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61-T 82-2014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验收规程_第1页
DBJ61-T 82-2014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验收规程_第2页
DBJ61-T 82-2014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验收规程_第3页
DBJ61-T 82-2014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验收规程_第4页
DBJ61-T 82-2014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验收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验收规程Codeforacceptanceofapplicationrenewableenergyinbuildings实施日期:2014年04月30日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文件陕建发〔2014〕68号2014,自2014年4月30日起实施。2014年3月10日为规范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的施工安装、测试评价和验收等工作,推广可再生能源示范项目,明确验收要求,根据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陕建函〔2013〕843号)的计划要求,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在广泛调查研究大量可再生能源项目测试评价和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本规程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太阳能光热系统、太阳能光伏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评价、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验收及附录A。本规程可为我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的施工安装、测试评价及验收本规程由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归口管理,陕西省建筑标准设计办公室负责出版发行,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条文技术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西安市环城西路北段272号,邮政编码:710082。电子邮箱:459201138@),供下次修订本规程主编单位: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本规程参编单位:西安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茹广生杨庆康 2术语 2 4 43.2材料与设备 43.3施工控制 53.4验收划分 5 8 84.2主控项目 84.3一般项目 5太阳能光伏系统 5.1一般规定 5.2主控项目 6地源热泵系统 6.1一般规定 6.2主控项目 6.3一般项目 207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评价 227.1一般规定 227.2形式检查 22 238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验收 附录A:建筑节能子分部、分项工程,检验批,隐蔽工程 28 条文说明 2 4 43.2Materialsan 4 53.4DivisionofAcceptance 5 84.1General 8 8 7EvaluationofRenewableEnergyApplication 7.1General 22 8AcceptanceofRenewableEnergyApplicationBuildings 25 ExplanationofWordingi 32 33ExplanationofProvisions 351.0.1为贯彻落实国家在建筑中应用可再生能源、保护环境的有关法规及政策,促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事业的健康发展,统一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的施工安装、测试评价等工作,结合陕西省实际1.0.2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及既有建筑应用太阳能1.0.3在进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的施工、测试评价和施工质量验收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遵守《建筑工程施工范》GB50411、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现行国家、行工22.0.1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applicationofrenewableenergyin在建筑供热水,供暖,空调和供电等系统中,采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系统提供全部或部分建筑用能的应用形式。2.0.2太阳能光热系统solarthermalsystem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进行供热、制冷等应用的系统,在建筑中主要包括太阳能供热水、供暖和空调系统。2.0.3太阳能光伏系统solarphotovoltaic(PV)system利用太阳电池的光伏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简称光伏系统。主要部件包括太阳能电池方阵、汇流箱、逆变器、平衡系统部件等。2.0.4地源热泵系统ground-sourceheatpumpsystem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根据地热能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2.0.5太阳能保证率solarfraction太阳能光热系统中由太阳能供给的能量占系统总消耗能量的百分比。