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2473-2024 红花荷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DB44∕T 2473-2024 红花荷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DB44∕T 2473-2024 红花荷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DB44∕T 2473-2024 红花荷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DB44∕T 2473-2024 红花荷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

CCSB05

44

广东省地方标准

DB44/T2473—2024

红花荷栽培技术规程

CodeofpracticeoncultivationofRhodoleiachampioniiHook.f.

2024-03-07发布2024-06-07实施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4/T2473—202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苗木培育...........................................................................1

5栽植...............................................................................3

6抚育管理...........................................................................3

7建档...............................................................................3

I

DB44/T247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广东省林业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广东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梅州市农林科学院林业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浩、饶卫芳、蔡梅玲、魏锦秋、林晓红、洪佳、陈新强、肖腊兴、李志良、

张冬生。

II

DB44/T2473—2024

红花荷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红花荷(RhodoleiachampioniiHook.f.)苗木培育、栽植、抚育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红花荷的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LY/T1000容器育苗技术

LY/T2289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

LY/T2290林木种苗标签

DB44/T245主要阔叶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DB44/T772营造林工程档案管理规范

DB44/T2245造林绿化树种种子质量分级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苗木培育

实生苗

4.1.1采种

选择10年生以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采种。10月~11月上旬,果壳呈黄绿色微开裂时果实成

熟,即可采摘。将采回的果实摊放在清洁干燥通风处阴干至果壳完全开裂,筛选出饱满的种子,用纸袋

或布袋包装置于通风干燥处储藏。种子质量执行DB44/T2245规定。

4.1.2播种

4.1.2.1作床

用黄心土与细河沙按体积比3:1混匀作为基质,在大荫棚内作成宽1.0m、高15cm~20cm,步道宽

30cm的苗床,再用0.1%的多菌灵进行消毒,四周设置排水沟。

4.1.2.2方法

随采随播,或采种后的翌年1月,天晴时播种。将种子与干净细沙按1:500的重量比混匀后撒播于苗

1

DB44/T2473—2024

床上,覆盖细黄心土,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播后浇透水,搭建半圆形小拱棚盖上塑料薄膜保温、保湿。

4.1.3播后管理

每天定期检查苗床湿度,适度喷雾补水,保持苗床润而不湿。待种苗长出2片~3片叶后,撤去塑料

薄膜。

4.1.4移苗

4.1.4.1容器与基质

选择10cm×15cm的加厚黑色营养袋或无纺布袋作容器。基质以黄心土与火烧土按体积比4:1混匀。

有条件可掺入泥炭土,按黄心土、火烧土、泥炭土体积比8:1:1混均。用0.1%的多菌灵进行消毒,堆沤

1d~2d后装袋。在荫棚内装满湿润的基质,摆放成宽1.0m~1.2m的苗床。

4.1.4.2移栽

将已长出3片叶以上的幼苗上袋种植,轻压根部,淋足定根水。

扦插苗

4.2.1插穗采集与处理

选择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的母树,剪取取向阳面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制作插穗。插穗长度6cm~8

cm,直径≧3mm,具腋芽3个~4个,顶端保留1片叶,切口上平下斜。将插穗下部2cm~4cm浸入0.1%

多菌灵10min,再转入200mg/L氨基酸肥料溶液浸泡4h。

4.2.2扦插

采用斜插方式,深度为插穗的1/2,使插穗与土壤紧密结合,插后即刻浇透水。

4.2.3插后管理

扦插后搭建小拱棚,盖上遮荫率为75%的遮荫网,保持基质湿度。潮湿阴天可将遮阴网揭开,低温

干燥天气时则加盖透明薄膜保湿保温,每天上午揭开薄膜换气约10min后盖回薄膜。

苗期管理

4.3.1水肥

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有积水时需及时排水。苗木上袋2个月后开始施肥,每隔30d淋施0.5%

浓度复合肥1次(N:P:K=15:15:15),连续施3次。

4.3.2除草

按照LY/T1000的规定执行。除草时注意防止伤根。

4.3.3有害生物防治

4.3.3.1病害

主要病害为根腐病,可用5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7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

倍~600倍药液喷洒防治,每隔两周喷洒一次,轮换使用药物,直至苗木出圃。

4.3.3.2虫害

2

DB44/T2473—2024

虫害主要有蚂蚁、蝼蛄、地老虎、蛴螬等咬断幼苗。可将蚁药撒在蚂蚁出入的路径诱杀蚂蚁,用量

按蚁药使用说明使用;用50%除虫菊酯与炒香的豆麸按质量比1:40混匀制成毒饵均匀播撒诱杀蝼蛄、地

老虎、蛴螬,每公顷毒饵用量75kg。

出圃

容器苗分Ⅰ级、Ⅱ级两个等级,达到Ⅱ级以上的苗木可以出圃。苗木分级执行DB44/T245规定,具

体见表1。苗木出圃时,按LY/T2290规定填写标签,并附上标签。

表1苗木质量分级表

苗木等级

苗木种类苗龄

Ⅰ级苗Ⅱ级苗

地径cm苗高cm

地径cm苗高cm

容器苗12-0>>

0.50450.40~0.5035~45

5栽植

栽植地选择

选择低山、丘陵栽植,适宜海拔为200m~750m,酸性或微酸性、沙质壤土或沃土为宜。

整地

水平带状清理,穴状整地,穴规50cm×50cm×40cm,明穴回表土,株行距2.5m×3m,每穴施

复合肥0.15kg(N:P:K=15:15:15)。

种植

3月~4月,雨后底土湿润时种植。栽植前去除营养袋,保持根系土团完整,回表土、放苗、覆土、

培土,扶正压实,浇定根水。

6抚育管理

除草施肥

每年除草松土、施肥2次,分别在5月~6月和11月~12月进行,造林当年第一次施复合肥(N:P:K=

15:15:15)0.1kg/株,以后每次施复合肥(N:P:K=15:15:15)0.25kg/株。

补植

执行GB/T15776规定。

7建档

按LY/T2289、DB44/T772规定分别建立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和营造林工程档案,配备专人负责。

3

DB44/T2473—2024

24

20

73

24

DB44/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