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旅游专业课程互动教学模式运用现状调研探析报告》6500字】_第1页
【《中职院校旅游专业课程互动教学模式运用现状调研探析报告》6500字】_第2页
【《中职院校旅游专业课程互动教学模式运用现状调研探析报告》6500字】_第3页
【《中职院校旅游专业课程互动教学模式运用现状调研探析报告》6500字】_第4页
【《中职院校旅游专业课程互动教学模式运用现状调研探析报告》65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职院校旅游专业课程互动教学模式运用现状调研分析报告目录TOC\o"1-3"\h\u9508中职院校旅游专业课程互动教学模式运用现状调研分析报告 120455第一节样本院校旅游专业学生课堂情况调查问卷 19271一、当前中职旅游专业课互动教学现状 118479二、学生所偏好的课堂组织形式 323936三、学生所偏好的教学评价方式 411799四、互动教学模式在《导游语言技巧》的运用 53619第二节样本院校教师对中职互动教学看法及建议 611833一、教师对基于互动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的了解与使用情况 611319二、教师对互动式教学设计推广难度的看法 731407三、教师对互动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关系的看法 719551四、教师对基于互动教学的建议 77352第三节旅游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及教学建议 89569一、旅游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 8124二、学生在工作中面临的困境 910582三、对中职旅游教学的建议 9第一节样本院校旅游专业学生课堂情况调查问卷本研究的样本院校是位于长沙市岳麓区的一所普通中职院校,是长沙市示范性高中。应样本院校要求,本研究中将统一将样本院校称为H学校。为了深入了解当前互动教学模式在中职旅游教学运用的情况,笔者于2020年4月至6月,在样本院校组织了问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10份,回收率100%,且最终有效问卷数量为110份(见附录一)。问卷调查对象为样本院校2018级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其中:1班40人,2班36人,对口高考班34人。问卷分析结果如下:一、当前中职旅游专业课互动教学现状一是学生对本专业旅游课程的兴趣,学生对学习课程的兴趣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各个环节的配合度,详见附录一问卷第一题。图2-1的问卷结果显示,有24位学生对本专业旅游课程不感兴趣,39位学生兴趣一般,31位学生感兴趣,16位学生很感兴趣。可见,近一半的学生对本专业旅游类的课程有一定的学习兴趣,但有57.27%的学生明确表示对自己的专业课程无感或不感兴趣。笔者通过与学生私下交流了解了具体的情况:学生对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普遍表现出感兴趣的状态,但是由于大部分老师都照本宣科,把本该生动有趣的专业课学习变成了纯理论性的授课,故改变了学生对专业课的态度。图2-1学生对本专业旅游课程的兴趣二是中职旅游专业课教师互动教学现状,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及课堂组织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教师的教学效果,详见附录一问卷第二到第四题。表2-1的问卷结果显示,9.09%的中职旅游教师从未使用过互动教学模式,41.91%的教师偶尔能在课堂上使用互动教学,23.64%的教师较为频繁得使用互动教学,仅有26.36%的教师能够做到在课堂上经常采用互动教学模式。而对于当前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的互动教学形式,则主要以比较简单的PPT展示及课堂提问为主,占据了76.36%的比例,真正采用情境模拟及多元互动的教师非常少。与此相对应,当前教师在课堂上采用最频繁的教学方式,则是提问式和填鸭式,占据了69.09%的比例,而多元互动式则只占据了19.09%。造成教师对互动教学模式在旅游课程中应用的忽视,主要原因则为,一是教师普遍更加重视课本教学任务的完成,不愿意接受新的教学方法及手段,而忽略对学生接受效果的关注;二是中职学生大多性格活泼,自制力不强,这就增加了互动式教学课堂的组织难度。表2-1当前中职旅游专业课教师互动教学现状老师在课堂上采用过互动教学模式么从未偶尔一般经常9.09%41.91%23.64%26.36%教师进行互动教学最常见的形式PPT展示课堂提问情境模拟多元互动40.91%35.4518.18%5.45%教师在课堂上采取最频繁的教学方式放任式填鸭式提问式多元互动11.82%27.27%41.82%19.09%二、学生所偏好的课堂组织形式一是学生所能接受的课堂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学生对课堂组织形式的偏好会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详见附录一第五题。图2-2显示,有4.55%的学生偏好传统讲授型教学方式,18.18%学生偏好与同学合作讨论式教学方式,22.73%的学生喜欢通过情景演练、相关视频播放等直观演示的方式获得专业知识,而54.55%的学生则希望可以通过互动教学模式获得专业知识。笔者通过与H学校学生私下交流了解了具体情况:学生所偏好的课堂氛围是能够畅所欲言的,能够与同学讨论、与老师交流,并能接触到旅游专业最前沿最热门的话题。而大部分专业课教师,虽然能够很好地完成课本知识的教授,但是往往备课准备不足,用的课件仍为几年前的老课件。课堂上也不安排与学生讨论、互动的环节,学生没有课堂参与感,也就对专业课渐渐失去了兴趣。