2.0.6集热系统效率collectorsystemefficiency在测试期间内太阳能集热系统有用得热量与同一测试期间内投射在太阳能集热器上太阳辐照能量之比。2.0.7光电转换效率thephotoelectricconversionefficiency在标准状况下,太阳能电池板单位面积上入照的太阳辐照3功率和产生电功率之比。2.0.8地源热泵系统制冷能效比energyefficiencyratioofground-地源热泵系统制冷量与热泵系统总耗电量的比值,热泵系统总耗电量包括热泵主机、各级循环水泵的耗电量。2.0.9地源热泵系统制热性能系数coefficientofperformanceof地源热泵系统总制热量与热泵系统总耗电量的比值,热泵系统总耗电量包括热泵主机、各级循环水泵的耗电量。43.1.1承担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的施工企业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施工现场应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3.1.2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制可再生能源项目施工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审查批准。3.1.3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质量验收的各项检测及评价,3.2.1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使用的材料、设备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3.2.2材料和设备的进场验收应遵守下列规定:检查验收,并应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代表)确认,形成相2对材料和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核查,并应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代表)确认,纳入工程技术档案。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和设备均应具有出厂合格证、中文说明书及相关性能53应按照本规程的规定在施工现场随机抽样复验,复验应为见证取样送检。当复验的结果出现不合格时,则该材料和设4经建筑节能产品认证或具有节能标识的材料和设备,进场验收时,其检验批量可以扩大一倍。在同一工程中,同厂家、同类型、同规格的节能材料和设备连续三次进场检验均一次检3.2.3使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对材料有害物质限3.3施工控制3.3.1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应按照经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3.3.2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的施工作业环境和条件,应满3.4验收划分3.4.1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为建筑节能分部工程的子分1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分项工程划分应符合表3.4.12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应按照分项工程进行验收。当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较大时,可以将分项工程划分为若干个检验3在同一个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中,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验收内容与其他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验收内容相同且验收612光伏组件、逆变器、配电系统、蓄电池、控制器、3自控阀门与仪表3.4.2当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分项工程验收无法按照第3.4.1条要求划分分项工程或检验批时,可由建设、监理、施工等各方协商划分检验批,验收项目、验收内容、验收标准和验收记录均应遵守本规程的规定。当按计数方法检验时,其抽样数量除本规程另有规定外,应符合表3.4.2最小抽样数量的规受检样本数量2823552项目申报资料(申报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7等);7项目节能和可再生能源主要材料、设备的质量证明、进84.1.1本章适用于太阳能光热系统中生活热水、供暖和空调项4.1.2太阳能光热系统施工中应对隐蔽部位在隐蔽前进行验4.1.3太阳能光热系统的验收,应根据施工安装特点按系统组成、楼层等进行,并应符合本规程第3章的规定。4.2.1太阳能光热系统采用的太阳能集热器、辅助热源、管路系统、贮热水箱、阀门、仪表、保温材料等,进场时应按设计要求对其类型、材质、规格及外观等进行验收与核查,且应形成相应的验收与核查记录。各种材料和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和4.2.2太阳能光热系统采用的集热器、保温材料进场时,应对集热器的热效率,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吸水率进行复9检查数量:同一厂家同一规格的集热器按照下列规定进行见证取样送检,200台及以下抽检1台(套),200台以上抽检2台(套)。同一厂家同材质的保温材料复验次数不得少于2次。2集热器、阀门、过滤器、温度计及仪表应按设计文件要求安装齐全,不得随意增减和更换。贮热装置、水泵、换热装置、水力平衡装置安装位置和方向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并便于观察、操作和调试;各类阀门的安装位置和方向应正确,并便于观察、操作、调试和维修,安装完毕后,应根据系统要求进行调试并做出标识;水泵等设备在室外安装应设置减震设施,并要求有安全接地保护,同时采取妥当的防雨、防晒、防冻等3管道部件的材质及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管道应设置于管井内,冷热水管道应分别敷设;管道的坡向及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坡度为0.3%~0.5%;管道的最高4太阳能光热系统的管道安装完成后,应进行管道的水压试验及管道的冲洗,且水压试验及管道冲洗必须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封闭系统各种材质的管道系统试验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热水供应系统水压试验压力为系统顶点压力加0.1MPa,同时在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不小于0.3MPa;管道冲洗排放口水质必须清澈无杂质。