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绪论环境税对企业绿色创新影响的问题实证研究摘要税收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绿色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环境税能否提高我国企业绿色创新,推动经济绿色发展,值得深入研究。基于此,本文在理论层面分析环境税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制,之后着眼于微观角度,选取中国A股上市企业相关数据构建广义矩阵模型,探究环境税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总体影响,并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和企业内部研发两个中介因素具体分析其影响过程。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可以得出结论,环境税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呈现为“U”型关系,且外商直接投资和企业内部研发均在其中发挥了一定程度的中介效应。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完善环境保护税;第二,提高企业自身环保意识;第三,完善企业环保投资相关补贴政策;第四,制定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配套政策。关键词:环境税;企业绿色创新;影响机制目录TOC\o"1-3"\h\u8269第一章绪论 113432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52701.2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8221.3文献综述 221274第二章环境税对企业绿色创新影响概况 4292582.1环境税对企业绿色创新影响概况 44362.2环境税与企业绿色创新关系 483862.3本章小结 524613第三章环境税对企业绿色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6176253.1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695053.2模型构建 766853.3实证结果分析 870283.4本章小结 1111356第四章对策建议 12100164.1完善环境保护税 12131324.2提高企业自身环保意识 12190814.3完善企业环保投资相关补贴政策 12322584.4制定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配套政策 1312987结论 1414101参考文献 15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与意义在我国摒弃“粗放型”发展模式、谋求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绿色”发展理念已逐渐融入各项生产建设与改革中,而税收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绿色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适应当前的环保形势,大力改善我国的环境状况,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一方面,环境保护税的开征会增加企业的环保成本,从而对企业的创新投入资金有所削弱;另一方面,环境税的开征又能通过创新补偿机制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使得企业取得经济环保双效益。可见,环境保护税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研究我国目前的环境税政策对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环境税与企业绿色创新相结合,深入探究环境税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机制及影响,发现现行环境税存在问题,进而提出优化建议,以期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1.2研究内容及方法本文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本文开头将阐述本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接着,明确文章研究目标,指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最后,对环境税对企业绿色创新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梳理相关研究成果,并做好文献综述。第二章为分析环境税对企业影响的概况,选取相关的数据指标,对企业的绿色创新进行分析。第三章将对环境税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根据企业缴纳环境税后的指数数据,选取相关指标,通过构建经济计量模型来进行实证,并对模型结果进行分析。第四章将对分析得出的结果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完善环境税的税制结构、税率设计以及征管模式,深化市场化改革,完善企业绿色转型投融资机制,提高信息透明度。研究方法包括:(1)文献研究法。本文通过知网、Springer和谷歌学术等网站,阅览大量的文献研究,来巩固理论基础,从中选取合适的模型和研究方法应用于此文。(2)统计分析法。本文根据企业发布的企业年报来分析企业的绿色创新的成果来统计分析现状来分析环境保护税对企业绿色创新带来的影响,同时收集相关数据。(3)实证分析法。本文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分析环境保护税对企业造成的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1.3文献综述作为一种市场的激励型环境政策工具,环境税是一种把造成环境污染的社会成本内化到排污者个人的生产经营成本和其产品价格中去,紧接着又利用市场机制来分配资源的一种经济手段。目前有关环境税或类环境税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环境税能够激发企业的创新补偿效应,促使企业通过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来增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竞争力。Sebastian等(2019)研究了奥地利对环境保护税的改革,使得当地非劳动成本下降,并且使得企业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对设备的改造。研究结果为除了大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外,还对GDP、就业和私人消费产生积极影响,从而确保社会兼容性。