外翻法和套翻法的作业行走路线如图1所示。

2

DB21/T3330—2020

图1翻耕作业方法的作业路线示意图

7作业

7.1试作业

7.1.1正式作业前,应进行长度不少于50m的试作业。

7.1.2检查试作业效果是否达到作业质量要求,针对存在问题调整犁具作业参数,达到作业质量要求

后,方可正式作业。

7.2作业要求

7.2.1作业开始时,划出起落犁线,保证地头整齐,转耕时不漏耕、不重耕。

7.2.2作业时,落犁起步应平稳,避免操作过急、过猛,禁止人为加负荷使犁铧入土。

7.2.3作业时,拖拉机要走正、走直,在保证耕深的前提下,合理选择档位,匀速前进。过田埂或转

地块时应升起犁铧后慢速行驶。

7.2.4靠近地边作业时,应保证犁铧不接触到硬坎(田埂)。

7.2.5作业时,无耕深自动调节装置的犁,液压操纵手柄应放在浮动位置;带耕深自动调节的犁,可

根据阻力大小选用位调解和力调解操纵手柄。

7.2.6作业中,应实时观察犁铲入土情况和翻耕效果,发现犁铧入土深度不够或过深时,应立即查验

耕深是否符合要求。如果耕深不够(或过深),或翻耕效果差,应立即对犁具进行调整,待耕深和作业

质量指标达到要求,方可重新投入作业。

7.2.7犁体未提升之前,严禁拖拉机转弯与倒退,避免绕圈耕地。

7.2.8作业结束或作业中临时较长时间停车时,应使犁具着地,避免犁具长时间处于悬挂状态。

3

DB21/T3330—2020

8作业质量

8.1耕深的确定应综合考虑当地土壤类型、耕层结构和农艺要求等因素,在不破坏保水层的前提下,

以大于18cm为宜。

8.2作业质量指标见表1.

表1水田深翻作业质量指标

作业质量指标

项目

犁体宽度>30cm犁体宽度≤30cm

平均耕深,cm≥要求耕深

漏耕率,%≤2.5

断条率,次/m≥2.0≥3.0

立垡率,%≤5.0

回垡率,%≤5.0

注:作业质量指标检测按照NY/T742中的相关规定进行。

9作业安全

9.1操作者(拖拉机驾驶员)应具有驾驶执照,并年检合格。严禁酒后或过疲劳状态下作业。

9.2作业前,操作者应认真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掌握安全操作方法。

9.3更换犁铲或排除故障时,拖拉机应先熄火并解除挂接。严禁在作业状态下进行调整、修理或润滑。

9.4作业时严禁倒退或急转弯

9.5作业中,发现工作部件粘土或缠草过多时,应停车熄火后进行清理。

9.6转移地块或运输时,必须将犁的工作机构提升到最高位置并加以锁定,使犁具处于运输位置。固

定好升降手柄,适当调紧限位、缩短上拉杆,使第一犁铲距离地面25cm以上。

9.7犁具运输途中,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观察犁具状态,如有异动,应立即停车检查。

9.8运输途中犁具上不允许坐人或放置重物。

10犁具维护与保养

10.1作业季维护与保养

每班作业前,必须检查所有部位。确保螺栓连接可靠,对犁具进行调试保养、清理和润滑。

10.2作业季结束后维护与保养

10.2.1清除犁体、机架上的泥土、杂物。

10.2.2检查入土工作部件,如有损坏或磨损严重,应及时更换。

10.2.3检查液压翻转犁的油缸及管线有无漏油,如有泄露应及时进行维修,并使液压缸处于闭合状态。

对液压缸及附属管件做适当的包装处理,避免缸体和油路受侵蚀、老化。将油管等附件适当固定在机架

上,避免拖拽损坏、丢失。

10.2.4对需要润滑的部位进行清理、补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