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边坡工程Codeforslopeengineerincollapsibleloessr实施日期:2021年08月31日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文件工程建设地方标准,2021年7月5日发布,2021特此通告。2021年7月5日批准发布的4项陕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目录1室内装配式装修工程技术规程中建丝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市安居集团中建丝路建公司2应力鱼腹梁组合钢支撑技术中建丝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分公司公司3土地区边坡工程勘研究院有限公司究院有限公司4活热水系统应用技司中国建筑西院有限公司本规范是根据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对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边坡工程勘察规范>编制立项的批复》(陕建发〔2018〕365号文件)的要求,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勘察、设计单位及高等院校等共同编制完成的。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专项研究,认真总结我省及国内科研成果与工程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和本规范共分8章和4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黄土边坡工程勘察;5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6黄土边坡治理与防护;7黄土边坡在线监测;8报告书编制等。本规范由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归口管理、由陕西省建设标准设计站负责出版、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规范的具体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和建议函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质量部(地址:西安市西影路46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名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本规范主要起草人:董忠级颉铎铃张吉宏刘厚健徐张建赵法锁党发宁刘云祯南亚林朱武卫吕远强刘志伟赵治海张继文田根宏牛军贤常礼安燕建龙刘存利韩晓雷张文忠王华江赵玉康佐史向庆宋焱勋 2术语和符号 2 22.2符号 33基本规定 4 84.1一般规定 84.2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 4.5取样 4.6原位测试 4.7工程物探 4.8室内土工试验 214.9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 225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245.1一般规定 245.2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25 26 296黄土边坡治理与防护 6.1一般规定 6.2边坡治理 6.3坡面防护与绿化 336.4边坡防排水 7黄土边坡在线监测 367.1一般规定 7.2边坡在线监测系统 8报告书编制 附录A土工试验野外取土量表 41附录B边坡稳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附录C边坡治理设计参数 47附录D黄土边坡容许坡率值 49本规程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条文说明 2 2 3 44Geotechnicalinvestigati 84.1Generalrequirements 84.2Engineeringgeological 4.3Exploratorysp 4.7Engineeringgeophysicalexplorat 4.8Laboratorytest 4.9Statisticsofphysicalandmechanicalparame 22 245.2Stabilityanal 296Treatmenta 31 316.3Protectionan 336.4Waterproofanddrainageofloessslo 36 8Documentationofgeotechnicalengineerin 39AppendixATableofsamplequantityforlaboratorytests AppendixBQuantitativestabilityanalysismethodof algeotechnicalparametersfortreatmentdesignf AppendixDAllowablesloperatio Explanationofwordingi Listofquotedstandards 52Explanationofprovisions 5311.0.1为了规范湿陷性黄土地区边坡工程勘察,贯彻执行国家1.0.2本规范适用于陕西省湿陷性黄土地区黄土边坡工程勘1.0.3边坡工程勘察应查明边坡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及1.0.4湿陷性黄土地区边坡工程的勘察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2由自然营力形成的或人工开挖、填筑形成的具有侧向临空面的地质体,包括自然边坡和人工边坡。2.1.2黄土边坡loessslope由黄土或黄土与其他岩土层组成的边坡。2.1.3黄土节理loessjoint2.1.4边坡稳定系数thefactorofslopestability潜在滑动面上抗力与作用效应的比值。