Aghion等(2016)搜集了汽车行业企业关于技术创新的相关数据,对80个国家在清洁技术专利(如电力、氢气和混合动力)和非清洁技术专利(内燃机)方面所做出工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如果企业面临的含税燃料价格更高,相比于非清洁方面的技术创新,它们会更倾向于进行更多的清洁方面的创新。曹霞(2017)构建了政府、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并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环境税费越高,越能促使企业进行更多的绿色技术创新。谭媛元(2021)选取了2008—2018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研究结果表明,环境税会对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起到“倒逼”作用,二者具有明显的正向关系。第二种观点是环境税会使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挤占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从而抑制企业进行绿色创新活动。Phedon(2015)认为绿色税种有一定的危害影响可能会导致总附加值而被夸大,国家会对企业用于绿色创新投入更多的援助,这不一定有作用。而且也可能导致一家公司或行业可能因承更多的税费而失去竞争力。唐明(2018)运用环境治理成本分摊法,对我国各省市在最优税率视角下实施环境保护税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各地实施的环境税税额标准远远低于最优税率,使得该政策对企业的排污行为只能起到有限约束,很难达到环境税的开征目的。骆海燕(2020)基于新环境税实施背景,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对排污企业和当地政府的互动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如果开展绿色技术创新对排污企业的净效益不高,那么无论政府对其征收何种程度的税收,都无法有效推动其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从而使得环境税政策处于失效的状态。第三种观点是环境税对企业绿色创新产生的影响是不确定的,且存在影响其关系的边界条件。Wolde(2021)通过具有固定效应的矩分位数回归(MMQR)面板方法,为了严格分析假设关系增强平均群(AMG)、动态普通最小二乘(DOLS)以及Driscoll和Kraay估计研究加勒比地区国家控制排放,研究出了环境税和可再生能源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是异质的,在高排放国家有显著的影响,但在低排放国家影响不大。于连超(2018)就环境税对企业研发创新投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环境税与企业的研发创新投入之间存在着门槛效应,并且只有在环境税达到门槛值之后,环境税才对企业的创新投入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第四种观点是环境税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呈非线性关系。范丹等(2020)通过构建环境税费的动态面板模型和门槛模型,来检验环境税收政策能否起到既能减少污染排放又能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双重红利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环境税征收强度与企业绿色创新水平之间呈“U”型曲线关系,即随着征收强度逐渐变大,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会从抑制到促进。王韧(2020)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不同类型的环境税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并进一步通过中介效应回归和门槛效应回归发现,排污费会通过提升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来推动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对于环境税和企业绿色创新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这一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应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进行了大量分析,最终也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这些分析视角和方法为后续的探索提供了丰富的材料。除此之外,指标的不同衡量角度也会对结果产生偏差,指标的选取要科学合理,避免产生选择性偏误的影响。第二章环境税对企业绿色创新影响概况第二章环境税对企业绿色创新影响概况2.1环境税对企业绿色创新影响概况根据现有的理论,环境税对绿色创新具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成本约束”、另一方面是“创新补偿”效应,其作用路径见图2-1。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其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一方面,环境税的缴纳会增加企业的环境成本,使得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下降,也会挤占企业对研发创新的投入资金,从而对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产生“成本约束”的抑制作用。另一方面,环境税的征收会倒逼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并生产出环境友好型产品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创新补偿”的促进作用。而环境税对绿色技术创新最终的结果并不是确定的,它与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政府的质量、以及企业自身的特征等都有关。同时,它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最终的影响如何,关键在于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之后的“创新补偿”能否弥补企业为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成本,并为企业带来超额收益。图2-1环境税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路径2.2环境税与企业绿色创新关系2.2.1趋势图分析前文所述,环境税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分为正负两种,分别为消极影响的“成本效应”和积极影响的“补偿效应”,二者共同在环境税的影响过程发挥作用。