图2-2学生所偏好的课堂教学方式学生所偏好的互动教学模式中,社会实践式获得了大部分学生的青睐,70%的学生认为学校学习到的知识过于理论化,而缺乏社会实践的支撑,故希望能够在教学环节中给予学生更多社会实践的机会。64.55%的学生希望互动教学模式能够增添更多的讨论环节,进行“头脑风暴”,开拓思维。46.36%的学生偏好项目教学,通过仿真模拟职场情境,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既能提升教学趣味性,也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40.91%的学生则认为及时的课件更新很重要,能够帮助学生接触行业最前沿的信息,将课本与社会相连接。与此相对应,表2-2可见,学生所偏好的学习方式主要为与同学合作学习、师生生生互动学习,二者分别达到了73.64%和72.73%的比例。55.45%的学生认为教师适当的知识传授在课堂也非常必要,而对于自学,学生则普遍是比较抗拒的心态,只有26.36%的学生把自学作为自己所偏好的学习方式。表2-2学生偏好的互动教学方式及学习方式你偏好的互动教学方式多媒体课件演示讨论式项目教学式社会实践式40.91%64.55%46.36%70%你所偏好的学习方式教师传授式与同学合作师生生生互动自学55.45%73.64%72.73%26.36%三、学生所偏好的教学评价方式专业课程评价方式的选择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在课堂的状态,图2-3显示,学生普遍认为传统的教师评价已经不能够满足现在的中职课堂,应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学生互评、小组评价、自我评价及师生共评的环节,提高评价的公平性及整个过程学生的参与度。而对于专业课的评价体系(见图2-4),70.91%的学生赞同应该将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64.55%的学生认为应将理论知识与综合评价相结合,60%的学生应将教学的各个环节都纳入到考核评价的环节中,但也有部分同学认为这会使教学的过程充满功利性,并不推荐。最后59.09%的学生则认为应该做到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的结合。总之,在课堂评价方式上,我们最终要做的应该是让学生明白期末成绩不仅仅是看一个简单的考试分数,更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综合评价。图2-3学生所偏好的课堂评价方式图2-4学生偏好的专业课评价体系四、互动教学模式在《导游语言技巧》的运用表2-3可以看出,过半数学生对《导游语言技巧》呈现感兴趣或很感兴趣的状态,29.09%的学生对《导游语言技巧》课程兴趣一般,而剩余14.55%的学生则明确表示对该课程不感兴趣。74.55%的学生谈到当前《导游语言技巧》课程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教师课堂组织的问题,过于偏重课本知识的讲授与灌输,将本该偏重实践性的课堂变成纯理论讲授的课堂,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度。54.55%的学生认为《导游语言技巧》课程面临困境是因其不影响学生的升学,跟对口高考及单招考试没有任何关联。49.09%的学生感觉课程内容过于枯燥,没能吸引其课堂注意力。31.82%的学生则认为《导游语言技巧》课程缺乏实用性。最后,从互动教学模式在《导游语言技巧》课程应用的必要性来看,则75.45%的学生都认为非常重要或可以采用,仅有一小部分学生认为可有可无或完全没有必要。可见,《导游语言技巧》课程教师未来在改革课堂组织形式,提高课堂趣味性及实用性方面还应做出很大的努力。表2-3互动教学模式在《导游语言技巧》课程应用你对导游语言技巧兴趣不感兴趣一般感兴趣很感兴趣14.55%29.09%38.18%18.18%导游语言技巧最大的问题缺乏实用性内容枯燥不影响升学课堂组织31.82%49.09%54.55%%74.55%互动法在该课程运用看法非常重要可有可无完全不重要一般49.09%22.73%1.82%26.36%第二节样本院校教师对中职互动教学看法及建议为了深入了解旅游专业课教师对中职院校互动教学模式应用的看法及建议,笔者于2020年4月,在样本院校对A、B两名专业课教师进行了封闭式访谈。其中A教师为样本院校旅游教研室主任,从事中职旅游教学数十年,主要教授《导游实务》、《旅游概论》等专业课程,教学经验丰富;B教师从事中职旅游教学也有六年左右的时间,主要负责《形体礼仪》、《导游语言技巧》等实践性课程的教授。本次封闭式访谈主要为了解当前中职旅游专业互动教学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在借鉴韩燕娟ADDINEN.CITE<EndNote><Cite><Author>宋继东</Author><Year>2015</Year><RecNum>4</RecNum><DisplayText><styleface="superscript">[1]</style></DisplayText><record><rec-number>4</rec-number><foreign-keys><keyapp="EN"db-id="9z9900tdlx9pavex9spprxxm5fdsxs2sd55d"timestamp="1606917592">4</key></foreign-keys><ref-typename="JournalArticle">17</ref-type><contributors><authors><author>宋继东</author><author>宋晓燕</author></authors></contributors><auth-address>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党支部;山东旅游职业学院;</auth-address><titles><title>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title><secondary-title>教育与职业</secondary-title></titles><periodical><full-title>教育与职业</full-title></periodical><pages>115-117</pages><number>22</number><keywords><keyword>高职</keyword><keyword>职业素养</keyword><keyword>现状</keyword><keyword>发展对策</keyword></keywords><dates><year>2015</year></dates><isbn>1004-3985</isbn><call-num>11-1004/G4</call-num><urls></urls><remote-database-provider>Cnki</remote-database-provider></record></Cite></EndNote>[44]、李爽ADDINEN.CITE<EndNote><Cite><Author>宋继东</Author><Year>2015</Year><RecNum>4</RecNum><DisplayText><styleface="superscript">[1]</style></DisplayText><record><rec-number>4</rec-number><foreign-keys><keyapp="EN"db-id="9z9900tdlx9pavex9spprxxm5fdsxs2sd55d"timestamp="1606917592">4</key></foreign-keys><ref-typename="JournalArticle">17</ref-type><contributors><authors><author>宋继东</author><author>宋晓燕</author></authors></contributors><auth-address>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党支部;山东旅游职业学院;</auth-address><titles><title>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title><secondary-title>教育与职业</secondary-title></titles><periodical><full-title>教育与职业</full-title></periodical><pages>115-117</pages><number>22</number><keywords><keyword>高职</keyword><keyword>职业素养</keyword><keyword>现状</keyword><keyword>发展对策</keyword></keywords><dates><year>2015</year></dates><isbn>1004-3985</isbn><call-num>11-1004/G4</call-num><urls></urls><remote-database-provider>Cnki</remote-database-provider></record></Cite></EndNote>[45]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编制了中职旅游教师互动式教学设计访谈提纲(见附录二),主要从以下三个维度展开:①教师对基于互动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的了解与使用情况;②教师对互动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其与传统教学关系的看法;③教师对互动教学推广的建议。教师封闭式访谈内容如下:一、教师对基于互动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的了解与使用情况互动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是如何定义的,有何特点?参与访谈的两位老师都分享了自己的看法。A老师认为:“互动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摒弃了传统教学设计教条化的教学内容与课堂组织形式,不再一味得依赖课本,而是力求在教学设计上体现课本内容的升华。教学内容以外,互动式教学设计也更加尊重教师的主导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更看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这就要求现在的教学设计更多地考虑教学的趣味性以及课堂活跃度。”教师B说到:“互动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中的推广是教育改革的结果,从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开始,课堂教学活动就被要求转变以往中小学课程学科及知识本位的倾向,开始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实施,体验式教学、翻转课堂、参与式教学等注重课堂互动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得受到教师与学生的青睐。而一些教学互动的应用也走入师生视野,像蓝墨云、雨课堂以及职教云等,所有这些都对一个系统的基于互动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提出了要求。”可见,两位教师对基于互动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都有一定的认识。但教师A是从互动式教学设计出现的背景进行阐释,教师B则从当前互动式教学呈现的主要形式来剖析。二、教师对互动式教学设计推广难度的看法任何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的出现,都会在其推广过程中面临一定的质疑。因而,就当前互动教学面临的困境就行了访谈。