2.1.5边坡稳定安全系数coefficientofslopesafety为使边坡达到预期安全程度需要的最小边坡稳定系数。2.1.6工程地质单元层engineeringgeologicunitlayer同一个地貌单元内岩性相同、工程性质相近、可划分为同一个评价单元的岩体或土体。边坡地质条件、几何要素、坡面产状和破坏模式基本一致,并能采用相同的计算参数来表征的区段。2.1.8潜在滑动面potentialfailuresurface具有特定的物理力学和几何条件,可能成为边坡稳定体与滑动体分离的界面。32.1.9边坡监测slopemonitoring为监视边坡动态变化和判定边坡稳定性而对边坡坡体变形、应力变化、地下水位及水压力变化等进行的监视和测量。2.2符号2.2.1尺寸H——边坡高度;H——单级边坡高度;L——滑面长度;θ——滑面倾角;β——结构面倾角;2.2.2物理力学性质指标c——黏聚力;F.—边坡稳定系数;F.——边坡稳定安全系数;m——土层水平向地基系数的比例系数;m。——土层竖向地基系数的比例系数;G——滑体单元单位宽度自重;G——第i计算条块单元单位宽度自重;Q.——滑体单元单位宽度地震力;Q——第i计算条块单元单位宽度地震力;α——边坡综合水平地震系数γ——岩土的重力密度;μ——摩擦系数;4——内摩擦角;ψ——传递系数。43.0.1黄土边坡工程应进行勘察工作,勘察前应进行踏勘,并编制勘察纲要。黄土边坡工程勘察可与建筑场地工程勘察一并进行,但尚应满足边坡工程勘察工作深度要求。3.0.2边坡工程的勘察方法应根据勘察等级及边坡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确定。3.0.3黄土边坡宜按边坡高度、坡面形态、物质组成、坡体结构及边坡成因按表3.0.3划分类型。中边坡中高边坡中低边坡边坡坡面形态呈陡立状且坡度≥70°边坡坡面形态呈斜坡状且坡度<70°台阶式边坡结构面倾向5续表3.0.3黄土边坡类型边坡成因由地质营力作用形成的边坡自然边坡由人类工程活动产生的挖方边坡、填方边坡临时边坡表3.0.4黄土边坡失稳破坏后果受威胁人数(人)损失(万元)社会影响大中等0小表3.0.5边坡工程安全等级边坡高度(m)一6边坡高度(m)中边坡中高边坡中低边坡2破坏后果严重以上的二级填方边坡应按表中边坡工程3.0.6边坡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可按下列规定分为三个等级: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地质环境复杂边坡:1)由多层黄土组成且性质变化大的土质边坡;2)由黄土和其他岩土层组成的边坡,且边坡稳定性受地层层面或外倾结构面控制;3)潜在滑面多或坡体已发生滑坡、崩塌的边坡;4)坡体坡面裂缝发育或场地黄土洞穴发育,水文地质条件5)坡面有鼓出或冻融现象严重;6)周边既有建构筑物和给排水管线分布复杂。2符合下列条件者为地质环境简单边坡:1)由单一黄土组成的土质边坡;73不符合复杂场地和简单场地条件的为地质环境中等复杂3.0.7黄土边坡工程勘察应根据边坡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和边坡表3.0.7确定。复杂中等复杂甲甲乙甲乙乙乙乙丙3.0.8边坡工程勘察应提交内容全面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报参数,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和预测边坡的稳定性,84.1.1黄土边坡工程勘察宜分阶段进行,勘察阶段应根据设计阶段分为初步勘察阶段和详细勘察阶段。边坡工程进行一次性段的要求。存在影响场地稳定性的高边坡和超高边坡可增加可4.1.2可行性研究勘察应在现场踏勘的基础上,收集场地气象4.1.3初步勘察应在收集边坡及其周边场地既有的地质资料和93附有坐标的场地地形图,地形图应包含边坡场地及其影4边坡场地及其影响范围内的既有和拟建建构筑物、管线5地区类似边坡工程的经验。4.1.6可行性研究勘察应查明下列内容:及不良地质作用,场地附近边坡的稳定情况及治理情况;2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拟选场地时,应进行比选分析。4.1.7初步勘察应查明下列内容:2初步查明场地地层结构及地质构造;3初步查明地下水的类型及补给、排泄条件;4地下水、土对建筑结构和支挡结构的腐蚀性。4.1.8详细勘察应查明下列内容:力学性质,黄土层中的古土壤、砂层及上覆填土的分布情况,湿陷性黄土的分布情况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分析湿陷性土层在受水浸湿后的物理力学性质变化;4土岩边坡的覆盖层厚度,土岩界面产状,基岩产状和风化程度,有无对坡体稳定性不利的外倾层面、结构面;主要结构面特别是软弱结构面的产状、发育和延伸程度、充填程度、充水状况、组合关系、力学性质及其与临空面的关系;律;土岩边坡坡面地下水出露位置、动态变化,坡体隔水层和软弱夹层分布情况;6地下水导致黄土灾害的类型及危害程度;7地下水、土对建筑结构和支挡结构的腐蚀性;8场地及周边可能受到影响的建构筑物荷载、基础和结构4.1.9黄土填方边坡详细勘察除应满足4.1.8条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已完成填方的边坡工程,应查明填方边坡地层分布、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填土的压实系数,评价压实填土的均匀性,预测填土自重固结沉降变形,并对地基稳定性做出评价,提供边坡治理建议;2对未施工的填方边坡,应查明回填前地基的地层分布和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并应调查填方材料,提出地基处理、填方方案建议和压实控制指标;3当填方边坡存在内部排水不畅时,尚应预测填方边坡可能受水影响的范围并查明填土饱和状态下强度指标。4.1.10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重力式挡墙、悬臂式挡墙、扶壁式挡墙的湿陷性评价应符合《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GB50025的规定。4.1.11当边坡场地存在滑坡时,滑坡的勘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4.1.12对实施在线监测的边坡,当无勘察资料时应进行专项勘察工作。