当环境税强度较低时,企业选择将更多资金用于污染治理而非绿色技术创新,当环境税强度较高以致企业被迫技术更新时,“补偿效应”得以发挥作用。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假设1。H1:环境税对于企业绿色创新具有非线性作用。2.2.2相关系数(1)外商直接投资实行环境税相关政策后,企业治污成本会有所提升。而当外商直接投资被引入后,企业能够得到新的资金与活力,研发资金短缺的现象得以缓解,外商直接投资发挥其正向溢出机制,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具体分析内在机制,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为企业带来先进绿色的技术和经验,企业在与外商交流学习、消化吸收的过程中,顺应市场释放的绿色环保信号,通过模仿或者直接雇佣外商高素质人才的方式,不断提升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出现使得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和本土企业竞争与合作的双向互动会进一步促进各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提升。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假设2。H2:环境税通过促进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企业绿色创新(2)企业内部研发在环境税实行的初期阶段,企业会遵循“成本效应”,为短时间内达到相关污染排放标准,将一部分资金移动用于治污方面,如价格更高且更为绿色环保的原材料购买,或者现有污染物的治理排放,这些支出均会挤占研发投资成本。“知识基础观”强调企业在运作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知识处理系统,其核心竞争优势是通过内部研发和外部投资的知识整合、吸收、创新建立的。企业内部研发的投入可以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绿色创新产出数量。然而,环境税制约了企业内部研发的投资,从而就给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进程造成了阻碍。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假设3。H3:环境税通过抑制企业内部研发抑制企业绿色创新。2.3本章小结本章在基本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影响企业绿色创新的因素以及环境税对去绿色创新的作用机制,为本文实证分析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环境税对企业绿色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第三章环境税对企业绿色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3.1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3.1.1数据来源本文选择2002-2022年A股上市企业相关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企业绿色专利数量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财务数据来自万得数据库,用于计算各省环境税强度的工业废水、工业、工业烟尘排放量来自《中国环境统计年鉴》,各省实际利用外资额与地区生产总值来自地方统计年鉴与统计公报。其中,西藏地区数据缺失,不计入考虑。筛除出缺乏绿色专利等其他变量数据缺失的企业后,最终得到20780个观测值,并对样本中的连续变量进行了1%的缩尾处理。3.1.2变量选取(1)被解释变量目前,衡量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指标多种多样,如企业申请的绿色专利数量、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等。本文参考李青原和肖泽华(2020)的做法,采用企业当年获得的绿色专利数量反映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并将相关数据加1后取对数,以此作为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衡量指标。其数值越大,代表企业的绿色创新能力越强。(2)解释变量本文参考任晓松等(2020)的做法,选取各省工业废水、工业、工业烟尘排放量作为环境税的代理变量,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三种污染物所占权重,将标准化后的数值和权重的相乘的结果用于代表环境税强度指标。数值越小,对环境的管制程度越大。(3)中介变量外商直接投资以各省实际利用的外商投资额占该地区的区域生产总值的比例表示;内部研发以各企业内部研发金额反映,并加1取对数作为内部研发的最终指标。(4)控制变量为了排除其他影响因素对上市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本文选取了如下企业财务指标作为控制变量:企业总资产、企业年龄、资产负债率、营业收入增长率、现金流水平、净资产收益率与股权集中度。对所有变量的说明及测算方法见表3.1所示。表3.1变量说明变量类型变量名称变量符号变量说明被解释变量企业绿色创新lnGrnauLn(绿色专利授权数+1)核心解释变量环境税强度ER各省三废排放量处理值/单位产值污染治理投资中介变量外商直接投资FDI实际利用外资额/地区生产总值内部研发lnRDLn(内部研发投入+1)控制变量企业总资产lnSizeLn(年末总资产)企业年龄lnAgeLn(公司成立年限)资产负债率Level年末总负债/总资产营业收入增长率Grow本年度营业收入/上年度营业收入-1现金流水平Cfo现金流量净额/总资产净资产收益率Eqc税后净利润/净资产股权集中度Roe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3.2模型构建在OLS回归方法中,如果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相互的因果关系,则会由于内生性使估计参数出现偏差。考虑到环境税和企业绿色创新之间可能存在互相作用的关系,本文采取广义矩估计(GMM)方法以有效解决内生性问题。依据前文的基本影响机制分析,环境税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因此加入环境税的二次项,将基准回归模型设定为:lnGrnauijt=β1ERjt+β2ERjt2+β3Controls其中,i为企业,j为企业所在省份,t为年份。lnGrnauijt表示第t年j省份企业i的绿色技术创新,ERjt表示第t年j省份环境税水平,Controlsit表示控制变量,其中分别包含lnSizeit、lnAgeit、Levelit、Growit、Cfoit、Eqcit、Roeit,表示第t在中介效应模型中,Y、X、M分别代表因变量、自变量与中介变量。