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高中一年级地理上学期水文试卷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地理现象中,主要受水循环影响的是()A.昼夜温差变化B.气候干湿差异C.地表形态起伏D.土壤类型分布2.某地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其主要原因是()A.降水类型以台风雨为主B.降水季节分配均匀C.降水类型以地中海式气候降水为主D.河流流经地区植被覆盖率高3.在河流中游地区,流水侵蚀作用主要表现为()A.形成瀑布、峡谷B.河床加深、河岸侵蚀C.形成冲积扇、三角洲D.河流速度减慢、泥沙沉积4.下列地貌中,主要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是()A.峡谷B.瀑布C.冲积扇D.冰斗5.河流阶地的形成原因主要是()A.地壳间歇性上升B.地壳持续下降C.流水侧蚀作用D.流水堆积作用6.河流航运价值较高的条件通常包括()A.流量稳定、含沙量小、结冰期短B.流量不稳定、含沙量大、结冰期长C.流量稳定、含沙量大、结冰期长D.流量不稳定、含沙量小、结冰期长7.修建水电站对河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改变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规律B.减缓河流含沙量C.提高河流上游水位,形成湖泊D.减少河流下游水量8.河流入海口处形成的三角洲,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C.搬运作用D.堆积作用9.下列关于地下水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分布广泛B.水量稳定,不易受天气影响C.仅分布在河流沿岸地区D.仅存在于孔隙和裂隙中10.洪泛平原的形成与下列哪个地理要素密切相关()A.风力B.冰川C.流水D.海浪11.某河流中游地区形成瀑布,其主要原因是()A.河流落差大B.河流流速快C.河流含沙量大D.河流流量大12.跨流域调水工程修建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河流径流量B.减少河流含沙量C.改善区域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D.提高河流航运价值13.下列地区中,河流结冰期最长的是()A.四川盆地B.柴达木盆地C.准噶尔盆地D.塔里木盆地14.修建水库对河流下游地区可能产生的影响是()A.河流径流量增加B.河流含沙量增加C.河口三角洲加速发育D.河流航运受阻15.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在空间分布上通常呈现()A.侵蚀区在上游,堆积区在下游B.侵蚀区在下游,堆积区在上游C.侵蚀区在山地区,堆积区在平原区D.侵蚀区在平原区,堆积区在山地区16.下列水系类型中,表示流域面积狭小、河道单一的的是()A.支流众多、网络状水系B.支流较少、树干状水系C.河网密度大、呈放射状D.河流短小、呈辫状17.流水对河床的侵蚀作用,主要发生在河流的()A.上游B.中游C.下游D.入海口18.河流水量丰富、水能资源丰富的地段,通常位于河流的()A.上游B.中游C.下游D.入海口19.人类活动可能导致的水资源问题主要包括()A.水资源短缺、水污染B.河流改道、湖泊萎缩C.地表径流增加、地下水超采D.洪水泛滥、干旱加剧20.下列地理现象中,直接体现了水循环过程的是()A.河流奔流不息B.植物蒸腾C.冰川融化D.雨水汇集21.河流地貌对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河流交汇处、河口处B.河流上游峡谷处C.河流中游冲积平原上D.河流下游沿海地区22.为减轻河流洪涝灾害,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A.修建水库、加固堤防B.开垦河岸、扩大流域面积C.砍伐森林、减少植被覆盖D.引水灌溉、增加用水量23.下列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循环只发生在海洋内部B.水循环只发生在陆地内部C.水循环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D.水循环对地表温度调节没有作用24.地下水和地表水的主要补给关系是()A.地表水补给地下水B.地下水补给地表水C.两者相互补给D.两者无补给关系25.修建水坝可能带来的主要生态问题包括()A.改变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B.导致下游河流水质下降C.加剧流域水土流失D.减少生物多样性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26.流水侵蚀作用在塑造地表形态方面表现显著。简述流水侵蚀作用的主要方式及其对地貌形成的影响。(10分)27.河流地貌的发育与河流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密切相关。试述河流上、中、下游地貌特征的形成过程。(12分)28.河流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也可能对人类活动产生影响。分析河流对人类活动的主要作用和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10分)29.