4.2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4.2.1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1地形、地貌、地层、构造的界线和产状,岩层和结构面产2地层时代成因、岩土类型和分布,岩体结构面发育情况、延伸长度、胶结和充填程度,软弱结构面的产状及软弱程度,构造活动行迹;3黄土节理、裂隙、崩塌发育及受水影响程度,黄土剖面露头地层分布情况;5坡面冻融破坏情况及冻土深度;6坡面植被类型及发育程度,是否存在马刀树等现象;7边坡的变形破坏特征及成因,与施工、降雨的关系;8挖填方边坡对区域地表水系的影响;育情况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4.2.2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的比例尺,初步勘察阶段可采用1:1000~1:5000,详细勘察阶段可采用1:500~1:1000,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地质环境条件复杂时,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的比例尺宜采用1:500;4.2.3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范围除包括边坡场地外,尚应包括受边坡影响的、可能对边坡稳定性有影响的周边区域。坡顶向上延伸范围不应小于1.5倍边坡高度,坡脚向下延伸范围不应小于1倍边坡高度。4.2.4边坡周边及相邻沟谷有水库、水塘等可能影响边坡稳定性地面水体时,应纳入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范围。4.2.5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方法可根据地质单元体分布特点、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采用线路穿越法,追索法。穿越线路宜垂布置地质观测点。4.2.6边坡区域内有滑坡发育时,应调查收集既有滑坡的发育分布特征、成因机理及已治理滑坡的工程措施资料。4.2.7垂直边坡走向的测绘与调查测线不应少于3条;每条测线上的地质观测点不应少于3个,对边坡稳定性有重要影响的地质单元体均应布置地质观测点。4.2.8地质观测点定位应根据精度要求确定,地质构造线、地层界线、软弱夹层、地下水出漏点、地面裂缝、落水洞等特殊地质观测点应采用测绘仪器定位,测绘精度图上误差不应大于2mm。4.2.9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成果,宜包括下列内容:1测绘与调查成果的文字说明;2工程地质实际材料图、综合工程地质图、工程地质分区图、代表性工程地质剖面图及节理裂隙统计图;3地质点和天然地质剖面的素描图、照片。2勘探线自坡顶向外延伸范围不宜小于1.0倍边坡高度,自坡脚向外延伸不应小于潜在剪切破坏范围,且不宜小于0.5倍3每个边坡勘探线不应少于3条;当边坡分区段进行勘察4.3.3勘探线、勘探点间距可按表4.3.3-1、4.3.3-2确定。勘探线间距(m)勘探点间距(m)甲级乙级勘探线间距(m)勘探点间距(m)甲级乙级丙级4.3.4控制性勘探点不应少于勘探点总数的1/2;取样和原位测试勘探点不应少于勘探点总数的1/2,且每条勘探线不宜少于21拟采用抗滑桩、重力式挡土墙支护结构地段应布置控制2湿陷性黄土边坡地段应布置探井,探井数量不应少于取样勘探点的1/5,且不应少于2个。控制性勘探点应进入最下层潜在滑面下且不小于5m,一般性勘探点应进入最下层潜在滑面下且不小于3m,并应符合下1支挡结构位置勘探点深度应满足支护结构设计的要求。对重力式挡墙,应进入基底不小于5m;对抗滑桩,勘探点深度不应小于桩底以下5m;2重力式挡墙、悬臂式挡墙及扶壁式挡墙基础下有湿陷性黄土时,应穿透湿陷性黄土层,且勘探点深度基底下不应小于于3处。2采取黄土不扰动土样的钻孔孔径不宜小于130mm,采取其它不扰动土样的钻孔孔径不应小于110mm;3采取岩石样钻孔孔径不宜小于75mm。1黏性土层和软弱夹层采取率不应低于90%;2砂土层采取率,水位以上不应低于80%,水位以下不应低于70%;3完整、较完整岩体采取率不应低于80%,破碎、较破碎岩体采取率不应低于65%;4当采用定向取芯确定构造带和岩层产状时,定向段岩芯采取率不应低于95%。4.4.5钻探岩芯应按规定内容进行描述和编录,并应按顺序摆4.4.6钻探应及时测量地下水初见水位和稳定水位;当有多层2黄土地层钻探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3除黄土以外的黏性土层,回次进尺不宜大于2.0m;粉土、滑动面、软弱夹层附近,回次进尺不宜大于0.5m;采取I级不扰4坚硬岩、较硬岩,钻进回次进尺不应大于岩心管长度;较软岩、软岩、极软岩,钻进回次进尺不宜大于2.0m;破碎岩、极破碎岩、软弱夹层,钻进回次进尺不宜大于0.试等作业要求,并应满足安全作业要求。4.4.9探井、探槽和探洞除文字描述记录外,尚应以剖面图、展和原位试验位置,并在代表性部位进行拍照或录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的有关规定。4.4.11黄土边坡岩土裸露、陡立,钻探作业难度较大且地层分布规律明显时,可通过坡面测绘、素描等方式确定地层剖面,并在坡面刻槽采取岩土试样,刻槽深度不应小于0.5m。4.5取样4.5.1岩土试样可在钻孔、探井、探槽或探洞中按层采取,取样质量及数量应符合试验项目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土层采取试样进行湿陷性试验或抗剪强度试验时,应采用I级不扰动试样,软弱层、剪出口层位应采取I级不扰动试样;2进行抗剪强度试验的地层,每层试样不应少于6组;3岩层采取试样进行物理性质试验时,每层试样不应少于6组,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或抗剪强度试验时,每层试样不应少于34.5.2水试样宜分别选取对边坡有潜在危害的地下水或地表1每层地下水取水试样不应少于2组;2每处地表水取水试样不应少于2组;3每组试样不应少于2件,每件不应少于500ml;其中一件应在封口前加3g~5g大理石粉。1钻孔采取土试样时,宜采用快速静力连续压入法或三重3探井土样应在井壁上人工刻取,当采用机械洛阳铲成井4岩石试样可在岩芯中根据岩层类型选取,或在露头中选3在钻孔内进行原位测试时,钻孔直径应满足原位测试要4.6.2原位测试方法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现场试验条件按表4.6.2选择。