教师A说:“教学改革以及各种新事物新思想的出现对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以及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还需要静下心来去主动做出改变,精心设计各个课堂环节。如何提高教师对于课堂环节的把控能力以及课堂组织能力也是当前我们需要给予关注的难题。”教师B说:“害怕接触新事物、改变已有的教学模式也加大了互动教学推广的难度 。我的建议是学校多组织基于互动教学模式的公开课,给予教师关于新的教学模式的启发。同时也需形成相应的检查机制,督促教师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互动式教学设计的推广需要学校与教师的相互配合与努力。学校应加强对新兴的教学模式的支持,并提供必要的教学帮助,教师则应本着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得去提升自我,使互动教学模式发挥其对于提高教学效果与课堂活跃度的重要作用。三、教师对互动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关系的看法当前对互动教学模式的推广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要逐渐放弃传统教学模式来适应教育发展的潮流?教师A提出,对互动教学模式的推广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全盘否定。互动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模式随着时代发展的产物,因其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及教学效果的重要作用得以推广,但我们绝不能因此否认传统教学模式的价值。互动教学及传统教学都是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方式。教师B说:“互动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可取之处,教学模式的选择最终还是得视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定,”综上所述,两位老师都认为这两种教学模式都能够帮助学生的学习,具体的选择应视教学内容而定,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中充当的知识工具的作用,只有将各个教学环节有效衔接,才能更好得利用这个工具,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四、教师对基于互动教学的建议在《导游语言技巧》课程中,如何通过互动式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应建立目标导向的原则。教师A说:“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行动指南,是教学设计的最终归宿,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必须时刻谨记你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你打算怎样完成你的教学目标。”教师B说:“教学设计最终的归宿就是教学目标的完成,以目标为导向,可以避免我们在教学设计中走弯路、偏离初心。”其次是要重视课堂活动的有效组织。在互动教学中,课堂各个环节的衔接显得尤为重要。教师A说:“我们的学生自我约束力相对较差。互动教学活跃的课堂氛围有可能会使学生产生浑水摸鱼的想法,在课堂上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因此教师的有效组织就显得非常必要,一方面要把握好课堂活跃度,避免课堂纪律混乱,另一方面要也要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借助师生、生生的有效互动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第三节旅游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及教学建议为深入了解旅游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解决当前旅游院校与旅游企业供需不平衡的问题,笔者于2020年4月,从样本院校顶岗实习合作单位中选择了一位资深导游和一位酒店招聘主管进行了访谈。笔者在借鉴李因ADDINEN.CITE<EndNote><Cite><Author>宋继东</Author><Year>2015</Year><RecNum>4</RecNum><DisplayText><styleface="superscript">[1]</style></DisplayText><record><rec-number>4</rec-number><foreign-keys><keyapp="EN"db-id="9z9900tdlx9pavex9spprxxm5fdsxs2sd55d"timestamp="1606917592">4</key></foreign-keys><ref-typename="JournalArticle">17</ref-type><contributors><authors><author>宋继东</author><author>宋晓燕</author></authors></contributors><auth-address>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党支部;山东旅游职业学院;</auth-address><titles><title>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title><secondary-title>教育与职业</secondary-title></titles><periodical><full-title>教育与职业</full-title