系数a代表X对M的影响,系数b代表M对Y的影响,系数c与c’分别代表在不考虑M、考虑M的中介效应下X对Y的影响。bbaccXYXMY图3.1中介效应模型首先,分别检验a、b、c效应的显著性,若均为显著,则表明存在中介效应。之后,检验直接效应c’是否显著,若c’显著,则表明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反之则存在完全中介效应。为了实证分析外商直接投资与研发的中介作用,建立如下模型:lnGrnauijt=α0+α1ERjt+α2ERjt=β0+β1FDIjt+β2Controlsit+εijtlnGrnauijt=γ0+γ1ERjt+γ2FDIjt为实证分析企业内部研发的中介效应,建立如下模型:lnGrnauijt=α0+α1ERjt+α2ERjt=β0+β1lnRDjt+β2ControlslnGrnauijt=γ0+γ1ERjt+γ2lnRDjt3.3实证结果分析3.3.1数描述性统计从整体描述性统计结果来看,中国大部分A股上市企业绿色专利授权数偏低,且在企业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各省在环境税方面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受环境税与企业自身特征的影响,企业的内部研发标准差较大。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在将实际利用外资额与地区生产总值都纳入考虑的情况下,地区之间差异较小。表3.2描述性统计变量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样本容量lnGrnau4.55401.01701.29120780ER2.1490.0001600.7480.6670.61820780FDI0.09370.00000420.02270.02120.012920780lnRd21.6413.0217.6417.681.55320780lnSize26.7519.1322.0821.891.29720780lnAge3.4010.6932.7202.7730.40720780Level1.1220.05300.4150.4050.20520780Grow3.936-0.6760.1910.1170.46720780Cfo0.257-0.2070.04480.04350.069020780Eqc7.7450.08600.9440.6101.04820780Roe0.376-0.8010.06130.07040.139207803.3.2数据来源GMM回归分析采用GMM模型分析环境税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如表所示。从估计结果可以得知,环境税的一次项在1%的显著水平下对企业绿色创新产生正向影响,而环境税的二次项在1%的显著水平下对企业绿色创新产生负向影响。由于环境税指标数值越小,代表环境税强度越大,因此说明环境税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存在“U”型关系,假设H1得以验证。也就是说,环境税强度在最初会抑制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随着环境税强度不断增大,最终会对绿色技术创新产生促进的影响。表3.3GMM估计结果L.lnGrnauERER2lnSizelnAgeLevellnGrnau0.3548***1.1847***-0.5230***0.3212***-0.00380.0765(0.0211)(0.2924)(0.1381)(0.0204)(0.0367)(0.0783)GrowCfoRoeEqcconslnGrnau0.0080-0.1998-0.08360.0111-6.7969***(0.0192)(0.1281)(0.0642)(0.0159)(0.4757)注:***表示1%的显著性水平;括号内为p值。3.3.3中介效应结果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在环境税作用于企业绿色创新的过程中,外商直接投资和企业内部研发均发挥了一定程度的中介效应,整体结果如下表3.4所示。表3.4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效应分析总效应中介效应被解释变量企业绿色创新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内部研发lnGrnauFDIlnGrnaulnRDlnGrnauER0.0489***-0.0028***0.0554***0.1186***0.0162(0.0131)(0.0001)(0.0132)(0.0146)(0.0125)FDI2.3727***(0.6368)lnRD0.2754***(0.0059)lnSize0.4373***0.0002*0.4369***0.8133***0.2133***(0.0089)(0.0001)(0.0089)(0.0098)(0.0097)lnAge-0.0658**-0.0034***-0.0579**-0.1267***-0.0309(0.0204)(0.0002)(0.0205)(0.0227)(0.0195)Level0.2921***-0.00060.2935***-0.8570***0.5282***(0.0508)(0.0006)(0.0507)(0.0564)(0.0486)Grow-0.0344*-0.0005**-0.0333*0.0033-0.0353**(0.0180)(0.0002)(0.0180)(0.0200)(0.0171)Cfo-0.6114***-0.0073***-0.5940***0.7873***-0.8282***(0.1243)(0.0014)(0.1243)(0.1381)(0.1184)Roe0.10850.0036***0.09990.11660.0764(0.0660)(0.0007)(0.0660)(0.0733)(0.0629)Eqc-0.0524***-0.0002**-0.0519***-0.2321***0.0115(0.0109)(0.0001)(0.0109)(0.0121)(0.0104)cons-8.5432***0.0306***-8.6158***0.4718**-8.6731***(0.1856)(0.0020)(0.1866)(0.2062)(0.1767)N2078020780207802078020780R20.1870.0320.1880.3060.263注:***、**、*分别表示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括号内为p值。在外商直接投资作为中介变量的回归中,β1为-0.0028,γ2为2.3727,且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在环境税影响企业绿色创新的过程中确实起到了中介作用。同时,γ1为0.0554,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在作用过程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由数据结果可知,随着环境税强度的提升,会促进质量较高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国内,从而促进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增强,假设H2成立。