适用范围测定边坡岩土的剪切波和压缩波波速、层动力的碎石土、极软岩最大粒径大于100mm的4.6.3水文地质测试方法应根据测试内容和测试的水文地质参数按表4.6.3选择。孔隙水压力4.7.1工程物探测线的布设宜与边坡工程勘探线相一致,在与4.7.2进行工程物探前,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所选工程物探方3场地应具有相应的探测条件,不利地形地物和环境干扰方法应用项目断裂带软弱地震法OOOOO△OOO//OOOOO△OOOOO/OOOOO1电法电测深法OOOOO△电剖面法○OOO/△///△△O//△//△电磁法OOOO/O//△△//△O△O△O测井法△/△/△/电测井O/△//OO/OOO/础上,进行综合解译,解译时应考虑其多解性。4.8室内土工试验4.8.1室内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GB50025、《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性黄土地区土工试验规程》DBJ61/T134的规定。4.8.2试验所用仪器设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仪器基本参数及通用技术条件》GB/T15406的规定,并应定期进行检定和校准。4.8.3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1土试样应进行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黄土试样应进行湿陷性试验和湿化试验;2直剪试验确定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时,应根据实际工况和边界条件选用直接快剪、固结快剪、饱和快剪、慢剪、反复直剪和残剪试验;3三轴试验确定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时,应根据实际工况和边界条件,选用不固结不排水(UU)试验、固结不排水(CU)试验4静止侧压力系数可采用静止侧压力仪法、三轴K。固结法进行试验;5岩石试样应进行比重、密度、含水率、吸水性等物理性质试验和抗压强度、抗剪断强度、抗拉强度试验等力学性质试验;对不易取得完整试样的岩石,可进行点荷载强度试验;6膨胀性岩土应进行膨胀性试验;7砂土、碎石土宜进行颗粒分析和天然休止角试验。4.9.1进行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前,应对数据的可靠度4.9.2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时,应按不同的工程地质单2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的重度和抗剪强度指标,变异系数不应大于0.3;3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应按式(4.9.3-1)、(4.9.3-2)(4.9.3-3)计算:4标准值φk可按式(4.9.4-1)、(4.9.4-2)确定:式中:γ₅——统计修正系数。注:式中的正负号按不利组合考虑。5.1.2边坡稳定性分析应建立地质模型,模型应能正确反映边5.1.3边坡稳定性分析应选择与边坡地质模型相应的计算模5.1.5永久边坡应分析一般工况、降雨工况和地震工况下的稳定性;位于地震设防烈度7度及7度以上地区工程安全等级为一5.1.6临时边坡应分析一般工况下的稳定性;对工程安全等级5.2.1边坡稳定性分析应根据边坡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5.2.3采用自然历史分析法时应对边坡的成因、发育的地质环5.2.4受岩体结构面控制的土岩边坡,宜采用赤平投影分析法5.2.5采用类比法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时,应收集类似边坡工线滑动和平面滑动等形式,采用极限平衡法计算边坡稳定系数,5.2.7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时,不同工况的荷载组合应按表5.2.7确定。荷载类别12345有有有有有有降雨工况有有有有有有有有有有有有有有有有定渗透压力;3-坡顶影响范围内的建筑荷载;4-历史处,且方向与滑动方向一致的水平静力,其取值应按公式5.2.8-1及5.2.8-2计算。G、G,——滑体、第i计算条块或单元单位宽度自重(含坡顶建构筑物作用)(kN/m);α„——边坡综合水平地震系数,根据边坡所在地区的地震基本烈度按表5.2.8确定。5.2.9对于高边坡、超高边坡除采用极限平衡法外,尚宜采用数值分析法对边坡的应力、位移及孔压场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5.3稳定性分析岩土参数选取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时,土的抗剪强度试验方法及指标应按表5.3.1选取,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土合算计算时,地下水位以上应选取天然状态下的固结快剪指标或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指标,地下水位以下应选取饱和状态下的固结快剪指标或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指标;2水土分算计算时,地下水位以上应选取天然状态下的固结快剪指标或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指标,地下水位以下应选取有效抗剪强度指标;3砂土及碎石土粘聚力的取值应考虑粉粒含量、黏粒含量及胶结程度的影响;4抗剪强度指标应根据施工工艺、施工速度、试样的应力变化等综合选取试验方法。土的类别固结快剪固结不排水剪固结快剪固结不排水剪固结不排水剪水上休止角φ水上野外水上休止角φ水上土的类别固结快剪一固结不排水剪测孔压水下休止角φ水下野外水下休止角φ水下5.3.2勘察等级为甲级的土岩边坡的土岩界面宜进行原位直剪试5.3.3填土边坡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应根据填筑工艺、填料性质和压实系数综合确定。