水资源是区域发展的重要保障,合理利用和管理水资源至关重要。简述水资源合理利用的主要途径。(8分)30.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重要工程措施。分析跨流域调水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和潜在问题。(10分)试卷答案1.B2.A3.B4.C5.A6.A7.C8.D9.B10.C11.A12.C13.C14.C15.C16.B17.A18.A19.A20.B21.A22.A23.C24.A25.A解析1.水循环连接了海陆大气,影响了海陆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导致降水分布不均,进而影响气候干湿差异。故B对。昼夜温差变化主要受热力性质影响,A错。地表形态起伏主要受内力作用影响,C错。土壤类型分布受母质、气候、植被、地形、水文、人类活动综合影响,D错。2.台风天气带来短时强降水,导致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故A对。降水季节分配均匀的地区,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B错。地中海式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也较大,但主要受夏季高温影响,A更典型,C错。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能力强,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D错。3.河流中游地区落差较大,水流速度快,侵蚀作用强,主要表现为对河床的侧蚀和下蚀,导致河床加深、河岸侵蚀。故B对。形成瀑布、峡谷是河流上游侵蚀作用的表现,A错。形成冲积扇、三角洲是河流堆积作用的表现,C错。河流下游流速减慢,泥沙沉积,D错。4.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主要有冲积扇、洪积扇、三角洲、冲积平原、河漫滩等。故C对。峡谷是流水侵蚀地貌,A错。瀑布是河流侵蚀地貌,B错。冰斗是冰川侵蚀地貌,D错。5.河流阶地是在地壳抬升时期,河流下切侵蚀形成的。当地壳再次抬升时,相对高差变小,形成阶地。故A对。地壳持续下降,河流会下切加深,B错。流水侧蚀作用主要形成河谷,C错。流水堆积作用形成冲积平原,D错。6.流量稳定、含沙量小、结冰期短,意味着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小,水质好,航运条件稳定,航运价值高。故A对。流量不稳定、含沙量大、结冰期长,航运条件差,B错。流量稳定、含沙量大、结冰期长,航运条件一般,C错。流量不稳定、含沙量小、结冰期长,航运条件较差,D错。7.修建水电站大坝,会拦截河流,使上游水位壅高,形成水库,改变河流的自然流程和径流量。故C对。水电站主要利用水能,对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规律的整体改变不大,A错。水电站可以通过沉淀作用减缓下游部分河流的含沙量,但不是主要影响,B错。水电站调节径流,可能增加下游水量,或通过下游泄水,对下游水量影响复杂,但改变上游水位是直接且显著的影响,D错。8.河流入海口处,水流速度减慢,携带的泥沙大量沉积,形成三角洲。这是流水堆积作用的表现。故D对。风化是岩石破碎的过程,A错。侵蚀是水流对河床的破坏,B错。搬运是水流将泥沙带走的过程,C错。9.地下水是埋藏在地表以下饱和的土壤和岩石空隙中的水。其主要水源是大气降水入渗,分布广泛但不如地表水广泛。水量受补给条件影响,相对稳定,但极端天气下也会有变化。地下水存在于包气带以下的孔隙、裂隙和溶洞中。故B对。A、C、D的叙述均不准确。10.洪泛平原是河流在下游地区进入平原后,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沉积,形成的冲积平原。其形成与河流的流水作用密切相关。故C对。风力、冰川、海浪在洪泛平原的形成中作用不大,A、B、D错。11.瀑布是河流在流经不同岩性的地段时,遇到坚硬岩石和软弱岩石交界处,水流从坚硬岩石上跌落形成的。其形成直接原因是河流存在明显的落差。故A对。流速快、含沙量大、流量大都是河流的特征,但不是形成瀑布的直接原因,B、C、D错。12.跨流域调水工程的目的是将水资源丰富地区的水调运到水资源短缺的地区,以缓解调入区的用水压力,改善区域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故C对。修建目的不是单纯增加径流量,A错。调水可能减少调出区径流量,对调出区含沙量影响不大,B错。主要目的不是提高航运,D错。13.我国准噶尔盆地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河流多为内流河,蒸发量大,河流结冰期相对较长。故C对。四川盆地气候湿润,A错。柴达木盆地海拔高,气温低,但降水也少,河流稀少,B错。塔里木盆地气候极端干旱,气温年较差大,但冬季严寒,河流结冰期也较长,但通常认为准噶尔盆地部分内流河受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冬季更长,C相对最优。(注:此题答案选择需结合具体区域认知,C选项有一定合理性,但实际最优可能因具体考查的河流而异)14.修建水库,会将河流上游的水储存起来。在汛期,可以调节洪水,减少下游水量;在枯水期,可以释放水库水,增加下游水量。但长期来看,由于上游来水减少(被库容占据或蒸发),下游径流量会减少。