5太阳能光热系统的控制系统安装的传感器规格、数量及安装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传感器的接线应牢固可靠,接触良好。接线盒与管套之间的传感器屏蔽线应做二次防护处理,两件应做接地处理;超温报警装置应与安全阀联动。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核查质量证明文件和相关技术资料。检查数量:全数检查。位误差为±3°;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核查质量证明文件和相关技术资料。检查数量:全数检查。应卫生和无毒,且应能承受所贮存热水的最高温度和压力要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满水试验静置24h观察,不渗不漏。水压试验在试验压力下10min压力不降,不渗不漏。贮热水箱热损因数测试时间从晚上8时开始至次日早上6时结束;测试开始时贮热水箱水温不得低于50℃,与水箱所处环境温度差不小于20℃;测试期间应确保贮热水箱的水位处于正常水位,且4.2.6辅助热源为电加热器时,永久接地保护应可靠固定,并应加装防漏电和防干烧等保护装置,其电源线安装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规定。1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材质、规格及厚度等应符合设计2保温管壳的捆扎和粘贴应牢固,铺设应平整。硬质或半硬质的保温管壳每节至少应采用防腐金属丝、耐腐蚀织带或专用胶带捆扎2道,其间距为300mm~350mm,且捆扎应紧密,3硬质或半硬质保温管壳的拼接缝隙不应大于5mm,并用粘结材料勾缝填满;纵缝应错开,外层的水平接缝应设在侧下4松散或软质保温材料应按规定的密度压缩其体积,疏密5防潮层应紧密粘贴在保温层上,封闭良好,不得有虚6立管的防潮层应由管道的低端向高端敷设,环向搭接缝应朝向低端;纵向搭接缝应位于管道的侧面,并顺水;7卷材防潮层采用螺旋形缠绕的方式施工时,卷材的搭接宽度宜为30mm~50mm;8阀门及法兰部位的保温应严密,且能单独拆卸并不得影响其操作功能。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用钢针刺入保温层,尺量。检查数量:按本规程表3.4.2最小抽样数量抽样,并不少系统调试完成后,系统应连续运行72h,设备及主要部件的联动必须协调,动作准确,无异常现象。检验方法:检查系统试运转和调试记录。检查数量:全数检查。4.3一般项目隙,且不得影响其操作功能。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数量:按本规程表3.4.2最小抽样数量抽样。1每组设备的规格、数量及安装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按末端用水设备抽查5%,不得少于5组。4.3.3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的热水循环管应能保证干管和立管4.3.4集热器进水主管段热水表的安装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规定安装,并应符合《热4.3.5集热器进水和出水主管道上应分别安装铠装温度测孔,且铠装孔径应大于5mm。5.1.2太阳能光伏系统由光伏子系统、功率调节器、电网接入5.1.3太阳能光伏系统的验收,应根据施工安装特点按系统组成进行,并应符合本规程第3章的规定。5.2主控项目5.2.1太阳能光伏系统采用的光伏组件、支架、汇流箱、电缆、逆变器、控制器、蓄电池、配电设备等,进场时应按设计要求对其类型、材质、规格及外观等进行验收与核查,且应形成相应的验收与核查记录。各种材料和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和2在人员有可能接触或接近太阳能光伏系统的位置,应设3光伏组件、支架、汇流箱、连接电缆、触电保护和接地、逆变器、控制器、蓄电池、配电设备及配件等应按照设计4配电设备和控制设备安装位置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便5电气设备的外观、结构、标识和安全性应符合设计要3交(直)流配电设备保护功能;1电气设备应符合《建筑物电气装置》GB23456789检查数量:根据项目类型,抽取不少于每个类型2个点进检查数量:按本规程表3.4.2最小抽样数量抽样。5.3.2光伏组件或方阵与建筑面层之间应留有的安装空间和散热间距,其间距误差不得超过设计参数的5%。检查数量:按本规程表3.4.2最小抽样数量抽样。6.1.1本章适用于地埋管、地下水、地表水地源热泵换热系统6.1.2地源热泵换热系统施工中应对隐蔽部位在隐蔽前进行验6.1.3地源热泵换热系统的验收,应按照不同地热能交换形式进行,并应符合本规程第3章的规定;地源热泵建筑物内系统施工质量的验收,应按照《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6.1.4地埋管换热系统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检查并做好管材保6.2主控项目6.2.1地源热泵换热系统采用的地源热泵机组、管材、管件、水泵、自控阀门、仪表、绝热材料等,进场时应按设计要求对其类型、材质、规格及外观等进行验收与核查,且应形成相应的验收与核查记录。各种材料和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和相关技6.2.2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施工前,应按《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的要求进行岩土热响应试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测试孔的位置应分区域布置,不宜相距太近;2测试孔的成孔工艺和埋设深度应相同;3埋管区域较大(建筑面积大于或等于10000m²)或场区地质条件差异大的情况下应满足:1)建筑面积每5000m²试验至少一个钻孔;2)每种地质情况各设一个钻孔。检验方法:核查岩土热响应试验报告。检查数量:全数检查。