5.3.4边坡稳定性分析时,岩土层的重度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下水位以上一般工况和地震工况应取天然重度,受地区降雨影响的入渗深度范围内应取饱和重度;2地下水位以下采用总应力法计算时,岩土重度应取饱和重度,地下水位以下采用有效应力法计算时,岩土重度应取饱和重度;当滑弧深入坡前稳定水位以下时,岩土重度取浮重度。5.3.5地下水位以上受降雨影响或浸水可能性大的土层,应测定天然状态和饱和状态下抗剪强度指标,一般工况应采用天然状态下抗剪强度指标,降雨工况应采用饱和状态下抗剪强度指标。5.3.6边坡稳定性分析采用土水分算时,水压力可按静水压力计算,当地下水有渗流时,宜按渗透水压力计算,当存在多个含水层时,应分别计算各含水层的水压力。4.1确定。降雨工况临时边坡//3降雨工况,对坡体考虑饱水层的深度宜大于垂直裂隙深度末端不小于3m,且饱水层总厚度不宜小于5m;对边坡坡面饱水层厚度不宜小于3m;具体取值宜根据边坡的排4地震工况的水平地震系数取值应符合本规范5.2.8条的规定。6.2.2黄土边坡的工程治理措施可按表6.2.2选用。边坡高度(m)响范围内无重要建构筑物足要求时不应采用有填方空间悬臂式,H₆≤15锚拉式,H₃≤25时宜采用锚拉式桩板挡墙时宜采用逆作法施工。对挡墙变形有较高要求的边坡,宜采用预应力锚杆或锚索有利于边坡变形控制,适用宜优先采用—固,也可与其他支护型式配合使用—合使用6.2.3黄土边坡支挡结构设计的地基系数的比例系数、土对挡层工程性状按本规范附录C选用。超高边坡尚应设置宽大平台,平台宽度不宜小本规范附录D选用。6.2.5下列边坡不应单独采用坡率法,应与其它边坡支护方法4坡体内有外倾软弱结构面或滑动面深度小于坡脚剪出口5土质边坡开挖后土岩界面未出露,但可能影响边坡土体3边坡滑塌区有重要建构筑物、欠稳定或不稳定的边坡工保护、防排水条件等因素,结合当地经验综合确定;无地区经验时,可按表6.3.1选用。6.3.2风化强烈、地下水丰富、易遭受冲刷的边坡坡脚宜设置护脚墙。6.3.4坡面绿化设计应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类型,并分析植物根系对坡体稳定性的影响。6.3.5植物防护类型应根据气候条件、土壤类型、边坡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和环境保护等因素,结合当地经验综合确定;无地区经验时,可按表6.3.5选用。防护类型喷混植生坡率不宜大于1:0.75的砂性土、碎石土、防护类型坡率不宜大于1:0.75的土质和全风化、注:植物防护的单级坡高一般不超过10m。6.4边坡防排水6.4.1边坡防排水应包括坡面防排水、地表截排水、坡内泄排水和排除地下水等措施,各类防排水措施应形成统一体系,并应采取防止渗漏措施。6.4.2坡面防水可采用抹面、捶面、浆砌片石护坡及喷浆等,坡面防水应与坡面防护与绿化结合使用。6.4.4坡内泄排水应设置泄水孔,泄水孔应穿透防护面层进入岩土层不宜小于1.0m;泄水孔应与坡面排水系统结合设置。6.4.5地下水排水宜采用仰斜排水孔和排水沟相结合方式进行,并应根据坡体及周边的水文地质条件、坡顶、坡面及坡脚防排水设施综合确定。6.4.6填方边坡的排水系统应设置隔离层、排水垫层、暗沟、渗6.4.7边坡支挡结构、封闭式坡面应进行排水设计,支挡结构后方填土和坡脚反压填土应选择透水性强的填料。7.1.1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的黄土永久边坡宜进行在线监作业安全时,应进行边坡监测。期均应进行巡视检查。法、监测线和监测点布置、监测等级、监测精度、监测预警及处置范》DBJ61/T132的有关规定。7.2.2边坡在线监测系统应包括传感器子系统、数据采集和处理子系统、数据传输子系统、数据存储和管理子系统、边坡状态评估和预警子系统。满足监测精度的要求。7.2.4数据采集及处理子系统应满足下列规定:1采集设备的性能应与监测传感器性能相匹配,并满足被测物理量的需求;2边坡监测数据采集和处理子系统应与传感器之间具有明确的拓扑关系,数字采集设备宜选择靠近监测传感器的分散监测站;监测站应选择交通、照明、通风较好且周边无较强电磁干扰的部位,并应具有一定的工作空间和稳定可靠的电源;3数据采样频率应能准确反映被监测项目状态的变化,并能满足数据分析处理的要求;数据采集前,应对信号进行降噪处理,提高数据的信噪比;数据分析处理前,应正确处理粗差、系统误差及偶然误差等;4监测过程中应及时计算、校核、分析测试数据,当出现异7.2.5数据传输子系统应满足下列规定:1数据传输子系统应满足传感器和采集设备之间,采集设备和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通信的要求;2数据传输可采用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方式,有线传输可采用光纤、双绞线、同轴电缆等方式,无线传输应根据工程现场运营的网络和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无线传输方式。7.2.6数据存储和管理子系统应满足下列要求:1监测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宜采用数据库的形式,所有采集的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及处理数据均应全部存入数据库;2数据库管理系统应支持对海量数据的高效管理机制、异常情况下的容错能力及系统恢复功能;3每月应对监测数据进行检查和维护,每3个月应对监测数据进行不少于1次的备份。7.2.7边坡状态评估和预警子系统应满足下列要求:1边坡状态评估和预警子系统应能实现边坡安全状态的在线显示及异常情况下的及时预警;2边坡状态评估宜结合勘察数据和监测数据对边坡的稳定3超过预警阈值时,应对预警信息进行自动评估处理,并应将处理后的预警信息以电子邮件或短信息等形式通知相关人员。7.2.8在线监测数据应与人工监测数据进行比对。标点符号均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图表。期等提出建议。