></periodical><pages>115-117</pages><number>22</number><keywords><keyword>高职</keyword><keyword>职业素养</keyword><keyword>现状</keyword><keyword>发展对策</keyword></keywords><dates><year>2015</year></dates><isbn>1004-3985</isbn><call-num>11-1004/G4</call-num><urls></urls><remote-database-provider>Cnki</remote-database-provider></record></Cite></EndNote>[46]、李进军ADDINEN.CITE<EndNote><Cite><Author>宋继东</Author><Year>2015</Year><RecNum>4</RecNum><DisplayText><styleface="superscript">[1]</style></DisplayText><record><rec-number>4</rec-number><foreign-keys><keyapp="EN"db-id="9z9900tdlx9pavex9spprxxm5fdsxs2sd55d"timestamp="1606917592">4</key></foreign-keys><ref-typename="JournalArticle">17</ref-type><contributors><authors><author>宋继东</author><author>宋晓燕</author></authors></contributors><auth-address>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党支部;山东旅游职业学院;</auth-address><titles><title>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title><secondary-title>教育与职业</secondary-title></titles><periodical><full-title>教育与职业</full-title></periodical><pages>115-117</pages><number>22</number><keywords><keyword>高职</keyword><keyword>职业素养</keyword><keyword>现状</keyword><keyword>发展对策</keyword></keywords><dates><year>2015</year></dates><isbn>1004-3985</isbn><call-num>11-1004/G4</call-num><urls></urls><remote-database-provider>Cnki</remote-database-provider></record></Cite></EndNote>[47]、张强元ADDINEN.CITE<EndNote><Cite><Author>宋继东</Author><Year>2015</Year><RecNum>4</RecNum><DisplayText><styleface="superscript">[1]</style></DisplayText><record><rec-number>4</rec-number><foreign-keys><keyapp="EN"db-id="9z9900tdlx9pavex9spprxxm5fdsxs2sd55d"timestamp="1606917592">4</key></foreign-keys><ref-typename="JournalArticle">17</ref-type><contributors><authors><author>宋继东</author><author>宋晓燕</author></authors></contributors><auth-address>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党支部;山东旅游职业学院;</auth-address><titles><title>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title><secondary-title>教育与职业</secondary-title></titles><periodical><full-title>教育与职业</full-title></periodical><pages>115-117</pages><number>22</number><keywords><keyword>高职</keyword><keyword>职业素养</keyword><keyword>现状</keyword><keyword>发展对策</keyword></keywords><dates><year>2015</year></dates><isbn>1004-3985</isbn><call-num>11-1004/G4</call-num><urls></urls><remote-database-provider>Cnki</remote-database-provider></record></Cite></EndNote>[48]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拟定了访谈提纲(见附录三),访谈主要从以下三个维度展开:①当前旅游企业人才需求现状;②学生实习及工作过程中面临的困境;③企业对旅游专业人才培育的建议。访谈内容如下:一、旅游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经访谈交流,我们发现旅游企业的专业人才需求量很大,中职旅游专业毕业生也相对具有较大的择业优势,具体访谈内容如下:资深导游:旅行社面向中职毕业生的岗位多为导游、接待前台等一线操作岗位,人才构成中,有近一半的员工来自中职院校旅游专业。当然,由于旅游行业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