6.2.3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系统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竖直钻孔的位置、间距、深度、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2埋管的位置、间距、深度(长度),以及管材的材质、管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3回填料及配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回填应密实;4地埋管换热系统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水压试验,水压试验应合格。检验方法:尺量和观察检查;核查相关检验与试验报告。检查数量:全数检查。6.2.4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系统管道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埋地管道应采用热熔或电熔连接,连接应严密、牢固;2竖直地埋管换热器的U形弯管接头应选用定型产品;3竖直地埋管换热器U形管的组对应能满足插入钻孔后与环路集管连接的要求,组对好的U形管的两开口端部应及时密封。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核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检查数量:全数检查。6.2.5地源热泵地下水换热系统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前应具备热源井及周围区域的水文地质勘察资料、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2热源井的数量、井位分布及取水层位应符合设计要求;3井身结构、井管配置、填砾位置、滤料规格、止水材料和管材及抽灌设备选用均应符合设计要求;4热源井应进行出水量和回灌量试验,水量应稳定,并应满足设计要求;5出水量试验结束前应采集水样进行水质测定和含砂量测定,经处理后的水质应满足系统设备的使用要求;6热源井和输配管网施工完成应提交热源成井报告,并应包括热源井的井位图和管井综合柱状图,洗井和回灌试验、水质检验及其他资料。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核查相关资料、文件、验收记录及检测报告。检查数量:全数检查。6.2.6地源热泵地表水换热系统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前应具备地表水换热系统勘察资料、水文资料、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2换热盘管的材质、管径、壁厚、长度及布置方式,管沟设置,均应符合设计要求;3地表水换热系统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水压试验,水压试验应合格。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核查相关资料、文件、验收记录及1施工前应具备项目所用污水的水质、水温、水量的测试3污水换热系统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水压试验,水压试验6.2.8地源热泵换热系统安装完毕后应进行系统试运转与调1各环路流量应平衡,水力平衡度0.85~1.15;2循环水流量允许偏差为±10%;3循环水进出水温差允许偏差为±3℃;4污水系统循环水流速允许偏差为±10%。6.3.1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系统的水平干管管沟开挖及管沟回1水平干管管沟开挖应保证0.2%的坡度;2水平管沟回填料应保证与管道接触紧密,并不得损伤管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核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检查数量:全数检查。6.3.2地源热泵地下水换热系统的热源井应具备连续抽水和回灌的双重功能,并且抽水井与回灌井间应设置排气装置。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核查相关资料、文件。检查数量:全数检查。7.1.1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的测试与评价应按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5087.1.2在工程设计文件中应充分考虑预留可再生能源系统测试7.1.3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应以测试为基础进行评价。测试分为长期监测和短期测试。条件允许时,应优先选择长期监1太阳能光热系统、太阳能光伏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的设2太阳能光热系统的太阳能集热器、辅助热源、空调制冷机组、贮水箱、系统管路、系统保温和电气装置等关键部件应有质检合格证书,性能参数应符合设计和相关标准的要求并且3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太阳能电池方阵、蓄电池、充放电控制器、直流/交流逆变器等关键部件应有质检合格证书,性能参4地源热泵系统的热泵机组、末端设备(风机盘管、空气调节机组、散热设备)、辅助设备材料(水泵、冷却塔、阀门、仪表、温度调控装置和计量装置、绝热保温材料)、监测与控制设备以及风系统、水系统管路等关键部件应有质检合格证书和5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系统的外观应干净整洁,无明显污1太阳能光热系统的系统类型、集热器类型、集热面积、贮水箱容量、辅助热源类型、辅助热源容量等内容应满足设计2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光伏组件类型、光伏组件阵列面积、3地源热泵系统的系统类型、热泵机组供热量、热泵机组供冷量、地源换热器形式、控制系统等内容应满足设计文件要7.3.1可再生能源系统测试前应按照实际工作状态连续正常运行3天。各种设备、仪器仪表、控制系统应工作正常;流量、水温、压力、水位、运行负荷等参数应满足设计和正常使用要7.3.2太阳能光热系统测试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太阳能光热系统的太阳能保证率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明确规定时应满足表7.3.2-1的要求:表7.3.2-1太阳能光热系统的太阳能保证率f(%)限值关中陕南一陕北计无明确规定时应满足表7.3.2-2的要求。