1前言,应包括任务来源、边坡工程概况、勘察目的、技术要求、依据的技术标准、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量;象水文条件;岩性、地下水和不良地质作用;准值;气象因素、周边环境因素以及人为因素对潜在滑动面的影响;2专项勘探报告;附录A土工试验野外取土量表试验项目土样类别(件)常规试验(含水率、密度、模量)1的土)1固结快剪11三轴不固结不排水(UU)4三轴固结不排水(CU)4三轴固结排水(CD)411比重(单独取样时)法和比重计法)粒径<2mm砂土粒径<2mm砂土粒径<5mm砂土试验项目土样类别(件)1粒径<20mm的111附录B边坡稳定性定量分析方法B.0.1圆弧形滑面的边坡稳定性系数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图U;——第i计算条块滑面单位宽度总水压力(kN/m);G——第i计算条块单位宽度竖向附加荷载(kN/m);方向Q;——第i计算条块单位宽度水平荷载(kN/m);方向指向d;——滑动圆心至第i计算条块单位宽度水平荷载作用线的距离(m);R——滑弧半径(m);i——计算条块号,从后方起编;n——条块数量。B.0.1圆弧形滑面边坡计算示意图B.0.2平面滑动面的边坡稳定系数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图B.0.R=[(G+G)cos₄θ-Qsinθ-Vsinθ-U]tanφ+cLG——滑体单位宽度竖向附加荷载(kN/m);方向指向下方Q——滑体单位宽度水平荷载(kN/m);方向指向坡外时取B.0.3折线形滑动面的边坡可采用传递系数法隐式解,边坡稳定系数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图B.0.3):Pa=0Pi=P:-1ψ;-1+T;-R:/Fψ;-1=cos(θ;1-θ;)-sin(θ:-1-θ;)taR;=c;l+[(G+G)cosθ;-Qsinθ;-U;]tanφ;P₁——第i计算条块与第i+1计算条块单位宽度剩余下滑T;——第i计算条块与第i+1计算条块单位宽度重力及其R——第i计算条块单位宽度重力及其他外力引起的抗滑附录C边坡治理设计参数C.0.1土质地基系数的比例系数可按表C.0.1取值。水平方向m(kN/m⁴)竖向方向m。(kN/m⁴)坚硬黄土、粗砂C.0.2采用重力式挡土墙加固措施所需的土对挡土墙基底摩擦系数,可按表C.0.2选用。摩擦系数μ黄土(黏性土)可塑(0.25<I≤0.75)硬塑(0<I≤0.25)坚硬(I≤0)黄土(粉土)中砂、粗砂、砾砂C.0.3采用锚杆、锚索加固措施所需的土层与锚固体极限黏结强度标准值估算,可按表C.0.3选用。类别黄土(黏性土)软塑(0.75<I≤1)可塑(0.25<I≤0.75)硬塑(0<I₁≤0.25)坚硬(IL≤0)黄土(粉土)稍密(e>0.9)中密(0.75<e≤0.9)密实(e≤0.75)稍密(10<N≤15)中密(15<N≤30)密实(N>30)稍密(5<N63.5≤10)中密(10<N63.5≤20)密实(N63.5>20)附录D黄土边坡容许坡率值D.0.1黄土边坡的坡率允许值应根据工程经验,按照工程类比的原则,并应结合已有稳定边坡的坡率值分析确定。对临时边坡不良地质作用、坡顶无重要建构筑物的情况下,黄土边坡坡率允许值可按表D.0.1确定。边坡高度(H)新黄土Q₃3对重要边坡及大于50m的边坡应专门研究。D.0.2二、三级黄土填方边坡坡率参数建议值可按表D.0.2确度(m)度(m)高(m)//度(m)度(m)高(m)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2规程中指定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引用标准名录湿陷性黄土地区边坡工程勘察规范 2术语和符号 3基本规定 4黄土边坡工程勘察 4.1一般规定 4.2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 4.3勘探线与勘探点布置 4.5取样 4.6原位测试 4.7工程物探 4.8室内土工试验 4.9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 5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5.1一般规定 5.3稳定性分析岩土参数选取 6黄土边坡治理与防护 706.1一般规定 6.2边坡治理 7黄土边坡在线监测 747.1一般规定 8报告书编制 1.0.2我国湿陷性黄土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甘肃等大部分地区,河南西部和宁夏、青海、河北的部分地区,新疆、内蒙古和山东、辽宁、黑龙江等省、自治区的局部地区亦有分布;陕西省湿陷性黄土主要分布在陕北、关中地区,在陕南亦有零星分布;从陕北到秦岭北麓,依次呈现砂质黄土、粉质黄土和黏质黄土,黄土边坡呈现不同类型;黄土湿陷性和对水的敏感程度不同,边坡的高度和破坏形式差异较大,有别于非湿陷性地区的边坡;本规范是针对陕西省湿陷性黄土地区黄土边坡的特点编制的,其他省份根据本省黄土的湿陷特点也可以参考使用。1.0.3边坡岩土工程勘察的任务是按照不同勘察阶段的要求,除了正确客观反映边坡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结合工程设计、施工条件以及边坡治理开挖、支护等工程的具体要求,进行技术论证和评价,提出边坡岩土工程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建议,为边坡设计提供所需的岩土参数。标区分。3.0.1历年来陕西省陆续发生了多起黄土边坡失稳事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如1955年8月18日,宝鸡将陇海铁路向南推移110m,致使铁路中断数日,1971年5月5渭渠;2006年10月6日9时30分,渭南市华县大明镇高楼村黄土边坡失稳,造成4个村民小组24户共94间房屋倒塌,13人被埋坡下;2010年3月10日,陕北子洲双湖峪镇双湖峪村石沟由于融雪渗水及冻融引起重大滑坡事故,造成44人被掩埋,27人遇难。2011年9月17日,西安市灞桥区席王街办一砖瓦厂黄土边2月7日,榆林子洲县苗家坪镇发生了山体滑坡事故,造成3户农划分边坡地质环境复杂程度、边坡工程安全等级和边坡勘察等3.0.2本条规定了边坡工程勘察主要工作内容的确定原则,在3.0.3边坡的分类方法很多,对黄土边坡目前技术标准中尚缺黄土边坡的特征和黄土的特殊性质,主要依据黄土边坡的高度、计问题,而以往边坡规范中缺少此类高度土质边坡的分类方法,定仅适用于岩质边坡高度为30m以下(含30m)、土质边坡高度为15m以下(含15m)的建筑边坡工程以及岩石基坑边坡工程,土质标高做为边坡底部高程,边坡顶部高程取至分水岭或第一斜坡3.0.4边坡破坏后果的严重程度从边坡失稳危及人的生命、可已经成为一种共识。