但这种正向效应还无法超越环境税在企业内部研发作为中介变量的回归中,β1为0.1186,γ2为0.2754,且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企业内部研发确实在环境税影响企业绿色创新的过程中具有中介效应。同时,γ1为0.0162,但并不具有显著性,说明企业内部研发在作用过程中具有完全中介效应。由数据结果可知,企业内部研发对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起显著正向作用。随着环境税3.3.4稳健性检验为确保实证结果切实有效,现采用Tobit模型检验环境税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稳健性,结果如下表3.5所示。由检验结果可知,其结论与前文实证结果一致,企业绿色创新与其他各项主要指标的系数符号均未发生变化,环境税指标与企业绿色创新指标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在一定程度内,随着环境税强度提升,企业绿色创新会受到抑制。这与前文结果一致,因此具有可靠性。表3.5稳健性检验结果ERFDIlnRDlnSizelnAgeLevelGrowlnGrnau0.1356***0.06800.3575***0.4492***0.5743***0.2532**-0.0514**(0.0376)(1.0792)(0.0143)(0.0236)(0.0517)(0.1055)(0.0240)CfoRoeEqcconssigma_uconssigma_econslnGrnau-0.1153-0.2561**0.0255-17.8751***1.5567***1.1651***(0.1913)(0.0953)(0.0174)(0.4112)(0.0279)(0.0098)注:***、**分别表示1%和5%的显著性水平;括号内为p值。3.4本章小结本章基于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研究环境税对于各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具体对环境税影响企业绿色创新的过程进行广义矩阵分析,之后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分别检验外商直接投资和企业内部研发在环境税影响过程中的作用。第四章对策建议第四章对策建议4.1完善环境保护税由实证分析结果可知,从作用机理来看,环境税对企业的绿色创新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现行的环境税规则中并未将这一作用发挥出来。现行的环境税只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直接排污行为征税,而对污染产品本身不征税。实质上,现行的环境税在功能上还是排污费的替代和演进。这使得环境税对绿色创新的调整范畴只局限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而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结果表现的绿色技术创新,环境税规则并没有发挥出鼓励作用,这导致环境税的立法意图在税法规定中未充分体现。因此,在下一步环境税的改革中,可以考虑通过立法将激励绿色产品创新的税收规则融入环境税法中,充分发挥环境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作用。4.2提高企业自身环保意识为使环境税有效执行,可以将税务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和应税企业联动起来,定期对税务人员进行培训,让企业对环境税这一税种有更加明确的意识,改善企业未来的发展模式。又或是对管理和监测人员予以考核,共同推进环境税的有效执行。而作为纳税人,企业不仅要仔细学习《环境保护法》和《环境保护税法》的内容,严格遵守相关政策规定,而且要在日常经营过程中规范生产行为。杜绝弄虚作假,保证相关材料的真实性,积极配合进行环境信息的披露。加强与税务部门、环保部门的合作,携手推进环保事业的发展,贯彻保护环境的要求。4.3完善企业环保投资相关补贴政策绿色技术自主研发具有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高、人力成本高、创新成果转化难的特点,这就需要政府在财政上予以一定的支持,并且能够在技术开发、应用与推广的过程中提供保障。一方面,在企业的技术研发过程中,政府可以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支持,增加技术投入。首先,给予企业技术创新更好的制度环境和资金支持,引导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产学研”相结合,衔接好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各环节。其次,强化对高技术人才的培养机制,积极引进高技术人才,指导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帮助企业把技术成果转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对于企业的研发成果,政府也要给予一定的保障。专利政策通过赋予绿色创新者专利权,在法定时间内不允许其他主体未经许可使用该项绿色专利技术。这种隔离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绿色技术创新的正外部性,减少了其余主体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模仿现象,确保了创新者的垄断租金,保障了绿色技术创新者的收益。除此之外,在税制方面,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针对绿色专利的财税金融优惠政策,予以企业一定的激励。如适度减免绿色专利各环节的税费、简化绿色专利创新主体的融资程序等。4.4制定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配套政策事实上,现行环境税的税制设计也直接体现出了对企业生产过程的调节。政府通过对企业的排污行为进行征税,使得企业开始考虑进行工艺改造或技术创新来抵消税收带来的环境成本。但现行的环境税制度设计存在一些问题,企业的环境税税负痛感低,可能会使企业缺乏“创新补偿”激励,从而难以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环境税的制度设计,调整税制要素,使其充分发挥激励企业进行绿色工艺创新的作用。第一,调整环境税的征税对象。要将居民个人纳入征税对象范畴,比如规模养殖的农户,如果不能按照国家相关养殖排放标准进行污染物的处理和排放,则需要缴纳环境税。第二,调整环境税的征税范围。应该按照“宽税基、广范围”的原则将一些未纳入范围但对环境有害的物质纳入征税范围中,比如二氧化碳的排放、挥发性有机物和建筑噪声等,以充分发挥环境税的功能。第三,适当调整环境税的税率。税率反映污染行为所产生的负外部性的大小,税率的设计要符合“污染者付费”的原则,要有效调节企业排放污染物的行为,也要能够反映污染物的污染程度以及污染产品的价值变动,同时配合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在保证税负公平的同时也能充分考虑一些弱势群体。以最大限度的发挥环境税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职能。