同时,下游泥沙含量也可能减少(被水库拦截)。对下游航运的影响,丰水期可能改善,枯水期可能因水量减少而受阻。但总的来说,导致下游水量减少是比较普遍和直接的影响。故C对。A、B、D的影响均不确定或非主要影响。15.河流上游地区,落差大,水流急,侵蚀作用强,以塑造谷地等侵蚀地貌为主。河流下游地区,落差小,水流缓慢,侵蚀作用减弱,以堆积作用为主,形成冲积平原、三角洲等堆积地貌。因此,侵蚀地貌通常分布在山地区(河流上游),堆积地貌通常分布在平原地区(河流下游)。故C对。A、B描述相反。D描述相反。16.树干状水系指干流和支流像树枝一样呈放射状分布,通常表示流域形状狭长,支流较少,河道相对单一。故B对。A描述为网络状,支流众多,河网密度大。C描述为放射状,但未强调树干状结构。D描述为辫状水系,水流分叉又复合。17.流水对河床的侵蚀作用主要包括下蚀(使河床加深)和侧蚀(使河床变宽)。这种侵蚀作用主要发生在河流落差较大、水流较急的上游地段。故A对。中下游流速减慢,侵蚀作用以堆积为主,B、C错。入海口水流速度最慢,以堆积为主,D错。18.河流上游地区,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水能资源丰富。故A对。中下游流速减慢,水能减少,B错。下游地势平坦,落差小,水能资源不丰富,C错。入海口水流速度最慢,水能资源最少,D错。19.人类活动如过度用水、工业和生活污染等,会导致水资源短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导致水土流失,使河流含沙量增加。故A对。河流改道是自然或人为干扰的结果,B错。砍伐森林会加剧水土流失,导致含沙量增加,减少地表径流,但地下水可能减少,C错。洪水和干旱是自然现象,人类活动可能加剧或缓解,但不是根本原因,D错。20.植物蒸腾是水从植物体内以水蒸气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是水循环的水汽蒸发环节之一,体现了水循环过程。故B对。河流奔流不息是水的运动状态,A错。冰川融化是固态水变为液态水,是水循环的补给环节,但植物蒸腾更能体现循环的持续进行。C错。雨水汇集是地表径流的形成,是水循环的另一个环节,但不如蒸腾过程典型。21.河流交汇处、河口处,水流汇集,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往往成为早期城市兴起的有利区位。故A对。河流上游峡谷处,交通不便,水源可能受季节影响大,不利于城市发展,B错。河流中游冲积平原上,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也是城市分布的重要地区,但相比交汇处和河口,历史意义上可能稍晚,A更典型。河流下游沿海地区,若为平原则类似中游,若为三角洲则类似河口,若为山地则交通不便,D错。22.修建水库可以在汛期蓄洪,枯水期放水,调节径流,减轻洪涝和干旱灾害。加固堤防可以提高河流的防洪能力。故A对。开垦河岸会破坏河流生态和防洪能力,B错。砍伐森林会加剧水土流失,加重洪涝灾害,C错。引水灌溉会增加用水量,可能加剧水资源短缺和洪涝风险,D错。23.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最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它不断将海洋和陆地上的水联系起来,对气候调节、地表形态塑造、水资源补给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C对。水循环不仅发生在陆地,海洋蒸发的水汽也会参与陆地水循环,A、B错。水循环对地表温度有重要调节作用,通过水的蒸发和凝结吸收和释放大量热量,D错。24.地表水(如河流、湖泊)的水通过下渗进入地下,成为地下水。因此,地表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康复医学科脊柱损伤康复训练方案
- 神经科脑出血术后护理学教程
- 肾内科慢性肾病透析并发症预防须知
- 四川省德阳市高中2025-2026学年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新疆哈密石油中学2026届高二上生物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护理措施培训
- 银屑病患者心理护理方案
- 贸易公司实训总结
- 头部外伤急诊处理流程
- 老年痴呆综合症护理要点
- 2025年辅导员技能大赛案例分析报告题库附答案
- 注塑生产车间管理方法
- 高校教师工作介绍
- 2025年大学《木结构建筑与材料-木结构建筑与材料概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文员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教材
- 本科合格评估学院院长汇报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 携手共进+圆梦高考-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家长会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4-10-03-01 美容师 人社厅发2018145号
-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 云天化磷石膏再生利用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