本规范将黄土边坡失稳坡坏后果的严重程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中生产安全事0286-2015中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分级标准等规定综合确定的;当坡工程重要性加以区别对待的重要标准,事关边坡工程勘察等意义。本规范根据边坡高度和边坡失稳的坡坏后果将黄土边坡工程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三个安全等级。当边坡高度大于3.0.6黄土边坡冻融破坏在陕北的公路、铁路工程中比较常见,黄土边坡冻融失稳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由于黄土具有较强的结构性,且工程性能与含水率关系密切,反复冻融作为强风化过程,强烈地改变着其结构性,经历冻融循环后黄土强度会产生显著降低,进而导致黄土边坡稳定性变差。3.0.8本条规定了边坡工程勘察报告内容的全面性,工程地质条件的客观真实性和相关岩土参数的可靠性,规定了边坡稳定性分析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和预测边坡的稳定性,并在整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边坡治理和防护的合理化建议。4.1.1可行性研究勘察和施工勘察在边坡工程勘察中不作为固4.1.2~4.1.4对重要的边坡工程,尤其是场地等级复杂的一、应满足选择场址方案的要求、初步勘察应满足初步设计的要求、4.1.9随着我省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可利用稳,所以要查明填方前地基、回填材料及填土饱和状态下强度指标就显得尤为重要,要给予足够重视。4.2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4.2.4黄土边坡失稳往往与水有很大的关系。边坡周边及相邻沟谷有水库、水塘等地表水体时,地表水体的渗漏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不容忽视。4.3勘探线与勘探点布置4.3.1对于横向延伸较长的边坡,其不同地段的边坡高度、地形、边坡走向等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在勘察时往往需要分区段进行勘察与评价,本条规定了每个区段的勘探线数量的布置原则和每个边坡勘探线数量的最小值。4.3.4在湿陷性黄土地区,一般为了取得I级试样,通常需要开挖一定数量的探井,但对于边坡工程,探井回填达不到质量要求时,会对边坡稳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基于边坡安全的考虑对探井的数量做了规定。4.4.11坡面土体长期暴露导致含水率低,在坡面采取试样不具代表性,要求在坡面刻槽取样,一般情况下,刻槽深度大于0.5m时可降低坡面裸露对试样含水率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试样的干湿程度具体确定刻槽深度。4.5.2上层滞水和泉水对边坡稳定性潜在危害较大,在勘察工 有经验证明,探井中人工取样是保证取得I级质量湿陷性黄土4.5.5黄土的结构性,含水率等对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影响4.6.3地下水对黄土的边坡稳定性有直接影响,因此边坡工程勘察中发现地下水时,要确定地下水类型并进行地下水位的量坡影响较大且缺乏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时要进行地下水动态监法用于地下水位埋深不大于5m的潜水;钻孔或探井简易抽水试4.7工程物探4.7.1工程物探测线与边坡工程勘探线相一致,主要是为了与钻探剖面进行对比,为物探剖面的独立布设提供基础性资料,以确保物探测试的可靠性,减少勘探工作量。4.7.2影响工程物探结果可靠性的因素较多,仪器工作参数是因素之一,因此在进行工程物探工作前,要通过设备自检、不同物探方法对比,钻探、井探或槽探等一种或多种现场试验确定所选方法的有效性,并选择合适的观测系统与工作参数。4.7.3当工程物探反映有重大异常时,需开展异常区及周边的工程地质测绘或调查工作,对异常部位采用钻探、井探或槽探等直接勘探手段来验证。4.7.4工程物探是一种间接的勘探手段,相对于传统的钻探、井探、槽探与洞探等勘探手段,具有工作效率高、勘探成本低、勘探深度大、不污染环境等优点,随着物探技术的进步和物探设备的智能化,在工程勘察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在边坡工程勘察工作中,将物探作为一种勘探手段,通常用于解决以下问题:①地层的分布情况;②滑动面和软弱夹层的位置;③覆盖层厚度;④隐伏断裂及破碎带的产状;⑤黄土暗穴、地下洞室的发育情况;⑥节理裂隙的发育情况;⑦地下水位。工程实践中可以用面波法、地震(穴)等黄土灾害。4.7.5选择物探方法,需结合边坡勘察任务要求,分析所要探查的地质条件的特性、环境条件以及与该方法的原理是否具有吻合性,充分考虑场地的地形起伏、表土层的均匀性和各向异性、场地附近有无对物探工作造成干扰的因素,如变电设备、高压电线、地4.7.6地震波映像是由北京市水电物探研究所刘云祯教授在1994年提出的一种地震波采集方法,该方法是基于反射波中的最佳偏移距技术发展的浅层地震勘探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兰州中川机场扩建工程。4.7.7物探成果的判释往往具有多解性,若只采用单一探测或勘探方法很难有效区分有用信息与干扰信号,故强调宜与其他探测或勘探方法综合使用,并提前获取一致的物探参数。4.8室内土工试验4.8.2本条规定主要保证试验仪器的可靠性,并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4.8.3本条规定了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试验项目的选择及方法。湿化试验是测定具有结构性的黏质土体在水中的崩解速率及崩解程度的一种试验方法,能直观判断黄土遇水崩解的快慢及黄土结构的破坏状况。4.9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4.9.2黄土边坡工程的物理力学指标,一般按场地的工程地质单元和层位分别统计。4.9.3抗剪强度指标进行统计时要求变异系数不大于0.3,主要是为确保分层的合理性和计算参数的可靠性。