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花岛环湖路施工方案_第1页
海花岛环湖路施工方案_第2页
海花岛环湖路施工方案_第3页
海花岛环湖路施工方案_第4页
海花岛环湖路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花岛环湖路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1项目背景与地理位置海花岛环湖路位于海南省儋州市滨海新区海花岛旅游度假区内,环绕人工岛核心区域,全长约6.8公里,道路红线宽度20-25米,设计时速30km/h,为城市次干路标准。项目串联国际会议中心、童话世界、海洋乐园等28大业态,兼具交通疏导与景观展示功能,是海花岛内部路网的关键组成部分。道路沿线地质以填海形成的珊瑚碎屑土、低液限粘土为主,地基承载力较低(80-120kPa),需进行特殊处理以满足荷载要求。1.2主要技术指标项目指标要求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设计时速30km/h标准轴载BZZ-100kN路面结构设计年限15年路基压实度≥93%(填方)、≥90%(挖方)抗震设防烈度8度最大纵坡3.5%最小竖曲线半径凸形1500m、凹形1000m1.3工程重难点软基处理:填海地基存在流塑状低液限粘土层(厚0.5-4.1m),需采用真空预压+碎石桩复合地基处理;材料选择:热带高湿环境下,需选用抗盐雾、抗氯离子渗透的耐久性材料;生态保护:临近40公里海岸线及磷枪石岛自然保护区,施工期需严格控制扬尘、噪音及海水污染;工期压力:需配合旅游旺季开放节点,总工期压缩至12个月,高峰期需多工作面平行作业。二、施工准备2.1技术准备图纸会审与深化设计:组织设计院、监理单位进行现场踏勘,重点复核软基处理范围、管线预埋走向及景观绿化与道路结构冲突点,形成图纸会审纪要并优化施工细节;测量控制网布设:采用全站仪按二级导线精度建立平面控制网,布设20个永久控制点;按三等水准精度加密高程控制点,间距≤200m,确保路基、路面施工误差≤5mm;试验段施工:选取200m典型路段进行软基处理、沥青摊铺试验,确定真空预压最佳抽真空时间(≥120天)、水泥稳定碎石最佳含水率(5.8%-6.2%)及沥青摊铺温度(160-180℃)。2.2现场准备场地平整与排水:清除地表珊瑚碎屑及建筑垃圾,设置环形排水沟(深80cm、宽60cm)和集水井(间距50m),采用Φ100mm波纹管将积水排至临时沉淀池(三级处理,容积50m³);临时设施搭建:在道路K3+200处设置项目经理部(占地1500㎡),配备混凝土试块养护室、材料仓库及机械维修车间;沿线每2公里设置一处施工便道(宽4.5m,采用20cm厚级配碎石+15cm水泥稳定层);材料储备:提前储备抗盐雾沥青(SBS改性AC-13C)、耐腐蚀钢筋(CRB600H)及生态透水砖,材料进场需提供出厂合格证及氯离子含量检测报告(≤0.06%),并按批次进行抽样复试。2.3资源配置机械设备:投入真空预压设备8套(含射流泵、密封膜)、摊铺机2台(ABG8620)、振动压路机3台(22t单钢轮+13t双钢轮)、长臂挖掘机5台及混凝土罐车10辆,确保高峰期日摊铺能力达5000㎡;劳动力组织:组建5个专业施工队(软基处理队、路基队、路面队、管网队、绿化队),高峰期投入劳动力320人,其中持证特种作业人员占比≥30%;资金保障:设立专项账户,按进度拨付工程款,预留10%作为质量保证金,确保材料采购及设备租赁资金及时到位。三、主要施工方法3.1软基处理施工3.1.1碎石桩复合地基施工流程:测量放线→桩机就位→成孔(振动沉管法)→填料(5-31.5mm级配碎石)→振动密实→提拔套管→桩顶夯实;技术参数:桩径500mm,间距1.5m,呈等边三角形布置,有效桩长9-12m,单桩承载力特征值≥180kPa,桩体压实度≥90%;质量控制:每台班抽查3根桩,采用重型动力触探(N63.5)检测桩身密实度,不合格桩需补打并延长养护期7天。3.1.2真空预压施工要点:铺设30cm厚砂垫层→打设塑料排水板(间距1.0m,深入不透水层≥1.5m)→铺设密封膜(双层HDPE土工膜,搭接宽度≥15cm)→连接真空泵(真空度≥80kPa)→持续抽真空120天,期间每日监测沉降速率(稳定标准≤1.5mm/d);监测措施:布设沉降观测点(间距50m)及孔隙水压力计,绘制沉降-时间曲线,预压完成后地基承载力需达到150kPa以上。3.2路基工程清表与填挖:清除表层0.3m厚松散珊瑚碎屑土,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车分层填筑(每层松铺厚度≤30cm),优先选用级配良好的花岗岩碎石土(最大粒径≤10cm),禁用含腐殖质的滨海淤泥;压实控制:采用22t振动压路机碾压(速度2-3km/h,碾压6-8遍),压实度按“灌砂法”检测,每层检测频率≥3点/1000㎡;特殊路段处理:桥头路基设置50m长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掺5%水泥填筑,分层铺设土工格栅(抗拉强度≥80kN/m),减少不均匀沉降。