表7.3.2-2太阳能光热系统的集热系统效率(%)限值多晶硅系统制冷能效比EERsys系统制热性能系数COPsys8.0.1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的验收,应在检验批、分项工程全部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设备系统联合试运转与调试,确认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工程质量达到验收条件后方可进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及合同约定需要测试评价的8.0.2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建筑节能子分部工程的验收程序和组织应遵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1检验批验收和隐蔽工程验收应由监理工程师主持,施工2分项工程验收应由监理工程师主持,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和相关专业的质量检查员、施工员参加;必要时可邀请主要设备、材料供应商及分包单位、设计单位相关专业人员参3子分部工程验收应由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主持,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和相关专业的质量检查员、施工员参加;主要设备、材料供应商及分包单4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建筑节能子分部工程验收完成8.0.3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的检验批质量验收合格,应符3一般项目应合格;当采用计数检验时,至少应有90%以8.0.4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8.0.5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3示范项目及合同约定项目的太阳能光热系统、太阳能光伏系统、地源热泵系统测试评价报告应满足本规程及其他相关8.0.6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验收时应对下列资料进行核2主要材料、设备和构件的质量证明文件、进场检验记4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必要时应核查检验批验收记8.0.7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节能子分部、分项工程、检验批和隐蔽工程的质量验收表见本规程附录A。1节能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表见本规程附录表A.0.1;3检验批质量验收表见本规程附录4隐蔽工程质量验收表见本规程附录表A.0.4。附录A建筑节能子分部、分项工程,表A.0.1建筑节能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表结构类型技术部门质量部门123456其他参加验收人员:分包单位(签章):施工单位(签章):设计单位(签章):监理(建设)单位(签章):(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年月日表A.0.2分项工程质量验收汇总表项目技术负责人分包项目123456789施工单位检查结论: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表A.0.3_检验批质量验收表分包项目主控项目12345678一般项目123456(项目技术负责人)年月日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表A.0.4工程质量隐蔽验收表隐蔽工程项目隐蔽工程部位自查记录1编号:2编号:3编号:4编号:5编号:6编号:7编号:8编号:项目经理:监理(建设)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的用词说明如下:合……的有关规定”或“应按……执行”或“应按……的规定”或“应满足·……的要求”。引用标准名录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6《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11《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真空管型太阳能集热器》GB/T1758121《太阳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工程验收技术规程22《太阳热水系统性能评定规范》GB/T2009525《西安市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26《热水水表》JB/T8802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验收规程 3.1技术与管理 404太阳能光热系统 4.2主控项目 414.3一般项目 41 426地源热泵系统 6.1一般规定 44 6.3一般项目 7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评价 7.1一般规定 7.2形式检查 8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验收 1.0.1针对陕西省所处地理的特殊性,为陕西省可再生能源建1.0.3太阳能热水应用项目尚应遵守《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规程》GB18713等相关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有关标准;地源热泵应用项目尚应遵守《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等相关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有关标准。3.1.1本条对承担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施工任务的施工企业提出资质要求。执行中,目前国家尚未制定专门的施工资质,故应按照国家现行规定具备相应的建筑工程承包的施工资质。