5.1.4局部破坏是指整体边坡的局部陡坎、软弱层或不利结构5.2.1由于边坡工程问题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岩土性质的不观地质结构及成因分析,又重视地质单元体的物理力学特性分5.2.2定性分析法主要有自然历史分析法,图解法和工程类比评估和预测。其缺点是定性分析只能用于定性的判断边坡是否5.2.5工程类比法一般是根据同一场地或地区类似条件下的一个或数个边坡的稳定性调查,以分析确定拟评价边坡的稳定状5.2.6定量分析主要是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抽象与简化,选择适变等条件下不平衡力的量的大小关系。常用的极限平衡法主要5.2.9常用的数值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有限元法(FEM)、有限差5.3.2对于土岩边坡,土岩界面可能是控制边坡稳定性的软弱原位直剪试验,本条规定与本规范4.3.6条规定是一致的。在土岩界面进行原位直剪试验时,一般选择在土岩界面出露位置进5.4边坡稳定性评价5.4.1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可根据不同的边坡破坏形式选择能够反映其破坏机理本质特征的物理量的比值。如倾倒类破坏就适合用力矩的比值,直线、折线滑动类采用力坏一般选择力比值和力矩比值的小值,溃屈类破坏适合采用自重压力与底部支撑土体的承载力比值,片帮破坏适合选用土体屈服强度与应力代表值比值等。5.4.2规范编制组对黄土边坡安全系数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收集的33项边坡工程资料中:边坡高度小于等于30m的中低、低边坡17项,边坡高度介于30m~50m的中高边坡共计5项,边坡高度介于50m~100m的高边坡共计8项,边坡高度大于100m的超高边坡3项,对于高度大于30m的一级边坡采用坡率法后的边坡稳定系数验算结果见表21。中高边坡降雨工况由于每个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的不同、对边坡安全度的要求不同,所以本规范根据研究结果,考虑到黄土边坡工程的特点,在保证边坡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对于不大于100m的边坡提出了边坡工程的最小边坡稳定安全系数。5.4.3由于超高边坡工程经验相对较少,且破坏后危害程度较大,因此本规范规定对于超高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要进行专门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注意积累超高边坡的工程资料。6.1一般规定6.1.1边坡治理除应考虑条文中所述的总体规划要求、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气象水文条件等因境和地区经验类比分析,因地制宜是非常必编制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黄土边坡特点,黄土特性和黄土边坡治理与防护工程经验。6.1.2黄土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天然状态下直立的黄土边坡广泛分布,但黄土同时有很强的水敏性,遇水后结构强度迅速降低,直立边坡坍塌崩解,因此,无论采取坡率法应与坡面防护和防排水措施相结合,保证边坡的安全。6.1.3本条规定的目的是尽可能保证建构筑物基础与支护结构间合理的安全距离,避免工程事故发生;确因工程需要时,也不能出现因新开挖边坡使原稳定的建构筑物基础置于欠稳定或不稳定的黄土边坡塌滑区外边缘,以及出现坡脚盲目开挖诱发已施工6.1.5黄土湿陷性可能造成重力式支挡结构基础差异沉降过地基处理措施消除地基黄土湿陷性的不利影响;消除地基的全部或部分湿陷量,一般采用换填垫层法,必要时可采用挤密桩法;也可采用桩基础穿透全部湿陷性黄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湖北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年白山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5年许昌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预热题)
- 《电路分析基础》第2版-习题参考答案大全
- 2025年白山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长治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鹤岗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培优b卷)
- 2025年连江县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b卷)
- 2025年绵阳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2025年石家庄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含答案详解(综合题)
- 2025安徽清水街道招聘就业专干6人笔试考试参考试题附答案解析
- 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2025年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理论知识》题库必做200题(含答案)
- 特种设备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 DB23T 3045-2021 森林山地木栈道建设技术规程
- 2025年中考郴州语文试卷及答案
- DB37-T 5278-2024 桥梁顶升移位改造技术标准
- 2025年安徽警务辅助人员招聘考试公安辅警综合知识在线题库及答案
- 安徽高速收费员笔试题库及答案
- 生成式人工智能原理及其影响和应用(南开大学)学习通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 营养午餐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