3.3路面工程3.3.1基层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厂拌法拌制(水泥含量4.5%,最大粒径31.5mm),摊铺机连续摊铺(速度1.5-2m/min),碾压完成后覆盖土工布洒水养护7天,养护期间禁止车辆通行;透层与封层:基层验收后喷洒乳化沥青透层油(用量1.2L/㎡),待破乳后铺筑0.6cm厚改性沥青下封层,撒布5-10mm碎石(用量5-8m³/1000㎡)。3.3.2面层施工沥青混合料配置:AC-20C下面层(6cm厚)采用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AC-13C上面层(4cm厚)采用SBS改性沥青(PI值≥0.15),掺加0.3%抗车辙剂及0.01%木质素纤维;摊铺控制:采用沥青摊铺机梯队作业,下面层摊铺温度≥160℃,上面层≥170℃,碾压分初压(13t双钢轮,温度150-160℃)、复压(胶轮压路机,温度130-150℃)、终压(双钢轮,温度≥90℃),确保压实度≥96%;接缝处理:纵向采用梯队热接缝,横向采用平接切边后涂刷粘层油,碾压时重叠10-15cm,确保接缝平顺无跳车。3.4附属工程路缘石与人行道:采用C30预制混凝土路缘石(10×20×50cm),安砌后灌缝采用M10水泥砂浆;人行道铺设6cm厚透水砖(渗透系数≥1×10⁻³m/s),基层为15cm厚级配砂卵石;交通工程:设置热熔反光标线(厚度1.8mm)、太阳能警示灯(间距500m)及限速标志(30km/h),交叉口采用智能信号控制系统,与监控中心联动;绿化工程:中央分隔带种植抗风性强的椰子树(株距5m),两侧绿化带配置三角梅、文殊兰等热带花卉,乔木坑采用透气式植生混凝土回填,确保成活率≥95%。四、质量安全与环境保护措施4.1质量保证体系原材料控制:建立“二维码追溯系统”,每批次材料扫码录入厂家、规格、检测报告等信息,不合格材料严禁入场;过程验收:实行“三检制”(自检、互检、交接检),重点把控软基处理预压沉降量、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8kN)及路面平整度(IRI≤2.0m/km);试验检测:现场试验室配备压力试验机、马歇尔仪等设备,每日检测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3.5MPa)、沥青混合料油石比(±0.3%),数据实时上传监理平台。4.2安全生产管理风险管控:辨识重大危险源(高处作业、基坑开挖、临时用电),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设置硬质围挡(高度2.5m)及安全警示标志;设备管理:特种设备(起重机、压路机)需提供年检合格证,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每日进行“班前检查”并记录;应急措施:配备应急救援小组(20人)及物资(担架、灭火器、医疗箱),每月开展防台风、防坍塌演练,汛期提前储备沙袋(2000袋)及抽水泵(10台)。4.3环境保护措施扬尘控制:施工便道每日洒水(4次/天),料场设置6m高防尘网,沥青拌合站安装PM2.5在线监测仪,超标时启动雾炮降尘;水污染防治:施工废水经三级沉淀池处理后回用,油料库房设置防渗池(渗透系数≤1×10⁻⁷cm/s),严禁油污直接排放;噪声管理:选用低噪声设备(如液压破碎锤),夜间(22:00-6:00)禁止强噪声作业,必要时设置声屏障(降噪量≥25dB);生态修复:施工完成后恢复临时占用地植被,边坡采用喷播植草(草种选用狗牙根+百喜草混播),弃渣运至指定海洋倾废区处理。五、施工进度计划与保障措施5.1进度计划关键线路:软基处理(3个月)→路基施工(2个月)→路面基层(2个月)→面层及附属工程(3个月)→绿化及交安设施(2个月);节点控制:第3个月:完成真空预压及碎石桩施工;第6个月:路基验收并移交路面施工;第9个月:沥青面层贯通;第12个月:全线竣工验收。5.2赶工措施资源投入:高峰期增加2个作业面,投入摊铺机4台、压路机6台,实行“两班倒”(每班12小时);工序穿插:路基施工完成一段即移交路面基层,同步进行管网预埋与路缘石安装,减少工序间隔;技术优化:软基处理采用“真空预压+堆载预压”联合工艺,缩短预压时间至90天;沥青面层采用改性沥青温拌技术,降低摊铺温度10-15℃,延长施工窗口期。六、验收标准与移交验收内容:包括路基路面几何尺寸、结构层厚度、压实度、平整度、渗水性及交通安全设施功能等,需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