对施工现场的要求,本规程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及各专业验收规范一本条要求施工现场具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指与施工有关的各种技术标准,包括工艺标准、验收标准以及与工程有关的材料标准、检验标准等;不仅包括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3.2.2本条给出了材料和设备进场验收的具体规定。材料和设备的进场验收是把好材料合格关的重要环节,进场验收通常可1首先是对其品种、规格、包装、外观和尺寸等“可视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并应经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代表核准。进场验收应形成相应的质量记录。材料和设备的可视质量,指那些可以通过目视和简单的尺量、称重、敲击等方法进行检查的质量。进行出入境商品检验。这些质量证明文件应纳入工程技术档案。3对于建筑节能效果影响较大的材料和设备应实施抽样复程进场材料和设备的复验应为见证取样送检。4当采用计数检验抽样时,可按本规程第3.4.2条表3.4.2“最小抽样数量”减少一倍,但不得少于2。匀分布。3.4.32对于国家示范项目必须要求有项目申报材料,对于太阳能光热系统关键部件主要包含有太阳能集热器、辅助热源、空调制冷机组、贮水箱、系统管路、系统保温和电气装置;太阳能光伏系统关键部件主要包含有太阳能电池方阵、蓄电池、充放电控制器、直流/交流逆变器;地源热泵系统关键部件主要包含有热泵机组、末端设备(风机盘管、空气调节机组、散热设备)、辅助设备材料(水泵、冷却塔、阀门、仪表、温度调控装置和计量装置、绝热保温材料)、监测与控制设备以及风4.2.2太阳能光热系统中集热器的集热效率和集热器采光面积、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和吸水率等技术参数,是太阳能光热系统节能工程的重要性能参数。它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将直接影响太阳能系统的运行及节能效果。因此,本条文规定在集热器和保温材料进场时,应对其热工等技术性能参数进行复检。复检应采取见证取样送检的方式,即在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代表见证下,按照有关规定从施工现场随机抽取试样,送至有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应形成相应的复检报4.3.4集热器进水主管段安装热水表,可以对热水系统提供的热水量进行精确计量和读数,同时也便于可再生能源系统性能4.3.5目前工程用测试液体温度的仪表主要是热电偶合金丝温度巡检仪,其热电偶合金丝直径范围0.3mm~3.2mm,故铠装孔径不低于5mm可满足绝大部分工程用温度巡检仪的使用要5.2.1太阳能光伏系统采用的各种产品和设备进场时的验收程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质量证明文件和相关技1太阳能光伏系统采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时,主要产品和设备包括:光伏组件、支架、汇流箱、电缆、并网逆变器、配2太阳能光伏采用离网光伏发电系统时,主要产品和设备包括:光伏组件、支架、汇流箱、电缆、控制器、蓄电池、离3太阳能光伏系统采用分布式微网光伏发电系统时,主要产品和设备包括:光伏组件、支架、汇流箱、电缆、双向并网5.2.2太阳能光伏系统工程安装应符合的规定。特别是光伏组件经串并联组成方阵后,直流电压有可能超过36V,甚至达到800V,因此相关电气设备的外观、结构、标识和安全性应满足5.2.3太阳能光伏系统工程性能应符合的规定。一般,测量显示内容包括光伏方阵电压、光伏方阵电流、光伏方阵功率、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并网电压、并网电流、并网频率、并网功率等内容、离网光伏发电系统包括逆变输出电压、逆变输出电流、逆变输出频率、逆变输出功率等内容;数据储能与传输,一般按逐时、天、月、年存储与传输测量显示内容;交(直)流配电设备保护功能、标签与标识,应满足国家现行有关标准5.2.4太阳能光伏系统工程试运行与测试应符合的规定,涉及各类电器设备的性能与保护,其中电能质量主要涉及谐波、电压偏差、电压不平衡度、直流分量、电压波动和闪变等方面,应满足国家《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电能质量公用电网间谐波》GB/T24337、《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标准的要求》GB/T15543的要求。6.1.2地源热泵系统工程中与节能有关的隐蔽部位位置特殊,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后不易发现和修复。因此,本条文规定应随施工进度对其及时进行验收。通常主要的隐蔽部位检查内容有: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系统钻孔、换热管道及附属设备、阀门、仪表安装及绝热,地源热泵地下水换热系统热源井安装、地源6.1.3本条给出了地源热泵系统节能工程验收的划分原则和方法。地源热泵系统包括地埋管、地下水、地表水、污水等换热本条文给出了采用地源热泵系统的建筑物,其内部系统施工质量的验收,应按照《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的采暖节能工程、通风与空调节能工程和空调与采暖6.1.4地埋管的质量对地埋管换热系统至关重要。进入现场的地埋管及管件应逐件进行外观检查,破损和不合格产品严禁使用。不得采用出厂已久的管材,宜采用刚制造出的管材。地埋管运抵工地后,应用空气试压进行检漏试验。地埋管及管件存放时,不得在阳光下曝晒。搬运和运输时,应小心轻放,采用柔韧性好的皮带、吊带或吊绳进行装卸,不应抛摔和沿地拖曳。地埋管的弹性模量较大,易受温度影响,不应露天堆放,避免6.2.1本条是对地源热泵换热系统工程采用的地源热泵机组、管材、管件、水泵、自控阀门与仪表及绝热材料等产品进场验6.2.2工程场地状况及浅层地热能资源条件是能否应用地源热泵系统的前提。为保证地源热泵系统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首先要求在地源热泵系统设计施工之前,应根据实地勘察情况,确定孔的位置及孔的数量,在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施工前,应在项目地点附近钻孔进行岩土热响应试验,如果在项目附近的工程中有相应的试验报告也可以参考。有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应出具相应的检测报告。岩土热响应试验的方法和要求应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9附录C的规定。核查岩土热响应试验报告时,试验报告与设计文件一致判定为合格。