结论结论本文基于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对环境税与企业绿色创新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一,环境税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是非线性的,随着环境税强度的变化呈现“U”型。具体来说,当环境税强度较低时,企业会减少企业内部研发的投入,虽然外商直接投资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但企业内部研发的负向作用仍然大于外商直接投资的正向作用;当环境税强度较高时,外商直接投资的正向作用逐渐增强,最终使企业的绿色技术有所创新。第二,在一定程度内,环境税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为负向影响,且外商直接投资在其中发挥了间接中介效应。一方面提升了流入的外商直接投资质量水平,另一方面促进企业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学习先进技术,促进企业绿色创新能力提升。第三,环境税通过企业内部研发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为负向影响,且企业内部研发在其中发挥了完全中介效应。随着环境税强度提升,在企业资金有限的条件下,企业更倾向于污染治理,减少对于内部研发的投入,而内部研发能够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由此导致环境税通过削弱企业研发能力进而抑制绿色技术创新。环境税归根到底只是一种法律手段,真正的环境保护还是要靠大众的道德自觉。但作为法律的强制手段,环境税依然是必要的存在。虽然现行的征税标准与征管要求还存在着缺陷,但作为一个开端,当前实行的结果依然足以令人满意。环境税提高了企业对于环保的意识,影响了职工大众,为可持续发展增添了基础。本文仅从环境税的发展开始进行粗略的分析与建议,不足之处也有许多。完善这类税种需要使用大量的人工成本与物质资源,加上时间的耗费,这将是一个伴有大额沉没成本的漫长过程,只有不断的经验积累才能对其做到有效的改进。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SebastianGoers,FriedrichSchneider.Austria’sPathtoaClimate-FriendlySocietyandEconomy—ContributionsofanEnvironmentalTaxReform[J].ModernEconomy(ME),2019.[2]SilviaBertarelli,ChiaraLodi.Heterogeneousfirms,exportsandpigouvianpollutiontax:Doestheabatementtechnologymatter?[j]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2019.[3]BashirMuhammadFarhan,MABenjiang;ShahbazMuhammad,ShahzadUmer,VoXuanVinh[j].Energy,2021.[4]AlfredoM.Pereira;RuiM.Pereira,PedroG.Rodrigues.AnewcarbontaxinPortugal:Amissedopportunitytoachievethetripledividend?[j]EnergyPolicy,2016.[5]DanielPandapotan.FormulasiPenetapanBesaranPajakLingkunganHiduppadaPerusahaanPertambangandalamPengendalianKerusakanLingkunganHidup:SuatuPendekatanLiteratur[j]JournalofAccountingandInvestment,2015.[6]PhedonNicolaides.ACriticalAnalysisofReductionsfromEnvironmentalTaxesintheNewGuidelinesonStateAidforEnvironmentalProtectionandEnergy,2014–2020.[j]Energy&Environment,2015.[7]WoldeRufaelYemane;MulatWeldemeskelEyob.ThemoderatingroleofenvironmentaltaxandrenewableenergyinCO2emissionsinLatinAmericaandCaribbeancountries:evidencefromMethodofMomentsQuantileRegression[j].EnvironmentalChallenges,2021.PP100412-[8]MuhammadIzlawanie;MohdHasnuNorfakhirahNazihah;EkinsPaul.EmpiricalResearchofPublicAcceptanceonEnvironmentalTax:ASystematicLiteratureReview[j].Environments,2021.[9]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员工试用期合同常见格式
- 2025年玉溪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赣州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镇江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陕西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连云港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年长沙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年贺州辅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培优a卷)
- 2025年雅安辅警招聘考试题库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年荆门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高处作业安全培训讲义
- 国家医疗健康信息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方案(2020年版)
- 初中记叙文评价表
-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科研专项资助基金中期报告(通用模板)
- GB/T 29321-2012光伏发电站无功补偿技术规范
- GA/T 947.2-2015单警执法视音频记录系统第2部分:执法记录仪
- 【食品生产加工技术】玉米芯制木糖醇
- 贝加尔湖畔(简谱 SSA三部合唱谱)
- 库房温湿度记录表正式版
- 2017公路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参数检验频率一览表
-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全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