6.2.3为保证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系统工程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首先要求在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前,应进行工程场地状况调查,并对浅层地热能资源进行勘察;其次,钻孔与水平埋管的位置和深度、钻孔数量、地埋管的材质、直径、厚度及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回填料及配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回填应密实;水压试验应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的有关规定。另外,在地埋管换热系统中要设置一些必要的水力调节装置以及一些必要的自控阀门和仪表,保证系统各环路流量平衡,控制循环水流量及进出水温差符合设计要求,是系统实现自动化、节能运行的必要条件。未经设计单位同意,擅自改变地埋管换热器系统设计钻孔量及回填材料配比,以及改变循环水系统参数,会导致系统无法实现节能运行,能耗及运行费用大大增加。为保证地埋管换热系统的节能6.2.4本条文规定的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系统管道连接方式应采用热熔或电熔连接,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01的有关规定;管件弯头等应采用定型的成品件,是实现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系统达到良好运行1地埋管应采用化学稳定性好、耐腐蚀、导热系数大、流动阻力小的塑料管材及管件,宜采用聚乙烯管(PE80或PE100)或聚丁烯管(PB),不宜采用聚氯乙烯(PVC)管。管2地埋管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中的各项规定,管材的公称压力及使用温度应满足设计要求。管材的公称压力不应小于1.0MPa。6.2.5为保证地源热泵地下水换热系统工程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首先要求在地下水换热系统设计前,应具备热源井及周围区域的水文地质勘察资料、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并已经完成施工组织设计;其次热源井和输配管网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供水水文地质钻探与凿井操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68的有关要求;热源井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洗井。洗井结束后应做12小时连续抽水试验以及36小时连续回灌试验,并满足降深不大于5米以及回灌量大于设计回灌量的要求;另外,应在抽水试验结束前采集水样,对水质及含沙量进行测定,用以确定地下水换热形式,经处理后的水质应满足系统设备的使用要求。未经设计单位同意,擅自减少回灌井数量或者回灌水量,擅自删减热源井一些必要的保护措施,会导致系统无法实现长期、节能运行,能耗及运行6.2.6为保证地源热泵地表水换热系统工程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首先要求在地表水换热系统设计前,应具备地表水换热系统勘察资料;其次地表水换热系统形式设计应满足长期、节能、安全运行的要求,水压试验应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的有关规定;开式取水形式应按照设计要求布置取水与排水口。另外,采用闭式形式地表水换热系统换热盘管的材质、直径、厚度及长度、布置方式及管沟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采用开式形式地表水换热系统,地表水尽可能不直接进入水源热泵机组,以上两点是实现系统正常运6.2.7为保证污水换热系统工程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首先要求在污水换热系统设计前,应对项目所用污水的水质、水温及水量进行测定;其次污水换热系统形式设计应满足长期、节能、安全运行的要求,并应设置保证循环水流速恒定的一些自控阀门和仪表。另外,污水换热系统中要设置必要的防堵塞设备,设备应尽量具备自清洁功能,是实现系统正常运行,保证节能6.2.8地源热泵换热系统与其他空调、供暖系统的冷、热源和辅助设备一样,安装完毕后为了达到系统正常运行和节能的预期目标,规定应进行空调与供暖系统冷、热源和辅助设备的单机试运转与调试及系统的联合试运转与调试,并且要对有关项目进行检测。单机试运转与调试,是进行系统联合试运转与调试的先决条件,是一个较容易执行的项目。系统的联合试运转与调试,是指系统在有冷热负荷和冷热源的实际工况下的试运系统的联合试运转受到工程竣工时间、冷热源条件、室内外环境、建筑结构特性、系统设置、设备质量、运行状态、工程质量、调试人员技术水平和调试仪器等诸多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当建筑物室内空调与供暖系统工程竣工不在空调制冷期或供暖期时,联合试运转与调试只能按照本条文说明表6.2.8中进行序号为6、7的两项内容。因此,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应在工程(保修)合同中进行约定,在具备冷热源条件后的第一个空调期或供暖期期间再进行联合试运转及调试,并补做本条文说明表6.2.8中序号为8的内容。补做的试运转与调试报告应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代表)签字确认后,以补充完善验收资对空调与供暖系统冷热源和辅助设备的单机试运转与调试及系统的联合试运转与调试的具体要求,可详见《通风与空调检测项目1以建筑面积每100m²为受检样本数量基数,抽样数量按本规程表3.4.2规定执行,公共建筑的不同功能区域检测部位不少于2处,高于1℃;低于1℃2通风、空调(包括新风)抽样数量按本规程表3.4.2规定于1个。3量抽样数量按本规程表3.4.2规定于2个。4设计标准》GB501895空调机纠的以单个空调机组为受检样本数量规定执行,且不应少于1台。6水、热水、冷却水的循7数检测;超过6个时,应根据各各抽检2个热力入口。被抽检热力入的管径不应小于DN4086.3一般项目6.3.1本条文对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系统水平干管管沟开挖及管沟回填施工的基本质量做出了规定。1水平地埋管换热器铺设前,沟槽底部应先铺设相当于管径厚度的细沙。2水平地埋管换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